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三百八十五章 書信

群臣散宴,三三兩兩離去有的眉開眼笑,有的莊重矜持,有的故作沉思,有的一臉陰沉  諸葛玄帶著十歲侄子走在后面,這時有一個宮女趕了過來,對著他身后少年奉上一只錦盒:“這是劉使君送給小先生的禮物。”

“我?”少年眨眨眼睛,看一眼這錦盒:“請問是什么,不是書我可不收  宮女掩口而笑,遞了遞:“是書。”

  “快收下。”諸葛玄扯了自家侄子一下,估摸是經史孤本,又對殿中一禮:“臣謝主公之賜。”

  歸家后,星光照耀,風動枝椏,傳過一陣陣清涼,有一間精舍,這就是諸葛亮的臥室了。

  這一間房間并不大,卻布置清雅,一張木榻,除此就放著二排書架,架上的書籍密密麻麻,木案上擺著硯紙筆。

  諸葛亮點了燈,青銅燈散發柔和的光,他滿意的點了點頭,回到自己座位上,就打開錦盒。

  這里面有一卷書,展開有五尺長,每個字都有拇指蓋那么大,字體卻清麗婉轉,風致翩然。

  “云水紀圖,怎似是女子所書?”

  當下就在燈下瀏覽,一絲絲靈氣自周圍天地間凝聚而下,洗刷周身百脈,凝粹著通明心神。

  “原來,真的有仙道…”許久,諸葛亮怔怔抬首,失神的說著。

  荀歸返家中,換下了官服,一時在院中徘徊,夜涼似水,家人正在上燈,荀仰天遙望滿天星斗。

  這真是個晴朗的夜,整個天穹淡墨青色,斜亙著銀河,幽亮不一的星星時明時滅,又分九州星野。

  尋找到了豫州,只見星斗密布,閃爍不定,有的懸凝,有的晦暗,只是中間核心,卻有著一明一暗兩顆星辰,不過這不是青色,只是赤紅中帶著一絲青,明暗相輔,光華不閃不爍,很是穩定。

  “雙核心么?”他凝望一會,失笑:“卻不是說是帝后雙格,于禮不合,真是古怪。”

  但是很穩定,這就夠了,足以壓制地方不服。

  至于那兩位皇族之間是否有內情交易,都是劉家自己的事。

  荀不欲探究,他要的只是漢統交接穩定,和這大局利益相比,一切細枝末節都是浮云。

  想到這里,就不由一笑:“來人吶,上茶,我今天要賞月”

  這時突有人來報,小荀老爺和戲老爺來訪。

  族侄荀攸是昨天從豫東潁陰郡趕來,好友戲志才今天剛自荊北歸來,一年多不見,宴上自不可能多說,現在私下自要重聚。

  故友重逢,見了又是一番熱鬧。

  荀關切問戲志才:“回家看過了,老大人還好,荊北的事情順利?”

  “家父家母還好。”戲志才先自飲一杯茶,打了個酒嗝:“荊北有點小麻煩,但還在控制內。”

  “這你笑的有點怪異啊,有大魚?”荀攸感覺到些,目光一閃。

  “呵,公達你猜出來了,不說這個…可惜奉孝在豫東忙于對曹的戰事,不能回來。”戲志才和郭嘉同出寒門,行事不羈,脾性相似,自是交情很深。

  荀為他祝酒:“平安回來就好,你這身體還是家鄉水土適合些。”

  茶過三巡,談起過往的事,戲志才笑問荀:“昔時董卓當權,荀公棄官歸鄉,曾對家鄉父老勸言說潁川是四戰之地,天下有變就常受兵災,應早早離去不宜久留,現在又如何?”

  “主公一至,自是不同。”荀笑的說著:“這是主公的大德大運,天下氣運在人,有圣人至,豈能不改?”

  說罷,又說:“你喝多些酒,我看還是要多會——上樂”

  于是在樂聲中,繼續說著:“連續兩年天下大旱,流寇四起,盜賊蜂擁,潁川郡卻連連兩年豐收,甚至豫西自去年開始,同是豐收,豫東、荊北今年要是能穩固下來,一個半州的穩固基業,席卷天下之勢就成。”

  戲志才笑了笑:“荀公忘了洛陽?”

  “軍事非我所長,能否取之,不便妄言。”荀一絲不茍說著。

  喝了幾杯,戲志才問:“去年春時我在荊北病重,曾以后事托付文若,讓你轉交主公,這封信還在否?”

  “在。”荀一排規整的書架上找到一封帛書,遞還給他,時隔一年,錦袋封口完好無缺:“聽聞主公親自趕去荊北救治,必不需要了,等你回來親自轉交就是。”

  戲志才捏著這只錦袋,笑了笑:“荀公果是忠實君子,不過現在這信卻是無用了。”

  說著取出帛書置在火盆中。

  荀不以為意。

荀攸卻意識到什么,目光一閃:“這時無用,你當初交代可是與太后有關  戲志才搖頭:“你猜對了一半。”

  至交好友之間,又都是極聰明,荀想到也不掩著藏著,嘿黑一笑出聲:“天子?”

  戲志才就不再回答,又說起一些閑話,看著荀:“若主公迎的是天子…我說的不是少帝,不是獻帝,甚至不是現在洛陽不知哪里找來的宗室,而是說天子,荀公以為如何?”

  荀沉吟良久,才緩緩說:“自是以天子為尊。”

  “君不畏死乎?”

  “謀國者不暇謀身,若是迎立而又篡。”荀皺眉想了想,嘆一口氣:“失信于天,族運跌宕,將來死的是子子孫孫了。”

  戲志才笑笑不言,當初的這封密信中,自己對主公兩道建議,一是絕不要迎天子,二是局勢壞到非迎不可,他日請誅荀。

  人人都有自身道路理念,出類拔萃者的更是理念堅定,不輕易為外物所動搖,哪怕友情也不能阻止。

  戲志才當初病重自忖無幸,唯一留的一線生機就是將信托由荀轉交,選擇權留在荀自己手上。

  但這信,似從未被啟封過?

  帛書在火盆中化燼,絲質的質料燃燒后,散發一種焦糊味,氣氛一時肅然,荀攸當即笑著:“你這家伙卻是奢侈啊”

  “呵,主公興辦了六十三家造紙坊,普及造紙術,怕什么…”戲志才這樣說著,三人都笑起來。

  “主公不忘文事,以潁川郡曾被流寇攻破、書卷散佚為由向各家求閱私人藏書,此舉實是效仿光武舊事…”

  這個舉動是有時代特征。

  東漢地方學風遠勝前代,別說還真的不少有名的藏書館,中原薈萃之地更是聚集了天下書藏,當這時造紙術并不普及,大多數書卷還是竹策卷筒形式,都是各家門閥才建的起。

  書的豐富程度和教育息息相關,官學、漢代私學也遍布中原各地,尤其潁川最盛時,許多名士大儒都設館授徒,主要以法律、經學為主,間或傳授政治經驗,這是延續漢武帝以來外儒內法的傳統。

  像是“潁川四長”之首的陳宴以寬厚長者而聞名,以尊重態度勸諭感化“梁上君子”的典故便是出于他,可惜主公來潁川晚了兩年,沒機會見到,在四年前陳宴去世時“海內赴者三萬余人,制衰麻者以百數”,可見整個階層的學風。

  兩年間,豫州各地紛紛將書卷轉錄在輕便的白紙上,這紙是官府免費提供,條件只有一樣——順手多抄一份副本,轉獻許昌興建的大圖書館。

  至開春破曹奪回豫東后,這獻書活動達到高峰,許昌藏書破十萬卷,據說達到了洛陽的三分之一。

  這時天下大亂,能不破壞書籍都是少見,地上人更不在乎下土的文化保存,堅持擴大書藏的只有劉備一家。

  原本觀望的門閥也是心動,認為劉備文武并重,英氣和雄氣兼有,堪稱當世英雄,有三興漢室之氣象。

  荀、荀攸在去年時投靠只是一個風向標,真正引人歸服的還是文明洪流之下的無形氣運。

  圍繞著這事也聊了幾句,但戲志才一向藐視門閥,就對二荀等少數人看的入眼:“說起來,近來不聞棗大人的音信,屯田的事,他做的如何了?”

  這說的是去年隨荀一起投效的棗祗,潁川陽翟名士。

  在葉青支持下,他首先將荒蕪的無主農田收歸國家所有,把招募到大批流民,按軍隊的編制編成組,由國家提供土地、種子、耕牛和農具,由他們開墾耕種,獲得的收成,由國家和屯田的農民按比例分成。

  這事一開始就被大部分根基于土地佃民的豪強敵視,卻在葉青強硬手段下推行開來。

  潁川方面在對朝廷的上表,和發布的州榜中都聲稱:“安定國家的根本大計,在于強兵足食。過去秦國的執政者由于重視了農業生產而統一了全國,漢武帝因實行了屯田政策而鞏固了西域的邊防,這是前人留下的好經驗,今天下動蕩,四夷窺伺,應當以此為國策。”

  董卓當然不理會這篇,但在海內諸侯和有識之士中卻引起轟動。

戲志才也來了點興趣:“上次聽聞袁紹和曹操多次征辟他,許以太守一職  “他都拒絕了,許昌試屯田實施的第一年就得谷百萬斛,以此大功在三天前已被主公任命為屯田都尉,主持全州屯田事。”荀說著,想起上次見他渾身粘泥的樣子,也不由失笑:“他一直就喜歡農桑事,這種才能,天下獨具。

  戲志才舉酒:“無論性情、理念、專長、出身如何,能得遇主公,隨以三興漢室,功垂青史,蔭蔽子孫,真是讓人覺得幸運的事。”

  荀攸搖晃著杯中酒水:“荊北和豫東不必說,便豫西也少不了祟鼠,明暗抗拒,正好殺一批。”

  這兩年間豫州府的政治團體已初步成型,群英薈萃,面貌嶄新,朝氣蓬勃,最重要群狼環伺的危局下撐了過來,還能穩固上升,這就鍛煉出橫掃群雄的自信。

  戲志才心中慶幸,幸虧主公所迎不是天子…

  太后的身份,又無古時媧皇的法力,單純依靠體制,注定不可能單獨掌權,這就使主公團體在內部無可挑撥。

  否則這政治團體,只怕真會發生分裂。

  反之只要凝聚一心,別說是內部一些地方豪強,就算外部曹操、董卓、袁紹、孫堅…凡是阻擋這一新興團體上升道路,都是他們的敵人。

  荀考慮著說:“太后駕臨巡視,費用上又要多一筆開支,現在財計雖緊張也得擠出這一筆,這是使地方人心歸漢。”

  “我看未必,一些土豪在地方土皇帝當慣了,對州府改革政令理都不理,你想讓他甘心頭頂上多一個太后?”荀攸更相信老祖宗荀子的人性本惡論,將酒一飲一盡:“等著看吧,跳出來作死的總少不了。”

  “嘿嘿,你說的是”戲志才冷笑一聲,也把酒一飲而盡:“可主公早有預料,今日宴尾,這話說的連我寒毛都豎啊”

大熊貓文學    青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