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爾西下半場的邊后衛防守明顯收緊禁區。
并不算新鮮的變化。
內外兩線,切爾西的邊后衛最多最多只能封住一條,米爾沃爾削弱了中路進攻,切爾西便放邊路給對手,若然是傳中球,少了內德維德前插禁區威脅,亨利本身頭球能力慘不忍睹,反倒不是他們所忌憚的。
傳統上這么做還是會有很好效果的。
可是米爾沃爾現在何止是兩翼齊飛?
簡直是邊路四線沖擊!
聽起來有些難以理解,邊就兩個邊,哪里有四條線?
可是在看比賽的很多專業球評家,已經在反復思索全局時意識到了米爾沃爾邊路進攻的變化。
同邊不同軌!
也就是米爾沃爾的邊后衛與邊鋒,從來不會在同一條軌道上。
兩個邊鋒,兩個邊后衛,內切與套邊,同時會有三個半人,兩名邊后衛中有一人不會徹底沖殺到最前線,根據進攻所在的一側而進行調節切換。
小羅內切的話,阿什利科爾肯定套邊,反過來也是,對應在另外一條邊,同樣如此。
如何完成這樣的邊路壓迫,取決于邊后衛的素質與邊鋒閱讀比賽能力,邊鋒主動進行第一步,若套邊,身后的邊后衛將轉化為變鋒直切對手禁區肋部!邊鋒若內切,邊后衛將飛速套邊形成策應點。
總之,米爾沃爾的邊后衛與邊鋒,這場比賽不會同時出現在一條相同軌道,或是戰術作用相同的位置上。
布里奇與約翰遜雖然收緊禁區。可主要防范的對手還是拉爾森與小羅,于是當米爾沃爾的邊路壓迫產生人數在最前線的一定均衡時。他們仍舊可以在狹小范圍內進行沖擊。
只是,施奈德和阿什利科爾。終究不是前鋒,他們成為邊鋒切入禁區肋部,完成射門的質量不能與正印前鋒相提并論。
在60分鐘之前,米爾沃爾在短短15分鐘內完成了6次射門,其中阿什利科爾就完成了3腳,施奈德1腳,只有阿什利科爾的射門有一腳命中球門范圍內,另外3腳射門都飛上了看臺。
可是進攻威脅一目了然,米爾沃爾的邊路風暴將對手恐嚇驚駭地無以復加。
格雷米不由自主地開始收入禁區。德塞利也發揮經驗開始自由補位,防范米爾沃爾的邊后衛神出鬼沒或與邊鋒換位地沖擊他們的禁區。
第62分鐘,奧德里奇在場邊進行換人,他摟著c羅納爾多的肩膀,給他簡單地說清楚上場后的任務,c羅納爾多并不會像其他球員那樣頻頻點頭,直到最后才會說句明白。
“本場比賽奉送了3次助攻的拉爾森被換下場,替換他的人是葡萄牙天才c羅納爾多,客隊球迷在斯坦福橋看臺上紛紛起身鼓掌致敬。拉爾森配得上這些掌聲,他今天的表現無可挑剔,如果能有一個進球,那就太完美了。”
拉爾森與c羅擊掌進行換人。奧德里奇也與下場的拉爾森拍了下手掌。
新賽季開打之前,奧德里奇就與拉爾森進行過談話,球隊本賽季會減少他的出場次數。基本上派他出場的比賽,都是中上游實力的對手或是重要比賽。其他的比賽,都會由c羅來打。而且,像今天這樣,60多分鐘將他換下,可能不會是偶爾為之,因為他畢竟馬上32歲了,奧德里奇對于球隊全隊防守的要求,是需要非常過硬的體能,拉爾森肯定無法堅持完90分鐘的,除非,他們在比分安逸時去主動消磨比賽時間,讓比賽部分時間變成垃圾時間。
可是,奧德里奇現在真不在乎比分和結果,他更在意比賽時間,比賽時間越多,每一分鐘,都要用來練兵,磨練球隊的新體系,特別是兩個邊后衛戰術上的改變,以及球隊新中場架構的磨礪,這都不是安安穩穩過日子,功利地贏下比賽就能達到預期效果的,百煉成鋼,不練,不珍惜每一分鐘,怎么可能出效果?哪怕功利些可能會有很好的成績,但對于未來幾年,一個球隊長遠建設周期而言,這都只是短期利益,奧德里奇不會如此目光短淺。
奧德里奇用生龍活虎的c羅換下老將拉爾森,這是一個對位換人,只是細節調整,并不動大局,而這一點,埃里克森也心知肚明。
在米爾沃爾換人的這個節點,埃里克森忽然目光變得銳利有神,冥冥中有所頓悟。
他霍然起身走到場邊,果斷地把達夫叫到了身前,對達夫耳提面命,并且口氣堅決地要達夫去執行,還有讓達夫向古德約翰森轉達同樣的戰術調整內容。
在走回教練席坐下時,埃里克森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是:阿什利科爾與施奈德頻頻從邊路直切禁區肋部的跑位路線。
原本小羅和拉爾森若是這么跑位,并不覺得新鮮。
就像達夫和古德約翰森也會從邊路內切這么踢,在米爾沃爾席卷歐洲的年代里,邊鋒這種對球門的沖擊威脅,早已聲傳四海,耳熟能詳,盡管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定義,但這已經有別于傳統邊鋒,是現代足球新崛起的一類邊鋒,在助攻與進球的輕重搖擺中,現代邊鋒更傾向進球而削弱了從前的助攻,這是大勢所趨,因為米爾沃爾已經用這一套取得了耀眼奪目的成就,至于為什么小羅和拉爾森反而又助攻大于進球了,原因也簡單,因為他們成了對方眼中不可忽視的進攻終結者,限制他們,已經不是以看待傳統邊鋒的老眼光了,而是就當做得分點來限制,此消彼長,猛沖強打不是米爾沃爾的風格,他們更擅長一個團隊各個點的互相激活。
現在米爾沃爾似乎打算在邊路進攻中做更多的文章,來將邊路攻勢狂潮演繹到另一種新的高度。融合變鋒,今天小試牛刀。威力不俗。
埃里克森所在意的是:為什么米爾沃爾連邊后衛都能打出這么直觀的威脅,而切爾西的邊鋒明明前方有空當。卻無法在禁區內制造威脅。
在米爾沃爾的兩個邊后衛反復沖擊切爾西禁區時,埃里克森恍然大悟。
切爾西的進攻,舍近求遠!
是的,當米爾沃爾的邊后衛助攻上去時,他們的身后有非常明顯的空當,切爾西的邊鋒只要跑位機敏,是有如履平地的空間。
但問題是,那個空當,真的很有利用價值嗎?
那是邊路空當。不是禁區,斜45度能傳中,卻很少有世界波能直接把球直接轟進對方球門!
追根究底,你的進攻是必須打到禁區內,才能制造威脅,即便進不了禁區,也要打到球門正對的前方扇形35碼一帶,這片區域,遠射也才有威脅。
切爾西太在意打對方邊后衛的身后。于是在進攻路線上,是先從邊路推進,再轉回中路制造威脅,對比米爾沃爾那兩個助攻幅度很大。從半場邊路開始沖刺的邊后衛進攻套路,施奈德與阿什利科爾若要威脅球門,是直接從邊路直接沖擊禁區內。距離顯然要比切爾西從邊再中的路線更近,更近的距離。意味著沖擊過程的時間更短,令對手更加難以防范。從緩緩啟動,果斷堅定地加速爆發,從提速開始到跑到位的時間,可能就在5秒之內,畢竟,他們不用沖到切爾西球門線上。
而再觀察米爾沃爾后場防守的策略,則更讓埃里克森堅定地認為切爾西掉入了一個“陷阱”中。
他們走邊路,是因為對方在后腰線有兩名后腰,繞開他們,這是很正常的進攻思維,進攻球員就是躲避對方的,哪里有空當,去哪里。
米爾沃爾強化中場,就是封鎖對方組織進攻時邊中結合的小組配合,變向迫使對手邊路反擊要抱著邊一條路走到黑,在過了半場來到前腰線時,那兩個后腰因為中路防守人手富裕而能夠分出一人過來協防邊路,也只是卡著內線,而不會直接貿然過去逼搶給對手過掉擺脫的空間,就是為了拖延時間,或者,將對手逼入邊路底線的死胡同中。
前場回防的米爾沃爾邊后衛,回防的路線就不是邊路了,是往中路!
要么支援后腰線的中場防守,若對手進攻打得更深,他們就往禁區內沖,去補中后衛盯人或攔截后的空當位置!
這使得切爾西在進攻打過半場一旦被拖延了速度后,要么陷入了死胡同中,要么等后場的人上來了,卻發現對方也已經從容地布置好了嚴密防線,盡管看起來有些凌亂,比如后腰身邊不遠處可能站著一個邊后衛,而另一名后腰卻撤回了禁區內。
但米爾沃爾的這套防守策略,始終沒有給切爾西在禁區或者說球門正前方扇形區域有限的空間。
埃里克森意識到了切爾西的進攻癥結所在,或者說,是他們球員的局限性。
假如把達夫換成小羅,在打反擊時,即便邊路有空當,小羅也不會去沿著邊路下底,而會內切走中路。
為什么?
既然是反擊,當然要打出速度!
你靠帶球速度,遠不如無球跑動的速度,距離當然要選擇最近的,而且死抱著邊路,中場球員即便向前跑位,配合上,距離也不算短,若直接沖擊中路,首先進攻推進速度上去了,其次,邊路空當已然存在,在自己帶球向前時,邊路空當,交給隊友向前跑位,自己就可以在中路牽制住對方的防守,哪怕小組配合,隊友之間的距離也更近,不會讓中路的球員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中,從全局高度上,中路突進所能夠衍生的變化也是更多的,對手要防范的會是三條線,左右兩邊,還有進攻推進的中路,而若是單純以邊路進攻,進攻的下一步發展,一目了然就是中路,或者更遠的另一邊,而距離更遠的另一邊,威脅會最低,因為距離越遠,傳球成功率,配合打成的概率都會大幅度降低。
當比賽第70分鐘,切爾西在一次反擊中雙邊鋒收攏靠近中路,古德約翰森帶球放棄邊路走內線,并與貝隆開始進行配合,皮球迅速轉到左側的達夫腳下時,米爾沃爾的后腰線頓時有些吃緊。
德羅西與阿隆索一時間是被對方三人正面沖擊,兩人在配合上,尤其大局上的不成熟體現出來,似乎阿隆索和德羅西,都不知道該不該去封鎖達夫與古德約翰森直接內切禁區肋部的跑位路線,同時自然放松了對貝隆的防守。
幸虧達夫再將球傳回給貝隆,后者給克雷斯波的直塞被索斯蓋特直接大腳破壞,否則,這次反擊,切爾西說不定能扳回一球。
奧德里奇在場邊低頭笑了笑。
埃里克森終于意識到了米爾沃爾真正的軟肋:后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