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八三四節 風景不如美人素手

  云落每一次和顏沉魚單獨在一起的時候,身心總是輕松的啊,不需要去思考太多的東西。清冷幽美的小魚寶寶,總是能用那清淡的笑顏,帶給云落說不出來的溫柔,這是屬于兩個人之間的情愫,是云落一輩子都是不愿意放手的愛情。

  牽著顏沉魚的素手,云落欣賞著這一片園林的風光,感受著那些背后的故事。過去揚州人民間剪紙主要用作鞋花,枕花,臺布花和床單花等刺繡底樣。現在,由于社會習俗改變,創作題材擴大,揚州剪紙從實用性逐漸轉向欣賞性為主。

  堂屋屏門后原有腰門直抵后花園。是太太小姐們進入后花園賞景之門。西火巷南寬北窄,揚州人俗稱“棺材巷”。巷的南首置一口井,井旁墻下端發磚拱著一道,水井置巷南端,緊鄰兩側住房及前面門樓排房,便于前面住宅平時用方便,若發生火災取水滅火及時。

  旁邊墻上砌成拱形,防止長期取水導致墻體下沉。井旁歷史上原有百年以上老紫藤樹一株,今濃蔭不存。舊日外客來訪,皆由此巷入園,由南至北漸行漸窄,強化了透視感,延伸了空間。更覺庭院深深深幾許。

  出西火巷向左數步可見一段有花窗的粉墻,正中開一月洞門,門上白額陰刻“個園”,竹青填色。門外兩側各有一個方形花壇,花壇內修竹勁挺,高出墻垣,作沖霄凌云之姿,竹叢中插植著石綠班駁的石筍,以“寸石生情”之態,狀出“雨后春筍”之意。

  竹是新成石舊栽,寥寥數筆,點出了春日雨后山林的盎然生意。微風中。陽光下,修篁弄影,疏葉生姿盡現于粉墻之上令人遐想,頗有板橋遺韻。這幅別開生面的竹石圖,點破“春山”主題,告訴你“一段好春不忍藏。最是含情帶雨竹”。

  巧妙地傳達了傳統文化中的“惜春”理念。個園里建筑藝術成就最高、最值得后人稱道的是其后花園的四季假山。云落和顏沉魚從住宅中間的小夾弄進入,往左一轉,可以看到一左一右兩個花臺。

  臺上翠竹亭亭,竹間疊放了參差的石筍,遠遠看去,就像剛破土的春筍,縷縷陽光把稀疏竹影映射在園門的墻上,園門“滿月門”兩側各種竹子枝葉扶疏,“月映竹成千個字”。烘托著園門正中的“個園”門額。

  那在微風中搖曳的修竹又象征著春日山林,這一真一假的竹景,被前面住宅部分的白墻一襯,立于園門兩邊,很有“春山是開篇”的意味。可以領略到春回大地,氣象萬千的感覺。這就是個園著名的四季假山景中的春景。

  春景春山由筍石(白果峰石、烏峰石)、太湖石和修竹、桂花共同組成,布局處理精巧獨特,門外的竹石圖“惜墨如金”。以及其洗練的手法表現了對春的向往和珍惜,點破“竹石”主題。

  墻內的“鬧春圖”不僅婉轉的傳達了人們在春日的喜悅心情。含蓄地道出華國園林發展的開端。春山宜游,不在游程長短,而在游有所得,游有所樂。立于此地向西看,可見一段曲廊連兩間層樓,樓下懸一匾“覓句廊”。

  園中舊有復道樓廊繞園一周。可以“晴則徑。雨則廊”。陳含光在《個園行》中說:“高樓四合干星辰”。

  現只余此殘樓。樓下廊柱楹聯書袁枚句:“月映竹成千個字;霜高梅孕一身花”。再看看園門橫額上的“個園”和粉墻上搖動的竹影真令人叫絕,此語為“個”做了最精彩的注釋。

  春景是四季假山中占地最小、用石最少的一個。這幅別開生面的竹石圖,運用惜墨如金的手法,點破“春山”主題,春光稍縱即逝。它巧妙地表達了傳統文化中的“惜春”理念。

  云落和顏沉魚透過春景后的園門和兩旁典雅的一排漏窗,又可瞥見園內景色,樓臺、花樹映現其間,引人入勝。

  園門外算是初春之景,進到里面方覺仲春的繁榮。仿佛到了驚蟄,萬物恢復了靈性,形態各異的太湖石被園主用來刻畫出一幅生動的似與非似的十二生肖鬧春圖。

  云落和顏沉魚過月洞門,卵石灣道兩側有百年桂花樹十余株,植于湖石圍點的花壇內。東南有以“透風漏月”廳西墻為依托用湖石貼成龍形小山,余勢與花壇綿延相連,花壇內亦有數米高的湖石聳立。

  造園者為了進一步渲染春的氣息,這里所用的太湖石形態別致,酷似各種姿態的動物,以貼山,圍山,點石等手法構成了一幅“百獸鬧春圖”,亦稱為“十二生肖鬧春圖”。

  你看,最早感受到大地回春而微微昂首的蛇,負重向前的春耕牛,還有那氣定神閑的駿馬和活潑可愛的小狗無不惟妙惟肖。

  就連長嘯山林的猛虎,見首不見尾的神龍,聰明調皮的猴子也都被安排的停停當當,當然離人最近的還是溫順的玉兔了,大地回春,萬物復蘇的熱鬧在這里被表現的淋漓盡致。

  十二生肖鬧春圖,此景在熱鬧之余,還另有一番深意。

  翻開華國園林發展史就可以知道,園林最早雛形為園囿,《詩經》毛享傳曰:“囿,所以域養禽獸也”。也就是說,最早的園林是以散養各種動物為主的。

  原來這些神態各異的動物不僅為我們傳達了春的信息,還悄悄地提醒我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不要忘了華國園林的淵源。

  園門內外,同是春景,意境卻全然不同。剛才在門外還是早春光景,到了門內,已經是漸深漸濃的大好春光了。令人驚奇的是,這種變幻,是在你不知不覺間自然而然完成的。

  云落和顏沉魚從兩座花臺春景中步入園門,迎面便是一座四面廳。廳前有兩個用湖石平疊的花臺。西臺植竹,東臺種桂,因而此廳原先稱為桂花廳,現在匾額上已改名為“宜雨軒”。

  宜雨軒面南而筑。單檐歇山式,東西三楹,歇山有磨磚深浮雕,嵌如意卷草,線條舒卷自然流暢。是全園謀篇構局的中心,山水花木等景致的安排全是圍繞宜雨軒次第展開的。

  宜雨軒由著名畫家劉海栗題寫匾額,柱聯是左書名家費新我先生的墨跡:朝宜調琴暮宜鼓瑟;舊雨遍至新雨初到”。點出了竹林喜雨,雨后春筍的自然規律。

  舊雨、今雨源出杜甫《秋述》一文:臥病長安旅次,多雨生魚,青苔及榻,常時車馬之客,舊、雨來,今、雨不來。人情冷暖令詩人感慨萬分。后人由此便用“今雨”“舊雨”借指新朋老友。

  此聯可謂“宜雨軒”的破題導讀,顯然,這里曾是主人接待賓客,與新朋老友歡聚的場所,不過現在也許只有這軒中的梁柱還記得當初的琴聲悠悠了。門前是春景的十余株桂花,也因著這個緣故,揚州人又把宜雨軒稱為“桂花廳”。

  進入軒中,可見一堂橄欖文飾的老家具,暗紅的色澤還傳遞著舊時的典雅,精制的雕工也在訴說曾經的奢華。花幾之上的陳設和透風漏月的一樣,也是“不因無人而不芳”的幽蘭。

  宜雨軒是四面廳,南面設落地長窗,其他三面半窗,四面有環廊,廊前雕欄,東西兩邊設美人靠坐凳。四季景物都繞廳而置,此時此地“人在廳中坐,景從四面來”,春、夏、秋、冬竟一起隔著窗兒到了眼前。時光象是停留了腳步,四季也沒有了更迭。

  那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感慨,在這里是再也說不出了。走在軒外的環廊上,腳步也就有了任意穿越時空的輕靈,仿佛那靜默的四季山真的替我們留住了似水的年華。

  云落和顏沉魚從廳中朝南而望,到處是綠意盎然,近處是青竹、叢桂。透過圍墻上四個水磨石砌的漏窗及月洞門,還可以看到剛才路過的竹石小景。

  近景遠景既內外有別,又隔而不閉。這種以內外互對互借來增加入園第一景的深度的造園手法,是個園的獨特之處,可謂別出心裁。

  從桂花廳沿著軒廊往西走,經過一片密密的竹林,便來到水池邊上,隔水往北望去,只見藍色的天幕下,巍峨屹立著一座蒼古濃郁、玲政剔透的太湖石假山,山下有石洞,山上有石臺,形姿多變,形狀宛如天上的云朵,這就是夏山。

  夏山位于宜雨軒的西北,修竹依依,綠樹成蔭,數株高大的廣玉蘭和楓楊掩映著一座蒼翠欲滴的太湖石假山,湖石色澤青灰,飄逸俊秀,形姿多變,狀若天上帶雨的云朵。

  華國畫里有“夏云多奇峰”的意境,因為夏日天空中變幻萬千的巧云多像奇異的山峰,個園夏山便是利用太湖石柔美曲線以掇山手法,壘石為停云之勢,來模擬夏日天空中的云朵。

  夏山前有一泓清澈的碧水,水上有曲橋一座,通向洞口,巧妙地藏起了水尾,給人以“庭院深深深幾許”的觀感。池中遍植荷花,一眼望去,“映日荷花別樣紅”,突出了“夏”的主題意境。(

大熊貓文學    他從末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