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義營凌晨出發,向著六十里外的皮鎮前進。
騎兵、步兵、中軍和輜重部隊,恭義營的行軍隊列足有好幾里長,沒有偃旗息鼓,沒有故意壓縮行軍隊伍的長度,一切都為了保證行軍速度,怎么方便怎么來。
這里是清軍的占領區,到處都是清軍的據點,小股部隊可以偷偷溜過去,而恭義營近萬人馬肯定瞞不過清軍的耳目,干脆大大方方走路。
一路上經過了好幾個清軍據點,恭義營都繞開直接走人,不與他們糾纏,汪克凡的目標是皮鎮,不會再走回頭路,這些據點沒有任何價值。
見到明軍的大隊人馬經過,那些據點里的清軍不敢出來攔截,但派了很多探馬斥候跟在恭義營的后面,汪克凡也不理他們,除非靠的太近,才派出騎兵把他們趕開了事。
那些斥候都是屬蒼蠅的,騎兵一靠近轉身就跑,等一會又轉回來繼續跟著,恭義營就當他們不存在,一路全速行軍,在天黑之后終于趕到了皮鎮。
打的就是這個時間差!
恭義營不顧后路,孤軍深入,猶如刺客的舍命一擊,宰牛尖刀已經搭上了清軍的咽喉!
恭義營安營扎寨,吃飯休息,一部分輔兵連夜準備攻城器械,所有的戰兵全部睡覺…一天行軍六十里,對于攜帶輜重和盔甲的恭義營來說,已經到了行軍速度的上限,士兵們都非常疲勞,必須要好好休息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再發起進攻。
這一仗很難打!
皮鎮是清軍的輜重要地,雖然只是一個鎮子,但經過反復修筑,已經變成了一個堅固的堡壘,鎮子里面有四千多清軍駐守,離皮鎮二三十里的地方,還有兩座清軍的大型據點,隨時可能派來援兵,而金聲桓的主力就在幾十里外的贛州附近,乘船順流而下的話,一天之內就能趕到皮鎮。
這不是《三國演義》里的奇襲烏巢,皮鎮的清軍守將也不是淳于瓊那個醉鬼,皮鎮不但有重兵把守,而且戒備森嚴,派小股部隊搞偷襲沒有用。
擺在恭義營面前的是一場硬仗。
但是,恭義營必須打贏這一仗!
明軍兵力少,戰斗力差,如果在贛州城下與清軍決戰,肯定打不贏…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哪怕打成一場消耗戰,哪怕每一次局部戰斗明軍都能取勝,最后還是會輸掉整個戰役。
如果贛州戰役的規模不斷擴大,清軍還會源源不斷派來援兵,比如福建的博洛就是一個巨大的威脅,而明軍基本上已經掏空了家底,再拼湊一些烏合之眾也于事無補。
只有打掉皮鎮,才能取得贛州戰役的勝利!
贛江是清軍的大動脈,皮鎮是清軍的后勤基地,為了攻打贛州,清軍花費了半年時間從后方調運各種物資,一大半都存放在皮鎮的倉庫,包括大量的糧食、火藥、盔甲、武器、軍餉…
只要把皮鎮倉庫的物資毀掉,清軍就會不戰自敗。
對恭義營有利的是,清軍的主力都被吸引到了贛州附近,在他們的援兵趕到之前,還有一到兩天的時間。除此之外,汪克凡早就在搜集皮鎮的相關情報,對這里清軍的駐防部署,倉庫位置都心中有數。
第二天早上天剛亮,恭義營就發起了進攻…
按照一般的原則,如果攻守雙方兵力懸殊不大的話,在攻堅戰中不宜分兵,否則會造成兵力分散,哪怕突破敵人的第一道防線,也沒有足夠的力量擴大突破口,向縱深挺進。
但是汪克凡還是分兵了,從皮鎮的東側和南側同時發起進攻。
這是為了趕時間。
同時發起進攻,能夠更快地攻破皮鎮,對守軍造成的壓力也更大。汪克凡的目標是皮鎮的倉庫,如果清軍集中兵力對一側發起反擊,就會造成另一側兵力空虛,哪怕在局部打個敗仗,只要能攻進皮鎮倉庫,一切代價都是值得的。
擺在恭義營面前的第一道障礙,就是皮鎮的圍墻。
皮鎮本來沒有圍墻,清軍把這里當成后勤基地之后,在鎮子外面修筑了一道完整的圍墻。圍墻總高一丈二,底部有兩尺高的青石地基,上面的墻體由土胚筑成,不過這些土胚都經過火燒和夯實,堅固程度不亞于普通的磚墻。
和正規的城墻比起來,這道圍墻相對低得多,前面也沒有護城河和壕溝的保護,只有一些簡單的鹿角障礙,恭義營沒有時間打造復雜的攻城器械,就用人海戰術抬著云梯強攻。
“咚咚咚咚!”
戰鼓如雷,士卒如蟻,向著皮鎮的圍墻沖了過去,一丈二的圍墻,高度只有縣城城墻的三分之一,在這上面耽誤太多時間,不值得!
“踏!踏!踏踏踏!”
冒著清軍的弓箭和火銃,一架架云梯搭上了圍墻,敢死隊一手扶著云梯,一手舉著單刀用胳膊上的小圓盾護住頭臉,向著墻頭爬了上去。
墻頭上突然冒出了一排清軍,用火銃和弓箭向明軍射擊,還舉起石塊灰瓶往下砸,云梯上的明軍躲無可躲,立刻有十幾個人受傷犧牲,噼里啪啦掉下了云梯。
“唰唰唰唰!”
恭義營的數百名弓箭手站在墻下,射箭掩護云梯上的同伴,一排箭雨射過去,墻頭上的清軍紛紛中箭倒地,對云梯的阻擊突然一停。
爬上一丈二的云梯,對成年男子來說只是幾秒鐘的事情,趁著墻頭上的清軍被壓制住了,明軍士兵幾個竄跳,就翻上了圍墻。
這道圍墻太低了,攻上圍墻很簡單,但真正的考驗在后面!
果不其然,清軍在圍墻上早有準備。
呈現在恭義營士兵面前的,是清軍整整齊齊的隊列,第一排是團牌手,后面跟著三排長槍兵,要不是這圍墻的寬度有限,他們的陣型還要更加厚實。
清軍嚴陣以待!
恭義營的士兵都是敢死隊,面對強敵也毫不畏懼,但他們手里沒有長武器,剛剛上墻也來不及結陣,只能各自為戰與清軍搏殺,接二連三受傷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