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074章:開始鑄幣

  鑄幣廠很快也建立了起來,地址就選在大明皇家軍工廠邊上,同樣是放在城外。放在城外確實是有一定風險的,一旦什么兵災發生,很容易遭到沖擊。

  但朱由校并不擔心這個問題,真要是被野豬皮和什么流賊兵臨城下了,那基本上也就是快亡國的節奏了,這些東西也不用太在意了。

  而以當前的節奏發展下去,這種可能性是很小的。

  城外地皮夠大,而且產業聚集在一起,能夠產生很多便利。楊國瑞已經招募了上千名工匠,就等鑄造模具做好,就能全面鑄幣了。

  銀元要造成什么樣子的?這個問題是需要好好考慮一番的。

  銀元要想讓老百姓接受,最重要的是方便二字,只有老百姓覺得方便了,老百姓才會樂意接受銀元。

  所以銀元的重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清代銀元主流都是重七錢二分,這基本上是西方人的銀元重量。清末時期,滿清政府不是沒有鑄造過一兩重的銅錢。張之洞在湖北就試制過一兩銀元,結果推出之后,因為與銅錢、銅元兌換掛鉤不是五、十進制,導致老百姓感覺麻煩,因而不受歡迎,只鑄造了一批就停產了。

  如今朱由校要鑄造銀元,自然也要考慮與銅錢、大錢的兌換模式。

  如今大明的白銀、銅錢的兌換比例是1:600,因為日本銅礦這一時期才剛剛被發現,所以中國還是處于一個比較缺銅的狀態。

  既然如此,要想兌換方便,那最好是1塊銀元兌換500個銅錢。如此換算一下,銀元的重量應該在8錢3分比較合適。

  大錢則鑄造成銅元,一種小銅元兌換5個銅錢,一種大銅元兌換10個銅錢,有點類似后世的5塊錢和10塊錢。

  從而形成1塊銀元50大銅元100小銅元500文銅錢的兌換體系,老百姓用起來就比較方便了。

  確定了銀元的重量后,朱由校又設計了鑄造圖案。正面是‘天啟元寶’四個大字,按照上下左右分布,中間是一團火焰,象征大明火德。銀元外圍上方則是‘大明皇家銀行造’,下方是‘庫平八錢三分’。

  背面上方是‘大明天啟元年’,下方是一條龍環繞,中間再印四個大字——新君繼位。

  至于把頭像印上去的做法,朱由校感覺太不靠譜了。畢竟銀元上的形象并不能太過逼真,只能說做到神似的模樣。如此一來,如何能把他英俊瀟灑的形象刻畫出來?既然做不到,干脆就多刻幾個字上去,把當年最具有代表性的政權活動刻上去。

  明年天啟二年,再挑個有代表性的你中央活動刻印上去,讓銀元成為一個簡單的記錄表。

  至于頭像,等日后印刷紙幣的時候,再把頭像印到紙幣上,那樣會逼真很多。

  經過朱由校的親自設計,很快銀元就設計出來了。天啟元寶的模具隨即開始打造,天啟元寶重八錢三分,純度為9銀1銅。

  這意味著,1000兩銀子可以鑄造1204枚銀元,十分之一的貴金屬利潤,就能產生121元的盈利,其中這1個銀元就可以就能支付工匠和所用銅材的成本了。1000兩白銀就有120塊銀元的利潤。

  只要鑄造1億兩白銀的銀元,就能得到1200萬銀元的收益。

  鑄造銅錢的利潤也很高,百斤銅材能鑄造1.6萬個銅錢,利潤達到100,鑄造1億個銅錢便能盈利7.5萬兩白銀,相當于9萬銀元。

  明末人口達到2億是比較可能的,每個人需要100文錢來計算,印個200億文錢出來都能消化。

  另外還有小銅元(價值5文錢),用的材料是普通銅錢的三倍重量,百斤銅材鑄造的小銅元價值44.4兩,有32兩的純利潤,相當于38.5塊銀元。鑄造1億個小銅元,就能賺到24萬元。

  大銅元利潤更高,5倍重量等于10文錢,百斤銅能產生49.7元的純利潤。鑄造1億個大銅元,就能盈利31萬元。

  當然,問題是缺銅。

  但這個問題在朱由校看來并不是什么大問題,缺銅可以開采啊!開采銅礦不就能創造就業崗位了?

  糧食?

  這個好辦,有了錢之后可以造船,有了船可以從海路運輸糧食到北方。同時還能在北方修繕水利,增加糧食產量。并且通過濟民糧行的調劑,使得糧食收購價保持穩定。進而就不會導致農民因為不賺錢而拋棄土地。

  如今大明的農業問題,與之前二十年萬歷年間繁盛的經濟是有關系的。之前二十年,大明的商品經濟進入一個無比泛濫的階段,這個階段在種田的人又很多,結果農產品價格賣不上去,而城鎮作坊、工廠內生產的商品又沖擊了農村自然經濟,老百姓在農村自然日子過不下去了,從而大量拋荒進入城市務工。

  農民拋棄土地進入城市務工,也就造成了許多土地上的水利失去維護而荒廢。拋荒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人口不斷繁衍,導致普通農民手上的土地越來越少,那么點產量無法維持生活。

  如今朱由校通過建設皇莊的方式,每戶農民分給他們30畝地,生產資料就足夠多了,可以生產出足夠一家人生活的你勞動成果。再有一個就是通過濟民糧行穩定糧食收購價,使老百姓穩定。

  穩定才能創造財富,動蕩則會產生損失。

  ‘皇家礦業公司’就接著成立,并到處勘探、開采銅礦,皇家礦業公司的技術從民間礦場引入,反正只要技術不比民資落后就可以,日后可以慢慢再改進。開礦成本方面,則可以做到比民資更低,因為朱由校可以把勞改犯打發去開礦,完全不需要任何工錢,只要管飯就行。

  鑄幣方面,主幣才是利潤最高的。輔幣則有一定的市場容量,好過了就會飽和。

  “明年年底之前,能弄到多少銀子就造多少銀元。銅錢鑄造50億枚,小銅元鑄造10億枚,大銅元鑄造5億枚。”朱由校對楊國瑞下達了一個生產指標,“至于銅材,不管是自己開采還是去買。”

  因為缺銅,所以朱由校也不能一口氣鑄造太多,而且鑄造出來的貨幣總得有一個市場消化過程。一口氣鑄造太多就會‘消化不良’。

  “是,皇上。”楊國瑞領命之后,問道:“皇上,是否可以和民間商人合作,讓他們參與到銀元兌換當中。例如他們運一千兩銀子過來,我們就給他們二十塊銀元的報酬。”

  “不用,只要朝廷要求使用銀元,加上銀元便利,我們再通過銀行兌換的方式,最終大部分白銀都會變成銀元。這個錢沒必要讓民間商人賺。”朱由校自然不太愿意,這利潤給多了他心疼,給少了又沒太大效果。

  反正朱由校制定的這個生產指標,銅錢、銅元這些輔幣,明年年底之前完成的話,大概能產生1078萬元的利潤。

大熊貓文學    重生明末當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