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噸到11噸,重量減少了快一半,這算是這一款被命名為多普勒的雷達第一次應用,之前基于雷達改裝的飛機就不能再用了,第二架飛機在緊張的改裝之中,之前的那一架也沒有廢棄掉,而是轉做了飛行試驗。
雷達的空中性能,這本來跟地上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之前主要的目的是減重,現在在程序上和理論上的減重,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再進行減重,就是用不同的材料替代,這一點完全可以在地面上做,天上的實驗,很自然的,就轉向了雷達本身的一些試驗了,比如在什么地方性能最好,朝向那個方向,還有如何的設計雷達天線的位置,才能夠做到性能最佳。
在空中項目之中,最關鍵的是確定雷達的探查范圍,這里有一個精確和最遠的區分,任何一款可以發射無線電的,就是一個無線電的發報機,世界上研究無線電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幾十年前,可是真正制作出可靠的無線電,還只有中國一家,其他國家剛剛摸到皮毛而已,雷達作為無線電更高端的應用,就又是如此,一個范圍的確定,特別是精準的范圍,對于雷達的使用非常關鍵。
好在,之前改造的飛機還可以飛,利用他不間斷的進行了測試,特別是精準的范圍,最終決定,把雷達在1萬米左右的高度,探測范圍被確定到了85公里,這對于飛機來說,已經夠了。就算按照飛機以600公里米小時的速度,80公里,也需要分鐘,這對于這個時代的飛機來說,足以反應過來,做出相應的處理。
1萬米的高度,是未來雷達主要的探測高度,以目前雷達只能夠裝載在的起飛重量在50噸以上的飛機來說,這個裝備了雷達的飛機,不適合進行作戰,那么飛行高度的選擇就相當的重要,就目前來說,1萬米對于世界上其他國家而言,還是一個不可能達到的數據,未來會伴隨著對手技術的領先,把這個飛行高度,最終確定在1.3,甚至是1.5萬米以上。
空中項目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空中的項目很多,也很重要,可是整個雷達研究的重心很自然的就轉移了,地面成為了重點,目前空基雷達的測距范圍已經縮小到了85公里以內,這還是在空中測距范圍,地面上恐怕不足30公里,在雷達的測量距離,不發生巨大的變化的前提下,以前確定的雷達元件,不可能產生巨大的變化,除非是整個設計理念出現大規模的變化。
在整體設計不變的情況下,要減輕總量,就必須要走其他的路徑,用一些其他的材料,替代現有的材料,說白了,就是用比重比較輕的材料,代替現有的材料,只要把雷達的比重降低一半,這就可以了,從11噸降低到5噸左右,還是比預計的要重一些,基本上夠用了,一些比較強悍的中型運輸機,都可以裝上雷達。
楊元釗幾乎一手推動著雷達的項目,從立項到走到今天,雖然,就本心來說,他也希望雷達能夠突破性的進展,制作出后世那樣,重量不大,卻威力強大的雷達,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從數百噸到幾十噸,到現在的不足十噸,已經把所有能夠想到的路徑都給走完了,用材料替換,是最后一條路,因為核心方面的材料無法替換,在使用了塑料材料,還有其他的一些輕型金屬,最終的重量或許能夠達到5噸的程度,可是再往下,幾乎不可能了。
這也基本上杜絕了把雷達裝在戰斗機上面的可能性,戰斗機大部分為了追求性能,都是單翼的單發飛機,這樣的飛機,起飛重量都不可能太高的,能夠個兩三噸,已經算是不錯的了,五噸的重量,壓也把戰斗機給壓塌了。
不過只要雷達能夠裝到中型運輸機和轟炸機,已經算是達成楊元釗的預想了,這兩款飛機,是可以在航母上面起飛,不必需要的陸基飛機作為支持。雷達,特別是雛形階段的空中雷達對于整個航母的作用是巨大,哪怕到了二戰的時刻,航母作戰群之間的對決,航母都不可能利用雷達,發現艦載機的偷襲,單獨一個偵察機,部分的情況更是發現不了的。
可是要偵查出對方的艦船,就必須要出動偵察機,大部分的情況下是用肉眼來看,在二戰之中,美日之間的對決之中,無數次的出現,艦載機跟航母編隊擦肩而過的戰例,有時候,如果這一架偵察機稍稍早到或者晚到一會,再或者它稍稍偏離航道一個微小的角度,整個戰爭的態勢,就會完全不一樣了。
對于航母來說,艦載機是生命,可是對于航母作戰來說,先發現對手,才是關鍵,只要先發現對手,獲勝的幾率就會大大的增加,如果能夠保證艦載機起飛,并且接近對方航母編隊的時候,對方都沒有發現自己,那么這一場海戰勝利的可能性在9成以上。唯一的那一成,是對方走了運,可能在一次空襲之后,殘存的艦載機,或者已經起飛的艦載機,做孤注一擲的攻擊,最終還意想不到的勝利的可能。
二戰之中,偵察機是必須要飛到航母的附近,最近的甚至會在頭頂飛過,即便他先發現對手,對手只要看到這些海基的偵察機,就知道,附近有航母,航母的作戰范圍有限,稍稍推測,就能夠推測出大體的范圍,一方面可以做好防護,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派出飛機,針對性的進行攻擊。
可是如果艦載機解決了雷達的問題,哪怕只能夠搜索50公里的范圍之內,也可以大大節約的發現敵人的難度的,大海茫茫,一旦進入到了大海之中,要尋找對手,不能說是大海撈針了,卻只能夠算是需要一定的運氣,并且發現了對手,對手都不一定發現這邊,這就大大的加強了航母的戰斗力,別說是85公里,50公里,都不是光學能夠觀測到的范圍,很容易被空中的云層,背景所遮擋。
不管如何,只要雷達能夠安裝到了艦載機之上,大大的節約了發現航母的時間,航母作戰,能夠更快的發現對手,哪怕是實力不如對方的,也能夠取得巨大的優勢,除非是雙方的代差,已經達到了難以彌補的程度,否則的話,先發現對手,就足以奠定機會了。中國的艦載機,當然不可能跟敵人有巨大的代差,可是這一點也是需要達到的,中國需要全面的優勢的,特別是在航母占據優勢的情況下,一絲一毫的機會都不愿意給對手,中美是要在太平洋大戰的,任何疏漏都會造成毀滅性的后果,太平洋太大了,美國如果破釜沉舟,派出一支精銳的艦隊,秘密的潛入到中國的海疆之中,哪怕只是騷擾臺灣和東南亞的偏僻地方,都能夠造成巨大的傷害,中國比美國的工業總量更大,對于整個國家的建設都是不遺余力。
楊元釗研制雷達,就是為了提升航母的作戰能力,在雷達的重量沒有辦法減輕下來,才退而求其次的放在戰略轟炸機上面,戰略轟炸機不是首選,只是不得已之后,最大的選擇。
中國的戰略轟炸機,5500公里的作戰半徑,只要這個飛機的數量足夠,原則上,是可以籠罩住所有的航母作戰群的,只要在陸基飛機3000公里的范圍之中,就可以得到陸基飛機的支援。這樣一來,太不方便了,航母作戰群的作戰半徑是整個海洋,中美之間在太平洋爭鋒的話,最開始,美國人肯定不會意識到,能夠修建機場的島嶼,會變成怎么的可怕,他們或許會覺得這里可行性更高,而首先攻擊西南太平洋,這樣的話,在最開始的時候,美國人一定會吃大虧的,可吃了虧之后呢?哪怕是這個時代的美國,也沒有可能被中國一場戰爭打垮。
之前中國對美國做了多少,金融上面的對付,還冒險派出了幻想級,把美國東海岸攪了個天翻地覆,摧毀了美國的自由女神像,徹底的毀滅了整個華爾街,并且沿途一路的攻打,摧毀美國人的信心,造成的恐慌形成了異常經濟危機,甚至連巴拿馬運河都被毀壞無法通行,這樣的攻擊看起來很可怕,應該會讓美國吃大虧了。
別的不說,華爾街的直接損失,就超過了數十億,間接損失都超過一百億,美國一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在1916年才四五百億,這一次,就摧毀了三分之一還多,這個幅度不可謂不大。
美國是吃了大虧,可惜吃了大虧之下的美國人并沒有屈服,他們不但支持著協約國在歐洲的作戰,還在最為艱難的環境之下,逐步挽回了局面,重拾信心并且發揮的更好,這也讓國內除了楊元釗之外的人明白了,對美國的作戰,不會是一兩場戰役就打完了,這會是一場持久戰,工業化的國家,要想分出勝負的,必須是一個長期的,跟歐洲的協約國和同盟國那樣,打上兩年三年,甚至是四年,只有徹底的從經濟上面把對方摧垮了,才有可能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