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百六十五章 都是戲

  (第一更。。此為保底章節一。感謝大家的支持,謝謝。最后一天,!!!)

  元月十一日。

  日夜兼程,終歸洛都。

  與三皇子暫時分別,吳凡前往靠山王府。

  老王爺,不在家。

  吳凡只得前往曦月長公主府,準備在那里落腳兒。

  紫微宮,御書房。

  天子楊儉面目陰沉的坐定,消瘦的臉頰顫抖不停,那是因緊咬著后槽牙。

  老王爺站在楊儉左下手位置。

  相對處。

  是一年約五十許,頭發斑白,面目卻清俊的老者。其為左丞相,鄭岢,天子最信任的得力助手之一。

  再有。

  太子楊勇赫然在列。

  楊勇時年三十有六,正是身體力強。高足八尺,方額闊口,頷下三寸短須,頗富威嚴。

  氣氛沉悶。

  “嘭!”

  重重一拍桌案,楊天子呼啦下子站起身。

  天子楊儉大聲咆哮:“欺我太甚!欺我太甚!一群化外野人,席天幕地生出來的雜種,竟然欺負到我的頭上!出兵!即刻出兵!!!”

  看得出,楊天子真的怒急,整張臉都是扭曲的顏色。

  左丞相鄭岢低著頭,一句話不敢說。

  老王爺站的溜直,反正是不開口。

  兩個老家伙具沒表態,太子楊勇怎敢出言?

  況且…

  他們覺乎著楊天子的反應好像有點慢,消息傳來五天了,怎么才想起生氣?

  “呼呼…呼呼…。”

  御書房內,剩下的唯有楊天子沉重的喘息聲。

  許久。

  楊天子疲憊的坐在椅子上,言道:“王兄,子期,你們有何看法?”

  左丞相鄭岢,表字,子期。

  老王爺抱拳拱手,道:“臣,只懂統兵打仗!”

  言外之意——你要是有意出兵,我可以去。其他的,別問我,問我我也不懂。

  楊天子知曉靠山王是什么意思,當下里將頭轉向左丞相鄭岢,目光灼灼。

  左丞相鄭子期,沉吟許久,緩緩說道:“帝國新滅南梁、北燕,一統中原,不過半年。時日尚短,根基不穩。此時興師動眾,勞民傷財,不利國本…”,抬頭偷瞟一眼楊天子的臉色,眼見神色不善,鄭岢是話鋒一轉,道:“然,突厥、吐蕃、羌人辱我太甚,這一次威逼帝國遣使和親,下一次焉知不會要求割地求和?臣竊以為,打,定是要打,問題是,怎么打!”

  半月多前。

  假借朝賀大隋一統中原,實則欲圖于武舉盛事上打擊帝國聲威的各國使臣,灰頭土臉的相繼返回本國。

  突厥人、吐蕃人以及羌人,卻在此次出使中,相互有過親密接觸。

  后兩者剛剛與大隋大戰一場,生恐大隋針對討伐,自然想拉個強力的盟友。

  前者與大隋就沒對付過,彼此間打了上百年的戰爭,如今大隋重新統一南北,他們怕大隋做大。

  總之。

  那真是奸/夫碰淫/婦,一拍即合呀!

  三族達成一致。

  于九日前,共同攻伐大隋。

  大隋準備不足,吃了個悶虧,可很快穩定下局面。

  三族見好處到此為止,又遇大雪,難以續戰,便提出與大隋和親,友好協定什么的條件…

  曦月長公主和親北燕的事兒,歷歷在目,楊天子深以為恥,何況突厥人腆著個胖臉,還要要走他最寵愛的女兒,開什么玩笑!能答應才見了鬼呢!

  天下一統后,楊天子的脾氣,漲了不少。

  皺起眉頭,天子楊儉盯著鄭岢,道:“依你之見,怎么打?”

  鄭岢轉轉眼睛,道:“眼下是冬天,大雪紛飛,突厥等三族,不可能與帝國相持大戰,他們一定會退兵。等冬天過了,就是開春兒,他們又…”,或許是覺得自己啰嗦了些,左丞相簡練道:“與其跟突厥三族來來回回的扯皮,小打小鬧,空耗國力。尚不如陳兵邊關,阻礙其不能進中原大地造成過大破壞。后,大練兵馬、積蓄糧草,一戰而定之!”

  “當當…當當…。”

  楊天子用手指敲打桌面,好像徹底沉靜下來,仔細思慮鄭岢之言的可行性。

  半晌。

  天子楊儉道:“需要幾年?”

  鄭岢抿抿嘴唇兒,道:“五年。”

  楊天子色變。

  鄭岢連忙改口:“三年亦可,只要天公作美,風調雨順…另外,陛下,臣以為,當年王爺提出的‘先南后北’之良策,今時也可再用!南梁雖被夷滅,動亂卻依舊頻頻,此時,平定南方,勢在必行!相比于北方,南方才是產糧地。打仗,沒有糧草作為后盾,怎么行?”

  左丞相妙語連珠,七拐八繞的將自己反對出兵的事兒,說的能讓楊天子聽得進去,功力不可謂不深厚。

  楊天子的氣兒,消得大半,扭頭看向老王爺,道:“王兄,防御突厥三族,你有何高見?”

  老王爺一琢磨,抱拳拱手道:“令韓衛騎與楊驃騎對換調防,韓衛騎與羌人、吐蕃人打交道的多,經驗豐富。楊驃騎與突厥人,緣分深厚,更為了解。此外,再增兵十萬囤于平陽,兼顧兩者之間。人選上…須得一員穩重的上將擔任。”

  楊天子點點頭,勉強的同意道:“好!忍三年…就忍三年!”

  停頓下。

  天子楊儉嘖嘖道:“我原本準備讓參加武舉的勇士一同去打突厥三族,以功勛排列名次,現在看來…要換成南方啦!待上元節召見他們后,一并扔到南方去,看看他們的才干,到底如何!”,說帶此處,楊天子不禁再言:“吳守正,已被我召回。”

  明顯。

  后頭的話,是給老王爺聽。

  老王爺蹙眉,道:“何以半途而廢?”

  楊天子從奏疏中,找出伍昭上奏的那一本,遞給老王爺:“王兄,你自己看吧!”

  老王爺打開來看,神色變化不定,許久,搖頭道:“一個太過仁慈,一個太過狠辣…”

  楊天子不做評價,只說道:“正好,趁著上元佳節來臨,把他與曦月長公主的婚事兒辦了,也好了卻你的心事!”

  說完。

  天子楊儉臉上浮現出相當惡意的笑容,與當初得知楊淑嫻被吳凡搞大肚子的五皇子楊武、三皇子楊玨的表情,是如出一轍。

  倒不愧是父子吶!

  老王爺頓時是面色一黑,好生無言。

  憋住笑意,楊天子回頭過來,叫道:“勇兒!”

  太子楊勇走出來,施禮道:“兒臣在!”

  楊天子吩咐道:“帝國唯一的長公主要出嫁,不能寒酸了,一切用度,由你來置辦。”

  太子楊勇躬身:“兒臣領命!”

  敲敲額頭,楊天子道:“父母之命是有了,媒妁之言…嗯,讓當陽去吧!”

  沒過多久。

  老王爺與左丞相被放走。

  御書房里,剩下楊天子與太子楊儉。

  楊勇幾度欲言又止。

  天子楊儉揉揉眉心,道:“說吧!有什么就問!”

  楊勇躬身,道:“兒臣不明白,前線消息傳回足有五日,父皇…”

  “怎么今天才想起來找人商議?”,楊天子接過話來,嘴角扯出些笑容,嘆道:“我不能告訴你,自己去想吧!想不明白,你就是不合格的!”

  楊勇頓首,不敢再問。

  而殿外向應天門一同行走的老王爺與左丞相,卻沒有談論這個話題。

  蓋因…

  老狐貍都心知肚明,連帶著剛才的一切,都不過是陪著楊天子默契的做個齊活兒戲罷。他們可不是修為不夠的楊勇能比的。

  帝國現如今是個什么模樣,能否發動一場對突厥等三族的全面戰爭,楊天子能不知道?哪里不知!哪里需要問!

  楊天子此舉,是要給天下人心一個交代。

  將來有人提及此事。

  楊天子便可語重心長的告知對方:“帝國根基未穩,不宜勞民傷財、興師動眾。靠山王、左丞相力諫,要修生養息。我,不得已而從之!”

  卻說。

  準備前往曦月長公主府暫時落腳兒的吳凡,于路上,遇到了點兒…

  應當說是麻煩事兒。

大熊貓文學    大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