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七一五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

  大丘只不過是慶尚道普普通通的一個縣城,大丘之戰也絕不是雙方拉鋸的焦點。¥℉頂點小說,www.但是攻城方為了奪下這座城池,整整付出三千余人的代價。直觀來說,第一批次攻城的士兵,除了一千弓箭手沒有什么損失,登城的步兵幾乎是十不存一,以至于攻城軍前前后后總共派出三批次人員,最后連預備隊都用上了,才拿下這個不起眼的小城。

  三千傷亡,又是偏師在局部的小戰斗,想必李資謙是不會放在眼里的。可關鍵是,仗打到這個份上,攻守雙方都不存在什么正規軍一說了。原高麗京軍在開京戰役中基本被宋人打包帶走了,而兩界邊軍在又坐山觀虎斗。即使是剩下來的各地援軍,又在三方廝斗中傷亡殆盡。所以眼下南北雙方基本就是各自糾集起一群支持自己的豪強貴族,利用他們的野心和實力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要說出錢出力的大股東們,誰有李資謙這個甩手掌柜那般大方?南下這一路上,韓安仁的祖宗十八代就沒有安生過,也不知吃了北面這些人多少辱罵。

  不過,在一開始時,事情其實并沒有這么復雜的。

  先前北面的聯合征討軍打韓安仁還算是打得得心應手,一鼓作氣將他從王京趕得如喪家之犬四處逃竄。哪知逃來逃去,這廝突然沒了底線,居然敢挑戰全天下貴族的利益,冒天下之大不韙私自宣布廢除現行的奴脾制度,這下子,聯軍的苦日子就來了。

  這些奴隸的忠誠太好收獲了!韓安仁給他們畫一張大餅,他們就死心塌地的跟在韓安仁屁股后面叫嚷甚么光復大高麗國,還自稱甚么光復軍。這伙人最可惡之處還不在這里,而是他們只會據城而守,從來不敢出城野戰。

  若只是攻打一兩座城池是這個情況也就罷了,可這一路過來。每座擁有城墻的縣城、州城、關卡都成了攻方身上的失血口。或多或少都要被對方放點血。

  當然了,光靠奴隸其實是不足以對聯合征討軍造成這么大的傷亡的,可南軍也有自己的殺手锏:奴隸做炮灰,私兵為中堅。

  在高麗這么個巴掌大的地方,不是只有李資謙是個老狐貍,韓安仁同樣不是吃素的。李資謙深知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道理,已經把南方兩道的土地當做驢子前面胡蘿卜,誘使中部豪強們一步一步走向他設計好的劇本里。歸根結底就一句話:誰眼下功勞大,誰未來的獲利就豐厚。

  這樣做明顯就是把南方的土豪們開除出未來統一政權的上流階層。作為李資謙多年的老對手,韓安仁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與南方豪強同仇敵愾的統戰機會。

  雖然釋放奴隸的舉動在很大程度上也侵犯了這些同盟者的利益。但是龐大的前高麗王室私產作為補償(土地),多多少少緩解了南方奴隸主們的不滿情緒。再加上北方人明顯暴露出徹底不帶他們玩了的野心,最終是要把他們踢出局。所以在大敵當前之際,這才出現奴隸主和奴隸戮力同心抵御北人的奇異局面。

  北面的人不是傻瓜,當然知道趕狗入窮巷所要承擔的后果。但豪強、地主對土地的渴求已經深入骨髓。在半島中部土地已經飽和的情況下,多出來的南方兩道的土地,不啻于天上掉下的肥肉。而李資謙更在背后煽風點火:你們去搶,最后給我留個份子就成。

  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已經成了不死不休的死局。根本不是北人不知道分化對手。實在是結果只有三個字,不可能!

  他們本身就是看中了南方豪強手上的土地,欲取之而后快,矛盾顯然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而韓安仁宣布釋放勢力范圍內的所有奴隸。這更是他們不可接受的事情。這已經超出“得多得少”的范疇,而是韓安仁要斷他們的根。

  所以失去和解可能的戰局,在某些程度上比契丹人攻入時還要殘酷。南方兩道的豪強、地主為了保衛自己的財產、剛剛得到新生的奴隸為了自由,只有奮起抵抗。而抵抗的結果是被屠殺。屠殺又激起更激烈的抵抗,更激烈的抵抗又逼得中部豪強追加投資(私兵投入),就這么形成了一個無解的死循環。

  李資謙現在心里最最感激的人。只怕就是韓安仁這個老對手了。天下除了他,還有誰能給自己幫上這么大的一個忙,讓他成為最有機會超越高麗開國之主王建的男人?

  時間是對他無疑是有利的,而韓安仁在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之后,將會很不體面的告別這個世界。誰叫這人破罐破摔,拼死要學宋人收攬人心,不惜得罪了全天下的豪強呢?宋人過來搶一把走了,他韓安仁能走到哪里去?現在哪怕他李資謙要對韓安仁法外開恩,只怕這些在南方光桿豪強們也不愿意。

  雖然李資謙在這個問題上也是十分同情韓安仁的,但他也只能在心底默默對這個老對手許以承諾:老伙計,你安心的走罷,我保證不挖你家祖墳。

  尚州、慶州(原高麗東京)、晉州、全州、昇州,韓安仁手下的六大城市,現在丟得只剩下最后的羅州。

  而此時的羅州,在圍城的北軍看來,恨不得連夜就打破。全拜里面那個姓韓的賊所賜,在一次又一次的追加“投資”中,他們的本錢差點折光。眼下好容易把韓安仁困在羅州城中,不少豪強都親自帶人從各地趕來,連最棘手的分贓都相約暫停。不得不說,韓安仁的面子很大。

  城下一團戾氣,城上卻有些詩情畫意。

  韓安仁屹立城頭,覺得這夕陽的余暉頗為醉人,讓他不自覺便思緒飛揚,撫今追昔。

  就在一百年以前,遼圣宗耶律隆緒御駕親征,率領四十萬人攻打高麗,當時的高麗顯宗王詢便是逃到了這羅州伺機反攻。也許,顯宗當年也曾在這關頭撫城北望吧?

  不過可惜的是,現在韓太師已經是束手無策了,甚至害苦了那個不知從哪里被找來的五歲王姓小朋友。

  “吾雖身損,終使高麗之民去良賤之分,青史亦當書我名字,雖死無憾也!”韓安仁屹立城池之上,迎風自言自語。他相信,只要這個火種被他點燃,李資謙將來的日子絕對不會好過。

  左右聞言駭然,韓太師是視死如歸,可他們這些追隨左右的人呢?如今坐守孤城,外無援兵,內無斗心,而投降亦沒有什么好下場。

  畢竟北軍所過之處,對俘虜是競相屠戮,以泄私憤。就是兩道沒有參和進來的普通百姓,也逃不過池魚之殃,也被他們抓做奴隸,永世不復為良人。

  誰都知道成王敗寇的道理,可沒想到失敗的噩運降臨到自己頭上時,是如此的讓人心驚膽戰。

  “太師…能不能與北軍媾和?城中還有二十萬女脾,或可叫北人動心!”有人小心翼翼的提出建議。

  韓安仁似笑非笑的望向此人,忽然臉色一變,“不如爾等縛我去國賊營中媾和,可好?”

  常言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好歹城中還有一群死忠于韓安仁的奴隸,這人頓時叫這句重話給嚇到了,臉“唰”一下變得慘白,辯解道:“小人追隨太師,轉戰近千里,血戰幾十場,絕無二心啊!”

  韓安仁笑了笑,把目光從這人身上收回,望著遠方的夕陽,嘆道:“想想當年,草廬間寒窗苦讀,朝堂上明爭暗斗,最終換來如今景致,不知值也不值?”

  “太師為國鋤奸,國人感佩,是以有無數敢死之士追隨太師至今!那李資謙野心昭昭,謀朝篡位,天下共賊,必不得好死!”左右回道,“我羅州城中還有三萬敢死之士,糧草無數,足撐三年!三年之后,說不定天下形勢已是大變,我等又逢生機矣!”

  左右說得慷慨激昂,韓安仁卻聽得很敷衍,聽完又不置可否,頓了半晌,才嘆了口氣,道:“我這一生,只差一死可曰‘圓滿’!只是為爾等計,不可輕易言‘棄’。守罷!咱們守得越狠,殺敵越多,也許還有一條生路。”

  眾人見說,對視無言。就在這時,城外發生異動,只聽“轟隆隆”震天價的巨響,一陣煙塵由遠及近,漫天揚起,韓安仁身邊有知兵之人道:“有大隊騎兵壓境!”

  俗話說:債多不愁,虱多不癢。城下無數次的增兵匯合早已經讓城中守軍麻木了,況且這回來的還是騎兵,反正攻城無用,倒也沒人太過害怕,只聽有人小聲議論道:“如此規模的騎兵,怕不下五領!莫不是邊軍開到?”

  城樓上都這般作想,城樓下的北軍營寨中更是納悶,沒收到任何消息會有邊軍增援前來啊?此前無數次登城血戰之時,不曾看到他們的影子,偏偏在這個敏感的時刻出現,這些混蛋莫非是來搶功勞的?

  “混蛋!你們邊軍這個時候過來,還派的馬軍,到底什么意思!?”(

大熊貓文學    水滸求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