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千四百零八章粉青釉浮雕龍紋罐

  回顧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張大千一把成扇僅數十元,而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升至數萬元,再到新世紀更飆升至數十萬數百萬元的歷程,就可以視為對張大千作品投資連續升溫,以及投資張大千能夠取得良好收益的最好案例。↖,

  收藏界有一句話稱“收藏張大千永遠不晚”,近年拍的《驚才絕艷》似乎再一次以5236萬的成交價格,佐證了這句老話。

  這雖然是一副仕女圖,不是牡丹圖,但韓孔雀絕對不會失望,因為仕女圖韓孔雀手里可是有著十四幅之多。

  要知道張大千的畫作,只要是精品,價格都不會低了,最主要的是張大千的畫作,升值空間很大,速度也很快。

  有了這一副張大千的牡丹圖打底,讓韓孔雀的期待值達到最高峰。

  剛才韓孔雀看到的畫卷可不止是這四幅,還有幾幅畫和一些條幅,不過畫牡丹的就這四幅了。

  此時韓孔雀不再小看這些畫作,他直接打開了另外一幅,這一副跟張大千的牡丹圖放在一起,也許還能夠給他點驚喜。

  看著畫中飛揚的女人,韓孔雀直接膛目結舌,這幅畫他絕對見過啊!

  看了一下右上角的子,紅拂女,這就沒錯了,這幅畫他在新聞上看到過。

  去年春拍,中國嘉德在夜場拍賣,曾經推出全場焦點拍品張大千的《紅拂女》,此標的以950萬元起拍,隨后買家直接叫價至3000萬元,經過數輪激烈競價,最終以7130萬元高價成交,成為弱市拍場中的一抹亮色。

  沒想到這么一副天價名畫。居然就被這么仍在了這條沉船上,這讓韓孔雀再一次意識到,這座密庫的不簡單。

  既然出現了兩幅張大千的畫作,那么這里還有沒有第三幅?

  韓孔雀看過那次嘉德夜場的拍賣,他記得那一刺還拍賣了不少好東西。

  “咦?真的還有一副,而且還是仕女圖?”看著另外一幅畫。韓孔雀此時已經完全沒有了驚訝,此時他只是感嘆,這群沉船海盜,還真是財大氣粗。

  果然是這幅驚才絕艷,剛才韓孔雀還想著這幅畫呢,沒想到現在就看到了。

  這幅畫的最后成交價值雖然不如紅拂女高,但其升值速度卻是很快的。

  一四年秋拍,香江蘇富比的焦點拍品亦讓人瞠目,張大千作于1943年的《驚才絕艷》圖以估價待詢的方式推出。

  據資料顯示。此幅《驚才絕艷》圖作于1953年,曾在1956年巴黎近代美術館舉辦的“張大千畫展”中展出。

  1997年于魔都朵云軒秋拍進入拍場,時值東南亞金融危機之時,剛進入藝術品拍賣市場不久的中國藝術品拍賣行業,也受到不小的沖擊,然而這件拍品依舊以110萬元成交,為當時的藝術品市場增添了一份信心。

  4年后的2001年,這件拍品又以200至300萬港元的估價。在香江蘇富比秋拍中出現,經過幾十個回合的競爭。最后以466.47萬港元成交,創造了當時張大千人物繪畫的市場最高價。

  時隔13年之后的秋拍此圖再次上拍,又以“估價待詢”的方式推出,拍出了五千多萬的價格,可以說也是一個天價。

  這么兩幅畫,被人買下來。卻放在這里冷藏,可以說是真的財大氣粗。

  現在韓孔雀反而懷疑這些畫都是假的,如果是真的,誰不是珍而重之的好好收藏?

  反正現在出不去,韓孔雀又不想破壞這座沉船。所以他收拾出來了一個架子,把這幾幅話全都掛起來,仔細查看。

  從畫面上看,此幅《驚才絕艷》圖與《紅拂女》非常相似,都是張大千用唐代仕女畫法描述的《虬髯客傳》中紅拂女形象,題詩也雷同。

  構圖上唯一差別在于《紅拂女》缺少右上方的“驚才絕艷———此四字惟紅拂女足以當之”的題寫;而《紅拂女》寫于金箋上,《驚才絕艷》則寫于宣紙上。

  這是一稿兩本的現象,《紅拂女》創作于1944年,而《驚才絕艷》圖則創作于1953年,市場上應該沒有第三幅同題材的作品。

  前者是張大千在到dun煌后,把壁畫的影響直接放到作品上,而1953年的作品,是經過張大千自己修正和改善后,完全形成了自己的創作方法。

  細究來看,《驚才絕艷》圖衣服裝飾亦化繁為簡,如衣裙轉作素凈,下擺的花邊以淺絳取代重彩。

  人物開臉變動極微,只是本幅紅拂女的臉龐較修長清秀,雙瞳注視前方而非斜瞟左側。

  從這里看,這兩幅畫,沒有一點像是假的,事實上,1940年代初,張大千遠涉西北,在dun煌石窟臨摹三年,留下不少畫稿粉本。

  而在張大千的眾多題材繪畫中,仕女畫無疑是最受藏家們追捧的門類,學界也將其仕女畫分為三個階段。

  上世紀40年代之前以臨摹明清大師作品為主的稱為第一階段,1941年其遠赴莫高窟臨摹壁畫的四五年稱為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為50年代以后,此時的張大千仕女畫從莫高窟壁畫中汲取靈感,將莫高窟唐風和明清風格結合,此時,其仕女畫也逐漸走向成熟。

  作為承上啟下的第二個階段,也是張大千繪畫生涯的一大轉折點。

  在臨摹了數百幅敦煌壁畫后,張大千深刻領會了唐五代人物畫的精髓,更領會了中國中古時期人物畫用筆設色的特征,使得大千先生的人物畫在短短的三年之間,向前跨了一大步。

  而從市場角度而言,時隔一年,市場對于高端拍品的追逐已經越來越趨向理性。

  去年春拍,蘇富比成交價達千萬以上的書畫作品,僅有5幅,其中兩幅為張大千作品。

  兩幅張大千作品進入張大千作品歷史成交價前十位,分別是在內地嘉德以7130萬元人民幣成交的《紅拂女》,和香港佳士得以8051萬港元成交的《荷塘野趣》。

  因此,此幅《驚才絕艷》圖當時造成了很大的轟動,所以韓孔雀記得十分清楚。

  韓孔雀記得,當時拍賣的很多東西都很好,當時韓孔雀甚至還后悔沒有去參與一下,以至于那些珍寶流落到了其他人手里。

  不過,最后那批真品全都拍出了一個好價錢,所以韓孔雀有收起了失落,他雖然有錢,但也不會對這些東西一擲千金。

  而現在,韓孔雀卻是雙眼放光,也許那些被人買走的珍寶,都會出現在這里。

  果然,韓孔雀在一個角落里,發現了幾個罐子,看著罐子上的龍紋圖案,韓孔雀只能苦笑。

  那次拍賣會,除了那副驚才絕艷仕女圖以外,繼香江蘇富比春拍雞缸杯刷新中國瓷器拍賣價格紀錄后,那次秋拍中,香江蘇富比瓷器板塊的最大亮點,則是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龍紋罐。

  據當時的介紹說,那件“龍紋罐”所呈形制、雕工、釉色、紋樣,皆為乾隆時期的經典作品,目前已知在市場上流通的同類型瓷器僅此一件。

  其曾于1971年首次露面拍賣行,而后于1988年再次易主;此次上拍由放山居提供,屬26年后再現拍場。

  當時,一些專家談及其珍貴程度,有人直接說:“乾隆時期對于制瓷的要求素來最甚,而同時期與其他瓷器相比,這件拍品的紋飾是少見的浮雕,器身表面凹凸有致,在瓷器領域實屬罕見。”

  就這么一件東西,如果這件不是人仿制的,那么就一定是電視上報道的哪一件了。

  這件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龍紋罐是一件圓明園流失文物,在蘇富比秋拍中以7400多萬元人民幣的天價成交。

  所以只是這么幾件物品,總價值就超過兩億,而這件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龍紋罐,也不過是位列圓明園流散文物中,拍賣成交價的第六位。

  這件清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龍紋罐”雕有精美的蒼龍教子圖案,長龍雙目炯炯,輪廓分明,身披細鱗,穿梭祥云;幼龍在下,自水而出,昂首相視,龍軀盤曲在洶涌浪濤之中。

  底署“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方篆款,雕工利落,怎么看都不像是假的。

  作為蘇富比秋拍的亮點之一,該罐以5000萬元港幣起拍,最終以9420萬元港幣成交,約合7400多萬元人民幣。

  看著底部的放山居643號字樣,韓孔雀知道,這就不會錯了,這肯定就是圓明園流失的文物之一。

  之所以認定此罐為圓明園流失文物,主要依據其底部“放山居643號”的字樣。

  “放山居fonthill”的主人阿爾弗雷德莫里森,1861年從英國公使額爾金的私人秘書洛赫爵士處,購得圓明園眾多珍藏,為安置中國藝術珍品,莫里森特意在這些文物的底部貼有“fonthill”的收藏簽和編號,并在放山居內設立陳設室。

  這個龍紋罐于1971年,從放山居拿到倫敦佳士得拍賣,后被人買走。

  1988年又在香江蘇富比被拍賣,從此再無蹤影。

  上次是其第三次亮相并被拍賣,沒想到拍賣之后,居然又被人藏在了這里,如果不是韓孔雀這次無意之中發現,還不知道它要在這里藏多少年。(

大熊貓文學    都市藏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