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英國來說是最糟糕的事情,從東南亞,馬六甲的失去,就證明了的英國對于整個亞洲的影響力降低到了谷底,馬六甲幾乎是眼睜睜的看著他失去而來,甚至現在,英國都不敢在印度抽調兵力,生怕對方對著印度的出手,雖然說非洲的南非是英國在非洲最重要的地方,可是在戰爭之中,印度所起到的作用更大。≤,
印度擁有著龐大的人口,這一點,對于英國就很重要,在協約國的戰斗會中,印度的私兵不怎么樣,經常得到很渣的評價,印度龐大的人力,卻成為了英國重要的支撐之一,他們是協約國后勤方面的重要力量,沒有印度的人力,恐怕協約國早就會崩盤了,軍火運不上來,傷員運不下去,整個戰場的結構都會發生變化。
除了印度雜病之外,即便再怎么的渣,英國也會使用部分的印度士兵,哪怕不組成純粹的印度師,印度加入到英聯邦的成員時間不短,印度官方的語言也從印度語變成了英語,從某種意義上面說,印度在一定意義是沒有語言障礙的,英國總計才4000多萬人,歐洲大戰比他想象的更加慘烈,更加好事日久,他們不可能放過印度這么一個擁有龐大人力的國家的。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哪怕現在,英國被德國托在了歐洲,哪怕連馬六甲都被占據了,可是英國在亞洲,依然還有一部分機動力量,這部分力量包括了4個半師的部隊,其中一個師是純粹英軍師,剩下的都是混合師,新組建6個師的部隊,這些部隊全部都在印度,那是在英國最危急的時候,也都沒有動用部隊,必須要有這么多的部隊,才能夠保護住印度的安全。
中國跟印度太近了,特別是得到東南亞之后,在中南半島之中,跟印度已經是隔海相望了,如果不是喜馬拉雅山擋住了中國的兵鋒,如果中國能夠從喜馬拉雅山進軍的話,一度恐怕根本就擋不住。楊元釗如果知道英國人的想法,肯定會啞然失笑的,印度是個好地方,恐怕只有英國人會這么的認為吧。
英國雖然把印度變成了殖民地,可是英國對于印度的控制不高,印度無數陋習,種姓制度還有人等制度,都制約了印度的發展,中國是喜歡地盤的,可是中國希望得到的是沒有后顧之憂的領土,無論是西伯利亞,東南亞都是這樣的,東南亞就麻煩一點,處理那些土人,都是以蘭芳的名義來做的,這樣稍稍的好點,印度就不行了,復雜到了極點的印度局勢,會拖住中國的力量,住印度得天獨厚的農業,在中國的占據了中南半島自后,將不會有任何的作用,中國化肥了幾年使用,在農業上面,有的巨大的優勢,不需要的在擴大了,除了農業,印度拿得出手的東西就真的不多,好處不大,后果的很大,這樣的事情,中國不會出手,現在更是把目標放在了澳大利亞,更加不會理會印度了。
可是中國的這個態度,英國不知道啊的,他們此時此刻,必須要做出選擇,到底是澳大利亞還是印度,印度是面臨威脅,澳大利亞是已經遭遇威脅了。中國對澳大利亞的攻擊,讓這一天英國高層都混亂了,陸軍部,海軍部,高層,議會,全部都在開會,討論的問題沒有別的,就是如何處理中國在澳大利亞的攻擊,可急切之間,沒有更好的方法,這一招怎么也沒有想到,英國能夠抽調的東西不多,甚至有些軍事專家的認為,澳大利亞的龐大土地,或許會成為拖住中國力量的根本。
一個7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少則牽制住的幾百萬的軍隊,中國能夠有多少部隊,這些部隊如果放到歐洲的話,就會成為一個噩夢,如果放在澳大利亞,哪怕只爭取到一兩年的時間,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理由似乎說服了英國,在英國各個系統之中,反對調兵前往澳大利亞的成為了主流。
協約國的兩大巨頭,英美都暫時沒有余力幫助澳大利亞,這出乎了澳大利亞的預料,澳大利亞的高層,之所以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給擴散出去,就是想要得到的英美方面的支持,雖然不太清楚,為什么中國會變得這么強大,可是把俄羅斯和美國打的滿地找牙的中國,顯然不是澳大利亞能夠對付的,可是幾天過去了,從英美得到的消息,讓澳大利亞的高層越來越心涼,一個個的渠道反饋過來的消息,情況非常不樂觀。
美國就不用說了,他們在北美,剛剛被攻擊,現在正在凄慘的舔食著傷口美國,基本不可能干涉澳大利亞的情況的,他們連太平洋都沒有增加兵力,更別說沒有多少交情的澳大利亞,他們更多的是寄希望于英國,可是這一次求救,卻戳破了英國神秘的面紗,原來一直以來,以協約國的領袖,對抗同盟軸心德國最強力量的英國,已經沒有能力兼顧英聯邦的成員國了,哪怕澳大利亞這樣的嫡系。
明悟在所有人心中閃爍,哪怕只是一個小國,哪怕只擁有幾百萬人口,能夠站在一個國家的巔峰,都不是省油的燈,在外界的力量沒有辦法依靠的時候,他們只有考慮自救了的。澳大利亞悉尼,這個澳大利亞最大的城市之中,幾乎大部分決定澳大利亞命運高層都出現的,以往很多國家大事,都是由幾個高層處理,現在參政兩院的議員都被叫到了一起的。
少部分知道事情的,默然不語,剩下的則分屬不同的陣營,他們都在奇怪,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會這么急急忙忙的把他們都叫來,當議長宣布了達爾文被攻占的消息之后,澳大利亞的眾多議員的中間,還有一些甚至不知道達爾文在什么地方。
位于首席的議長,真的有些無可奈何了,阿爾文成為北地的首府之后才成立的,那是1911年的事情,這才幾年啊,澳大利亞還沒有從英屬殖民地徹底的脫胎出來,是貴族和議會共同管理的,有些人甚至很少離開悉尼附近的富庶地區,誰知道邊陲的那里有什么地方,只有少部分,在北部地區投資礦產或者黃金的,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北部地區的情況,可是真正知道的,并不是很多,大部分是簡單的情況。
不過議長和總理早有準備,在大型的會議室里面,留下了澳大利亞的地圖,這是1913年,歐洲戰爭爆發之前,剛剛修訂的,因為是國家級的地圖,足足有一面墻那么大,整個澳大利亞,鎮以上級別的行政區劃,都可以在這個地圖之中找到蹤跡。
地圖上面有明確的記載,眾多高層找到了達爾文的位置之后,忍不住抽了一口冷氣,那是游離在整個澳大利亞防護體系之外的地方啊,為什么中國人選擇位置那么的好,那個地方,是澳大利亞不可能防護的到的地方。
此時的澳大利亞,有些類似于參加歐戰之前的美國,重點防御區域是在首都周圍,東南角的這一片地方,這里是富庶之地,也是澳大利亞發展最早的地方,悉尼,堪培拉,墨爾本三座城市,分別處于不同的方位,人口集中,財富集中的,可除了這三大城市之外,其他地方還沒有開發完善的,甚至連已經開發的三個大城市的,都只是在澳大利亞大而已。
悉尼在澳大利亞目前已經算是少有的大城市了,可是總人口才三四十萬左右,悉尼附近,幾乎聚集著整個澳大利亞大部分的人口,墨爾本,堪培拉三大城市結合在一起,已經超過了百萬人口,要知道,這個時代,整個澳大利亞,7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也不超過800萬人的,甚至以悉尼,堪培拉和墨爾本構成的一個大三角的區域,是澳大利亞人口最密集的區域之一,剩下的,也分布在中部的大草原會中,北部地區,只有寥寥的幾個城市,不到70萬人,跟悉尼這邊完全是天上地上,甚至連交通上都是斷絕,在一個大陸上面,平常的更加常用的方式是用船,不是公路鐵路這些。
7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不過是800萬,這個人口數量跟西伯利亞相差反復了,西伯利亞位于高寒帶,到冬天寒冷的氣候,讓人跡罕至,可是澳大利亞不一樣,相對于普通的平原,是要差一點,可是大部分都是適宜的草原,溫度差別也不大,就是有一些沙漠,卻不是全部,大部分都是適合居住的地方。
事情的關鍵,其實還在于澳大利亞發現的時間較晚,有記載的澳大利亞第一次被發現是1606年,可是那只是短暫的停留,一直到1770年,英國的庫克船長,才真正的發現澳大利亞,并且宣布澳大利亞屬于英國。
從發現到現在,澳大利亞不過是120多年的歷史的,最初還是流放罪犯的地方,到20年之后,才有第一批自由民移民到澳大利亞的,由于最開始,就是發現的東南海域,在沒有衛星的時代,一個700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大陸,如果不是人口足夠的增長,恐怕連疆域都確定不了,人口之于澳大利亞的領土,實在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