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18章:開發臺灣

  天啟二年十二月,荷蘭人與大明的談判,正式在澎湖舉行。荷蘭人的派遣艦隊司令宋克前往澎湖,而大明這邊則派遣了統帥部外交官林文策。

  雙方的談判,從一開始就陷入了僵局。

  大明方面提出了幾個條件,第一:荷蘭人賠償大明軍費50萬元,并支付俘虜贖金。第二:荷蘭交還從中國擄走的百姓。第三:荷蘭與大明貿易,將不得與日本通商。第四:大明派遣官員前往巴達維亞,對巴達維亞漢民進行管理,確保漢民在巴達維亞的權益。

  宋克得知這個條件后,當場就予以拒絕。

  特別是禁止荷蘭人與日本通商,以及大明要派遣官員前往巴達維亞管理當地漢民,這兩個條件讓荷蘭人完全無法接受。

  同樣的,荷蘭人也不想支付賠款。

  接下來的談判幾乎沒有什么進展,荷蘭人不愿意接受這些條件,大明這邊更加不可能退讓,這是皇帝親自定下的條件,自然不能退讓。

  雙方僵持了半個月后,談判終于是破裂了。大海商李旦也參與到了這場談判當中,當他得知朝廷的條件后,顯然大驚失色。

  很顯然這次談判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對他李旦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

  果然,朝廷剛剛下旨開省臺灣沒多久,再次頒布禁令,以西班牙人屠殺漢人為由,荷蘭人騷擾大明海疆為由,日本人侵略大明藩國朝鮮為由。禁止海商前往馬尼拉與西班牙人進行交易,禁止海商前往巴達維亞與荷蘭人交易,禁止海商前往日本,與倭國進行交易。

  對于李旦來說,這幾乎是他大部分的貿易目標了。

  西班牙人、荷蘭人從與大明的貿易中出局。剩下的只有居住在澳門的葡萄牙人了。此時的澳門是在大明的掌控之中的,只是允許葡萄牙人居住在澳門。同時大明在澳門修建了城池,一旦葡萄牙人作亂。馬上封死城門,將葡萄牙人關閉在城中。迅速就能鎮壓下去。

  皇帝的一系列動作,無不讓人驚訝。

  先是開臺,讓大明增加了一個省的疆域。見報之后,廣受贊揚。不少百姓都為此感到振奮,這可是大明開國兩百余年下來首次擴土。

  接著又把手伸向海貿,則是牽動了許多人的神經,特別是那些海商。

  此次被打擊最為嚴重的,自然是那些參與海貿的海盜。臺灣是他們整頓、補給之地。這個時候朝廷宣布開臺,只要朝廷在臺灣站穩了腳跟,這個補給休整之地便在也沒辦法立足了。

  過去這些海盜進犯沿海,官府若是追剿,一般都是先退到澎湖。如果朝廷追到澎湖,便退往臺灣。一般來說,朝廷追到澎湖是常有的事,但卻很少追到臺灣。只有沈有容曾經追到大員港,剿滅了海盜。

  這些海盜更是經常到日本招募浪人作為打手,此時朝廷禁止民船前往日本。遭受打擊最大的,自然就是這些海盜了。

  只不過大部分海盜得到消息后,都是一臉的輕蔑。朝廷禁令對他們顯然沒有任何的約束能力。

  臺灣大員港。這天來了一支大船隊。

  這支船隊有商船兩百余艘,運來了從北方各省招募來的百姓兩千余人,還有各類物資若干。

  皇家農業公司與皇家貿易公司很快就開始在大員經營起來了。

  對于當地的少量漢民,以及那些臺灣土著,朝廷的政策就是進行收納,將他們在進行耕種的土地造冊登記,成立保甲制進行管理。所有土地,一律上繳田賦兩成。

  那些土著如果聽話,就進行同化。一律視之為天朝子民。若是阻礙皇家農業公司的墾殖,則進行武力剿滅。

  此時的臺灣平原。可謂是水草豐美。一望無際的原野上,大量的野鹿成群結隊的奔馳跳躍。整個平原上,起碼有上百萬只野鹿。

  這些鹿群,則是皇家貿易公司第一個將要開發的資源。

  皇家貿易公司成立了獵鹿隊,開始在大員地區圍獵野鹿。皇家農業公司,則在大員圈下了上萬畝的土地,成立了第一個大型種植園,開始在臺灣開墾種植甘蔗、水稻。

  獵鹿隊和皇家農業公司都是采取雇工制,包食宿,一個月工資3元,這些來自北方各省的雇工,日后既可以選擇在臺灣定居,也可以返回家鄉,只是一張船票的事情。

  皇家農業公司的任務,就是讓臺灣變成一個商品糧和蔗糖產地,用最少的工人產出最多的農產品。但這樣的最少,并非是無限制的壓榨,而是在正常的工作時間內,用更多的土地,拉高個人產能。

  例如在臺灣這種農業線上,精耕細作的模式一個農民只能耕作十畝土地。但是采用粗放一些的耕作方式,讓一個農民負責二十畝土地的勞作,那么結果就大不一樣了。盡管畝產會下降,但是一個勞動力所創造出的農產品數量卻會增加不少。

  臺灣現在土地多,人口少,粗放一些的農業模式顯然是比較合適的。

  皇家農業公司種植最多的自然就是水稻和甘蔗,同時還將種植一些茶樹、果樹、胡椒等作物都會進行種植。皇莊都將采取精細的管理模式,在有限的勞動強度壓榨下,取得最大的勞動價值。就是讓員工每天都有事情可以做,不似農村的農民,閑的時候沒事做,忙的時候又忙得要死。

  種植技術則是不斷改進的,在皇家農業公司的管理制度下,農業的基礎設施和農業技術的使用都是很良好的,因此就算不像西方人那樣用農奴進行生產,一樣能創造出可觀的效益。

  最主要的是,員工拿到工錢,也會進行消費,自然也能帶動經濟。就算是不賺錢,也養活了人啊!這些人再進行消費,不就產生效益了。

  皇家農業公司這種模式,顯然是不可能虧本的,就算是給員工較好的待遇。每個月三元的工資,還真不是什么很高的水平,只能說這是白菜價一般的雇工成本了。不過皇家農業公司還有其他的福利給員工,住房、醫療到養老,福利都定了下來。

  張秀才是一名跟隨著船隊來到臺灣的官府文書,他是個河南人。來到臺灣大員后,在這里見到了令他感到不可思議的豐富物產。

  大員這里的稻田,一年可以種植三季水稻。一畝稻田一季產糧兩石是非常普遍的,一般只種兩季稻,碰上臺風等災害的時候再補種,一年穩穩的都有兩季的收成。一畝地就能收上來四石糧食。

  這里還能種植許多的蔬菜瓜果,平原上更是滿地的鹿群。

  剛來到大員,獵鹿隊就忙活起來了。每天都有大量的鹿肉被帶回來,每個人都能分到一份,還有不少鹿肉被加工成肉干,運回北直隸去了。

  這里的物產之豐富,完全不是顯得貧瘠的河南可比。河南畢竟耕種了數千年,而且人口太多。而臺灣這里之前無人耕種,水草豐美,土地肥沃,而且人還少。在這里生存,幾乎沒有生存的壓力。

  “真是個好地方啊!”張秀才不由的感嘆。

  獵鹿隊深入草原,獵殺了上萬只野鹿之后便停止了獵殺活動,因為春季已經來了,此時為萬物生發之時,不宜過多殺生。

  皇家貿易公司還有一個獵殺定額,每年獵殺的野鹿,不得超過十萬頭。作為穿越者的朱由校,自然是有保護動物的意識的。臺灣此時鹿群多,開發的地方也不多,每年獵殺十萬頭還是可以的。

  等日后開發的地方多了,野鹿的生存空間自然也會被不斷壓縮,到時候再成立一個保護區就是了。

  人類要發展,必然也是要壓縮其他種群的生存空間。

  獵鹿的利潤還是非常可觀的,這些鹿皮在大明的價格還算不錯。不過鹿肉更受歡迎,特別是在城鎮中。

  鹿能長角,為陽。吃的還是青草,干凈。鹿肉自然是比較滋補的,受到歡迎也是正常的。

  這些鹿皮販賣到日本顯然利潤更高,日本人更喜歡鹿皮。而且日本的貴金屬購買力更低。

  大員這里除了有鹿群,臺江海域還有著豐富的魚群。內陸溪流帶來了微生物所需的各種養分,進而為魚群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而在陸地上,同樣也有許多水網,里面同樣也有許多魚。

  對于那些從北方來的百姓來說,臺灣這里簡直就如同天堂一般。只是設施差一點,但是設施卻可以建,美好的生活從來都是用雙手去創造出來的。

  除了皇家農業公司的員工,還有很多勞工也坐船來到了臺灣。這些勞工主要是來建設各種設施的,平時蓋房子、修路,農忙的時候到皇家農業公司當臨時工,幫助搶收、搶種。

  皇家農業公司的稻田要種植三季稻也是可以的,只要有能調集足夠的勞動力,并且有馬車運輸稻谷,一年種植三季水稻是完全沒問題的。

  這些勞工的工錢就更高了,一個月有4元左右。沒這個工錢,他們不愿意來臺灣。

  伐木、采石、修路、運輸、修房、水利、榨糖、捕魚、造船、修船、碼頭裝卸等等工作都需要人,許多的人手自然少不到哪里去。

  幾乎隔三差五,海運公司就會有一批船只過來,從北方和福建把人源源不斷的送到臺灣。

  大員港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工地,到處都在規劃、施工。(

大熊貓文學    重生明末當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