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5年3月30日,經過將近三個月時間長途跋涉(黑海封凍,不能行船),華夏東岸共和國駐歐全權特使高文剛終于抵達了克里米亞汗國的首都貝克奇薩萊。
說真的,他已不記得這是他第幾次來到這個國家了。但不管怎樣,克里米亞汗國如今已經是東岸人撬動黑海局勢的支點,萬萬輕忽不得,因此來多少次都值得,都有必要。
哈吉·格萊大汗最近身體不太好(這也是他沒有率軍親征波多利亞的原因),病懨懨的,不過還是在東岸人設計的豪華宮殿內接待了高文剛一行人。
格萊大汗馬上出身,一輩子打過不知道多少仗,再加上克里米亞這個國家的體制特性,因此他對軍隊建設非常在意,也很上心,從來都是竭盡全力供養的:克里米亞汗國經過多次組建、裁撤、再組建、再裁撤的怪圈,最近十年來已經基本穩定在三萬人常備軍的規模上。
毫無疑問,對于一個人口不過一百多萬的落后小國而言,三萬人的常備軍規模已經非常巨大了,更何況這個國家還是個半封建半游牧的體制,生產力水平天然就不是很高,故能保有三萬人的常備軍總額,已經相當牛逼了,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可以稱得上是“窮兵黷武”。
這三萬人里面,兩萬人是騎兵,傳統意義上的克里米亞韃靼騎兵,彪悍、輕捷、精狡,多由窮苦農牧民或大汗赦免的奴隸組成,由國家提供薪水、給養和訓練裝備,東岸軍事顧問參與并幫助組建了其后勤系統、訓練系統、情報系統和指揮系統。雖然不可能樣樣教給他們——其實東岸人在軍事上也只是技術和制度領先,其他很多方面也就一般般,和舊大陸同行們還是有互相學習的地方——但已經讓這支軍隊戰力倍增了。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克里米亞汗國除了大汗或貴族們親領的部屬外,是沒有什么常備軍的。他們遵循的還是草原舊制,即一旦有事,臣服于大汗的各部族首領帶兵勤王或出征。他們帶的兵,其實就是部落民罷了,只不過是家里有幾個奴隸和一些財產,生活還算過得去的部落民。出征的時候,部落民需自備馬匹、干糧、武器和其他軍資,在指定時間到指定地點集合,然后由部落長老或酋長率領到大汗金帳所在處應命。
可以看得出來,即便克里米亞汗國的部落民們較為富裕——意味著從繁重的生活勞作中解脫了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可以打熬身體,錘煉戰技——但畢竟不是職業士兵,不可能全天候、高標準地進行軍事訓練。就算有一些人比較自律,堅持訓練,但也僅僅只是小范圍罷了,大范圍的協同作戰還是有所欠缺的,而這往往也是草原游牧民們的通病,組織度低!屬于先天的病根子,要彌補的話比較困難,除非出一個雄主用鐵血般的紀律教會他們這一點,但雄主往往是很少的。
而這其實也是草原游牧民們在渡過了極盛期之后,開始轉衰的重要原因,無他,不合時宜的古代軍事體制拖了后腿!想想看吧,當歐洲各國工商業日漸繁榮,社會生產力水平逐漸提高,開始供養得起規模越來越大的常備軍隊。這些軍隊數量龐大,裝備精良,訓練頻繁,戰斗力自然比每天為生活奔波的非職業軍人要強多了。
可以這樣說,當初土耳其人如果不迅速轉變體制,從游牧國家過渡到封建國家的話,他們也就如同歐洲歷史上鬧過的“黃禍”一樣,最終湮滅于歷史長河之中。索性土耳其人比較清醒,及時進行了痛苦的改革,與當地的封建領主們結合,最終建立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與他們對比鮮明的是,盛極一時的金帳汗國、帖木兒汗國都分崩離析了,落后的生產關系無法駕馭先進的生產力,國祚何其之短耶!
如今東岸人幫助格萊大汗建立的這支常備軍,可以說是邁開了汗事體制改革的第一步,至關重要。走出了這一步,克里米亞汗國也就有了常年維持著一定戰斗力的“快速響應部隊”,在應對周邊局勢時也將更加從容。
而且,從軍事指揮體系上來講,這支三萬人的軍隊只對格萊大汗的家族負責,等于是大汗手里的一把利器,同時也是整個國家的穩定器。今后大汗本人若想做什么改革的話,那么依靠這支常備軍為后盾,加上大義名分的幫助,基本上阻力會小很多。真要說起來,這支常備軍有點奧斯曼帝國蘇丹本人直轄的加尼沙里軍團的意思,為蘇丹本人的意志服務,震懾各種不聽話的諸侯,同時退役的軍人可以進入政界發展,進一步鞏固蘇丹本人的權力。
除此之外,這支軍隊其實也是給了底層人民——格萊大汗經常找理由赦免一些奴隸,給予他們汗國自由民的待遇——一個非常不錯的上升渠道,因此受到了汗國境內絕大多數人的歡迎。這種擴大統治基礎,傳播聲望的事情,是任何一個統治者都爭相去做的事情!
此間的奧妙,格萊大汗不是傻子,當然也是知曉的,因此常備軍就在他本人的強力推動下,一步步建成了。而東岸人作為其中重要的參與者,自然也獲得了大汗本人極大的善意,于是兩國之間的關系看來是愈發密切了,連帶著東岸人引來的意大利資本都受到了格萊大汗父子的看重,因為他們能夠提供養軍的至關重要的稅收。畢竟三萬新軍的維持費用,即便以克里米亞汗國的低水平,一年下來總還是需要耗費價值相當于250萬東岸銀元的錢糧物資的。即便克里米亞韃靼人善于搶劫,近來的經濟交流又極大充實了國庫,再加上本身一百多萬人口的國民生產的財富,也只能勉強供給罷了,且時不時還需要奧斯曼帝國接濟一番(當然現在卻是斷了),因此這個國家現在是越來越重視外來資本的投入,對待諸路財神爺們也非常客氣,特別是這些財神爺本身和他們沒有任何沖突,相反還大量購買他們所產的牲畜和農產品的時候(每年貿易額已經穩定在三百萬元以上,且還有繼續增長的空間)。
“俄羅斯人最近在東烏克蘭大肆征稅,因此不少哥薩克逃到了我們這邊,帶來了很多信息。我說不好俄羅斯人征稅的目的是什么,但毫無疑問他們有可能會做出一些軍事行動,不是這里就是那里。反正,他們大概是認為機會已經來到了吧。”大汗的臉色有些蠟黃,應該是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的緣故,不過他的精神卻還不錯,聲討起俄羅斯人來毫不留情,只聽他說道:“但只要他們敢來,我們勇猛的騎兵就會將他們的狗頭給砍下來掛在旗桿上,我們會做到這一點的。俄羅斯人都是懦夫,當年莫斯科被我們包圍的時候,他們害怕得瑟瑟發抖。”
“俄羅斯人一旦派遣大軍進入西烏克蘭,請務必要小心對待,這些年來他們的陸軍實力增長很快,輕視對手是要付出代價的,陛下。”高文剛接過侍者遞過來的一杯奶茶,一邊捧在手心取暖,一邊勸誡道:“與俄羅斯人爭戰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在與他們展開全面戰爭之前,我們最先需要做的,無疑是搞好自己的內部生產,以便在可能曠日持久的戰爭中能夠堅持更長的時間。大汗,這一點非常重要,您的國家在持久力這一方面有所欠缺,務必要注意了。”
“我已經將歷次獲得的人口中的工匠全部給予了良好的待遇了。我能干的兒子薩達特在貝克奇薩萊城外建立了大量的工坊,專門制造甲具、馬刀、長矛、弓箭和火槍,唯一欠缺的就是鑄炮能力還很差,這點恐怕需要你們幫忙了。另外,卡法鐵礦的開采與冶煉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急需懂行的人解決,這一點我已經和當地奧斯曼駐軍的最高指揮官溝通過了…”格萊大汗一聽高文剛這么說,立刻提到了這些年“攢”出來的家底。
“大汗,這些技術細節的問題,請容后讓我的隨從和您的臣子好好商討。”高文剛不客氣地打斷了哈吉·格萊的話頭,然后用一種凝重的語氣說道:“陛下,上次我們提到的在貴國全境劃區設縣,建立定居村莊、城鎮的事情,您考慮得怎么樣了?您要知道,為了幫助貴國進行這種政體上的改革,我特地寫報告給本土申請,為貴國預留了一百名政務官員的留學名額。這不是一件小事,而是我動用了大量資源才爭取到的機會。陛下,為了貴國的未來,請您慎重考慮并盡快予以答復。”
其實,東岸人為了強化克里米亞汗國這個黑海貿易的支點,多年來一直試圖為這個國家進行全方位的改革。所幸最近幾任大汗都比較給力、開明,配合東岸人進行了許多卓有成效的改革,如軍事體制的改革(常備軍的建立)、經濟體制的改革(引入外資發展經濟)、社會體制的改革(在全國范圍內分區劃縣,建立定居城鎮)、政治體制的改革(加強集權,用對大汗負責的政務官員部分取代貴族、酋長的作用)等等,一步步將這個國家向現代文明國度推進。
當然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克里米亞汗國改革了幾十年,雖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但阻礙仍相當巨大,有的時候甚至就連大汗本人都有所疑慮。因此,東岸人必須時不時地與他們進行溝通,并且催促,才不至于讓這個國家的改革陷入停滯乃至倒退。
東岸人相信,當克里米亞汗國慢慢蛻變成一個正常國家的時候,他們的生產力會有一個集中的釋放,這無疑是會大大增加其國力的。而也只有讓克里米亞汗國的人口、經濟和軍事實力不斷增強,才能夠在日益強大的俄羅斯面前保持一定的抵抗能力。否則的話,怕不是被那些貪婪的俄國人一夜之間就給推平了。
格萊大汗這會聽高文剛催促派遣官員留學的事情,左思右想了好一會兒之后,最終才嘆著氣說道:“你放心吧,派遣人員留學的事情,問題不大。我現在還沒死呢,一些鼓噪反對的聲音也不過如此罷了,這些事情我會處理的。”
高文剛聽格萊大汗這么一說,心中頓時一定,這下滲透、影響這個國家的最后一個環節也完成了。只要這批留學完畢的官員返回克里米亞,到各區縣、城鎮任職后,東岸人在政治上有影響力,在軍事上熟人也很多,在經濟領域更是占據主導地位,那么克里米亞汗國從今往后大概就只能在東岸人的指揮棒下不自覺地起舞了。而這,無疑也正是多年來他們所一直追求的了——其實他們更大的野望是如此這般炮制奧斯曼帝國,但這個難度可想而知,況且如今東岸對這個老大帝國的影響力還不足以實施如此高難度的操作,因此提前拿克里米亞汗國練練手也好,至少多了經驗了不是。
與格萊大汗會談結束后,高文剛又應邀參觀了駐扎在首都近郊的常備軍的操演。在這次規模超過了五千人的大型會操中,那支剛剛從波多利亞戰場上經歷過戰爭洗禮的新式步兵表現搶眼,讓高文剛也刮目相看。
他了解到,這支步兵下個月就會開拔前往北方的韃靼壕溝駐扎,以隨時馳援各處。而這個韃靼壕溝呢,其實最初也是東岸人幫助設計的防御工事群,后來又屢次提供技術幫助他們擴建、加固,至今已形成了一條橫亙在半島與大陸之間的史詩級防線,沒有人可以在不付出大量死傷的情況下輕易攻取,是半島的最后一條保險繩。
“希望在有這些軍隊和堅固防線的保護下,這個國家能夠更加不受打擾地進行改革吧。在如今這個大爭之世,落后國家不改革、不革新,那么就是死路一條,終將被歷史所淘汰。這一點,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其實都是沒什么兩樣的。”高文剛最后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