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戰而勝之。
除了軍火,更重要的事情在于,布爾什維克跟中國商定了未來軍購的價格,基本上是跟德國同樣的標準,可以用黃金,礦產,還有其他的有價值的東西來兌換,如果布爾什維克可以提供足夠的人力,這里特指之后輸入中國,按照跟德國一樣的標準來結算,一個人每年50美元的工資,這對于這個時代,大部分的工人而言,都是極高的工資。
布爾什維克和斯大林還沒有取得政權,說白了,只是一個地方割據勢力,能夠獲得跟德國一樣的待遇,甚至還有一點點的支援,這對于斯大林來說,已經是最大的支持了,最少他不擔心未來軍隊成為無根之水,無緣之木了。
布爾什維克的外來支持太少了,50多萬的軍隊不算少,如果俄羅斯傾國而出,他們還真的不是對手,彈藥補給也就是夠的23次大規模的戰役了,如果高強度的戰斗,進行一年的時間的話,就會出問題。
之前一些高層認為,要更快的進入到俄羅斯腹地,幫助革命的話,需要度過烏拉爾,也不容易,雙方以烏拉爾山為界,無論是中國,還是俄羅斯都準備了大量的戰壕群,無法跟波爾多相比,卻是俄羅斯最大的,布爾什維克還沒有足夠實力,攻破這個烏拉爾山防線。
中國當然也沒有讓他從哪里走,中國已經把周圍的情況調查的清楚了的,他們并沒有從蒙古這邊進入,而是從新疆,通過天山的山口,越過新疆,進入到中亞地區,中國恪守之前的邊境線,只是拿下了被俄羅斯占據的土地,剩下的,就不在越過,或許的將來,會向前一點,也不會太多,中國已經擁有了太多太多的土地,這部分的土地的,已經足夠中國來發展了,其他的地方,特別是中亞這種不毛之地。
如果有出色的礦產,或許還能夠再進一步,可是在楊元釗的印象之中的,靠近中國國境線附近的,沒有聽說如同蒙古的金銅礦那么大規模的,超級的世界級礦藏,中亞的資源很多,特別是石油方面的,儲量相當的豐富,可是在一定程度上,拿下了中東和東南亞之后,甚至未來澳大利亞的資源,中亞的這些財富,跟可能會出現的麻煩相比,真的完全不時同日而語。基本上,不太可能吸引中國,這一片地方就便宜了布爾什維克了。
在其他的高層眼里,這比較繞遠,可能會話費更多的時間,斯大林從這里前去,那沒問題,對于中亞,斯大林非常熟悉的,他幾乎很自然的想到了阿塞拜疆,這是他的家鄉,只不過現在則個阿塞拜疆是在德國的手中,雖然從中亞走,會繞過原來俄羅斯的重兵營地,順便的發動革命,搜羅財富和增強自身,到實力進展到一定的程度下,他們才會更進一步的,經濟決定上層建筑,這是來到中國之后,才確立。
布爾什維克不但在中國受到了更加完整的軍事訓練,斯大林甚至加入到了西北軍校,旁聽了最少1年的時間,他的見識跟之前就完全不一樣了,在軍校教官所提到的,用農村包圍城市,最終取得勝利的方法,從最開始的質疑,到后面的認同,走過了相當的一段心路歷程,對于他而言,俄羅斯廣闊的土地,正好適合他來做的,雖然說,此時此刻,對他更加重要的是在莫斯科,那里風起云涌的革命方興未艾的,可是他必須做好失敗的準備,為未來的俄羅斯打下更加深刻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