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147章 天下大戰(五)

  這個老者的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周軍和唐軍爭奪河西的戰爭能盡快結束,李靖當然明白他的意思,他淡淡笑道:“河西各郡除了武威郡外,其他都沒有軍隊駐守,最多是少量郡兵,這些都不足為慮,我們的任務不僅僅是奪取河西,更重要是保持河西穩定,這就需要河西各民族的支持,大家互信互利,一起維護河西走廊的長期穩定繁榮。”

  為首老者誠懇地說道:“大周皇帝兩年前在并州全殲了突厥大軍,導致突厥一蹶不振,現在還處于內戰之中,那次戰役給河西也帶來了極大的利益,以前每年春天和秋天,突厥騎兵都要竄入河西勒索羊馬,強迫我們繳納稅羊,但自從突厥南征慘敗后,突厥軍隊再也沒有侵入河西,我們過了兩年的平靜日子,說實話,河西各部落都很感激大周皇帝的恩德,只要大周王朝接管河西后,能繼續保持從前的低稅賦,不侵占牧場,那么河西走廊的長期繁榮一定會到來。”

  老者表達了兩層意思,一是他們感激大周帝國抗擊突厥,愿意成為大周帝國的子民,這是明確態度,其次就是最現實的條件,維持目前的低稅賦,保證不侵犯各部落的牧場,那么河西就能繼續穩定,反之,則一定會引起羌人的反抗。

  李靖點了點頭,“也希望你們能把話傳到河西各部落中去,大周帝國將一如既往善待河西各部落,既不侵占大家的傳統牧場,也不會增加稅賦,相反,我們將大力鼓勵河西和中原貿易,讓中原民眾吃上河西的羊肉,用上河西的畜力,同時也使河西各民族穿上最好的綢緞,用上優良的日常用品,大家互補余缺,經濟才會更加繁榮。”

  眾人大喜,一起躬身行禮,“有將軍這番話,我們可以徹底放下心了。”

  兩天后,三萬周軍騎兵休息完畢,他們重新上了戰馬,旌旗如云,殺氣騰騰,向南面的姑藏浩浩蕩蕩殺去。

  進入二月,中都又要開始一年一度的科舉,不過從今年開始,科舉做了幾項重大改革,往年的科舉都是各郡推薦士子進京趕考,這里面多少帶有一些不公平的因素,畢竟能獲得推薦的士子大多家中有點世家背景。

  但從今年開始實施了郡考,郡考考上授予舉人的功名,又稱為舉子,只有通過郡考的舉子才有資格進京參加進士考,而且從明年開始再進一步增加縣考,考中者稱為童生,可以參加郡考,這樣便形成了縣、郡、京三級考試,這是科舉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確保科舉更加公平。

  不僅如此,在今年的中都的科舉考試中又增加了武舉,近十萬才子武士云集中都,使得中都變得更加熱鬧。

  中都所有的客棧都已爆滿,包括安陽縣的客棧也統統沒有宿位,甚至連寺院也被士子們占滿,盡管今年科舉增加郡試的條件限制,但由于唐朝今年暫停科舉,一個重要的分流渠道消失了,使得天下所有郡縣的士子都云集到了中都,參加科舉都遠遠超過了往年,為歷年之最。

  不過對唐朝地區的士子卻稍微優待,他們沒有實施郡試,那么只要縣丞以上官員的推薦信便可來中都應考,只是留給唐朝地區的進士名額并不多,只有四十八名,而今年的錄取名額為兩百名。

  另外為了應對參加武舉士子的特殊要求,兵部和軍機臺特地在東城外扎下一座占地數千畝的大營,劃給參加武舉的士子居住,對他們實施嚴格的軍事化管理,五千名士子只能輪流放假出營。

  每年的科舉不僅是客棧的豐收,包括酒肆、青樓也迎來了生意火爆的時節,中午時分,靠近東城門的東川酒肆內人聲鼎沸,三層樓都坐滿了前來用餐的士子,由于這里距離武舉大營比較近,所以酒客幾乎都是參加武舉的士子。

  在二樓一個角落里坐著七八名武舉士子,看得出他們都是軍人出身,個個身材魁梧,腰板挺得筆直,一個個威風凜凜,氣質和科舉士子完全不同。

  這次參加武舉的士子一大半都是來自大周軍隊,只要是鷹擊郎將以下低級將領和士兵皆有資格參加,不過他們實際上都是各軍推薦的優秀軍人,代表各軍前來中都角逐一百名武進士名額。

  這七八名武舉士子都是來自尉遲恭的軍隊,由于武舉中有文考,這實際上就限制了大部分熱情高漲的士兵,畢竟這挑選能帶兵打仗的大將,而不是挑選戰場單挑的猛將,不過如果真是勇貫三軍的猛將,也可以來參加武舉,就算文考交了白卷,但只要武藝高強,依舊會被破格另卷錄取,不占武舉名額。

  “聽說這次武舉的主考官是兵部李尚書,分武科和文科,武科考力量、騎射和兵器三項,文科則考文韜武略,雖然在家鄉讀了幾年書,但兵書看得確實不多,真的很擔心。”

  說話之人叫做楊士彥,年約二十七八歲,弘農郡人,目前在軍中出任校尉,他是去年才從軍,雖然從軍時間只有一年,但憑借高強的武藝,得到了尉遲恭慧眼識珠,破格提拔為校尉,這次如果他能考上武舉,他便可直接升為鷹擊郎將。

  眾人都笑了起來,“楊兄太謙虛了,如果楊兄還擔心自己,那我們怎么辦?”

  楊士彥搖搖頭道:“主要是科舉士子在結束科舉后,也允許參加武舉,咱們在文才方面就比他們弱了很多。”

  另一名士子道:“楊兄千萬不要妄自菲薄,說這次武舉是武七文三,還是以武為主,大家只要武藝上過關,文方面我想也不會考得太難,畢竟圣上不喜歡紙上談兵之人,還是以實戰經驗為主,那些書生哪里有什么實戰經驗。”

  “馬老弟說對了,據我所知,這次文考不是讓大家默寫什么孫子兵法,而是用實戰為題,讓考生身為主將來進行統籌安排作戰,這就是考實戰經驗了,沒有經過戰爭的人,是不會懂得戰場上的鼓語和旗語,如果考一道斥候題,估計絕大部分書生都不會,他們知道進林驚飛鳥嗎?懂得五里一報的規矩嗎?懂得鳴鏑和火箭的區分嗎?”

  眾人一起圍上前問道:“這個說法是真的嗎?”

  “是尉遲將軍說的,以他的身份,我想不會信口胡說吧!”

  眾人頓時看到了希望,如果真是這樣,那這次武舉就對他們這些從軍隊中出來的人有利了。

  紫微閣內,相國們正在商議科舉的具體安排,包括禮部侍郎、兵部侍郎以及軍機長史、御史大夫等重臣也一并參與商議。

  這次議事由相國蘇威主持,蘇威提出辭呈已經被張鉉批準,不過由于前線戰事正激烈,張鉉擔心引起不必要的波動,便希望蘇威再堅持幾個月,待戰事結束后正式改任太師一職,這個要求合情合理,蘇威便接受了,不過大家體諒他年事已高,基本繁重的政務不再交給他了,夜里朝廷當值也不安排蘇威。

  “這次科舉反映得比較強烈之事是唐朝地區士子,由于唐朝沒有施行郡試,這就使周唐兩地的士子不太公平,周朝士子反響強烈,并遞上了萬人簽名,要求對唐朝地區士子進行加試,大家覺得有加試的必要嗎?”

  蘇威說完,迅速瞥了一眼坐在上方旁聽的天子張鉉,張鉉并不經常旁聽紫微閣議事,偶然也會提出自己的意見,不過一般情況下他并不表態,只有在表決出現反對意見有三票之時他才會進行干涉。

  但今天張鉉顯得有點心不在焉,他昨天才從并州回來,顯然心思還在并州大戰之中,對科舉的關注度不夠。

大熊貓文學    江山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