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冷兵器部隊非常巧咩的利用了自己對地形的熟悉接近了手持單打一步槍的部隊,然后不畏死亡的殺進了這支部隊中纏斗起來。更重要的是,這支手持單打一步槍的部隊并沒有做好肉搏準備,出于進攻的方便的考慮,他們沒有上刺刀。
光復軍進攻鎮江的戰斗并不順利,警戒部隊面對大量肉搏型刀盾手的猛攻,猝不及防之下竟然崩潰了。中軍部隊從開戰后就耀武揚威的對著鎮江城猛烈開火,這招對清軍把守的城市非常管用,經過一番震撼性的火力輸出,再進行攻城的時候就輕松很多。只要有一點能夠突破,部隊殺進了清軍把守的城市,清軍整個防御體系立刻就崩潰了。
光復軍出自太平軍,不過經過這好幾年中斷聯系之后,大家對太平軍的印象完全單薄了。很明顯,這耀武揚威的火力對太平軍好像沒什么特別大的影響。光復軍這通猛烈射擊反倒是消耗了部隊不少的精力。在太平軍殺過來的時候,部隊的反應速度大打折扣。
所幸的是,部隊畢竟經歷過幾個月地獄般的訓練,基本功極為扎實。而且在此之前的半個月休整雖然沒有能夠完全恢復精神上的疲勞,至少上積攢的疲勞被消除了大部分。中軍部隊立刻發動了刺刀沖鋒。
兩支嚎叫的部隊互相碰撞在一起的時候,光復軍除了軍事演習之外的第一次千人級別的刺刀戰終于爆發了。戰士們吼叫著,盾牌、短刀與刺刀猛烈的碰撞著。一定要說的話,光復軍殺心并不太盛,畢竟面對的是太平軍而不是清軍。而且這一路之上,清軍也沒有引發真正的殺戮之意。所以真正肉搏的時候大家還是手下留情了,能不戳死對方,大家就只戳傷。能戳成輕傷,大家也不會一定要戳成重傷。
戰場上打仗是以性命相搏,對方有沒有下死手,其實大家都很清楚。所以太平軍即便是初期殺進了光復軍的軍陣,卻因為相差懸殊的基本功而沒能擴大戰果。突入軍陣的那幫精銳人員被圍住之后,真正想戰到死的那一小撮人被解決之后,光復軍要求剩下的人投降。
明刀明槍的來了這么一陣廝殺,雙方拎著武器氣喘吁吁,汗流浹背。光復軍的部隊還好,接受了21世紀訓練理念主導的訓練之后,他們雖然同樣汗流浹背,卻還能抱持著繼續激烈戰斗的能力。而太平軍的這幫戰士們體力耗盡,不少人大有死都行,至少讓我們休息的態度。聽了光復軍的吆喝,知道自己不用死。這幫太平軍投降了。
而城上的太平軍看到光復軍輕松頂住太平軍發揮了最高水平的突襲,加上突襲的精銳全軍覆沒,鎮江守軍挨了光復軍一通炮彈后乖乖投降了。
這么一場勝仗與雷虎那場勝仗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敵人完全發揮了自己的實力,而光復軍卻被敵人給趁虛而入。當然,光復軍積累起的戰略優勢與裝備和訓練的優勢太大,敵人實在是無法撼動,最終才讓光復軍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阮希浩早就知道部隊一定會出紕漏,奪取了鎮江之后,福建兵團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在5月5日渡過長江,對在鎮江對面的揚州發動進攻。把一眾指揮官給叫到司令部,阮希浩只是一句話,“介紹一下戰斗吧!”然后一言不發的坐在那里等著這幫垂頭喪氣的家伙們表演。
如果阮希浩沒有事先開會的話,這幫家伙們或許還能有底氣做點反抗,因為這畢竟是一場勝仗。不管阮希浩如何的說,這個結果都不可能有任何疑問。
這個匯報最后變得非常簡短,沒有人敢再吹噓自己的豐功偉業,一幫人最終只能說自己經歷了一場激烈的肉搏戰之后完成了工作。
看著這幫家伙們一個個終于肯老實了,阮希浩冷笑道:“我再給你們講一次,失敗很正常。覺得自己不會失敗,覺得自己不會打敗仗這個不正常。我們跟了都督之后的確是每戰必勝,但是都督自己都說了無數次,你只要一上戰場就可能打敗仗。這次讓太平軍突破了側面防御,你們能給我講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么?我不批評你們,但是你們得給我說清楚!”
一眾軍官面面相覷之后,終于是老老實實的開始講述起來。其實這件事大伙也沒有玩弄弄明白,因為太平軍的調動相當的玄妙,光復軍不是沒有任何防備,甚至對那個地方也有派偵察部隊過去。可在戰斗中太平軍不知道怎么調動的,竟然硬是在那個地方就集結起了一支精銳肉搏部隊。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未免太神奇了。
有了問題之后,調查開始了。調查結果令人震驚,太平軍在那個地方埋伏下精銳實施突襲,并不是整個戰斗中的一個戰術選擇。太平軍的整場戰斗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那次突襲。對付清軍的時候,這種近戰是屢試不爽的手段。只要讓太平軍殺進敵人的陣營,敵人就必然會崩潰。
光復軍一部分高層倒是知道這種戰法,但是光復軍自己早就越過了這樣的階段。依靠了強大的實力,即便外圍被突破了,光復軍的中軍也不是僅僅靠冷兵器就能被擊破的部隊。冷兵器作戰里面光復軍只遇到過英國佬這個對手。
最后阮希浩也向軍委遞交了一份帶了自我批評的報告書,這份報告書文字內容很多,雖然沒辦法用電報傳遞。卻能夠通過蒸汽船直接從鎮江的港口直接送去廣州城的港口。噸位接近一千噸的蒸汽船在鎮江卸下了大量的物資之后,帶上了文件和其他需要送回廣州的物件踏上了征程。四天后,文件就送到了軍委這里。
阮希浩全面分析了鎮江戰斗,提出了“我軍在冷兵器戰斗與步槍戰斗技能上都全面超過敵人”的判斷。韋澤對此深以為然。在這句話下面,他批了一句話,“現代軍隊只拿著刺刀,也不是封建軍對就能擊敗的”。
(梨樹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