設置

第七百四十五章艱難的和議(二)

  “殿下,大食賊子猖獗無禮,竟敢如此輕視我大唐,此事微臣須得今早稟明天后娘娘,請容微臣先行告退!”

  大食使節團方才離去,自以為成功地將和談攪亂的元萬頃可就不想在東宮多留了,急著要去找武后報喜上一番,這便緊趕著便提出了辭意。

  “嗯,今日有勞元愛卿了,且去罷。”

  李顯原本就懶得看到元萬頃那張小人得志的老臉,他既然主動要走人,李顯自是不會多加挽留,聲線平淡地撫慰了其一句,便即揮手將其打發了開去。

  “殿下,有元萬頃這顆老鼠屎在,這和談怕是談不下去了,須得趕緊著手方好。”

  林明度并不清楚李顯的和談部署,可卻知曉元萬頃的不懷好意,憂心如焚之下,實在是忍不住了,待得元萬頃一走出大殿,林明度便已是急怒交加地進言道。

  “殿下,微臣以為林尚書所言甚是,此人不除,和談怎有個了局,須得設法將其排出和談之列,若不然,縱使再如何談,也萬難成事!”

  王方明乃是新晉之朝臣,但并不因此而有甚拘束,向以敢言著稱,此際見林明度先開了口,自不肯落后了去,也跟著出言附和了一句道。

  “無妨,本宮心中有數,今日就先談到此處好了,都先回去罷,好生想想接下來該如何個談法。”

  林、王二人的建議確是正理,然則李顯卻并不在意,也沒打算將自個兒的整體部署道將出來,只是笑著擺了下手,一派風輕云淡狀地下了逐客之令。

  “諾,臣等告退。”

  李顯既已如此說了,諸臣工盡自心中皆憂慮無比,卻也不好再進言,只能是各自躬身告退而去了,而李顯也沒再在大殿里多停留,起身施施然地便向后殿書房行了去,第一回的正式談判到此算是暫時告了個段落…

  “啟稟娘娘,元鴻臚來了。”

  大明宮宣政殿的御書房中,一身明黃長裙的武后正端莊地坐在幾子后頭,與前來借口稟事、實則是借機聯絡一下感情的越王李貞扯著閑話,卻見程登高急匆匆地從屏風后頭冒了出來,疾步搶到近前,恭謹萬分地出言稟報道。

  “嗯,宣!”

  武后這會兒也急著想了解一下和談的真實情形,自不會有甚猶豫,直截了當地便道了宣。

  “諾。”

  武后有旨,程登高自不敢稍有耽擱,緊趕著便應了一聲,匆匆退出了書房,自去喚元萬頃不提。

  “娘娘有公務,老臣不敢多有耽擱,且容老臣暫退。”

  和談一事關系重大,李貞自然也想了解一下進展,可又唯恐武后見怪,這便以退為進地出言請辭道。

  “八叔這是說哪的話,左右無事,姑且一并聽聽那勞么子和議,也好幫著本宮參詳一二罷。”

  武后多精明的個人,又怎會看不出越王的真實用心所在,不過么,卻也沒放在心上,微笑著一壓手,出言挽留道。

  “娘娘有諭,老臣遵旨便是了。”

  李貞原本就是想留下來的,自然是樂得借坡下了驢,恭謙地遜謝了一句,再次坐回到了錦墩子上。

  “微臣叩見天后娘娘。”

  不多會,元萬頃已由程登高陪著進了書房,這一見到越王也在座,不由地便是一愣,可也不敢稍有耽擱,緊趕著搶到文案前,恭敬萬分地行了個大禮。

  “免了,愛卿今日辛苦了,可有甚所得么?”

  武后很清楚元萬頃的張狂性子,自不會給其有甚發作的機會,面色肅然地一擺手,不動聲色地發問道。

  “娘娘明鑒,今日之議是這樣的…”

  元萬頃在旁人面前那是狂得不行,哪怕當著李顯這個威名赫赫的太子之面,他也不曾有多少的收斂,唯獨面對著武后,卻是不敢有一絲一毫的大意,小心翼翼地偷眼看了看武后的臉色,這才絮絮叨叨地將今日和議上的事兒詳細地復述了一番,其中自是沒少自我吹噓上一番。

  “嗯,太子殿下可有甚交待么?”

  武后靜靜地聽完了元萬頃的話語,但并沒有作出指示,也沒有就和談的內容作出點評,而是追問起了李顯的態度來。

  “回娘娘的話,那倒不曾有,只是說明日接著再談,除此之外,并無其余。”

  元萬頃自以為有著不小的功勞,卻沒想到武后竟無一言之表彰,心下失落難免,可卻不敢帶到臉上來,只能是強壓著心中的不甘,恭敬萬分地回答了一句道。

  “嗯,本宮知道了,愛卿且去罷,好生努力著,莫要失了本宮之望。”

  武后沒再多問,也沒出言點評元萬頃的所作所為,只是輕描淡寫地吭了一聲,便將元萬頃打發了去。

  “八叔怎么看此事?”

  元萬頃告退而去之后,武后并沒有急著開口,而是微皺著眉頭,思索了片刻,這才轉向了微笑不語的李貞,語氣平淡地探問道。

  “娘娘明鑒,老臣以為元鴻臚確是人才也。”

  李貞心中已是有了疑心,但并沒打算即刻便說了出來,而是王顧左右而言他地夸獎了元萬頃一句道。

  “元卿就屬驢子的,打著不走,趕著卻要倒退,讓他去跟太子啰唣一番,姑且算是得其所長罷。”

  武后對元萬頃自有看法在心,原就沒打算大用于其,對李貞的廢話自是甚不以為然,隨口便點評道。

  “娘娘知人善用,天下無人可及,老臣嘆服。”

  李貞乃朝中有名的笑面虎,拍起武后的馬屁來,當真是老臉都不紅上一下的,張口就來,順溜得緊。

  “八叔過譽了,此和議事關重大,須輕忽不得,依八叔看來,顯兒這究竟打算玩甚把戲來著?”

  武后可不是那么好蒙的,斷不會因李貞幾句不值錢的夸獎便昏了頭,絲毫沒給李貞裝糊涂的機會,直截了當地便將問題挑明了。

  “這…”

  李貞心中只是有所疑心,但并不敢肯定李顯的破局之手段,被武后這么一逼問,自不免有些個語塞了起來。

  “八叔有甚話只管直說好了,終歸此乃朝廷大事,不是隨意何人都能專擅了去的。”

  武后原就沒打算讓李貞置身事外,此際更是不肯放任李貞裝糊涂,言語雖客氣,可逼迫之意卻是分明無遺。

  “娘娘教訓得是,老臣也就只有些想頭,對與不對卻是不敢妄言,還請娘娘姑且聽聽也就是了,須當不得真。”被武后這么一逼,李貞自是知曉自個兒斷無法在此事上袖手旁觀,只能是拱手告了聲罪,而后眉頭微微一皺,沉吟著開口道:“娘娘明鑒,依老臣看來,元鴻臚所提之三條與彼國所提之三條相距甚遠,可謂是一南一北,難有勾洽之可能,若是沒有旁的意外,這和議是斷然有甚進展可言的,太子殿下要想破局,怕是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拖,將此和議無限期地拖著,拖到風波漸消為止;至于其二么,怕恐便是著落在‘意外’二字上。”

  “唔,以拖待變么?倒是有此等可能,解之不難,明日本宮便下道旨意,明限時日也就是了,至于這個‘意外’么,又該出在何處,不知八叔可有何教本宮者?”

  武后本就精明過人,李貞能想到的事兒,她自然也能有所察覺,唯一不能確定的同樣是不知李顯的變招將出自何處,此際難得李貞送上門來,自是打算拉著李貞一道準備應變,這便不依不饒地往下追問了一句道。

  “這…”

  李貞雖猜知了李顯會有破局的變招,可也就是種直覺罷了,真要他說出個所以然來,確是太過難為他了的,面對著武后接連的追問,李貞算是徹底抓了瞎。

  “波斯那頭現下有軍三萬余,再算上波斯雜軍,或許有個八、九萬罷,此等兵力可破大食否?”

  李貞是徹底抓了瞎,可武后卻隱約覺得或許與前線的軍情變動有關,這便沉吟著出言詢問道。

  “難說,應該是不能,若不然,只怕太子殿下早令河西諸軍殺進大食了,也斷不致止步波斯,依老臣看來,應是守有余,而攻則不足,大食國也必定是預見了此結果,方才會派了使節來我大唐議和,故此,老臣以為前線軍情劇變怕是不太可能。”

  李貞到底是文武雙全之輩,盡管不曾親身領兵打過仗,可對兵法韜略卻是頗為精熟,分析起戰局來,還真有些功底的。

  “嗯,看情形也該是如此,那大食國雖派了人來議和,卻也斷不會因之放松了警戒,前線該當還是僵持之局罷,只是本宮怎么覺得太子那頭太沉得住氣了些,個中該是另有蹊蹺才對!”

  武后雖不通軍務,可基本的軍事常識還是有的,這一聽李貞將戰局分析得如此透徹,自是頗以為然,只是對李顯的可能之手段卻是更加疑惑了幾分。

  李貞的智算并不比武后強,武后看不出蹊蹺何在,他同樣也是如此,面對著武后的疑問,他也只能是無助地攤了下手,來了個沉默以對,雙方都不再開口的情形下,書房里的氣氛也就此壓抑了起來…

大熊貓文學    盛唐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