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快認慫,也超出方正忠的意料之外,本來還想好好跟韓國佬玩玩,可人家退縮,頓時感覺很無趣。
金在光又三番四次道了歉,見方正忠徹底不跟他計較,才暗抹了一把汗,逃一樣離開這里。
馬來西亞的那位巨富,再想辦法找兩個美女陪陪他。
“怎么,那家伙在你們國內很囂張?”方正忠詢問兩個姐妹花。
那兩姐妹嬉笑一聲:“還是沒你威風,你一出現就把人家嚇跑了。那家伙是金家的人,我們姐妹是招惹不起的。”
不過,現在不需要擔心那小子回國之后秋后算賬。
畢竟,方正忠跟哈曼王子的關系,讓那位金在光以后想要搭上王子這條人脈,或者借助王子的一些活動結識巨富豪強,就得繼續裝孫子,不敢對她們怎么樣。
相反,她們姐妹在國內要是有什么麻煩,那家伙識趣的話也會幫忙解決。
因此,兩姐妹非常高興。這一趟的迪拜之旅,收獲太大,可謂是她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相信以后的發展會很順利。
“嗯!我們到那邊走走。”
游艇沿著海岸線走,沒多久就出現在波斯灣的出口處。
從那兒出去,就是阿曼灣,屬于阿曼的領海。
阿曼是阿拉伯半島最古老的國家之一,屬于比較傳統的農業國家,居民約40從事農魚牧業,多數人民自給自足。
這個國家在20世紀60年代已經開始開采石油,雖自然資源豐富,但因經濟起步較晚,經濟基礎十分薄弱,發展相對也較緩慢,但仍算是一個較富裕的阿拉伯國家。
最重要的是,它扼守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輸出通道波斯灣的霍爾木茲海峽,影響力不容忽視。
阿曼灣,不僅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通道。它還是世界上頗為出名的帶魚場。這里的帶魚出口到不少國家,品質一流。
帶魚屬于比較常見的海魚,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它們的游泳能力差,白天浮在海水中層,晚上就降到海底。靜止時頭向上、身體呈垂直,只靠背鰭及胸鰭的揮動,眼睛注視頭上的動靜,若發現獵物時,背鰭就急速震動,身體彎曲,撲向食物。
帶魚具有結群排隊的特性,每年春天回暖水溫上升時,帶魚成群游向近岸,由南至北于生殖回游,是為捕撈季節;冬至時,水溫降低,帶魚又游向水深處避寒。
看來,阿曼跟其他的阿拉伯國家關系是不錯的。這些船自由進出,并沒有阻礙。
站在游艇的甲板,衛航還看到海面上巨大的游輪經過。都是從波斯灣出發,運往世界各國的,非常壯觀。
另外,也能看到海面上一些小漁船,應該是阿曼的漁民,不慌不忙地在海上捕撈。他們的漁船還很傳統,并沒有因為富裕,組建大規模的船隊捕撈。
或許,對于他們中一些人來說,并沒有將捕撈當成一種賺錢的手段。更多的,可能是為了保存那一份傳統。
不僅在國外,其實國內也有不少這樣的存在。傳統文化,有時候真的深入一個民族的骨子里,即便他們發達了,還是會延續著祖祖輩輩的一些手藝。
“阿曼比我們阿聯酋要亂一些。”妮露公主跟衛航說道。
她有個朋友就是阿曼人,加之兩個國家太近,多少會了解鄰國的情況。
她告訴衛航,阿曼的人種比較雜,部落多,文化等差異大,內地跟沿海之間有一道文化的代溝。
阿曼人傳統上分兩支:一是純血統阿拉伯人;一是混血阿拉伯人。農村仍保留部落界線,全國有近百個部落。多數人從事農牧業,部分人在石油企業做工。農民主要種植椰棗,其次是大麥、小麥、蔬菜和瓜果。牧民放牧綿羊、山羊和駱駝。少數人從事沿海捕魚和采珠。
跟他們阿聯酋差不多,也是保留一夫多妻制。
不過,他們盛行嫡堂婚。所謂的嫡堂婚,就是表兄妹之間結婚,也就是差不多我們所說的近親結婚。
衛航笑了笑,盡管如此,阿曼還是很富裕的。
他很清楚,這個被沙漠覆蓋著的國家,卻依靠著三個豐饒的海域:紅海、阿曼海和阿拉伯海峽,怎么可能窮?
這里中亞地區的溫暖海洋流域,吸引大量海洋生物途經或留居此處。
據衛航所知,阿曼海域一共有十多種海豚與鯨,二十多種海龜會選擇在阿曼沿岸產卵繁殖,其中包括瀕臨絕種的綠海龜。
很快,游艇周圍出現一群龐大的海豚,正在跟著游艇逐浪而行,游艇上傳出來一陣陣的驚嘆聲,以及歡呼聲。
一整片連接著天空的大海,幾百,甚至過千只海豚在高速地游著,利用它們天賦的美妙節奏,在大海中央組成了一個又一個隊形,清脆地躍起,在半空翻了幾個筋斗,再快速地鉆回海底。
過了一會,在游艇的邊上,忽然冒出來一頭巨大的鯨魚。雖然比不上衛航之前引過來的鯨鯊,可是也足以讓不少人驚嘆連連。
哈曼王子之所以安排這樣的航線,其實也是讓大家見識見識這片海域的精靈。他本人,也很喜歡駕著游艇到這里來游玩。
那些海上的精靈們,似乎清楚周圍的人對它們沒有威脅,才會出現如此和諧的畫面。
“這里比我們的波斯灣要好。”就是妮露公主都不得不承認。
波斯灣石油多,是全世界都知道,開采石油,環境難免會遭到破壞。別的不說,波斯灣就試過好幾次的石油大規模泄露。
石油浮在海面,造成的災難性后果,即便是今天依舊沒有得到恢復。波斯灣的海鳥減少了不知道多少,海魚更加不用說。
阿曼灣雖然也開采石油,還是最重要的石油通道,但相比波斯灣真的好了不知道多少倍。這里的海洋生態保存非常好,是海洋生物的天堂。曾經生活在波斯灣的海豚,有不少都紛紛“搬遷”到這里來。
衛航眼尖,很快看見不尋常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