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3-34 第一槍

334第一槍  總動員這個詞出自武帝語錄,是個新名詞,意思是國家在非常時期采取的緊急措施。[3Z中文。3zcn]

  即把全部武裝力量從平時狀態轉入緊急狀態,并統一調度、指揮、管理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為非常時期任務服務。總動員令發布后,被動員征召的人員和物資,必須按命令規定的時間和地點到達,違抗命令者,要依法懲處。

  事實上,西涼是個貧瘠的國家,這個國家的疆域雖然遼闊,但大半都是荒漠戈壁,天山南北的草原以及伊犁河、塔里木河流域水草豐美,也只是牧業發達,毫無工業基礎,人民處于半開化狀態。

  敦煌位于國家的中部,是一座農業城市,特色是宗教和文化,距離東西邊境都很遙遠,鞭長莫及,只能作為意識形態上的首都。

  唯一富饒發達的地域是河西走廊,農牧業都很先進,涼州更是擁有發達的商業和工業,能生產精良的武器,能冶煉鋼鐵,但涼州的發達也要依賴進口,沒有從東周舶來的原料、技術和工匠,用不了多久涼州就會退化,蕭條。

  所以,元封遷都涼州,發布動員令準備東征是一個很明智的決定,再不及時行動的話,西涼就要坐以待斃了。

  他本想通過和平的手段取得東周的諒解,雙方互惠共贏,西涼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再徐徐圖之,但是現實告訴他,這一辦法完全行不通。

  東周朝廷比想象的還要昏庸,西涼的使團在京城遭受冷遇就是明證,偌大的國家竟然沒有一個頭腦清醒的官員,連稱臣納貢的使節都要羞辱輕慢,既然你們拒絕我伸出的橄欖枝,拒絕傾聽我友好的聲音,那我只有用刀劍來說話了。

  目前來看,東周唯一清醒的官員是柳松坡,對這個人,元封一向很有好感,但此人終究是東周的封疆大吏,他做出任何決策的出發點都是為了東周的安全與興旺,西涼人的死活不在他考慮范圍之內,即使西涼國民大都是漢人。

  所以,指望柳松坡網開一面打開封鎖的可能性很小,指望秦王千歲幫忙也不靠譜,秦王能力有限,即便以他的名義搞幾支商隊大肆走私西涼必需的貨物,那也是杯水車薪,無濟于事。

  戰爭,唯有戰爭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使團受辱不是壞事,至少讓元封知道東周朝廷的昏聵,王妃受辱也不是壞事,激發了西涼人民的憤慨和斗志,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要一個小小的火星就能徹底引爆西涼人的怒火。

  總動員令發布以后,西涼全國進入了臨戰狀態,西域的精銳騎兵云集涼州,糧草堆積如山,兵工廠加班生產武器彈藥;城市實行了宵禁,一切物資優先供給軍隊使用,大批青年應征入伍,日夜操練;大元帥府內,參謀軍官來來往往,制訂著行軍路線、補給方案以及如何管理占領地區的各項預案。

  西涼已經完全進入了臨戰狀態,而東周依然是一片歌舞升平,絲毫沒有察覺到戰爭的臨近。

  邊境上,一隊甘軍騎兵正在巡邏,他們是負責封鎖邊界的官軍,遇到走私商就能撈上一票,日子過得倒也清閑悠哉,可是這幾天有些不對勁,怎么邊界上一點風吹草動都沒有,就連走私商也不見了蹤影。

  “媽的,那些來來回回倒騰東西的走鬼們哪去了?再不出現,爺們就要喝西北風了。”哨官悻悻的罵道,此人正是當初檢查元封車隊的軍官,這大半年下來靠查緝走私也算發了點小財,肚子都腆起來了,十八斤重的大刀提在手上也有點沉重了。

  邊境線上靜得可怕,那些西涼的同行也好幾天沒出現了,這一小隊兵百無聊賴的走著,忽然有人喊道:“來了,來了!”

  一支駝隊自西向東而來,駝鈴悠揚,腳步緩慢,看起來帶了不少貨物,哨官頓時兩眼放光,招呼弟兄們撲了上去,照老規矩,他們要抽兩成的貨物作為買路錢。

  騎兵們迅速包抄過去,按照老規矩逼停對方之后再勒索敲詐,可是不知怎地,哨官心里總有些忐忑,或許是那些商人眼中的神色過于鎮定了吧,不像是挨宰肥羊應有的表情。

  “站住,帶的什么貨,我們要檢查!”

  查字還沒說完,一支手弩已經端了起來,不加任何警示就射擊了,弩箭穿透了官兵的頭顱,血飆出去老遠,哨官反應還算快,尖聲大叫:“弟兄們上啊!”

  官兵們猝不及防,哪有反擊的能力,一個個被偽裝成商隊成員的西涼軍射倒在地,幾乎是一瞬間,這隊甘軍就全軍覆滅了。

  哨官距離最遠,眼睜睜的看著手下們死光,忽然醒悟過來,把手中大刀一扔,撥馬就跑,后面幾張弓箭舉起來,卻被帶隊的吳冬青阻住,“我來。”

  一桿長長的火槍舉起來,照門罩住哨官狼狽奔逃的背影,“砰”的一聲,哨官應聲倒地。

  大周天佑十三年三月初三,西涼對東周首戰第一槍打響。

  西涼國大元帥正式昭告全國百姓,當日有一支商隊在邊界遭到東周甘肅官軍的襲擊,十余名無辜商人被打死打傷,貨物被劫。

  至此,西涼國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為了給被殺的百姓報仇,為了不再被封鎖,為了洗雪使團所受到的屈辱,大元帥府宣布,即日興兵東征。

  萬眾歡呼,鑼鼓齊鳴,街道兩旁懸掛著巨幅的旗幟和標語,裝備精良的大軍從涼州城內穿城而過,放眼望去,是無窮無盡的鐵流,旌旗招展,刀槍耀目,大軍氣勢如虹,接受著涼州數十萬百姓的檢閱。

  百姓們歡呼著,雀躍著,在這一刻,身為西涼國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百姓們紛紛議論著,大王真是愛民如子啊,王妃受辱他都能隱忍,但是百姓遭殃他就決不能容忍,前腳商人被殺,后腳西涼就宣戰了,這樣的好君主八輩子也難碰上啊。

  文臣們都傻眼了,自古以來打仗就不是好事,只要一開戰,百姓們就要怨聲載道,徭役賦稅加重,以及沉重的傷亡都是難以承受的,可是如今百姓們竟然為戰爭鼓掌喝彩,真不知道主公是怎樣做到的。

  他們當然不知道,為了籌劃這場戰爭,大元帥府做了多少工作,街頭巷尾那些慷慨陳詞,講述東周人惡劣行徑的商人,書院里引經據典剖析戰爭必要性的書生,可都是大元帥府派出去的人。

  東征大軍在涼州城內閱兵只不過是激發民眾的愛國心和自豪感罷了,其實戰爭已經開始了。

  邊境五十里,甘軍大營,正是吃晚飯的時間,兵士們鬧哄哄的聚在一起,地上擺了個陶盆,里面放著鹽水煮蘿卜,每人手里倆窩頭,拿著筷子夾著窩頭大吃,營地里一片噼里啪啦嘴唇撞擊的聲音,當兵的過得苦,平時就這伙食待遇,當官的就不同了,頓頓三五個菜,有酒有肉,查緝走私弄來的銀子也全進了他們的荷包,當兵的一個大子撈不著,還別叫屈,當官的不克扣他們的軍餉就是好的了。

  這批人馬是甘軍的老底子,標準的老弱殘兵,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參加過涼州戰役,有幸吃過涼州軍俘虜營里的飯菜,想起那一段往事就讓人向往回味啊,大塊的紅燒肉可勁的造,青稞面窩頭管飽,能吃十個決不讓你吃八個。當兵的每月按時發餉,分量十足的大帝頭,每人兩個,吹一口氣擱在耳朵上聽,嗡嗡的響啊,那可是貨真價實的銀子,當半年兵就能在甘肅老家買十畝地!后來他們這些人因為素質原因被清退,那個遺憾,那個難過,別提了。

  人家西涼兵也是兵,咱甘軍也是兵,待遇咋就不一樣呢,士兵們簡單的腦子想不通,只是每當吃飯的時候就要發些牢騷,久而久之,所有的甘軍士兵都知道西涼軍伙食好,軍餉高,能當西涼兵是上輩子修的福分。

  派出去巡邏的哨隊還沒有回來,王千總有些擔憂,這幾天邊境上沉默的可怕,他隱隱覺得有事情發生,但是又不敢相信西涼人真的能打過來,他們畢竟是個小國家,大周乃是天朝上國,妄動刀兵不是自尋死路么。

  王千總面前的案子上擺著一碗酒,一盤子鹿肉,一盤子馬腸,可他就是吃不下,低頭沉思之時,看見酒碗上漾起了漣漪,而且這漣漪越來越劇烈。

  不好!敵襲!王千總迅速出了營帳爬上木頭搭建的瞭望臺,放眼向西方望去,漫山遍野黑壓壓的全是騎兵!

  西涼人真的打過來了。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大熊貓文學    武林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