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從一開始,西北就沒有輕視,幾乎把他放在了跟南方一樣的地位之上,從最開始,利用林家的關系,向臺灣輸送了第一批的軍火和人員之后,就建立了穩定的渠道。
西北的潛艇,是從德國那里獲取的技術,但是在西北的黑科技的加成之下,潛艇的尺寸在瘋狂的擴大,從一戰中后期,逐步的向著二戰的遠洋潛艇邁進,更大的噸位,更快的速度,更長的續航里程,讓運輸潛艇有了實用的意義。
這個,本來是運力補充的東西,在潛艇部隊為臺灣補充軍力開始,就有了迅猛的發展,西北撥出了大概一半的船臺,用于制作運輸潛艇,這玩意無論是運兵,還是運貨,都不錯,遇到問題下潛,安全性也不低。
不停增加的運力,加上持續不斷的運輸,短短的幾個月時間之中,累計向臺灣補充了超過8000名的正規軍人,還特別包括了2000名底層士官和基層軍官,1500名技術兵種。
這是西北的傳統,也是一個部隊之中,最精華的所在,就是這些底層士官和技術兵種,西北從西北軍成立之后,就一直比較重視這個,軍校成立之后,又著力培養底層軍官,到現在,基本上發展到每一個省都有幾個士官培訓學校,至于技術兵種,在槍支彈藥全部都自產的前提之下,訓練費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任何時候,熟能生巧這一點,都是可以使用的,對于技術兵種來說一樣,西北財大氣粗,甚至連155火炮都可以讓訓練兵種成基數的打,龐大的西北軍,冒出來的技術兵種數量龐大。這些人員,再加上臺灣根據地的人員,最終整合了差不多6萬人的大軍。比起來西北的正規師還有一定的差距,連二線部隊都比不了,加上了技術裝備和戰術的靈活程度上面,遠在普通的日軍之上。也因此,臺灣的部隊,由戰略防守,轉為了戰略進攻的。
幸福谷,此時跟幾個月之前。已經完全變了一個模樣,大量的帳篷占據了整個山谷,而一側的訓練基地上面,大量的士兵熱火朝天的訓練著。
劉燁是正規的西北軍出身,后面又補充了大量的軍官和士官,幾個月的時間連續不斷的訓練,讓霧峰軍有了一絲西北軍的影子,特別是當全部的人員和裝備到位,霧峰軍立刻脫胎換骨了。
實力決定一切,當年手頭上只有幾百人的時候。哪怕是干掉了日本一個聯隊,霧峰軍也只能夠選擇戰略轉移,順帶的,把大部分民眾都轉移了,那些不愿意跟隨的,或者其他地方的,就沒辦法了。
事實上,霧峰周圍的,最終得到了保全,可是在接下來的最少3個月時間之中。其他地方的中國人,卻被日本人弄的很慘,損失了大量軍隊,讓日本人很生氣。對于各方面的壓制,不可避免的大了起來,這些日子,各地都發生了大量的事情。
劉燁很清楚,這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特種部隊的人員太少。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有時候眼睜睜的看著同胞們受苦,只能把心勁用在訓練上面,霧峰軍越早的形成戰斗力,實力越強,就能夠越快的幫到同胞們,只是在那里生悶氣,解決不了任何的問題。
看著手下的霧峰軍,一點點的成型,這時候,從大陸而來的大量武器裝備,加上技術兵種和底層士官,霧峰軍終于成型了,差不多整合了3個師的兵力,在出色的將領的指揮下,對于臺灣的日軍進行了戰略性的攻擊。
日本人對于臺灣的局勢相當的重視,也投入了相當的兵力,比如說新建的師團,不全部的放在中國,為了保證殖民地的安全,分別在朝鮮和臺灣,放了5個,這可能是日本人在臺灣駐扎正規軍的數量最多的一次了,只可惜,主力的師團,都派到了中國山東,剩余的這些都不是主力師團,只有2萬不到的人員,10萬的兵力,戰斗力,還不如原來的臺灣軍。
他們還沒有徹底的安頓下來的,就被霧峰軍的一次反沖鋒,給打的找不到北,4萬人的兩個師團,被霧峰軍集中了優勢兵力,徹底的圍在了臺中地區,三天的激戰,霧峰軍用損失1700人的代價,全殲了4萬人,占據了臺中,整個臺灣震動。
臺灣的地形,西部平緩,東部高聳,中央山脈本就把臺灣分成了兩端,而臺中是聯絡臺灣南部和北部的重要節點,大量有生力量被殲滅,這還不算什么,可是臺中一旦被占據,一舉的把臺灣分成了兩半,整個南方,群情激奮,反抗運動在霧峰軍的推動之下,再一次的高漲,再也不受日本人的控制了。
霧峰軍也順勢,派出了大量的聯絡隊和工作組,全面的推動整個臺灣南部反抗運動,大量的槍支彈藥甚至是人員的支援,源源不斷的進入到南方,南方的日軍被以最快的速度消滅,南方的天變了。
日軍那里能夠白白的看著臺灣落入到革命黨的手中,沒有絲毫的應對方法,日本也調集了目前臺灣上下的全部的部隊,拼湊了差不多8萬人,跟霧峰軍決戰。
這種情況,正式霧峰軍愿意看到的,臺灣地區多山,復雜的中部山脈,會讓戰爭逐步的拖成持久戰,20年的時間,日本在臺灣打下了一個根基,不是西北軍短時間之內,能夠扭轉的,這種情況之下,如果真的躲起來,用游擊的方法,跟西北周旋的話,西北也會非常難受,哪怕他是游擊的鼻祖也是一樣的,
好在,對方沒有做出這樣的選擇,而是選擇了決戰,決戰差不多在4月的前一天舉行,雙方就在臺北的南部的那一片平原,展開了決戰,霧峰軍一共擁有155火炮40門,在這一戰,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日本人二線部隊,最多就配備了108,還只有12門,這還是美國支持之后,日本獲得了大量的100毫米以上的火炮之后,才有的結果,換成之前,也就是75,遠不是一個檔次的。
本身,口徑上面,都差了40多毫米的加上射程和為例上面的不足,這個一次的戰略決戰,和可惜,沒有按照這日本人的劇本來走,短短的四個小時,日本損失了三個師團,最終失去了大量的人員,最終失去了9成以上的機動兵力,剩下的兵力,奄奄一息的退守在臺北,等于說,臺灣的大部分地區,都被霧峰軍或者支持霧峰軍的中國力量所占據的,日本在臺灣的統治,等于說實質上,已經是被瓦解了。
臺灣局面會變成這樣,早在日本人的預料之中,從聯合進隊被殲滅之后,日本人已經食指上面,失去了對臺灣的管轄權和控制權,從某種意義上面,中國人對于臺灣投入了多少的力量,直接決定了臺灣回歸的腳步的。
失去了海軍之后,日本對于臺灣的控制力度大大的下降了,沒有了聯合艦隊,能夠趁之前的功夫,給臺灣送去10萬軍隊,已經算是極限了,現在,很明顯西北在臺灣發力,如果貿然的進去,就會跟山東一樣形成持久戰,說不定會更遭。
再怎么的糟糕,日本也沒有想到,會敗的這么快,日本臺灣軍的將領,沒有意識到,臺灣現在跟之前的不同,兩次戰役,賠進去了全部的人手,現在,臺灣已經無法挽回了。
日本人也很無奈,從中國撤回了大量的部隊,其中50萬,需要去朝鮮,鞏固日本在朝鮮的統制,甚至在陸軍部之中,有一種說辭,東北也守不住了,是否要放棄才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日本也是左右為難,打吧,打不過,西北軍跟日本,在山東,酣暢淋漓的打了兩仗之后,所表現出來的戰斗力和實力,讓日本人嘆服,最少在陸地上,日本人不是對手。不打吧,誰都不會甘心,日本經營東三省多年,這個1906年才在日俄戰爭之中,從俄羅斯人手中拿過來肥肉,面對著強勢的西北真的保不住了,與其被別人趕出去,倒不如保存實力,倒是整個朝鮮的北方,卻可以步步設防,足以抵擋住西北的攻勢。
這倒是正和的西北的意思,東北地廣人稀,無論是物產,還是資源,甚至是重工業的基礎,都不是原來未經開發的西北所能夠相比的,是除了長江中下游這個密集的工業帶之外,西北最看重,也是未來發展最多的地方之一,至于朝鮮,或許在一兩年之后,西北穩定住整個中國的局面之后,自動想歪擴張的時候,會照顧到,現在,一切都還早著呢?
中日之間的戰爭,似乎在日本人退走之后,告了一個段落了,損失巨大,連士氣都被打的一點沒有的日本,只好悄悄的退回去,舔舐傷口,或許是一兩個月,或許是兩三個月,而春回大地的,因為嚴冬的關系,在歐洲大陸上面,沒有多少大規模的戰斗的局面,在春天的腳步之下,被打斷了,戰爭的硝煙再一次的彌漫在了歐洲大陸的上空,戰火重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