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五十三章分歧

  聽說本團被大名鼎鼎的淶靈獨立師收編,出人意料的四二五團活下來的官兵沒有任何抵觸,二位軍事主官剛剛宣布自己被收編,集合起來的部隊就響起震耳欲聾的的歡呼聲。

  這幾個月,四二五團跟著六十一軍實在是太憋屈了,明明是最能打的忠心耿耿的部隊,卻屢遭軍長大人的算計,為國捐軀戰死沙場本是軍人的本分,這沒什么可說的,也沒什么可抱怨的。

  但是,屢屢讓兵力單薄彈藥不足的部隊打先鋒攻堅、或斷后阻敵,就不能不讓這些基層官兵產生其他想法,當然賣國投敵是不能考慮的,但是重新找一個新的東家還是可行的。

  給自己人補充糧彈,沈逸還是蠻大方的。大手一揮,這個被殲滅的日軍大隊遺留下的十二挺重機槍,兩門步兵炮、兩門速射炮、三十幾挺輕機槍連帶著所有的彈藥全部劃給了這個新編的獨立團,眨眼之間糧彈兩缺原四二五團就變成了裝備精良的日械團。

  沈逸本來打算讓他們回到淶靈獨立師根據地休養生息,但是李在溪、陳明亮兩位軍事主官說什么也不干,做人要講良心,人家沒把自己當外人,武器裝備、醫藥糧食、軍裝都是按照淶靈獨立師標準配備,自己怎么好意思帶領部隊拍拍屁股走人,再說論地形淶靈獨立師怎么能比自己熟悉,還有剛剛投靠怎么也得有所表現不是。

  沈逸沒有駁斥兩位急于建功立業新編獨立團軍事主官的意愿,自己能夠接納他們,不代表自己這個小團體中的其他人也能善待他們,軍人這個群體,要想在新的部隊中站穩腳跟并逐漸嶄露頭角,什么都是虛的,還是實打實的戰功才能令人信服。

  沈逸命令派出一個排把新編獨立團的傷員們送回根據地,余下全副武裝的四百多人作為前鋒開始向太原挺近。

  一路上到處都是亂糟糟的三個一群兩個一伙晉軍、中央軍的潰兵,對此李在溪、陳明亮按照沈逸的吩咐也沒啥客氣,全部將他們收編進自己的新編獨立團里面,還別說由他們二人出面這些被打散的潰兵們也沒啥可抱怨的。一來,李在溪、陳明亮是晉軍中資深老軍官,這些散兵中官階最大的也就是少校營長,在李在溪這個上校團長面前只有俯首聽命的份。另一個原因是,他們是被打散的無家可歸的潰兵,天然就在這些軍容鼎盛成建制的部隊面前矮一頭。還有一點就是,現在到處都是亂糟糟的,自己這點散兵游勇要是不跟著大部隊,碰上成建制的小鬼子那純粹是找死。

  這樣一來,李在溪這個新編獨立團在行進途中迅速壯大起來,李在溪也嘗到了甜頭,他和陳明亮兩個人把部隊重新整編一番,然后在日軍空隙中以排級為單位成寬大正面向前推進,有淶靈獨立師主力在后面撐腰,李在溪還真不懼和小鬼子大隊級以下部隊交手。等到靠近太原之時,新編獨立團已經連續吃掉三個日軍中隊級別的穿插追擊部隊,新編團也膨脹到三千二百多人,成了一個超大規模的團級單位。

  當李在溪和陳明亮忐忑不安地來到沈逸面前匯報情況時,沈逸笑了,沈逸知道他們擔心什么。無非是部隊擴編的太烈害,害怕他這個新東家心里面有疙瘩。

  對此,沈逸告訴他們兩個:“第一,獨立團的擴編是他這個師長批準的,無需擔心什么。第二,如果他們兩個要是有本事,獨立團收編散兵擴大到五千人,他這個師長就給他們一個新編獨立旅的番號,重武器不足部分淶靈獨立師想辦法給予補足。如果部隊擴大到一萬人以上,對不起李在溪、陳明亮二人分家成立兩個旅,師級編制就不用想了,我本人才是個師長嘛。”

  沈逸說完,兩個人都笑了,這是放下包袱輕松的笑聲,兩個人都沒有想到自己這個新東家有這么寬廣的胸懷,非嫡系人馬的膨脹歷來都是中國軍界的大忌,喧賓奪主可不是說著玩的,歷史上反客為主的事件還少嗎。李服膺這個中將軍長的胸懷與人家一比連提鞋都不配,怪不得淶靈獨立師崛起的這么快,而且對日作戰從無敗績。主將胸懷寬廣、善戰睿智,部下團結一心不拉山頭敢戰能戰,這樣的部隊想打敗仗都難。

  此時,整個太原周邊都亂成了一鍋粥,國軍固有的頑疾在忻口會戰敗退下來之后顯露無疑。

  應該說,國軍的各個部隊雖然在相互配合上有欠缺,但在忻口會戰中表現的大部分都很英勇,在武器裝備、戰法相對落后的情況下敢于和日軍拼命,有些陣地多次易手,直到守軍大部分陣亡陣地才會失守,日軍先后多次補充兵員才漸漸在會戰中取得優勢,進而逐漸占領忻口大多數險要陣地。

  可是,當二戰區司令部撤退命令下達后,那些剛剛在陣地上還表現十分英勇的部隊,頓時像被抽掉脊梁骨似的散了架。什么交替掩護、什么節節抗擊、什么阻止日軍快速推進給太原保衛戰騰出必要的準備時間,統統都成了一紙空文。

  各個軍級單位,師級單位實行的都是爹死娘嫁人各人顧各人的策略,誰都不想成為別人的擋箭牌,誰都不想成為別人逃命的炮灰,在國軍的部隊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一支部隊不管你之前打的多么英勇,只要你手里沒有兵,你再這個系統里面就失去了話語權,有的甚至失去應有的權利地位。

  驕橫的日軍,一個大隊也就是相當于國軍的團級單位,就敢向國軍軍級單位發起攻擊,而被攻擊的國軍部隊由于失去有效的指揮,居然還真就抵擋不住這樣的攻擊。

  這樣的情形,讓二戰區司令長官部正副司令閻錫山、衛立煌、黃紹竑心急如焚卻偏偏束手無策。

  聚集在太原周圍的國軍雖然尚有二十萬之眾,但建制混亂軍無戰心,而日軍正在步步逼近,太原失守已成定局。

  而此時,長官部的幾位司令對于戰局走向卻發生了嚴重分歧,衛立煌將軍認為,大部隊已經撤走困守孤城實在沒有什么意義,不如保存有生力量干脆放棄太原。

  閻錫山卻堅決不同意不戰而棄守太原,太原是晉軍的老巢,更是他閻錫山的老巢,不戰而棄守太原讓他這個二戰區司令長官老臉往哪里擱?再說堅守太原也不是全無好處,日軍總得派兵攻城吧,這無形之中就稀薄了日軍追擊國軍的兵力,其他部隊就可以趁此機會撤到安全的地方。

  另一位副司令長官黃紹竑則力主避戰,想保存自己手里的實力。

  但關鍵時刻,司令長官就是司令長官,閻錫山不顧二位副司令長官的反對,以二戰區司令長官部的名義下達了任命傅作義將軍為太原城防司令的命令,命令他堅守太原。

  道不同不相為謀,幾位司令長官的分歧,實際上也就是中央軍和晉綏軍之間的分歧。

  會后,閻錫山率領晉軍主力西渡汾河向汾河以西茫茫群山轉進休養生息,中央軍則在衛立煌和黃紹竑的命令下,逐漸與追擊的日軍脫離接觸,向著中條山方向突圍,準備利用那里的險要地形與進犯的日軍周旋。

  大部隊逐漸撤走,為了防止日軍傾盡全力追擊,二戰區留下傅作義將軍收攏殘兵死守太原給各部隊撤退爭取時間,同時也為了給國人一個交代,不管怎么說不戰而棄守太原是說不過去的。

大熊貓文學    無敵大軍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