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芝很糾結,他不相信郭淮有五千精騎,即使隴右是養馬之地,也不可能有這么高的騎兵比例。他相信郭淮手下的騎兵在三千左右,不會超過四千。可是三千精騎依然不可小覷。
如果是列陣對攻,三千騎兵的戰力大概相當于一萬到一萬五千人之間,正如魏霸所說,無法抵消諸葛亮的優勢兵力。可是如果這三千騎兵不是列陣對攻,而是進入關中游擊,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三千精騎,即使是面對一萬步卒,他們也敢發起攻擊,而且有較大的勝率,縱使情況不利,他們也能飄然遠去,在暗中尋機再戰。
換句話說,如果讓這三千精騎進入關中,他們除了占領幾個戰略要地之外,其他的地方還是曹魏的。要防這三千精騎,以他們目前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做到。
這三千精騎,就是懸在他們頭頂的三千戰刀,隨時會將他們砍得七零八落。
魏霸說,要將他們堵在關中以外,應該說,這是無奈之下的最好選擇。與其讓他們進入關中肆意砍殺,不如讓他們去和諸葛亮的大軍死磕。
可是,這對魏霸有利,對諸葛亮卻非常不利。諸葛亮手下只有馬岱的一千騎兵,郭淮的騎兵越多,他面臨的困難就越大。困難越大,拖的時間就越長,而魏霸在關中卻可以從容部署。
也就是說,魏霸這個安排,是把困難推給了諸葛亮。
鄧芝對此很不高興,但是他沒有理由說服魏霸。從全局來看,魏霸這個方案是最可行的方案。
諸葛亮如果在這里,他會選擇哪種方案?
鄧芝不清楚。沒錯,他是諸葛亮的親信,難道魏霸就不是?這次魏霸為間關中,魏延兵出子午谷,他就一點風聲都沒聽到。
鄧芝只好把疑問藏在心里,準備稍后向諸葛亮做秘密報告。
魏霸繼續講解。
“除了這幾個關口需要人把守之外,我們還有一個骨頭要啃。”他在長安城重重的點了點:“長安。”
“攻長安?”這次不僅鄧芝不能理解,就連趙云、魏霸都有些糊涂了。攻城可不是個簡單的事。特別是長安這樣的巨城,就算長安城現在破壞了,要想以他們現有的兵力,在短期內攻克長安,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不錯,我們要攻打長安。”魏霸撓了撓頭:“我也知道,這是個非常危險的決定。可是,我這么考慮,也有這么考慮的原因。”他豎起三根指頭:“第一。夏侯懋還在長安,他雖然無能。卻是曹魏的重臣,更何況他身邊還有清河公主,清河公主是曹睿的姑姑,他不可能坐視不理。也就是說,如果不殺死或者生擒他們夫妻,曹魏必然要在第一時間派出重兵來救他,也就是說,援軍可能來得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快。”
“第二,夏侯懋是關中都督。長安是關中的中心,長安一天不失守,對關中其他地方的人來說,關中就還在他們的手中,他們會負隅頑抗,對我們掌握關中非常不利。”
“第三,關中還有兩千曹軍精銳。如果不解決他們,我們也要留出相當的兵力來提防他們。目前我們的兵力遠遠不足,再腹背受敵,情況會非常糟糕。”
魏霸說完之后。目光從三個長輩的臉上掃過。他知道自己這三個理由聽起來似乎有道理,其實非常勉強,而這三位都是經驗豐富的人,要想騙過他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至少不比攻打長安容易多少。
果不其然,鄧芝還沒有提出異議,趙云緩緩的開了口:“既然你知道我們兵力不足,又沒有足夠的時間,為何還要攻打長安?就算攻打長安有無數的理由,這兩個困難你又如何解決?”
魏霸沉默了很久,最后一字一句的說道:“我打算征兵。”
“征兵?”趙云三人互相看了看,都有些莫名其妙:“征什么兵?”
魏霸故作從容的笑了笑:“師父,鄧將軍,你們可能不清楚,可是我父親應該清楚,漢中最大的問題是什么?是人口不足。漢中曾經是個富庶的地方,張魯占據漢中三十年,漢中沒什么大的戰事,戶口一直在十萬以上,為什么現在只有兩萬余戶?”
鄧芝一下子明白了:“他們被遷到了關中?”
“正是。”魏霸笑得更狡黠了。“據我這段時間的觀察,這些漢中人就分布在長安周圍。雖說離開家鄉已經有十多年,可是想回家的人依然不在少數。我準備征發他們,幫我攻克長安,守住關中,報酬就是能回到漢中故鄉,同時補償他們的所有損失。”
趙云撫須沉吟,“那你估計能征多少兵?要多長時間?”
“我粗略的估計了一下,大概能征一萬到一萬五左右。眼下他們正在搶收糧食,收到的糧食,正好可以供應軍糧。半個月之后,我就可以有一萬多人,以及足夠的糧食。”
“在此之前怎么辦?”
“在此之前,我想請師父率領兩千人坐鎮長安。以師父的威名,想必夏侯懋不敢輕舉妄動。同時,我會和他談判,以拖延時間。”他轉向鄧芝笑道:“我父親要去潼關,還要負責蒲坂津的防務,他沒有什么余力,我師兄要去隴山和蕭關,至于武關,可能就要辛苦鄧將軍了。”
鄧芝正在冷笑,魏霸得寸進尺,居然想主意打到他的頭上來了。征兵萬人?開什么玩笑,魏延是鎮北將軍,趙云是鎮北將軍,他們不過領兵萬人,你是丞相府參軍,按理說,沒有領兵的資格,更別說領兵萬人了。領兵萬人,就是一方重將,鎮守關中都足夠了,要知道曹魏的關中都督曹夏侯懋就是統兵萬人的方面重將。
你想獨霸關中么?你可以想,那是你的事,但是你要想拉上我給你墊背,那可沒這么好的事。可想而知,丞相得到這個消息之后會有什么樣的反應,只怕他的反擊不會比曹魏來得溫和。
我雖然也是南陽人,可是有必要陪你冒這個險嗎,我們有那么深的交情嗎?
就在鄧芝準備拒絕魏霸征兵的提議時,他聽到了魏霸要他領兵鎮守武關的話,頓時心中一動,剛才所有的不快都扔在了一邊。“我去守武關?”
魏霸點點頭:“是的,我實在想不出還有誰能擔此重任,只好煩請鄧將軍了,不知鄧將軍…”
鄧芝沉思良久。他對魏霸的主張有些不以為然,但是他對魏霸的這個提議心動了。別看他是個揚武將軍,實際上他從來沒有帶過兵。不帶兵,就沒有機會征戰立功,也就沒什么機會封侯。對于出身南陽新野鄧氏的他來說,不能封侯,就失去了生活的意義。
他剛到益州的時候,并沒有受到劉備重用,他非常失落,就去找益州從事張裕相面。張裕給了他一個哭笑不得的結果:可以封侯,不過要到七十歲以后。當時鄧芝差點氣暈過去。雖然失望,他也只能認命,只好耐著性子等,現在魏霸突然說,你可以帶兵去守武關,就像一道陽光,突然穿透了厚厚的云層,在他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出現在他面前,讓他為之眩暈。
難道張裕看錯了,我不需要到七十歲就能封侯?肯定是的,要不然那豎子怎么會被先帝殺掉,號為善相,卻沒相到自己的命。
鄧芝迅速在腦子里權衡了一下利弊。他當然清楚魏霸這個提議不是白給的,要想得到這個機會,就要同意魏霸征兵的建議,作為監軍,他等于是代表諸葛亮給了魏霸這個許可,至少不能表示反對。將來諸葛亮責問起來,魏霸當然是第一責任人,可他也逃脫不了關系。
而更大的可能是,魏霸立了大功,坐擁重兵,又有老子魏延和師父趙云做后盾,諸葛亮一時半會不能動他,只能表示默許,而他鄧芝就會成為了替罪羊。
一個領兵機會,值不值得冒這個險?鄧芝不由自主的握緊了拳頭,鬃角浸出了微汗,沾濕了頭發。
魏霸打量著鄧芝,他不怕鄧芝反對。自從得知諸葛亮擺了他一道之后,他就做好了獨霸關中的準備,有老爹和師父撐腰,再加上他自己手中能夠積攢的實力,他有七成的把握將關中收入囊中,不讓其他人染指。鄧芝是監軍不假,可是他沒有兵,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他同意更好,不同意,就踢開他,自己干。愿意和他合作的人多的是,諸葛亮有多少敵人,他就有多少潛在的盟友。有鄧芝不多,沒有鄧芝也不少。
房間里突然靜得有些詭異,趙云云淡風清的喝著醒酒湯,似乎對眼前的一切毫無察覺,魏延顯然并沒有意思到這其中有什么深意,只是不耐煩的咂著,催鄧芝早點答應。魏霸靜靜的看著鄧芝,鄧芝汗流浹背。
過了很久,鄧芝才啞著嗓子,干笑了一聲:“我沒領過兵,怕是擔當不起這么重的責任啊。”
趙廣剛要說話,魏霸搶先道:“不然,宗德艷以前也沒領過兵,可是房陵一戰,他有大將之風。我相信鄧將軍不會比這位鄉黨差。”
一聽宗預二字,鄧芝的臉色一變,沉吟片刻,重重的點了點頭:“既然如此,那我就盡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