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移默化之中,解決了最大的問題,這是包頭眾志成城的力量,革命黨,說白了,就是一群激進分子,他們大多數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因為教育背景的原因,他們也開始開眼看世界,中國跟世界的差別,讓他們對于社會極為的迷茫,渴望獲得改變,挽救中國,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敢于投身一切,改變一切,現在,有一個新的機會,包頭用實際情況,讓他們明白了,中國還有另外一條路,實業救國,無數人都說起來過,但是整個中國,成功的也只有包頭,洋務運動,是李鴻章等清廷高官一手主導的,可是沒有士紳和一些進步人士的支持,根本就堅持不下去,可是到最后,產生效益的聊聊無幾,也因為如此的,中國的青年,決定用另外一場暴利革命,來改變這個世界,推翻清政府,從這個意義上說,辛亥革命早在1895年甲午戰爭失敗的時候,已經是注定了的。
不過,在這個時刻,歷史擁有了一個新的拐點,包頭在人們目光所不能看到的地方,緩慢的閃動著翅膀,不少青年和進步人士,包括一些地主和縉紳,他們發現了,挽救中國的命運,還有另外的一條路,以工業為基礎,推動商業的發展,趕超世界先進,重新的屹立于世界。
楊元釗就這么的不是刻意的,只是見招拆招的布置,卻恰恰起到了最正面的作用,從面對英法的棉布危機,而在全國范圍內,種植棉花開始。算是籠絡了一部分地主和大地主,至于棉紡織協會和其他的一些輕工業,卻把投身到實業和準備投身到實業的一批人籠絡住了,這從某種意義上面說,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只要包頭的影響力擴張出去,包頭的實力一定會越來越強。
在商會的楊元釗,根本不知道,他已經坐擁了這么大的潛力了,不過快要到新年的日子,一向是他最忙碌的日子。各種公司的報表,年終匯總,包括一些表彰和獎勵,中國人們,特點就是要過個好年。年終的集中盤點很多,現在的楊元釗,可不是3年前,初入包頭的那個毛頭小子,只是他控股的公司,就超過20家,每一家都是超級巨無霸,更別說類似棉紡織集團。鋼鐵集團,甚至是軍火工廠在內的這些,超級商業圈和工業體系。正在逐步的確立。
正在文山會海之中,弄的有些焦頭爛額的楊元釗,在剛剛喘了一口氣的情況之下,就聽到了一個好消息,小寒直接的進來,告訴他:“會長。剛剛接到電報,蔡鍔。蔣百里和張孝淮,他們連快而至了。
“什么?”楊元釗一臉不敢置信。陸士三杰一直都是他重點邀請的,原因無他,包頭沒有自己的軍事體系,依靠從三大將無學堂之中招募,一來有些困難,二來,也不太適合包頭使用,還需要回爐再造,想成立軍校吧,楊元釗又不甘心平庸,包頭已經在陸軍建設上面,走到了中國的前列,甚至是亞洲的前列,軍校如果沒有點特色,那怎么行呢。跟大學一樣,軍校同樣應該有個牽頭人,參考后世常凱申的做法,自領校長,可是負責實際教學的,還需要有一個人。
近代中國,有兩個軍校影響深重,一個是保定軍校,另外一個就是大名鼎鼎的黃埔軍校,黃埔軍校,幾乎影響了20年代之后30年時間,兩黨的眾多高層,高級軍官,都有在其中學習的經歷,至于更早的保定軍校,走出近代不少的將軍,甚至后面的黃埔軍校的教官,不少都有保定軍校學習的背景。而保定軍校的創始人,就是陸士三杰之中蔣百里,號稱是近代中國最重要的軍事理論家和軍事教育家。
可惜1909年他都去邀請了,三杰之中,唯獨蔡鍔一人在國內,他正在江西練兵,他也通過晉商的渠道,去邀請他過來主導新軍,蔣百里和張孝淮,他們正在德國留學,為了邀請他們,通過哈比的關系聯系了,這都過去了快一年多了,還是沒有什么消息,楊元釗就準備放棄了,只道自己的小廟,容不下這么三個大佛,沒想到,三人居然聯袂而至了,難道三個人是約好了。
事實上,三個人還真的是約好的,包頭從武漢勸業會開始,就揚起大名了,可以說,在中國整個民族工業界,成為了一盞明燈,來參觀的絡繹不絕的,這樣的名聲也傳到了江西興辦新軍的蔡鍔那里,蔡鍔在江西呆的不算太舒服,相對于東南沿海,江西的基礎條件不好,新軍能夠拿出來的經費非常的有限,一協的新軍,最多就是保證了槍支,連人員都不齊,這些槍支也不都是新式步槍,甚至連老套筒都有,這是各地新軍基本上同樣的,沒有足夠的經費,又急于拉起隊伍,一定程度上,新軍只是一個架子,別說跟列強軍隊相比,跟北洋相比,都相差巨大。
蔡鍔是何等驕傲之人,江西既然不合他的意思,那就去別處,不過輾轉廣西,也同樣如此,前段時間云南邀請他過去,也有些動心,畢竟是熟悉的地方,還有一些老上司,可是這個時候,包頭的傳聞出現了,關于包頭,早在前年的時候,就有邀請,只不過,在蔡鍔看來,江西堂堂的一省,新軍的興辦都這么的困難,包頭口外這樣的荒僻之地,能夠興建出來一個營,就不錯了。
量力而行才是根本,誰知道,口外如此荒僻之地,居然是一個協,有些太不自量力了,難不成是跟清廷高官賄賂得來的,這樣的部隊,有什么好去的,當時他直接的把他丟在一邊,轉而接受了廣西的邀請。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包頭已經大大的有名了,包頭造已經逐步的在南方開始流傳了,無論是基礎生活用品,還是布匹,特別是專門印染的細布,比英國的布更加的精良,最關鍵的時,這種布,他的價格很實惠,對于一般富庶家庭,足以購買,比英人的最少便宜一半以上,頓時,擠占了英人的市場,成為了整個市場的主流,這樣的一個的地方,這么龐大的現金流,應該是有資金支持的,
只是包頭名聲的話,蔡鍔恐怕還是在猶豫,習慣了廣西,云南距離廣西不遠,再加上有講武學堂,對方的承諾,直接給他一個協統的職位,讓他兩頭為難。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另外的一個電報,也讓天平,逐步的向著包頭那邊傾斜了,出國去德國留學幾年的蔣百里和張孝淮回來了,他們也是接到了包頭方面的邀請,他們是被德和洋行直接的邀請的,乘坐著游輪抵達上海,并且提前發電報,邀請蔡鍔去上海一會。
正準備離開的蔡鍔,欣然前往,見到兩位同學,幾年不見,他們極為同學,可以說比較高興的,蔣百里二人,不但提到了在德校的經歷,感慨列強們的軍隊是多么強大,談論更多的,居然是包頭。
原來,在過去的2年時間之中,雖然楊元釗沒有邀請到蔣百里和張孝淮,卻沒有怠慢,吩咐哈比和德美,對于兩人進行幫助,無論是助學資金,還是聯系實習單位,都盡可能的滿足。
助學資金,對于兩人來說,是不小的壓力,德國較高的物價,也讓他們困擾,本來準備打零工的,卻得到了德美的資助,不但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之中,并且學習之余,可以參觀各大軍事工廠,正規德國陸軍,本身蔣百里等人是被安排到陸軍第七軍,后來哈比動用了關系,讓蔣百里和張孝淮不但在基層連隊,也開始進入到團級,甚至是師級進行歷練,這對于外人而言,簡直是不可能的。
正是這樣的舉措,讓兩位軍事專家,對于德國的軍事了解更加的透徹,特別是參謀部的制度,在基層連隊只是霧里看花的話,到了團級和師級,幾乎是親自的接觸,這讓兩人感激的同時,對于包頭和楊元釗,產生了好奇,到底是什么樣的人物,在中國就能夠影響到德國,也就是深入到團級和師級之后,接觸到更多的高官之后,他們才知道,這一切來得多么的不容易,不管是否要留在包頭,他們覺得,回來了,都有必要見一見,親自的去感謝,至于去留,再考慮好了。
兩人都愿意去了,蔡鍔也正在猶豫,索性也跟著一起去,蔣百里說的對,留下不留下,總要看過才知道,真的不行,即便他們兩個受到巨大恩惠的,都不會留下,更何況是他。
楊元釗沒想到,他隨手吩咐的一件事情,居然讓三人決定走一趟西北,對于蔣百里等人的幫助,只是很不起眼的舉手之勞,錢不用說了,海量的鎢和一些簡單的合作,讓德美跟德方,甚至是皇室比較的緊密,只是一個實習的機會,又怎么要不到,即便是死板的德國,也不是完全沒有人情,只不過要級別到,有巨大的利益,這放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樣的。
在上海匆匆見過之后,三人就啟程前往包頭,而一直都注意著他們人員,立刻給包頭發去了緊急的電報,電報很簡單,只有陸士三杰,聯袂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