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更鏈接:(望大吧弄一下,方便書友查閱!)
正文:
自古云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王家收到了一份份的雅致禮物,無不出自京城乃至地方有名的才子之手,這可比收到錢財更加令人驚喜,徐家人的想法頃刻間就發生了變化。
“好多有名望的讀書郎專門賀喜呢,長房如今可成了咱蕭家村首屈一指的書香門第!這些年,也唯有蕭家可與之比擬了,真令人羨慕。”
“誰說不是呢,聽說國子監的祭酒大人親自提筆寫了佳偶天成,王家視若珍寶,裱好了懸掛在新房里。國子監祭酒何等人也?非當世大儒不能當任,得他墨寶,想必王家祖墳冒了青煙。”
隨著老婆婦人對此議論紛紛,一時間王家覺得倍有面子,走到哪都挺胸仰頭的,長房人人與有榮焉,艷羨的話語此起彼伏。
而二房這邊則頗不以為然,羨慕歸羨慕,卻都一致認為李家才是真的得了光彩。原因簡單,王家幾代人中也沒出過一位讀書人,長房唯獨二少爺算是個讀書人,沾了少爺的光而已,徐家是富貴不假,都萬萬當不起書香門第的稱謂,更遑論王家了。
相比之下三少爺還考中過童生呢,要不是后來改換武職,將來不難考中秀才,前來賀喜的人中一樣有秀才舉人,再說官場上誰不是進士出身?
總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長房二房間互不相讓。徐汶很得意,起碼經此一事,誰也不會說他不如老三了。
倒是王玉像打了雞血似的,生怕李秋再搬來幾位狀元公錦上添花,急巴巴的跑到京城示威。此時正洋洋得意的站在李家門前,又開始大肆吹噓自家少爺多么的有面子,而自己一樣交友遍京城,試圖挽回顏面。
二房下人起初頻頻哄笑他,王玉滿不在乎。不停講訴很多親身經歷的見聞,漸漸就聚過來很多人,就當是聽說書先生解悶了。
李秋隱隱有些不安,自己一介下人,貌似成個親鬧出的動靜太大了,要不是有兩位小姐的親事擋在上面,這么鬧下去很容易引出麻煩來。
如此李秋任由外面的王玉吹牛,他拉著李家人都躲在屋里,此舉反倒是令王玉越加興奮,認為李家是服軟了。吐沫橫飛的滔滔不絕。
對著一群婦女自吹自擂的好半天,飄飄然的王玉說話開始不經大腦,也為了徹底擊敗李家,竟鬼使神差的嬉笑道:“你們瞧瞧,李家一個個都做了縮頭烏龜。哈哈!自覺比不上我王家之外,一定是得知了新媳婦非完璧之身了,要不然怎么連個面都不敢露?”
此言一出,婦人們全都驚住了,馬上有婆子沉聲道:“此話當真?那周家媳婦可是你長房之人。出了丑事你臉上也不好看。說話得有真憑實據,你若敢血口噴人,別說三少爺眼里不揉沙子,李秋要是惱起來。非得找你拼命不可。”
王玉不屑的道:“我血口噴人?不是我王玉自揭其丑,大家也都不是外人。兩位少爺什么風流脾xìng誰不曉得?身邊稍微有點姿sè的丫頭誰沒被受用過?他媳婦珍珠人如其名,生的像朵花一般,起先是在二少爺身邊做丫鬟。后來又去了大少爺屋里,先后經過兩道手呢!此事長房那邊誰不知情?無非就是親戚里道的都不說而已。
要不然我為何非要娶外面人家的閨女?就因為長房但凡有點姿sè的丫頭就沒個完璧的,老子可不想做王八。”
那婆子和周圍的婦人面面相覷。都覺得王玉此言不假,關于長房那邊的風言風語,平rì里還聽的少了?
婆子嘆氣道:“怪道的,我早先就三番五次的提醒過李家嫂子,別去和那邊聯姻,就沒個正經丫頭。如今好了,娶回來個人盡可夫的賤貨。”
王玉得意的大聲道:“就算李家再有面子老子也不稀罕,等來rì洞房花燭夜后,媳婦竟然是個能征善戰的,李秋你就坐享其成!哈哈,別忘了去給兩位少爺磕頭道謝,辛辛苦苦把你媳婦調教成才,省了你多少力氣?”
屋里李家幾個小子聞言暴怒,就要一起出去揍王玉,李秋伸手把弟弟們給攔住了。
李冬怒道:“三哥這你都能忍?”
李秋鐵青著臉,緩緩說道:“你們未來嫂子不是那種人,此事長輩都知道,珍珠就是因不愿從了二少爺被打發去了大少爺那邊,后來為了保住清白,求了大太太放了出來。”
李冬氣道:“那更不能任由王玉那廝胡說八道,我要宰了他。”
李秋壓抑著滿腔怒火,冷靜的道:“這事已經鬧得不像話了,再傷了人還不得傳揚出去?眾口鑠金,你嫂子的清白就永遠都解釋不清楚。你們放心,有昔rì少爺請產婆當眾檢驗秋香,今次珍珠為了證明自己,也只能委屈一下,等把婚事辦完了,我絕饒不了王玉。”
就這樣李家繼續忍耐,王玉繼續信口雌黃,惹得下人們都認為確有此事,二房人們都同情起了李秋。尤其是李家婚事cāo辦的越風光,就越意味著丟人現眼。
話說徐汶和徐濟哥倆萬萬沒想到,一時沖動大肆宣揚的后果,就是被官員給檢舉了,也是他倆從沒涉足過官場,不知這里面的深淺。
官員之間有人情往來不要緊,此乃人之常情誰都無法免俗,這方面就連帝王都沒奈何。可是你得守著官場上的規矩,大明立國這些年,就沒聽說過誰家主動為了收禮而收禮的。
明朝中后期倒是有王振嚴嵩等jiān臣主動大肆收取賄賂,問題如今乃是明初,即使是那時也有的是官員進行彈劾,至于有沒有用就兩說了。
幸好徐汶哥倆雖然不大懂得官場規矩,其他人都明白的很,沒有留下賄賂的證據,頂多是些禮帖和薄禮,再說一個侍衛一個秀才,即使送上厚禮又能如何?
是以朱元璋并不重視此事,隨便派人一查,敢情就是徐家三兄弟沒事找事玩。純粹為了面子顯擺而已,而且徐灝本人還沒參與其中,事發之時人已經離開京城了。
送禮的官員里面,大臣勛貴是不少,問題是公侯王卿確實和徐灝有著人情上的往來,各家婚喪嫁娶時徐灝幾乎都去過,屬于光明正大的禮尚往來,至于一些普通官員都是些不值錢的土特產,所謂法不責眾。
朱元璋敏銳的發覺此事很有蹊蹺,這么多位官員同一時間給徐家送禮。明面上是禮尚往來,實際上大有文章,似乎隱隱間有要徐灝好看的深意在里面。按照以往處置此等事的慣例,此等招搖之人往往會丟官罷職。
老朱同志認為是沖著自己來的,這些年來因貪污受賄處死的官員太多了,是以文武百官都有怨氣,因此紛紛借此事來發泄一下不滿。
朱元璋國事纏身jīng力每況愈下,沒心思追究此事,想等徐灝返京之后再說。到時當面斥責一頓,jǐng告他下不為例,而徐汶徐濟哥倆因身份地位太過無足重輕,壓根就不放在皇帝眼里。
晚上和張美人閑聊時。就把此事當做一樁趣聞說了出來,張美人當即表示要力挺侄兒,貌似理由和很多人都一樣,純是為了情面和義氣。老朱同志當時心里一動,沒有出言反對。
正當王玉繼續吹噓的時候,有人大喊道:“快派人去稟報夫人。宮里來人了,快大開中門迎接。”
這一聲喊叫,唬的徐家上下亂成了一團,有的人跑向大門口,有的人則往內宅飛奔而去。
李秋黑著臉跑了出來,狠狠瞪了眼一頭霧水的王玉,趕忙沖到大門前,看清來人的穿著品級,叫道:“都慌張什么,此乃內侍公公,不是傳旨太監,無需準備香案驚動老太君和夫人她們。”
徐家下人頓時心情放松下來,又有人跑去通知內宅,正雞飛狗跳的千壽堂漸漸歸于平靜。
王玉見狀奇怪的道:“內廷的公公來咱家做什么?”
李秋清楚這一準是宮里張美人的身邊之人,沒有解釋,走上前去請人家進府。
那公公大概三十歲左右,白面無須文質彬彬的,含笑抬腳打側門進入,身后跟著八個小黃門,抬著一旦用紅綢子包裹的禮物。
一進來,公公明知站在面前的乃是李秋,卻故意大聲問道:“哪位名叫李秋,出來說話。”
李秋一愣,忙說道:“小人就是。”
公公笑了笑,看了看周遭紛紛聚過來的下人們,很滿意驚動了這么多人,稍微等了片刻,人更多了,扶老攜幼的都趕過來瞧熱鬧。
公公不緊不慢的道:“咱家今rì來此,是專程奉陛下和張娘娘的好意,聽聞貴府老太君的孫女即將出嫁,表示一下禮敬長者的心意,非是旨意,就無需驚動老太君出來接旨。”
徐家人頓時沸騰了,竟然連皇dìdū來送禮,這份榮耀就連府上都從來沒有過,而且指名道姓點出李秋的名字,可想而知根子是出自三少爺身上,這下子李家算是得了天大的面子,再沒有比這更風光體面了。
王玉早唬的面無血sè,恨不得狠狠給自己一巴掌,早知李家能搬動陛下出頭,何苦一門心思的斗氣呢?這下完了,不但自己從此要淪為全家笑柄,被笑話自不量力,更是和李家結下了大仇。
那公公輕輕抬了下手,頃刻間人們安靜了下來,人人都豎起了耳朵,微笑道:“張娘娘聽聞徐大人的親隨李秋也要娶妻,因娘娘認了徐大人為干兒子,順便托付咱家賞賜一份心意,一套吉服送給新郎官,一套首飾送與新娘子,還請笑納。”
下人們越發吃驚和歡喜,這有了娘娘的提攜,李家可謂完勝王家了,二房也因此大可脫離出來自立門楣,三少爺也有了dúlì支撐門戶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