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四百零九章 漂洋過海(一)

大熊貓文學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探索”號四桅蒸汽機帆船停靠在鎮海港海軍基地的碼頭邊,裝卸工人們正在往船上裝運最后一批補給品。無彈窗其中有腌肉、面粉、咸魚、酒水等食品,此外還有一些武器彈藥和備品備件——分量都是超常規配置的,為的就是能夠在海上盡量堅持較長的時間。

  代理船長的吉文海軍少尉在最后檢查了一遍船上的各種設施后,便走到了擔任此次行動總指揮的張金華面前,開始小聲報告船只所攜帶的貨物與人員。

  張金華今年剛滿35歲,穿越前是一名高中生,經過十幾年的歷練后如今正是體力、精力、智力等處于巔峰期的時刻。而他又有著在造船廠和遠洋商船隊服務多年的履歷,如今由他帶隊前往東方進行探險行動非常合適。

  “探索”號滿載排水量1250噸,雙軸雙槳170馬力推進,設計航速10節,最高航速14節。由農業部、民政部以及交通部共同出資贊助,擁有船員24人、炮手32人,以及探險隊成員36人,總計92人。

  這艘船是東岸時隔數年后生產出的又一艘探險船,她將載著探險隊的成員們經南非前往澳洲,然后再從澳洲東海岸北上后再折向東,尋找傳說中的大溪地(塔希提島)。這個島上有此時世界上產量最高、含糖量最高的甘蔗品種,后世世界上幾乎所有甘蔗都有塔希提種的血統。

  不過這個島也不好找,深處大洋之中,即便東岸人有著精確的海圖。以及六分儀、機械手表之類的航海工具和專業的氣候知識。找到這個島依然需要大量細致周密的準備工作。以及一點點天尊的眷顧。而且你還得挑個好時候——準確地說是南半球的夏秋季節,這樣才不會遭遇逆風或惡劣天氣。

  當然了,“探索”號探險船裝備先進、人員精干、物資充足,出發跨越大西洋進入印度洋,然后甚至還要開入太平洋,航程漫長、海況復雜。這么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若是僅僅為了尋找一些含糖量高的高產甘蔗種子,那也實在是太扯淡了一點。因此,“探索”號探險船其實還肩負著從澳洲金山港向東。探索順著西風帶邊緣地帶航行至美洲智利海岸線的可行性的重任——這事事關國家重大戰略,必須盡快付諸行動。

  在最后往船上裝了幾箱藥品后——這是運至須鯨港的——“探索”號探險船的兩座鍋爐開始緩緩生火加壓,同時水手們也開始升降帆布、調整帆桁。進出港的時候還是使用蒸汽動力比較靠譜,也更簡單,而等航行到大洋上后,就主要依靠風帆動力了,畢竟船只煤倉里的燃煤是有限度的。

  上午十點,最后一批物資裝運完畢,張金華在又核實了一遍載貨后,便和碼頭港務局官員簽字交接。然后便登上了船只進了船長室,攤開滿桌子的海圖、氣候、地理洋流信息。以及原住民風土人情等各種密級很高的資料,開始了自己的研究。

  而在擔任總指揮的張金華進了船長室后,代理船長的吉文少尉也站到了艉樓二層甲板圍欄邊,意氣風發地開始指揮水手們操作船只,離港出發。與他們同行的還有一艘經過蒸汽化改裝的大飛剪貨運船只,該船滿載了450噸標準塔城精煤以及大批武器彈藥——這都是往須鯨港運輸的,專供海軍太平洋臨時特遣艦隊使用。

  就這樣,兩艘船經停布蘭卡港一天后,于1月31日抵達了馬島須鯨港。夏天的須鯨港尚未進入捕鯨的黃金季節,因此港灣內停泊了大約十余艘各國捕鯨船——大部分是荷蘭的。這些捕鯨船的水手們在碼頭酒館區內喝得爛醉如泥,然后醉醺醺地跑到一些做半掩門生意的瓜拉尼婦女的家里,花上四個里亞爾便能睡上一晚。

  當然也有一些水手和船長們沒有在須鯨港內花天酒地,他們稍稍改裝了下船只,然后出海去追逐槍烏賊的漁汛,又或者北上去追尋鱈魚和滑柔魚的影蹤。所有捕獲的海產品都將就地賣給東岸人,一艘東岸補給船遠遠跟在這些來自荷蘭、英格蘭的漁船后面,一邊收購漁獲一邊向他們出售各種補給品——就如同在紐芬蘭漁場的那些專售雜物的“口袋船”一樣。

  須鯨港的鎮長馬蒂亞斯正在碼頭附近檢查牲畜圈欄的建設,在看到又從外面過來兩艘大船后,立刻樂呵呵地飛奔了過來,一邊跑還一邊說道:“上帝保佑,前往太平洋的船只又回來了嗎?”

  “不,是前往太平洋的船只即將出發了!”吉文少尉腳踏踏板,敏捷地來到了碼頭上,港灣內四處亂竄的涌浪對船只造成的顛簸似乎一分一毫也沒影響到他的動作。

  “那真是太遺憾了,我還以為須鯨港的牲畜數量又要增加了呢。”已經40多歲的馬蒂亞斯鎮長穿著一件黑色中山裝,腳踏雨鞋走了過來。他身后還跟著三個臟兮兮的小孩,據介紹是他的三個兒女,他們似乎是去照顧羊圈里的羊了,身上彌漫著一股腥膻味。

  “從上個月開始,已經連續三個月有船只從太平洋那邊過來了。”馬蒂亞斯船長說道,“每艘船只都載滿了牲畜、金銀錢幣、藝術品等各種物資。金銀錢幣對我們無用,況且也需要上繳給國家,但牲畜我們卻能夠保留大部分。只可惜這些牲畜顯然是被挑剩下的,瘦骨嶙峋,個頭也不大,看樣子健康的成年牲畜已經被麥哲倫情報站的人都挑光了。”

  對須鯨港的居民們來說,麥哲倫情報站的存在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幾乎每個人都知道這個地方,只不過具體位置不是很清楚罷了,畢竟往那里運輸補給物資的船只都需要在須鯨港停靠補給一番,甚至很多物資就暫時存放在這邊的倉庫里,等待隨時取用。

  前陣子海軍太平洋特遣艦隊在智利、秘魯一帶連續作戰,繳獲了大量的物資和牲畜。其中那些有用的物資如銅塊、可可、蔗糖、煙草、皮革、絨毛等自然是存放至須鯨港倉庫內,以等待時機運回本土了。至于繳獲的那數千頭牛羊,則在政務院的指示下就地分發給麥哲倫情報站和須鯨港兩地,當然也有少部分給了伴隨東岸人出戰的阿勞坎人。

  由于麥哲倫情報站附近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并不合適大規模種植農作物——目前該地僅有少量開墾的燕麥、黑麥、土豆田,產量極低——因此,為了維持這個人口規模有越來越大趨勢的重要節點的生存,因此政務院特許該地可以截留海軍從智利、秘魯繳獲的大量牛羊,并利用這里一望無際的草原進行放牧,以盡快擴大種群。

  與麥哲倫情報站相似,馬島須鯨港也被特許可以截留剩下的牲畜——主要是綿羊。須鯨港附近天氣寒冷、氣候潮濕,目前當地居民以種植土豆這種耐寒作物為生。當然了,土豆僅僅是為了給大家提供部分淀粉,該地的谷物還需從本土輸入。此外,蛋白質的補充就只能靠魚了,脂肪則是靠自己飼養的牲畜。

  須鯨港的環境還是非常適合放牧的,目前這座東岸船只前往印度洋、太平洋的重要中轉港口城市已經有了超過六千頭牲畜,人均擁有牲畜5頭。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牲畜是綿羊,就放牧在城市周圍。島上能威脅到羊群的野生動物并不多,僅僅只有少量野狐或南極狼而已,基本上羊群能夠迅速發展壯大。

  后世這座群島的主要出口品可不就是羊毛和羊肉么,幾十萬只羊給該島不多的居民帶來了豐厚的收益。在東岸時空島上1200多居民(瓜拉尼人占30、查魯亞人占30、歐洲人占20、明人占20)的收益也不差,普遍年收入在75元以上,比本土高了將近30。只不過錢在這個荒涼孤僻的地方并不是太有用,這里的商業還相當原始,很多居民還習慣以物易物。須鯨港的商業有所發展,也就是在近兩年本港人口增多、且外地捕鯨船、捕魚船大量涌入這里后才開始的。

  張金華等人并沒有打算在這個陰冷的地方停留多久,他們在花了一天時間卸下了所載的貨物(武器彈藥、藥品和部分糧食)后,又往船上裝載了大量五香鯨肉干——這可是遠航船只的標配食物——以及大量的海豹油。

  由于馬島上存在著數量龐大的海豹、海獅、海獺等動物,這些動物的皮毛不但能制成質地優良的皮革,其脂肪、內臟也能熬制高等級的工業潤滑油,而這也正是兩艘探險船所急需的物資。目前島上這些動物的種群數量大,依照中央的政策,本地居民們每年可以在非捕鯨季節捕殺額定數量的海豹、海獅,然后在本地制皮、熬制潤滑油,以供應往返這個港口的東岸船只使用——而這也是現階段本地居民們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2月2日,“探索”號領銜的兩艘船只離開了須鯨港,然后首先航向正東,再接著順著洋流和西風向東北方向航行,直朝南非河中港而去。(

大熊貓文學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