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章盧植病榻再舉賢 聽到盧植的話,蔡邑等人自然心中亦有十分感慨,在這兵荒馬亂,群雄割據的年代,整個華夏大地之上,也許只有揚州這一片的戰亂比較少了。
本來以荊州的富饒和穩定,劉表的地方治理得緊緊有條,可是自從宛城韓玄歸附劉表駐守長沙,后來反叛自立之后,荊州也就被卷入了戰爭之中。而揚州卻在孟龍等人的治理下,一切變得僅僅有條,有條不紊地發展起來了,人們安居樂業,盜賊也是銷聲匿跡了。
卻說孟龍站在角落里,可能視野正好被眾人給擋到了,是以盧植并沒有發現他的到來,反而拉起了蔡邑等人敘起了從前的舊事,看來此時他的精神確實不錯。
不一刻,蔡邑似乎想到了什么,站了起來道“看我們這些老糊涂,看到子干蘇醒,都是歡喜糊涂了。孟龍來了這么久,都未曾見過子干了。”
盧植聞言,方看到了撥開眾人,帶著田豐走到床前的孟龍,正欲說什么,卻被孟龍搶先說話了。
“老師覺得身體可曾好些了。”雖然知道盧植是回光返照,可是孟龍還是關切地問道。
“元化都已經給我看過了,我這把老骨頭可是算熬到頭了,以后不能輔佐你了。”盧植深深地嘆了口氣,眼神黯淡了下來。
“老師這是說哪里話,如今有華神醫為你調理,以老師的身體,再活個十年八年卻不是問題的。”為了緩和一下氣氛,孟龍笑了笑道。
“你小子嘴可是越來越甜了。就會哄人開心。”盧植也是淡淡一笑,又回頭對田豐道“元皓,我膝下無兒無女,唯有孟龍和劉備兩個學生。孟龍對我最好,我心中自然知道。而且在我心中,也是把他視為自己的親骨肉來看待的。我死之后,最放心不下的也就是他了。”
田豐看到盧植對自己說話,哪敢怠慢,于是躬身道“盧老對主公之好,這是天下人皆知也。”
聽到田豐的話,盧植淡淡一笑“怎么你也跟著孟龍學的這么油腔滑調了。在這整個揚州后輩中,論智謀,也許只有你和文若二人能夠入得老夫法眼。我死后,還望你們能夠替我好好輔佐你們主公啊。”
田豐臉色一凜,正色道“盧老盡管放心,豐這條命都是主公救回來的,自然為主公鞍前馬后,盡心盡力。”
聽到田豐的話,盧植又嘆了口氣,對孟龍道“孟龍,元皓卻是大才,千萬記得要用好了。”
聽到盧植把“用”字說的很重,引得眾人都笑了起來。其實看到田豐和孟龍幾乎是寸步不離,眾人都有些幻想,是不是這倆人有些什么不可告人的關系,雖然得到了甄宓的澄清,但是在老輩中,還是喜歡拿二人來調笑。
孟龍苦笑,卻不好再說孟龍自然知道此時也許盧植的人生已經走到了盡頭,早有奴婢替過手帕給盧植擦拭嘴角的殘血。扶著他慢慢躺下,一邊叮囑他不要再說話,好好休息了。
可是盧植似乎已經了解到了自己的生命即將結束,用他形如枯槁的手,緊緊地抓住孟龍的胳膊道“我死之后,學士堂有三個可要好好培養,他日必定可以助你成就霸業。”
孟龍不禁眼眶濕潤起來,想不到盧植這個時候,還在考慮這學士堂的事情,于是點了點頭道“老師盡管吩咐,孟龍一定照辦。”
盧植閉上了眼睛,微微地休息了一下,接著才到“此人姓呂名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如今已經剛剛成年。自從十四歲隨我學習兵法以來,已經是兩載有余了,可以讓他到軍中歷練歷練。此子十分了得,他日必可有番成就。”
“啊?呂蒙在我揚州學堂?”孟龍聞言大驚,這可是自己花了很大氣力在尋找的人物,怎么就在自己的學堂,自己卻不知道呢?
要知道,這呂蒙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乃三國時期吳國赫赫有名的戰將。年少的時候曾經跟隨姐夫鄧當在孫策手下為將,以膽氣稱,累封別部司馬。孫權統事后,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而后圍曹仁于南郡,并于濡須數御曹軍,屢獻奇計,累功拜廬江太守。在軍旅之時,在孫權的勸說下發憤讀書,深為孫權、魯肅所依賴。后進占荊南三郡,計擒郝普,于合淝戰奮勇抵抗魏軍追襲,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又后上代魯肅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勛殊隆。
對于這呂蒙,在歷史上可是有著更神奇的傳說。相傳當時呂蒙在孫權麾下身居要職,但因小時候依靠姐夫生活,沒有機會讀書,學識淺薄,見識不廣。有一次。孫權對呂蒙和蔣欽說,你們現在身負重任,得好好讀書,增長自己的見識才是。可是呂蒙卻不以為然,以軍中事務繁忙,推脫讀書之事。
后來孫權卻以自身的例子來開導他,言及自己的軍務比呂蒙要繁忙多了,但是在他年輕時候度過許多書,但就是沒有讀過《周易》。直到后來掌管軍政以來,讀了許多史書和兵書,感到大有益處。當年漢光武帝在軍務緊急時仍然手不釋卷,如今曹扌喿也老而好學。希望你們不要借故推托,不愿讀書。
當然這孫權的開導使得呂蒙很受教育。從此他抓緊時間大量讀書,很快大大超過一般儒生讀過的書籍。日后,有一盧植接下來的話,卻讓孟龍收回了思緒“其實呂蒙本名鄧蒙。后來在他的車成年禮上,他姐夫鄧飛卻要老夫給他還原了本姓,我也是前段時間才發現他是你要找的人,只是有病在身,遲遲未能上報。”
聽到盧植這個解釋,孟龍自然心中釋然了,歷史上曾記載,呂蒙本是由姐夫鄧飛撫養長大,而且鄧飛膝下無子,所以呂蒙跟隨著鄧飛姓鄧也是無可厚非了“老師放心,孟龍亦知道這呂蒙乃是大將之才,他日一定善加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