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七十九章 裝在套子中的人

“克秋殺”有優點,也有不可忽視的缺點,首先是它的準確性太差了,其實科研攻關小組主要的研究目標就是要搞定火箭彈在飛行過程中怎樣才能不偏離方向。品書網  可惜這個問題的確很復雜,涉及到空氣動力學問題、火箭彈的配重問題,還和火箭彈噴出爆炸氣體的方向、位置有關。

  這些問題都很難解決,科研小組遲遲不能出成果,最后還是劉厚看不過去,他憑記憶,畫了一張后世火箭彈的外形圖交給研究小組。研究小組照貓畫虎,在火箭彈的尾部加上四片尾翼,這才大大提高了火箭彈飛行時的穩定性,使準確度提高到一個可以接受的程度。

  即使這樣,現在的“克秋殺”準確度還是大大不如火炮。說到底它不過就是一個土煙花而已,沒有制導系統,它就只能打到一個大概的范圍內。

  在一里路射程內,誤差在十幾步甚至幾十步的范圍內,如果超過一里路,誤差很可能會超過百步。對付敵人的大部隊是沒問題的,在這個動不動就幾萬人以上的戰爭時代,軍陣排開幾里路甚至幾十里都是有可能的,誤差幾十米實在不算什么。

  它的第二個缺點就是笨重,這主要是因為劉厚一味貪多造成的,一門炮偏要弄五十個炮筒,一個炮筒是很輕便,五十個就重得可怕了。

  第三個缺點就是太浪費彈藥了,發射一次就五十發,而且這些彈藥還不是那么容易制造的,剛才說過,為了保證準確性,制造精度要求很高,歸根到底,就是錢財問題,這些東西非常燒錢。

  浪費彈藥帶來的第二個問題是輜重壓力很大,這個時候沒有機動力,運輸全靠人力和畜力,如果要打一場大仗,要運的火箭彈多了,還真不容易解決運輸問題。

  要知道,后世的大戰當中,使用幾千甚至幾萬顆火箭彈是常有的事。這樣的使用量,無論是使用成本和運輸成本都不是現在的蜀國能承擔得起的。幸好,現在只需將這種大殺器用作威懾力量,數量少點也無所謂。

  巳時,“克秋殺”和10門銅火炮已經被推到軍營外面五百米外,這個距離上,對方火#槍的威脅幾乎為零,但是火炮和火箭炮都在射程內。火箭炮雖然射一兩里路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在五百米范圍內,可以大大提高準確性。

  火炮用的也是開花彈,因為炮彈飛那么遠的距離,動能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如果用實心彈,殺傷力會比較弱,但是開花彈的殺傷力靠的是炮彈本身爆炸產生的破片和沖擊波,和距離遠近沒有關系。

  這種試驗新武器的歷史性時刻,劉厚當然是要跟來看看的,于是,劉厚下令擺駕入城。這個時候,整個城池絕大部分地方都處于hong軍的控制下,危險性已經很小了。即使是這樣,劉厚依然不忘做好保衛工作,畢竟他現在已經身為皇帝,萬金之軀是不能輕易涉險的。

  皇帝車架的周圍幾里路都有明暗哨探在活動,明處的士兵將百姓和閑雜人等全部驅趕開去,暗處的哨探監視是否有暗中潛入的刺客。在內層就是趙統率領的近衛營,他們簇擁在皇帝車駕邊上,將皇帝的馬車圍得水泄不通。

  皇帝坐的馬車裝飾并不奢華,相反,車廂看上去就像一個黑不溜秋的大鐵箱子,事實上這的確是個鐵箱子。

  這個車廂四壁加上車頂、地面都是用厚鐵板做成的,別說是用火#槍,就算是用現在hong軍最先進的霹靂雷、地雷甚至艦載大炮轟,也別想傷害到車廂里的人。

  車廂外表樸實無華,車廂里裝飾卻是舒適、柔軟。為什么要特別強調柔軟呢?原來車廂四壁和車頂、地面都裝上了柔軟的內襯,這樣做不是劉厚有什么特殊的喜好,完全是為了防止里面的人撞傷。

  一旦發生翻車事故,例如真像剛才說的那樣,如果被艦載炮那個級別的大炮轟擊,雖然車廂壁不會被轟破,但是炮彈巨大的動量有可能會將車廂掀翻,這個時候,柔軟的車壁就會減輕乘客所受到的傷害。

  看起來被包得嚴嚴實實的車廂,坐在里面卻不覺得悶熱。因為車廂有很好的通風設備。車頂和四壁都有像篩子一樣的透氣窗,只要拉開遮擋窗戶的鐵板,就是會露出這些細小的透氣孔。

  這些透氣窗是在厚鐵板上鉆出來無數個比子#彈略小的小孔,子彈打在上面是無法穿透過去的。只要遭到襲擊,里面的人可以躲過第一波的打擊,然后迅速將鐵板拉上,將車廂完全封閉,那么后續的打擊也一樣奈何不了他。

  通風系統另一個重要的組成是人工通風,說白了就是鼓風機。鼓風機其實每什么稀奇的,因為這不是電動鼓風機,是人力鼓風機。

  本來劉厚還想仿照后世的風扇,弄三片風扇葉子,再弄個裝置帶動風扇葉轉動的,誰知道那些工匠聽說是為了將風鼓進車廂,直接就將鐵匠打鐵用的氣囊拆了兩個下來,安裝在車頭上。

  打鐵用的氣囊是用來將空氣鼓進爐子里,使爐火燒得更旺的。現在不過是將出氣口裝在車廂上而已,技術上沒什么難度。

  事實上,現在打鐵行業也在逐漸淘汰這種氣囊,改用出風量更大的風箱。不過,車廂是不需要太大風量的,用兩個氣囊已經足夠了。

  這種氣囊還是聲控的,開關只要說一聲就行了,風量大小調節也是一句話的事,十分方便。

  相應的,其缺點就是很浪費人力,每個氣囊都需要一條大漢負責鼓氣,而且每過一段時間就要輪換,以免他們過于疲勞。

  所以,在劉厚的車攆上,或站或坐著很多人,車廂只是在整個車攆的中間位置,在車廂前后還各有一個只有車頂的平臺,各種輔助性人員就是在這兩個平臺上的。

  車廂前的平臺上,在最前方是兩個御者,這也是唯一坐著的兩個人,他們的職責就是趕馬架車,相當于正副機長,他們一共趕著八匹馬,對于一個皇帝來說八匹馬不算多,劉厚并不在乎排場問題,只是因為這倆車實在太重,不得不多用一些馬匹才能拉得動。

  他們后面是兩個持戟的武士,再后面是兩個持塔盾的武士,最后是兩名持火#槍和馬弩的神射手。

  車廂后面那個平臺的兵力配置和前面一樣,所不同的是少了兩位御者。在這樣嚴密的保衛下,如果還有刺客能突破防線進入到車廂,他就會發現里面的皇帝竟然還穿著全身盔甲,這套鎧甲刀砍斧削都很難破得了防,就算是用火#槍也是打不穿的。

  為什么這套盔甲那么厲害呢?因為這套鎧甲和一般的中式魚鱗甲不同,而是像西方騎士用的那種板甲。

  這種板甲是用水力沖壓機沖壓而成,每個部件就是一整塊鋼板,中間沒有任何縫隙,例如,保護胸部的就是一整塊半弧形胸甲,后背又是一塊背甲,兩塊合起來就可以將整個上半身保護起來。

  這種鎧甲的防護能力自然比一般的鎧甲強不止一點半點,問題是有點笨重,非身強力壯之士無法穿著它上戰場。

  不過劉厚并不需要穿著它上戰場,只是穿著它坐在車廂中,就算出來也不過是站在那里發號施令,頂多也不過是慢慢走動幾下,他還頂得住。

  他平時也經常練習武功,身體素質還算不錯,還是可以承受得住這件鎧甲的重量的,出巡的時候穿出來,就當是鍛煉身體了。

  劉厚有時候覺得自己就像契科夫寫的那個裝在套子中的人,可是沒辦法,現在還是非常時期,四國混戰,國內外形勢非常復雜,想要他小命的人多了去了,可能稍一放松警衛措施,就有刺客飛撲過來殺他。

  他死了不要緊,關鍵是他知道,自己死了之后,蜀漢政權估計是保不住的,三國時代最后的結局他是知道的。

  蜀漢不存在,那跟隨自己的這些人下場必然也不會好到哪里去。還有一個原因,劉厚曾經看過一些文章評論,說后來的五胡亂中華,根源在于三國時代軍閥混戰,漢人死得太多了,剩下漢人數量太少,以至于沒有足夠的力量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

  劉厚不知道這種說法到底對不對,但是如果真的有這個原因,他一定要竭力阻止這件事的發生。如果是那樣的話,說自己一身系于千萬黎明百姓這句話可不是別人用來拍馬屁的套話,而是很實在的,很現實的對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未來的描述。

  劉厚在軍營外下了車,幾個盾牌手手持塔盾在他周圍將他圍了起來,炮兵營長過來匯報說火炮和“克秋殺”火箭炮都已經準備好,隨時可以發射,等待陛下的命令。

  劉厚正準備下令開炮將#軍營中不肯投降的叛逆轟個粉身碎骨,突然聽到有傳令兵飛跑過來向他匯報。劉厚心想,反正時間還早,先不忙著開炮,還是聽聽又有什么情況再說,于是,讓親兵放那個傳令兵過來。

  那個傳令兵小跑到劉厚跟前,單膝跪下,雙手高舉一本賬冊道:“報,第四師第三團奉命清點武器庫,現已清點完畢,賬冊在此,請陛下過目。”

  第四師就是朱褒的部隊,其實就是個后備師,平時主要任務就是保護輜重部隊,保護后勤補給線路。成都城太大,第一、第二、第三師這幾個作戰部隊都投入了進去,兵力仍然顯得不足,于是,對成都各種府庫的清點工作,還有一些維持市面治安的工作,劉厚就交給了這個后備師來做。

大熊貓文學    重生之我是阿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