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飛和曹燕子進行決勝局較量的時候,時間已經到了95年元月底。離春節也已經沒有幾天。
“馬小今天最好能夠拿下,讓大家都能過個好年,也讓棋迷過個舒心的好年。”
比賽開始后不久,中國代表隊成員聶旋風,華領隊,李小強,李翻譯以及張大記者齊齊出現在韓國棋院的觀戰室。大家之所以這么早就來到這里,人也聚得這么齊,那倒不是因為大家都緊張這場比賽,只是因為大家實在沒有什么地方去,所以只能來到這里。
“老聶說得不錯,如果馬小今天能拿下的話,那在過去的一年。。。嘖嘖,小張你說咱們中國圍棋算不算是過了一個肥年?”
大家在觀戰室坐安穩以后,首張棋譜都還沒有傳進來。于是大家只能閑聊。由聶旋風起頭,華領隊接腔,大家首先聊到的是這樣一個話題。聽了華領隊的話以后,大家都樂了,于是開始對“算不算肥年”的問題展開討論。
如今的世界棋壇,大家最看重的當然是世界三大賽。“應氏杯”是4年一次,今年沒有。在剩下的兩項世界大賽中,“富士通杯”被李小強獲得。如果今天馬小飛能擊敗曹燕子的話,那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另一個重量級的冠軍也將被中國圍棋收入囊中。如果按這個標準算,那中國圍棋當然算是要過一個肥年。
接下來大家意猶未盡,又盤點起其他國際賽事。應該說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圍棋在其他國際賽事中的成績也算不錯,尤其是幾個雙邊對抗賽事,馬小飛獲得“中日天元對抗賽”的優勝,李小強奪走“中韓國手對抗賽”的冠軍。最古老和最有傳統的中日圍棋擂臺賽,由于常韌圣的出色表現,中國隊的形勢也是一片大好。現在這個比賽雖然還沒結束,但沒人認為日本隊能夠翻盤。
大家聊著聊著,又在感慨日本圍棋開始沒落的時候。其中“資歷”最淺的李翻譯像是發現了什么新大陸一樣。他突然來了這么一句:
“我突然發現,只要是慢棋比賽,咱們在過去的一年好像還真是牛啊,簡直到了見誰滅誰的地步。。。”
聽到李翻譯這么說。大家自然又聊起快棋賽的話題。的確,在過去一年的國際賽事中,中國圍棋只在兩項比賽中讓冠軍旁落。其中一個是“亞洲杯”,這個比賽到目前為止已經進行了6屆,冠軍竟然全部讓日本棋手奪走。去年的冠軍正好就是日本的“快棋之仙”大竹英雄。除了“亞洲杯”以外,剩下一個就是前不久剛結束的三國擂臺賽。而這兩個比賽共同的特點,就是兩個比賽都是快棋賽。
這個時候華領隊開口:“說到快棋賽,現在發現這個還真是我們的弱項,老聶。。。”說到這里華領隊把頭轉向聶旋風:“。。。我看我們回去是不是努把力,爭取在今年張羅起一兩個快棋賽。。。”這時華領隊又把頭轉向李小強“。。。增加這方面的訓練是一回事,但最關鍵的還是小強你們要在這方面找到辦法呀。”
聽到華領隊這樣說,大家自然而然就把目光對準了李小強,就連聶旋風也不例外。看到這一幕,張大記者心生感慨。
大家把目光轉向李小強。那當然不是指望李小強馬上就有什么辦法。這只是一種習慣,一種依賴。正如幾年以前大家只習慣依賴聶旋風一個人一樣。
現在距離首屆中日圍棋擂臺賽正好整整十年,十年彈指一揮間。而中國圍棋這種習慣性信賴感,好像也逐漸從聶旋風轉到李小強身上了。
這樣的轉變當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發生的。這樣的轉變,花費了李小強十年之功!
要讓人家產生信賴感,這是需要成績作為支撐的。比如說半年以前,當李小強孤身闖進“富士通杯”8強的時候,大家在那時能探討什么“過肥年”的話題嗎?包括已經結束的“富士通杯”,包括這次“東洋證券杯”,可以說現在是李小強撐起了中國圍棋大半邊天。現在是他在挑中國圍棋的大梁。
大家現在聊天的時候之所以能這么輕松,大家的心態之所以可以這么平和。也許很多人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在很多人的潛意識中:
這次即使馬小飛輸給曹燕子也沒有關系,因為我們還有李小強!
“其實和慢棋賽相比。我真的不怎么喜歡下快棋。”見到大家都把目光投向自己,李小強開口說了這樣一句話。
“為什么?”
“我總覺得吧,在快棋比賽中,很難留下一張傳世棋譜,而且快棋賽太泛濫的話,我認為未必就對推廣圍棋有利。。。”
聽了李小強的話以后。大家面面相覷。雖然很多棋手都喜歡把“下出好棋”掛在嘴邊。但是必須承認,有很多棋手只是在說場面話,可現在的情況不同,現在只是私下場合,李小強居然也說這話,這就足以讓大家對他更加刮目相看。
當然,大家更感興趣的還是李小強后面那句話。對于圍棋這種小眾項目,如何普及?如何推廣?其實永遠都是圍棋界內部的熱門話題。尤其在近些年來,眼見世界棋壇的格局已經發生劇烈的變化,由日本圍棋一家獨大逐漸演變成現在的三國鼎立,關于普及的話題就更加熱門。
目前大家在談及這個話題的時候,有兩種說法最為熱門,一種是有“綜合運動會情結”的人,認為如果能讓圍棋擠進奧運會或者亞運會,那么圍棋肯定就能非常普及。另外一種就是認為如果圍棋想增加觀賞性的話,那就必須增加一些快棋,因為這樣能更加適應電視直播。
要怎么說呢?這兩種觀點看上去都很有道理,至少是得到目前世界棋壇主流觀點的贊同。李小強倒是認為,這樣的觀點只是看上去很美。奧運會中也有很多冷門項目,很多冷門項目并沒有因為加入奧運會就變得更加普及。至于后面一種觀點,李小強就更加嗤之以鼻。
在李小強看來,圍棋比賽快棋化,這只能丟掉圍棋自身的特點,用一句流行的話,這將丟失圍棋的“核心競爭力”。由于圍棋自身的特點,它在觀賞性上天然就不如足球,籃球這些項目。那么你想在觀賞性上和這些項目一較高低,這能有什么好結果嗎?沒有的,這樣做根本沒有什么好結果。
在真實歷史中,尤其是韓國圍棋掌握世界棋壇主導權的時候,圍棋界就是這樣做的。但是大家看到的后果,從1995年到2015年,圍棋這個項目并沒有變得更加普及。那么什么是圍棋的“核心競爭力”呢?圍棋界過去發生的一些事情,也許能夠給予大家啟迪。
“就算一眼也行,能讓我看看現場嗎。。。”
“從開始到結束,就算多少天都想守在棋盤邊觀戰啊。。。”
這是當年吳清源先生和木谷實先生下“鐮倉十番棋”的時候,當時日本媒體的一些報道。瞧瞧,這才是圍棋的逼格,這才是圍棋魅力的真正所在。
李小強一直認為,圍棋的“核心競爭力”,就在于它的逼格高,就在于它的復雜程度。只要抓住“圍棋是人類發明最復雜棋類游戲”這一點做文章,圍棋就根本不用擔心自己的未來,甚至也不用在乎什么普及率。
比普及率的話,復雜游戲永遠都比不上簡單游戲。例如很多棋迷都應該有過這樣的親身體驗。你走進任何一家棋館或者是茶館,在里面下圍棋的,永遠都沒有打牌的或者打麻將的人數多。但是呢,很過棋迷可能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即便你是一個圍棋菜鳥,當你告訴別人你會下圍棋的時候,你可能會收到羨慕的目光。
“你竟然會下圍棋呀。。。”
因此李小強一向認為,圍棋想要普及,想要讓更多的人認識和接受圍棋。就一定要強調圍棋的獨有魅力。圍棋最大的優點是什么呢?一個就是形象好,圍棋一直給人一種高雅的感覺,這樣的無形資產,是很多項目求都求不來的。而另外一個,那當然就是圍棋的復雜度。只要強化這兩點,圍棋就根本不愁沒有市場。
而真實歷史中圍棋界的某些做法,顯然就有點本末倒置。
“好了好了,我看我們還是先不談這個問題吧。這個問題太復雜,三言兩語一時也說不清楚。現在棋譜傳進來,我們還是來看看馬老師這盤棋吧。這可直接關系到咱們中國圍棋能不能過肥年的問題。。。”
雖然對圍棋的普及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但是李小強并不像在這個時候展開談。他認為與其在這里夸夸其談,還不如用實踐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如果說圍棋和其他競技項目有什么相同的話,那就是圍棋和其他項目一樣,需要明星,需要巨星。很多實踐都表明,如果一個競技項目有巨星出現,那么這個項目往往能發現得不錯。在這一點上,圍棋倒是同樣不會例外。
李小強現在想做的,當然就是想成為圍棋這個領域的巨星。
“咦?這盤棋的開局居然和第2盤一模一樣?這是什么意思?馬老師第2盤可是輸棋了呀,看來他對自己很有信心嘛。。。”
第1張棋譜傳進來后,大家停止普及的話題,大家開始研究春節之前世界棋壇最后一場重要比賽。
決定中國圍棋能不能“過個肥年”的一場比賽正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