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二十九章 制 硝

  有朱婉婷這樣一個身份高貴的女子作榜樣,那些宗室子弟如果還不敢上,那就要摸一摸自己的胯下長的是什么玩意了。\\\\

  解決了俘虜中的不安定因素,又順帶著磨練了一下新兵與宗室子弟的膽氣。接下來,就要著手解決制造火藥的關鍵原料之一——火硝的來源了。

  從火槍問世之后,不斷的實彈訓練,加上奈何關之戰、飲馬灘大戰等等烈度不同的戰斗,狄烈所儲備的大量火藥原料,急劇地消耗著。硫磺還算好,儲量較多,而且在火藥配比中,所占的份額不大;木炭也不用擔心,身在太行,再缺什么也不會缺了木材;唯一傷腦筋的就是火硝了。

  狄烈這幾天難得清閑,已經將記憶中制硝的方法記錄下來,然后找來一些有熬硝經驗的工匠。兩下一比對,這才知道,在宋朝,也有了一些熬硝的法子,與后世的土法制硝頗為近似。只不過,在制取的細節方面還欠缺一些,熬出的土硝雜質較多,純度不足。

  于是狄烈便成立了一個以火藥組監造阿吉為首的制硝小組,主抓這項制硝工作。這小子雖然年紀不大,卻有幾個很突出的優點:一是忠心;二是聰明機靈;三是在火藥的制造上很有天份。而且制硝也屬于火藥組的份內工作,所以將任務交給他也是合適的。

  狄烈整理出來的制硝方法,大致上與后世八路軍在太行山上所實行的土法制硝差不多。

  火硝的化學名稱是硝酸鉀。制取硝酸鉀所使用的原料為硝土和草木灰。一般在農村的豬圈,廁所等處附近的泥土中,常常含有大量的有機物。這些有機物以后再經過硝化細菌的作用,就生成硝酸。硝酸進一步與土壤中的鉀鈣鎂作用,生成硝酸鉀及其鈣鎂硝酸鹽,這就是土硝。各種土硝中硝酸鉀含量不一,一般含百分之幾。

  除了廁所、豬、牛欄屋之外,硝土一般還存在于庭院的老墻腳、崖邊、巖洞以及不易被雨水沖洗的地面。硝土潮濕,不易曬干,經太陽曝曬后略變紫紅色,好的硝土放在灼紅的木炭上會爆出火花。

  事實上,狄烈的天樞城有著很豐富的硝土來源,別的不說,單說糞便。天樞城中。光是戰馬就有七千多匹,其余牛羊騾驢等牲畜上萬,更有新增的肉食動物如狗、兔、雞、鴨等等。飲馬灘之戰后,又繳獲金軍戰馬牛騾上千。這么多的牲畜,一日產生的糞便可達上百噸,這還不算三萬多居民的日“產量”…

  以往這些糞便多用于肥田或曬干作取暖備用。宋朝時還沒有漚糞肥田的做法,這是狄烈首先倡議的。劉二平初時將信將疑,但隨著試用之后。全文字效果果然明顯。這一方法隨后在天樞城已普遍開展推廣開來。也是由此,劉二平這位司農的手下,專門有一支由原天平寨的老弱病殘所組成的漚肥隊,人手一個糞耙,一個背箕,四下拾糞。然后再將之與城中居民所產之糞便,用大車運送到天樞城十里之外一處叫“兔鼠窩”的地方。

  這是一個地勢低洼的山谷。四面環山,日照強烈。用來做積糞堆最好不過。

  這里的糞便堆積如山,兩、三里之外就異味撲鼻。每日進出一次的漚肥隊與取肥澆田的居民。全懶有城主大人發明的一種叫口罩的東西捂住口鼻,才算是好受些,勉強能進出其間。

  但是,這一日,漚肥隊的成員與取肥的居民們竟驚訝地發現,一支近百人的生面孔,拉著數十輛大車,在一名少年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出現在兔鼠窩。

  之后,更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幕出現了:這些人當中的幾個人,竟在沒帶口罩的情況下,近距離靠近到糞山之下。這猶不算,更趴在地上,用手抓著糞土,細細看著、搓著、嗅著、最后甚至還放進嘴里嘗了一下…

  漚肥隊的成員日日與糞便打交道,鼻子早已對異味麻木了,他們甚至能一邊嚼著炊餅一邊干活…可是這伙人的舉動,卻令他們泛惡心。漚肥隊再不敢多看,將車上糞便倒空,匆匆離去。所以,他們自然是沒看到這伙人竟將大量的糞土摳起,裝上大車,啟運回城。

  糞土,也就是硝土,運回城里之后,全部送到一個新建的制硝廠,接下來就可以進行提硝的工序了。

  首先,將硝土與草木灰分別研細碾碎,然后按硝土與草木灰8:1的比例稱取原料,混合放入一個專砌的大池子里。再放入七、八十度的熱水,水面堪堪浸過原料。隨后進行攪拌抽濾。整個過程大概持續一刻到兩刻鐘,最后去渣留水,得到的濾液就是硝水了。

將硝水放入十個大甕中,加熱蒸發,就是俗稱的“熬硝”。加熱時要不斷攪拌,防止粘底與飛濺。當水量被蒸發掉三分之二時,抽去柴薪,停止加熱。取少量黏液滴在紙上,若見黏液縮

大熊貓文學    狙擊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