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九百零六章 工業野心

大熊貓文學    鋼鐵時代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對德工業輸出的一攬子計劃,是在歐戰爆發之前,就由楊元釗主導之下定下來了,歐洲國家,大多數比較小,除了人口一億以上的俄國,不考慮人口問題,這還是因為城市化的水平不高的,大部分都是農民,抽調大量人員去當兵,不會影響到俄國的工業發展,其他包括英法德,這都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如何調配人員成為了關鍵,大規模抽調人員,肯定會影響到一個國家整體運作。

  對于歐洲來說,在過去一個訓練有素,規模龐大軍隊,足以無視國家實力的不同,過去數百年之中,歐洲大陸的崛起小國眾多,丹麥,波蘭,荷蘭這些國家都是依靠著這個,甚至在歐洲三十年戰爭的時代,只要有錢有糧,就可以依靠錢糧拉起一支軍隊,然后對敵人進行進攻,在一定時間之中,在后勤沒有惡化到無法繼續的程度之前,干掉對方的主力軍隊,戰爭就結束了。

  可是伴隨著熱武器的發展,大炮和機關槍的進步,一個出色的將領,或許能夠改變的局部的戰術態勢,讓局部的戰術占據優勢,無法改變整個戰局,就如同目前的歐洲局勢一般。一個國家在現代化的戰爭狀態之下,雙方比拼的,不單單是國家的軍事實力,比拼的是整體的實力,戰術上面的成功,會逐步的推動戰略上面的成功,可是當雙方的實力,處于一個巨大差別之下,這是無法逆轉的,或者說不是短時間能夠逆轉。

  就如同當年二戰時期的日本和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之初,日本擁有著不次于美國的強悍海上實力,憑借著的偷襲珍珠港,給美國海軍以重創,最少在長達數個月的時間之中,日本占據了整個太平洋地區的優勢,連續的攻占包括中途島在內的眾多島嶼。還南下東南亞,把整個東南亞的肥沃土地和龐大的資源,徹底的納入到了日本的統治之中,到此日本的勢力似乎達到了一個巔峰。在巔峰的時刻,日本兵鋒似乎直指美國,有日本會渡海作戰,進攻美國本土的說法。

  但是這個,只是一個說法而已。日本跟美國在經濟總量和工業的生產能力來說,不知道差了多少,當美國的國家機器徹底的開啟的時候,航空母艦,飛機,各種護航的戰艦,就如同流水線上面的一個個的商品一樣,源源不斷的而來,從戰前日本跟美國的正航的對比是10:8,可是到了中后期的時候。美國居然擁有34艘正航航母,而日本根本沒有多少的增加,甚至因為不停戰沉有所減少,至于護航航母,更是差了天上地上,美國在太平洋戰爭開啟之后,計劃建設的134艘護航航母,最終雖然沒有全部造完,可是百艘以上的護航航母,也絕對可以稱之為海了。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美國人用戰艦海,直接占據了絕對的戰略優勢,這個優勢,即便是日本人再怎么的翻騰。也翻騰不過去的。雖然太平洋戰爭,打了4年,除了最初的1年多,日本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之后,其他的時間,基本上都是美國在打。日本在守,甚至海上力量無法取勝的情況之下,加強了太平洋上島鏈的防護力度,準備用大量的殺傷,擊退美國,讓美國人不敢繼續進攻。

  占據了優勢的美軍,剛開始卻非常頭疼,最初的奪島戰爭,幾乎要打上很久,而且損失慘重,守衛在這些海島上面的日軍,幾乎是悍不畏死,哪怕是自殺式的沖擊,也會拉一個墊背的,這種情況之下,損失慘重的美軍,幾乎失去了繼續前進的能力。

  之后的跳島戰術,破解了這個的難題,越過防衛嚴密的島嶼,跳過之后,選擇攻擊薄弱之地,最終破解了這個戰術,可美軍還是吃透了苦,所以在最后對付百萬關東軍的時候,選擇讓陸軍強國蘇聯出手,卻沒想到,以往強悍的關東軍,已經大部分抽調到海上的島嶼,跟美國死拼,剩下的基本上是弱雞,蘇聯紅軍入關之后,很短的時間之內,就解決了百萬關東軍。

  德國現在的情況跟日本的情況有些類似,看起來威風八面,壓著英法俄來打,可惜這只是戰爭的初期,取得的也不過是一個時間差而已,英法俄就真的那么弱了么,不說俄國擁有1000萬以上的兵力動員能力,就說英法吧,看起來國土面積和人口沒有德國多,可是人家的國土面積只是本國的,英法的實力,還包括了殖民地,龐大的殖民地是英法的原材料和商品傾銷地,一些控制時間久的,也可以成為兵員地。

  殖民地的兵員,戰斗力強的不多,可是裝配了武器當做炮灰足夠了,在現在以壕溝戰為主的時代,這些兵員用來防守,還是合格的,之前英法都沒有動員殖民地兵力,而現在,伴隨著前線節節敗退,損失了差不多250萬的軍隊的前提之下,他們國內訓練也跟不上,本國國民,哪怕做炮灰,也不可能不訓練完成,就派出來,索性,在全世界的殖民地之中,大量的征召部隊,黑人,印度人,甚至是南美洲,都有部隊在集結,然后配置了武器之后,稍稍訓練,就送到了歐洲,成為了炮灰。

  短短幾個月時間,英法在損失了250萬熟練軍隊之后,在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之中,又補充了差不多的數目,其中半數都是殖民地軍團,這也是英法敢于在冬季過后,發起攻勢的根本原因。

  相對于英法,德國就沒有那么的幸運了,缺少海外殖民地,雖然讓德國不至于處處設防,如果英法用潛艇戰對付的德國就不可能有用,德國在歐洲部分的海外運輸,早已經斷絕了,唯一的通道,就是亞洲這邊的,距離歐洲太遠,再加上英法有顧慮,根本不會考慮這方面的問題。

  德國在人口和土地不足的情況之下,根本無法達到真正的平衡,沒有海外殖民地,無法從海外殖民地之中獲得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和炮灰的士兵,這種情況之下,就必須要有所選擇,是工人,還是農民,還是軍人,選擇很少,缺口很大。

  戰爭初期,德國把陸軍的實力加強到一個可怕的程度,這種情況之下,有可能迅速的戰勝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爭取在歐洲大陸取得絕對的優勢之后,然后結束的戰爭,就跟普法戰爭和德意志統一戰爭一樣,占到了足夠的便宜,再逐步的消化占據的人口和土地,然后再推動新一輪的戰爭,德意志就可以依托著這個,成為世界上有數的強國。

  德國是這么想的,英法不配合,協約國集合到一起,跟德國打了一場全面的戰爭,剛開始占據優勢的德國,底蘊不足的毛病就顯現出來,有心結束,可是現在的,他等于是站在半山坡上,不進則退,只要稍稍退縮,就連現在的勝利成果都保不住。

  一攬子計劃,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德國目前或許是3個蓋子蓋7個瓶子,現在西北如果把4個蓋子給拿出來,給瓶子蓋上,這不就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了的。

  楊元釗的目的,當然不是為了那一丁點的傭金和工資,西北的工業總量非常的龐大,這些人力,在西北都可以消化掉,不但可以創造出的工資,還有大量的工業制成品,這是最直接的收益,西北相對于這個世界的眾多國家,并不缺錢,別說是500萬工人,哪怕是5000萬工人,得到的錢,對于西北來說,不是什么大數目。

  他的目的很簡單,為的就是夯實西北的工業底蘊,從后世而來的他,很清楚工業上面的有些底蘊是轉讓不來,這需要漫長時間之中才學會的東西,這些跟先進的機器設備一樣,是真正的工業根基。作為動力工程師,車隊工程師,在穿越之前見過使用同樣設備的兩個工廠,一個位于德國,一個位于中國,可偏偏成品率和產品的質量,有較大的區別,甚至還有傳言,德國人藏私了,沒有把最精華的設備給傳授過來,當時中國跟西方之間,矛盾重重,對方藏私這種想法,是得到了很多支持的,大家以為這就是真正的原因。

  也就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去德國比賽的時候,借助著懂得德語的優勢,在酒吧里面聽到了一段對話的,才知道,原來德國人沒有藏私,確切的說,德國的工廠之中,使用的機器,跟中國工廠之中是一樣,真正讓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不一樣的是人,百年甚至是超過百年的技術傳統,世代相傳的技術訣竅,讓這些機器運轉的就是比中國的好,還有就是組裝的技術,優秀的工人,可以讓平均水準之下的零件,組裝成合格的,甚至優秀的機器,這些都是引進設備和技術所無法引進的東西,是技術強國的真正底蘊和最大的優勢。

  無論是后世,因為隔絕的關系,斷了產業工人的傳承,還是在這個時代,中國一窮二白,幾乎是以西北一己之力的情況之下,發展起來的工業,這一個方面的,跟后世是差不多的,楊元釗借助著強悍的機器和幾乎是體系化培養的產業工人,為西北奠定了一個大工業的基礎,可是那些工業國家骨子里面,沉淀的東西,卻是沒辦法,需要用時間來解決。

  后世根本沒有這個機會去學這個,現在,一戰讓德國缺少了足夠的工人,這是中國最大的機會,只要派出了足夠數量的工人前往德國,學到這些東西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法訣法訣,有時候,說不定就是別人的隨口一點,對于接受者來說,瞬間就明白了的,可對于從一張白紙開始摸索的工人而言,或許是幾十年,甚至百年的摸索。(

大熊貓文學    鋼鐵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