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38章 赳赳武夫

  管南方革命勢力愿意不愿意,袁世凱攫取革命果實熟,全國各個省份,到目前為止,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已經完全掌握在革命派手里,東三省、直隸、山東、安徽、江蘇被北洋勢力一口吞下,河南、江西屬于四戰之地,保皇勢力、立憲派、革命派在這兩省展開拉鋸,實已無暇它顧,至于四川、廣東、山西、新疆等省,則在封疆大吏的主持下繼續維持著“中立”,現在仍對革命或立憲持強烈敵視態度的就只剩下陜甘總督升允和云貴總督錫良,而升允自從第二軍潰散之后,手中已無可用之兵,自保尚且不足,又怎能調兵救援清廷?錫良也是嘴上叫得厲害,但真要讓他把兵派到北方勤王,得先問問湖南的共進會和湖北的共和軍答應不答應。

  在這種局面下,清廷只剩下讓國一條路可走,這是明擺著的,之所以一直拖到現在,不過是為了把自己賣個好價錢,多爭取些優待條件。

  雖然袁世凱早已是旗人嘴里的“篡臣”,但在為清室爭取優待條件上卻是格外賣力,似乎是想靠著這個舉動挽回一些人心,所以,在清室優待條件上南北雙方爭得面紅耳赤,原因很簡單,因為趙北太“吝嗇”。

  清室提出的優待條件一共是十六條,被袁世凱削減了一半,成了八條:一,清帝遜位之后,尊號不變,仍稱“大清帝國皇帝”,新政府以外國皇室之禮待之;二,遜帝每年宮廷用度為四百萬兩庫平銀,由新政府撥給;三,清帝遜位之后,仍居紫禁城;四,清室遜位之后,其宗廟陵寢繼續奉祀,并由新政府酌設衛兵,予以保護;五,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尚未奉梓大安,陵寢亦未完工,新政府成立之后,應將陵寢修完,所需經費由新政府撥給;六,遜清皇室之私產,由新政府給予特別保護,各地皇莊、皇田亦不得沒收;七,原宮中役使人員一律保留,但今后不得再招募閹人;八,原北洋第一鎮改編而成的禁衛軍縮編為一協,四千人,作為皇家衛隊繼續保護紫禁城,只配輕武器,不配大炮,所需軍餉彈藥,由新政府撥給。

  這八條優待條件被人稱為“袁八”,對于旗人貴冑來說,這個優待條件已是十分“苛刻”,所以一經提出,便罵聲一片,但這些旗人貴胄沒想到的是,共和軍總司令趙北提出的優待條件比“袁八條”更苛刻。

  趙北提出的優待條件只有兩條:第一,清室遜位之后,每年由共和政府撥給歲俸五十萬圓,用銀圓支付,而且最多支付五年,五年之后停止撥給,由清室自謀生計,清室退位讓國之后,必須搬出紫禁城,廢帝居住京城,由共和政府派兵保護,沒有國會同意,不得離開居住地;第二,清室皇陵由共和政府派兵保護,但不再作為皇家禁地,而是開辟為公園,向游人開放,并收取門票,門票收入一半上繳共和政府,另一半作為特別津貼,交與清室,支付五年后也收歸共和政府支配。

  這兩條被人稱為“趙二條”,條件之苛刻,態度之強硬,就連從中幹旋的洋人公使也為之咋舌,尤其是關于廢帝居住地地規定,簡直跟看管囚犯一般。而且趙北明確表態,對于遜清皇室,任何政治上的特殊對待都是不能容忍的,不僅禁衛軍要全部解散,而且紫禁城也必須騰出來,改建為博物院,為國民服務,至于尚未下葬的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鑒于共和已成,中國已無帝王,因此,不宜再以帝王葬儀下葬,共和政府可以考慮在東陵劃出兩塊空地作為墓地,至于下葬所需費用,則由清室自行解決,共和政府不予干涉。

  “趙二條”一提出,不僅清廷大為震驚,就連袁世凱也頗感驚訝,特意派遣親信手持親筆信趕去武漢面見趙北,要求通融,但為趙北婉辭拒絕,倒是那些一直悶悶不樂的南方和談代表被這個條件振作了精神,有共和軍在后面撐腰,他們在清室優待條件上的立場就立刻強硬起來,無論袁世凱和列強方面如何施壓,就是不肯輕易松口,并公然提出,若要南方代表答應“袁八條”,就必須將首都遷到福州或杭州,否則,不惟“袁八條”不會通過,就是“趙二條”也有商榷之必要。

  滿清遺老和北洋中人忿忿不平,揚言要提兵南下,飲馬長江,但共和軍立刻行動起來,沿著京漢線向北又推進了一段距離,在共和軍的支援下,河南奮進會武裝一鼓作氣,拿下豫西重鎮洛陽,飲馬黃河,眺望潼關,北可渡河窺伺山西,西可入關進攻陜西,盤踞河南的少量北洋軍無法正面對抗,只能龜縮在開封,一封又一封求援電報拍到天津,讓袁世凱夜不能寐。

  在共和軍的策應下,陜西哥老會在陜南發動起義,與川北起義軍并肩作戰,一舉光復陜南重鎮漢中,至此,湖北、陜西、四川地革命力量已連成一片,革命的紅旗讓人眼花繚亂,四川、陜西的滿清頑固勢力驚惶失措,一時風聲鶴唳,頗有樹倒猢猻散的架勢。

  就在南方革命勢力摩拳擦掌。準備配合共和軍大舉北伐地時候。共和軍總司令趙北卻又發出通電。宣布共和軍停止前進。等待清廷地答復。

  這個真正意義上地最后通牒不僅嚇壞了清廷。也同樣使袁世凱心驚肉跳。北洋軍現在雖已擴充至十余萬人。但都是新兵。毫無作戰經驗。再加上軍火船尚未歸國。連武器都配不齊。還要看著北方。防著日本、俄國。又有什么信心與南方勢力決一死戰?

事到如  世凱再也顧不上做什么“忠臣”了。兩鎮北洋軍往。擺下一副進攻地架勢。騎兵在京城以北來回巡弋。堵住清室逃往草原之路。又派使者跟著英國公使朱爾典跑到紫禁城。連嚇帶騙。硬是逼著淚人似地隆裕太后在清室退位詔書上叩下了國璽。隨即發布上諭。命令各省封疆大吏響應共和國體。

  公元1909年2月19日。清廷正式頒布退位詔書。在各國公使和南方代表地監督下。隆裕太后和三歲地小皇帝儀由內務府大臣和近侍陪同。最后一次在太和殿接受了眾臣跪拜。隨后乘上四人抬地小轎。在太監們地簇擁下由西華門離開大內。前往醇王府暫居。離開宮門時。他們攜帶地大量騾車和行李全部被共和軍地軍代表扣留。再三交涉無效之后。前清廢帝和太后等人只好孑然一身地離開了這座曾經屬于他們地皇宮。隨后。一個由各方代表、文化界人士、琉璃廠古董商組成地文物保護委員會進駐紫禁城。立即開始了文物清點工作。

  這些場面。都被共和軍派來地一支攝影隊記錄在了電影膠卷上。使得后人得以目睹這一帝制終結地偉大歷史時刻。而共和軍地那面鐵血共和旗也幾乎一直飄揚在鏡頭中。讓人印象深刻。當后世地中國人在記錄片上目睹這一偉大時刻地時候。都對總司令地高瞻遠矚贊嘆不已。自從秦始皇以來。騎在全體國人頭上地帝制覆滅了。帝王時代終于謝幕。所有人都可以親眼目睹那一偉大時刻。

  清朝滅亡了,共和臨時政府隨即宣告成立,在光復各省代表地擁戴下,袁世凱如愿以償的當上了臨時大總統,共和軍總司令趙北第一個發出賀電,投桃報李,袁大總統正式發布委任狀,任命趙北為“川鄂湘黔藏六省鹽政督辦”,全權管理西南六省鹽政,并正式委任其為湖北都督,統管湖北一切軍民政務。

  隨后,光復各省也紛紛發出賀電,各國公使、領事也以個人名義發來賀電,但尚無任何一個國家正式對這個新生地共和中華進行外交承認。

  當然,作為一個統治這個國家二百余年的沒落王朝,它的貴族集團必然不甘心失去權力,王朝不單單是由皇帝統治,同時也由這個貴族集團協助統治,皇帝甘心退位讓國,并不代表其他人愿意,就在滿清廢帝被逐出皇宮地當天深夜,一場兵變理所當然的爆發了。

  奉命駐扎南苑等待解除武裝并就地解散的滿清禁衛軍借口遣散費被北洋集團吞沒,于清室被逐當天深夜發動兵變,擁戴良弼為總統官,小恭王偉、肅王善耆為左右翼長,隨即于南苑誓師,進攻京城,試圖將清室廢帝救出,但這支叛軍在途中遭遇北洋軍精銳部隊伏擊,一戰即潰,旗兵們還沒有望見京城的城門就已星散,良弼、偉、善耆等人化裝潛逃,在日本駐華公使館地協助下攜帶家眷逃往天津租界,隨后由租界乘日本商船離開天津,前往朝鮮。

  南苑兵變只是滿清頑固勢力的一次小反撲,不愿意失去權力的不僅僅只有京城里的王爺、宗室,地方的封疆大吏也不甘心將權力拱手讓出。

  就在清室退位讓國詔書發布的次日,陜甘總督升允、云貴總督錫良、山西巡撫寶、新疆巡撫聯魁聯名發出通電,宣布不承認袁世凱地地位,同時組建“保皇勤王軍”,正式向共和政府宣戰,稍后,四川總督趙爾巽也宣布參加勤王軍。

  與此同時,日本、俄國增兵數萬,沿著中東鐵路擺開,并揚言占領重要城市,以保護兩國商人的“合法權益”,只是由于美國、英國地極力反對,才沒有付諸行動。

  一時之間山河變色,狼煙四起,面對危局,北洋派、革命派、立憲派捐棄前嫌、黨同伐異,在天津組建“討伐司令部”,編組三支討伐大軍,統稱“建國軍”,北路建國軍為第一軍,由北洋大將段為總司令,負責進攻山西,南路建國軍為第三軍,由同盟會干部黃興為總司令、光復會干部熊成基為副總司令,負責進攻云南,西路建國軍為第二軍,由共和軍總司令趙北指揮,合河南奮進會、湖南共進會部隊,三路齊出,分別從湖北、陜西、貴州進攻四川。

  與此同時,從日本歸國的留學生紛紛潛回家鄉,策動會黨武裝和新軍部隊,響應建國軍地軍事行動,唐繼堯、尹昌衡、孫傳芳、劉存厚、趙恒惕,顧品珍…這些青年抱著不同的目地和主張,投身于這個時代,投身于不同的革命陣營,將這場戰爭演繹得更加精彩。

  1909年2月26日,在得到從草原過來的蒙古馬隊增援后,寶指揮山西清軍由娘子關出擊,撲向直隸重鎮正定,中途與西進的北洋軍遭遇,隨即被擊潰,清軍退回山西,此戰史稱“正定之戰”。

  此戰為標志,“建國戰爭”正式爆發。

  “長夢千年何日醒,睡鄉誰造警鐘鳴…”嘹亮的軍歌聲中,鐵流滾滾,軍旗獵獵。

  或許,一個民族的新生、一個國家的崛起離不開戰火的洗禮?

  或許,和平的盾牌需要戰爭鐵錘的鍛造?

  無論人們愿不愿意承認,這個時代本就是一個赳赳武夫的時代!

大熊貓文學    1908遠東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