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儀是個大城,我們部隊必須在這個地方完成補給。(給力文學網最穩定)”
“可是我們沒有錢啊,早就用光了!”
“你們銀行應該想辦法啊!”
“沒有錢,我們能有辦法?”
《扁擔銀行》播到長征這里,已經是十集了,以一個三十集的電視劇來說,到了這里,一般的劇那就應該是開始灌水了,但咱們這個劇不一樣,因為有太多的事兒,可以說了。
遵儀啊,這個地方是長征的一個轉折點,從這里之后,明確了的領導地位,以及一些列的政治軍事轉折…這都是教科書上的,而實際上,在這里其實還進行著一個重要的金融工作。
紅軍剛剛打了勝仗,可算是打下一個大城了,那還不好好的補給一下?
可實際上,紅軍打到現在,已經是沒有錢了,沒錢了,那補給?
勸捐?
遵儀這個地方可不是漳ZHOU,幾乎就沒有民族資本家,而當地的土豪劣紳的,你就算是打了,那油水都不多。
而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實際上紅軍沒有多少!
對,就算你打了土豪,可要進行土改,要分田地,要分錢,這個工作根本就完不成,因為這個長征可不是旅游啊,那后面是有追兵的。
就算你執行力再強都不行,土改哪是那么容易的。
那辦?
還好,有物資!
當時打下遵儀的時候。繳獲了一批走私的食鹽,這批食鹽價值在50萬大洋以上。
這個年頭,食鹽那可是不便宜的。而且這還是生活必需品,更是官方獨家經營的,就我國歷史來說,食鹽一直都是慣營,可見這個的重要。
“…有食鹽那就太好了!”毛澤民一拍大腿,這辦法就有了。
紅軍需要補充,但紅軍沒有錢。也就是大洋,但紅軍有食鹽,紅軍有的蘇維埃紙幣。那么這個辦法就來了。
販賣食鹽,不過,不好意思,這個食鹽只收紅軍的貨幣!
就這一招。食鹽只收紅軍幣。那么遵儀的老百姓沒有紅軍幣,可他們還必須要買,這可辦?
簡單呢,去紅軍的銀行換唄。
這就完成了紅軍幣,換大洋的重要一步!
紅軍這就等于是有了錢了,因為紅軍幣可以流通了,紅軍幣有價了嘛,跟食鹽比價啊。有了錢了。他們就可以去補給了啊,這不就完成了任務了嗎?
這一招。看上去非常的簡單,但別小看這一招,就這個辦法,70年后,美國人才想明白。
哎對,看出來沒有?這就跟現在的‘石油美元’體系,其實是一模一樣的!
全世界的石油,現在都是由美元來結算的,這樣一來,你想獲得石油,那就得去換美元,所以,美元的霸主地位就是那么的厲害,他們甚至可以用這個美元金融體系,去訛詐你!
這跟黃金本位制不一樣,因為黃金太過稀少了,雖然黃金是一般等價物,但是太少,它就有點兒力不從心,而石油不一樣,現在大家都用,而且量大,這樣美元也可以跟著幾乎是無限制的開印。給力文學網 當下美國的QE正在進行,而幾年之后,我們的RMB石油結算,也正在開始…
這個辦法,叫‘物資本位制’,這個辦法還真就是共黨原創,美國佬在70年后才研究出來的。
可這‘物資本位制’出來了,那確實是好使,確實是完成了任務,但后有追兵啊,紅軍還是得跑,這遵儀待不住了。
“大家排好隊!一個一個的來。”楊密那聲音還真的是讓人酥軟,不過,此時中央銀行人頭攢動,老百姓都來了。
這是擠兌?
不是,這是兌換銀元,遵儀的老百姓用手上的紅軍票兌換銀元!
沒,在紅軍要撤出遵儀之前,到處的張貼布告,告訴遵儀的老百姓,紅軍要走了,你們手上的紅軍幣可以兌換銀元。
“你們紅軍真的很講信用啊!”
“是啊,是啊!”
“姑娘,紅軍還要人不?我想參加!”
這電視上出現的這一幕幕,可以說是俗爛的很,幾乎所有這類劇集都有過,很多人看著也感覺假,可咱們這部《扁擔銀行》里出現,卻一點兒假的感覺都沒有。
因為現在來看,紅軍就是信用好啊。
要,就那個年代,你發了的軍票,那很多軍閥也是干過的,可當他們待不下去了,跑了,那是直接就跑了。
可現在紅軍這邊是張貼布告,讓大家來兌換,這真的是跟別的軍隊完全的不同,他們不干這樣的壞事兒!
要說,共黨當年那就是得民心呢,他們不干那種讓老百姓吃虧的事兒,因為他們就是老百姓嘛,就是活不下去的老百姓,被逼起來干革命的,那又如何會讓同為老百姓的吃虧呢?
那有人恐怕要問了,那紅軍幣換大洋,大洋夠換嗎?
夠啊,當然夠啊,因為兌換紅軍幣的大洋根本就沒動嘛,消耗的其實是另一個硬通貨食鹽嘛,而且因為食鹽投放進了市場,這就導致比價的變化嘛。
商業就是流通起來,那才能增值。
這個事兒,基本上就沒有影視劇說過,提過,就算是教科書里也沒有,一點兒都沒有,要不說,這寫教科書的,至少有很大一部分是該殺的。
他們就告訴學生時代的我們,紅軍就是神仙,打仗都不用錢,甚至都不用吃,只要主義真。那就能掃蕩一切牛鬼蛇神。
這他媽不是在跟我們說,這歷史有問題呢嗎?
所以,有些人容易一些個謠言。這個根源嘛…
回到這個《扁擔銀行》,就這里面闡述的,確實是前所未有,主要就是宋紅兵搜集的一些個資料,史實。而他搜集的資料,有兩個主要的來源,一個就是《黨史》。另一個,那就是一本書,叫《紅色金融家莫鈞濤》。
就是之前的那個房門。那本書是他寫的,只要是莫鈞濤講述的一些個事兒。
另外,遵儀這個事兒,在地方志里也是有的。所以。造不了假。
其實,《黨史》里有很多正能量的,要,共黨用了28年,從無到有,打下了一個新中國,這里面是多強的正能量啊?這得經歷多少的挫折,多少的艱辛才完成了這樣的壯舉啊!
而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有無數的人,開動腦筋。自力更生,自主創新,這才有后來的成功。
隨著《扁擔銀行》的熱播,這部劇的收視也越來越高,不過,漲幅還是比較小的。
最高收視率到達了3以上,但平均下來,還是只有1.5左右。
說實話已經是很好了,甚至都超過了去年,而且在網絡上的播放次數也是順利破億,網絡播放,至少要比央視的播放晚一天嘛。
后來的劇情也是很有有意思的,比如到了延AN之后,那就主要是賣鹽了,陜BEI其實是重要的鹽產區,而且這種鹽跟海鹽還不一樣,屬于青鹽,這是可以用來刷牙的,曾經屬于奢侈品。
而到了建國之后,那事情就更多了,魔都的金融戰,還有后來教科書上有寫過的‘公私合營’。
我們的教科書上,對公私合營的解釋是,對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施行的社會注意改造。
就這個說法,雖然也是挺好聽,但總體來看,那不就是把民族資本家的,給變成國家的嗎?那這里面就沒有點兒問題?這里面沒有巧取豪奪嗎?
這么說吧,是人就會這么想,如果只看歷史教科書的話。
但如果當時的情況,經歷過當時的那個年代,那看法就會完全不同。
當時到底是個情況?
新中國成立,三座大山都沒了,都被打掉了,可我們的民族資本家們都是一個狀態呢?
沒錢!
對,資本家沒有錢,就跟地主家沒有余糧那是一個道理。
資本家還能沒錢呢?這幫民族資本家難道都是傻瓜嗎?
還真不是,要說這個事兒,說到底那還得感謝蔣公啊。
就當時,國內最大的民族資本企業,榮氏企業,在1948年的時候,其實就已經資不抵債。
當時榮氏企業的資產差不多有1000萬大洋,但他們欠銀行,至少有2000萬大洋!
說白了,就這個公司,一早就不是他們的了,老蔣是隨時可以把這個企業收歸國有,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甚至他都不屑這么做,因為根本就沒油水啊。
這可是榮氏啊,這是全國最大的民族資本企業,我們可以想見,當年的那些個商人,那些個小資本家,那到底是一個生存狀態。
那再說這個‘公私合營’,其實不就是‘債轉股’嗎?
當時,新中國成立,中央銀行也繼承了之前銀行的財產,就現在四大行,交通的,在以前都能找到歷史。
所以說,實際上,真正把民族資本家逼向共黨的,就是老蔣,就是四大家族,就是這幫家伙搜刮的太厲害了,連口吃的都不給其他人,吃相太難看,這才促使后來完成了‘公私合營’。
而這個‘公私合營’的完成,也促使我們國家計劃經濟的產生,因為全都是國有的了,全都是國有企業了。而這一切,其實全都是老蔣的功勞!
要說,老蔣這家伙沒準就是最大的臥底呢。
這個國家計劃經濟,說實話,那是有好有壞,后來確實是不適應市場的變化,這個沒,但在當時的情況看來,還是讓一窮二白的中國,最起碼的生存發展了下來。
這個最起碼,很多現在的人都體會不到,因為那個時候是個物資相對貧乏的時代,就這個‘最起碼’很多的時候都保障不了。
也就是說,那個時候的國有制,還是有很大貢獻的…
不過,這個角度,就是從根上挖掘來闡述這些個事兒,那是從來沒有的,就算是我們的教科書。
要說,這些個編教材的,有時候真是…算了,教科書上不寫,那咱們這部電視劇,就從這個角度來演好了。
前所未有的視角嘛,絕對是前所未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