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很多事情要應付,不過蘇文還是把馬俊武的要求當第一等事情對待。
因為他覺得馬俊武有培養的價值。
他仔細琢磨過馬俊武的文章,這丫出過兩本作品,一本是叫《靜夜筆記》的散文集,另一本是叫《落日》的小說集。
后者就不用多說了,大多是校園青春小說,除了談情說愛,好像也寫不出什么東西來,沒有多少價值。
前者倒是有點意思,值得挖掘其中的潛力。
怎么說呢,蘇文覺得馬俊武的文筆有一大特點,那就是華麗!
華麗麗的文筆,傷春惜秋,風花雪月,辭藻華麗而優美,文辭工整而有韻味。這樣的筆法,很容易寫成堆砌辭藻,空洞無物,像是無病一樣,就像蘇文記憶中的某個郭姓小矮人,就是這方面的典型。
然而,當這樣的文筆加上深邃的思想,擦碰出思想與文學的火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馬俊武也有這方面的潛質,他的小說,只不過是青春物語,真有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味道,可到了散文,他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雖然有點故作深沉,思想方面還有點生硬,看上去不大熨帖。可是耐不住他讀的書多呀!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馬俊武就是這樣的人,他號稱書蟲,不管什么書,天文地理也好,星象八卦也罷,只要是書,他都有興趣,非讀一讀不可。這就造就了他文采上的豐富,對于各種典故與名言,信手拈來,毫不費力。
有具體的典故作為實例佐證,寫起東西來,哪怕思想哲思上有點生硬,那也是頗有說服力的。讓人不至于懷疑。特別是他的散文,哪怕寫平時身邊的尋常事物,都可以出入古今,大說一通。
這種寫作方式。是不是很像一個人呢?
蘇文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周作人!
作為一個散文家,周作人那些鈔書體散文雖然寫起來讓人很頭疼,不過看上去暮氣沉沉的東西,他能寫出一些樂趣來。那也算是妙筆生花了。
蘇文一開始想讓馬俊武學習這樣的寫作方式,不過想想還是放棄了。馬俊武雖然讀得書多,不過這個世界的華夏帝國人民,讀的書也不少呀。
如果馬俊武只是不停地抄書,估計讀者看多了就會生厭,畢竟他們與周作人時代不同,不需要有一個大作家來給他們科普各種文集典故!
最后,馬俊武從蘇文手中拿到的散文叫《陽關雪》。
是的,排除了周式行文之后,蘇文覺得馬俊武還像一個人,那就是余秋雨!
同樣華麗的文筆。同樣深沉的語調——好吧,雖然其中一個是故作深沉——至少馬俊武還是能模仿出幾分余秋雨的味道來。
不需要完全相像,畢竟人家余秋雨走過的路比馬俊武吃過的鹽還多,加上余大師那個時代的歷史與環境,會讓他有更大的危機感。
從余秋雨的文章不難看出,他的人文關懷更多是出自他對于文化破滅的危機感。這里華夏帝國,是萬萬不會有這種憂慮的。
所以蘇文不需要馬俊武寫出余秋雨那也的深沉文章,而是要學習他的行文方式與風格。
什么風格?
文化散文!
在余秋雨之前,寫文化類的散文,大多是讀書筆記。最強的也莫過于周作人式的鈔書體了,更多是寫出趣味來。而到了余秋雨手中,文化是情懷,是素材。更是散文的風格。他的散文總讓人沉浸在文化的魅力之中。
文化散文,主要是要寫出美感來。余秋雨的散文,總能讓人領略出一種美來——先不說你同不同意他的觀點,至少,文字是美的,思想也是美的。連筆下的事物,哪怕有缺陷,也讓人覺得是美的。這也許與他是研究美學出身有關。
在馬俊武身上,蘇文發現了這點特質!對方要求他指點一條明路,他覺得讓馬俊武走上余氏之路,不失為一條好的選擇。
只要馬俊武能模仿出七分余氏散文的風格,那也不難成功了。
于是《陽關雪》就出爐了。
馬俊武帶著懷疑與學習的心態閱讀這篇文章,瞬間就被開頭第一句話震住了——
“中國古代,一為文人,便無足觀。”
接下來更是讓他莫名震撼的行文:
文官之顯赫,在官而不在文,他們作為文人的一面,在官場也是無足觀的。但是事情又很怪異,當峨冠博帶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桿竹管筆偶爾涂劃的詩文,竟能鐫刻山河,雕鏤人心,永不漫漶。
我曾有緣,在黃昏的江船上仰望過白帝城,頂著濃冽的秋霜登臨過黃鶴樓,還在一個冬夜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圍,人頭濟濟,差不多絕大多數人的心頭,都回蕩著那幾首不必引述的詩。人們來尋景,更來尋詩。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他們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著什么法術呢?
今天,我沖著王維的那首《渭城曲》,去尋陽關了。
歷史老人凜然肅然,扭過頭去,顫巍巍地重又邁向三皇五帝的宗譜。這里,不需要藝術鬧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對美有太深的寄托。
于是,九州的畫風隨之黯然。陽關,再也難于享用溫醇的詩句。西出陽關的文人還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謫官逐臣。
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這么多嘆息的吹拂,陽關坍弛了,坍弛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終成廢墟,終成荒原。身后,沙墳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誰也不能想象,這兒,一千多年之前,曾經驗證過人生的壯美,藝術情懷的弘廣。
這兒應該有幾聲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極美,與自然渾和,奪人心魄。可惜它們后來都成了兵士們心頭的哀音。既然一個民族都不忍聽聞,它們也就消失在朔風之中。
回去罷,時間已經不早。怕還要下雪。
掩卷,嘆息,沉思。
半晌,馬俊武嘆道:“太美了!真是太美了!這《陽關雪》美到了極致!”
感嘆之余,馬俊武又是激動,因為他發現這樣的風格正是他想要的,也是符合他當前能力的。不知道為什么,他閱讀這文章的時候,一點都沒有覺得生澀,反而順滑得就像是他的所思所想一樣,又好像是出自他的手一樣!
“我再多琢磨幾遍,之后再找蘇老大討論討論…”馬俊武全身心陷入了這種新式的散文之中。
另外一邊,蘇文則繼續奮筆疾書,開始給帝國的小公主回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