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五十章 撫仙湖,胡門厄

  《交州地理志》載:“澄江府量水川,北有梁王山,南有大池,羅伽湖也,一名撫仙湖。”

  夏侯滄與俞和兩人,并肩站在大湖東北面的回龍山象鼻嶺頂巔。遠處的撫仙湖三面環山,一面接著澄江平壩,湖面北部寬闊,南部狹小,中部細長,好似一個臥在群山懷中的葫蘆。

  這撫仙湖的景致極美,遠山近水,洲島錯落,湖水呈碧藍色,宛如琉璃萬頃,乃是高原之中的一片內海。天上罩著五彩團云,湖面波濤翻動時,白浪如朵朵睡蓮競相開放,又似串串銀鏈滾動,無波時則如明鏡般一片澄清靛藍,倒影出岸邊的連山黛影。

  這湖之所以由南伽湖改名作撫仙湖,是來由于一段民間神話傳說。

  相傳深居天宮的昊天通明宮玉皇大帝,一日步出宮門,遠眺人間,發現一顆狀如葫蘆的明珠,鑲嵌在云霧繚繞的萬山叢中,湛藍明凈,波光粼粼,美麗至極。仙帝為之傾倒,急傳專擅繪畫的肖、石二仙立即下凡,描摹這人間美景,帶回天宮,裝點殿堂。

  肖、石二仙得了玉帝旨意,急忙騰云駕霧,飄落在大湖東南方向。走近一看,迷離美景展現在眼前:大湖四周,嶙峋怪石密布,崢嶸多姿,儀態萬千;有的如沖天玉筍,有的似文房筆架,有的如大象汲水,有的似猛虎下山;孤山獨坐湖中,云霧迷漫時,似一座忽大忽小、忽升忽降、縹緲無常、變化莫測、神奇美麗的仙島,與鏡湖交相輝映。

  肖、石二仙只顧搭手撫肩的駐足湖邊觀看,竟癡癡迷迷地忘了繪畫,也忘了歸期。一日復一日,一年復一年,他們定定地站在那里,陶醉在迷離美景之中。久而久之,兩位神仙變成了兩座石峰。于是在撫仙湖的東南方,便有了兩座形似搭手撫肩,俯視湖面的石人山。

  “撫仙湖”之名由此而來。

  民間傳說是如此,可云峰真人那晚對俞和所說的,卻又與這傳說似是而非。

  有兩位仙人下凡,落到此處原是不假,但恐怕并非是因為玉皇大帝要把這湖景繪制出來裝飾仙宮。天界仙人降臨凡界非同小可,仙帝大尊斷然不會因為區區美景,而有這等兒戲作為。其中必藏有一道大隱情,只是上古天機不為人知,亦不可妄測。

  二位仙人到了撫仙湖邊,最終是身化石山,還是另有去向,原本是眾說紛紜。可前些時日撫仙湖突然顯出異相,隨即傳出水下上古仙府即將現世的驚人消息。人們便猜想,那兩位仙人只怕是潛入了湖底,開辟洞府修行,不過最終他們是坐化于此,還是復歸天宮,只有進了仙府一探才知真相。

  而最引人遐想的,還是這水底仙府中藏有何物?而這撫仙湖之下,又是有什么存在,能引得天上仙人落凡于此,還辟出洞府駐足呢?

  遠望白浪翻滾的撫仙湖,俞和卻也瞧不出什么異樣來。據說這撫仙湖的湖水極深,從水面潛到湖底差,不多能有三百多丈,折算作平地上,也是二里多路程,故而水底下深藏的玄機,絕非尋常人力能探及。

  兩人正望著風景,俞和忽覺神念一跳,側頭看夏侯滄轉回了身,背手遙望西邊的天際。不多時有四道淡淡的遁光,從彩云中飛出,循山勢一轉,落到了面前。

  俞和手掐劍訣戒備,卻看夏侯滄一副淡然的樣子,面帶幾分倨傲,昂首看著收起神通顯出身形來的四位修士。

  但見這四人,雖然都穿著深藍色斜襟長袍,卻只有當先面相稍長的一人腳上穿著布靴,手上扎著方巾,其余三人皆發髻潦草,系著各色的粗布腰帶,腳踏著編藤草履,顯得頗為寒酸。

  領頭那衣冠還算齊整的修士搶上數步,對著夏侯滄恭恭敬敬的一揖到地,口中呼道:“胡甲山拜見夏侯掌院真人!夏侯掌院果真信人,如此快便回轉西南,不知貴門掌教大老爺,可曾答允了我家兄弟幾人的乞求?”

  夏侯滄輕蔑了看了看對面四人,朝俞和一點下巴道:“這是我天罡院中的弟子俞和,我既然與他回來見你,自然是我家掌門師尊已答允了你的要求。只是須得仙府開啟,且我西南別院建成之后,師長真人才會來此召見你們,授下門儀。”

  “如此,甚好!”胡甲山略猶豫一下,但還是浮起了滿臉的喜氣,抱拳對著夏侯滄又是三拜,“那以后便是自家同門了,還望夏侯掌院師兄多多照拂才好。還有這位小俞師侄,今后也當好生親近!”

  俞和聞言一愣,夏侯滄不過是天罡院的首席執事弟子,何時卻成了掌院真人?而且自己和夏侯滄乃是十九代同輩,在天罡院也是一首席一次席,怎么聽這夏侯滄方才介紹自己,倒好像是他天罡院中的晚輩弟子一般。鬧得這胡甲山管夏侯滄叫一聲掌院師兄,卻管自己叫小俞師侄,生生矮了一輩下去。

  俞和暗暗一皺眉頭,心道:夏侯師兄,你便是要逞威風,又何須在外人面前抬高你自己,卻還順帶貶低我俞和?

  但出門在外,俞和自然也懂得進退。掌院之事,他可不去說破,但這輩分卻不能不糾正一二。于是俞和朝夏侯滄一拱手道:“大師兄,這幾位是?”

  對面的胡甲山,聽俞和對夏侯滄口稱“師兄”,言語間似乎也沒多少恭敬之色,心中就知道自己那一聲“小俞師侄”恐怕不妥。他連忙陪上笑臉,對俞和作揖道:“哪敢勞煩掌院師兄的口舌!俞兄弟,我四人原是一家族門的四兄弟,我姓胡,名喚甲山,排行最長;左邊那提劍的漢子是老二,喚胡乙川;中間蓄著胡須的,是我家三弟胡丙河;右邊那手拿鐵棒的孩子,是幺弟胡丁岳。甲乙丙丁,山川河岳,我家祖父識字不多,卻還喜歡賣弄一二,就給我們兄弟四人取了這連綴兒的名字,倒也好分長幼。”

  俞和點點頭,其實云峰真人那晚已對他說了這四個修士。此次西南別院與湖底仙府之事,便是從他們四兄弟身上緣起。

  話說這胡家四兄弟,出身的胡氏家門也算是祖上積了大功德。他們的祖父輩倒還碌碌,或因誤食了什么天地靈物,傳到父輩七人中,竟有五人身具靈根,這四兄弟的六叔胡進昌,更是天生壬水道體,被撫仙湖西岸碧云山碧云寺的掌門峋石真人一眼看中,收入門中,賜道號宸濤子。

  而其余胡家子弟,雖然沒有天生道體,但也都是有靈根在身之人。胡進昌入山修仙之后不久,就有個亦正亦邪的旁門散修尋到了胡家,這人大袖一揮,廣授仙緣,把胡家但凡有靈根的人,無論老幼,盡都收進了門下。也不去覓地開宗立派,就在胡家大院里擺壇說法。

  就這樣胡家上下參修道法近一甲子,以胡甲山四兄弟成就最高,幺弟胡丁岳晉入還丹境界,其余三人個個也都顯出了還丹之兆。但就在胡家人沉浸在長生迷夢中時,大難臨頭。

  那個散修老祖不知為何得罪了西南百越教,惹得一位百越教的大蠱主親身出山。此人腳踏一條十丈飛天青蜈,尋到胡家大院,二話不說,翻手就是百只六翅血睛噬人蠱打出。散修老祖沖天而起,在那位大蠱主手下走了不到十合,就成了飛天青蜈的口中食。噬人蠱散開,除了被封進密室中的胡甲山四兄弟之外,胡家大院雞犬不留。

  等七日之后,夏侯滄偶然經過此地,察覺有人放出微弱的神念呼救,便順手一劍劈開了密室。四兄弟爬出來一望,原本熱鬧非凡的胡家大院,已成了光禿禿的一片平地。

  顧忌仇家神通廣大,四兄弟拜謝過夏侯滄,也不敢在附近久留,倉惶逃出了幾百里,才捶胸頓足的,沖著昔日家園的方向哀嚎了大半天。最后一齊沖上撫仙湖西岸的碧云山,求六叔宸濤子出手,為胡家滿門復仇。

  其實碧云寺離胡家大院也就是百多里路,宸濤子哪里不知家中的慘劇?但百越教在西南勢大,所承上古巫道蠱術神鬼莫測,那碧云寺雖然有數位真人老祖坐鎮,門下還丹修士幾十人,但也斷不會為了他宸濤子的凡俗家族,去與西南大派百越門死拼。

  于是宸濤子也沒有辦法,只好安頓兄弟四人在碧云寺左近住下。如此一來,既可托庇于碧云寺的威名之下茍活,又可苦修道術從長計議。而宸濤子亦暗暗將一些門中靈物挪給四兄弟修煉用度,碧云寺中的前輩真人即便知悉了,也念在四兄弟身世凄苦,從未追究過。

  如此相安無事的過了幾年,直到撫仙湖顯出了異相,卻是被深夜在山巔吐納煉氣的幺弟胡丁岳撞見。當時就看見撫仙湖北邊的湖水中央,忽然沸滾如蓮花,一道九色奇光沖霄而起,與天頂的皓月交相輝映。靜寂漆黑的夜空中,有幢幢仙霞生出,垂落在湖面上,一時間天音、奇香俱現。

  從大湖湖底深處,傳來了怪異的悶響,似乎是有人在湖水下面,按照某種特別的韻律在擂擊巨鼓。湖水泛起一片細密如鱗的波紋,數不清的魚兒躍出水面。

  幺弟胡丁岳大吃一驚,立即傳訊喚來三位兄長。大哥胡甲山思前想后,又傳訊請來了六叔宸濤子。等宸濤子急匆匆的趕到了撫仙湖邊,正看見有一塊環形的九彩玉玦從湖底徐徐升起,玉玦圓孔中的仙光,演化出了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神異景象。

  耳聽那玉玦輕響了數聲,忽然一分為九,裂成赤橙黃綠青藍紫黑白九色的玉片,朝天空各方飛射而去。

  四兄弟和宸濤子急忙縱起遁光,撲向飛散的玉玦。可那玉玦既小,飛得又是極快,四兄弟各出壓箱底的手段,終于抓住了一片紫色玉玦。宸濤子祭出了一件隨身的重寶,恰好是一張金絲困仙網兜,一下子撈住了赤、青、白三片玉玦。可其余的玉玦碎片,早已飛得沒了蹤影。

  宸濤子帶著三片玉玦,一頭撞開了碧云寺深處的靜室石門,掌門峋石真人一見宸濤子手中捧的玉塊,臉上就變了色…

  這之后的第二日,宸濤子尋到那胡家四兄弟,說峋石真人起卦算過,那一片紫色玉玦,原是份屬胡家四兄弟的一線機緣,要他們好生保存。此玉玦牽扯到撫仙湖底的仙人洞府,十有八九就是開啟洞府門戶的靈鑰之一。

  不過峋石真人亦囑咐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以四兄弟眼下的道行,不知道能不能將這一份機緣守得云開見月明。倒不如托庇于一家勢大的門派,等湊齊九彩玉玦,取出了仙府秘藏,穩穩妥妥的分一杯羹。

  如此坐享其成,大可免得卷入仙府開啟時的爭斗中,到時刀劍無眼,人人都有身死道消之厄。

  峋石真人的這一番話,原本是暗示胡家四兄弟把紫色玉玦交給碧云寺,到時碧云寺得了仙府秘藏,自會讓出一份給他們享用。可胡家四兄弟因當初碧云寺不肯為胡家復仇而心中有怨,四個人私下一合計,又不敢開罪自家六叔和碧云寺,便干脆虛與委蛇,表面上迎合碧云寺,但卻推諉著不交出紫色玉玦。

  大哥胡甲山傳訊給救過他們一命的夏侯滄,說了這撫仙湖異相與九色玉玦的事情,希望能拿玉玦與湖底仙府奇珍,換得他們兄弟四人拜入羅霄門下。夏侯滄回報了鑒鋒掌門與宗華真人,于是便有了俞和來西南的這一遭。

  以指尖把玩著那片紫色的玉玦,絲絲縷縷的仙靈之炁逸散,撩得夏侯滄眼神迷醉,他對胡甲山問道:“那碧玉寺打算廣邀拾得玉玦殘片的宗門,共商開啟湖底仙府之事,這聚會卻是定在了何時?又有何人會應邀而來?”

  “回稟掌院師兄,峋石老道定的日子,就是三天之后。可甲山去問過我家六叔數次,目前其余玉玦落入誰人手中,又有哪些門派會來聚會商議,各家都諱莫如深。只有等三日之后,才能知究竟。”

  “三日之后。”俞和突然插上一句,“既然大家都在遮遮掩掩,那我們何不也改頭換面一番。胡家昔年滿門靈根,有兩個異姓的遠方親戚,被過路的散修看中,帶去他鄉仙山修行。近日歸來祭祖,兄弟重聚,也是合情合理之事。不知夏侯師兄意下如何?”

  夏侯滄把玉玦握在手心,撇了一眼俞和,嘴角抽了抽道:“云峰真人此計,原是大妙的。”

大熊貓文學    玄真劍俠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