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界本源?”聶云全身一震,有些不敢相信。
他和軒轅大帝想方設法尋找本源之地,甚至不惜以軒轅劍當誘餌,做夢都沒想到…這就是神界本源!
天地六道居然是從這里分離出去的!
“神界之所以能多次誕生、毀滅,毀滅、誕生,就是因為有本源在!”神農大帝看向前方,眼中閃爍著光芒。
“天地六道如果是神界本源的一部分…怎么會這么弱小?”
聶云依舊不信。
天地六道在浩瀚的宇宙中,連滄海一粟都算不上,和神界更沒法比,同樣是神界本源,怎么可能差別這么大?
“大海波瀾壯闊,給人一種雄壯之感,但一滴水呢?”神農大帝微笑著看過來:“一滴水是不是就給人很渺小之感?但要知道…大海是由無數滴水組成的!”
“這…”
聶云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神界本源浩淼強大,天地六道雖然是其中一部分,確實很小的一點,相當于海洋對比一滴水,自然沒法比較了。
“是…哪一部分?”
明白這些,聶云再次向眼前巨大的漩渦看去。
“當然是缺少的那部分!”
神農大帝微笑。
“缺少的部分?”
聶云滿臉疑惑的看過去。
漩渦橫掛在眼前不下億萬公里,給人一股難以抗衡的力量。
特殊的物質緩緩旋轉,宛如一片巨大云朵,完美無瑕,根本看不出絲毫缺陷。
“難道是…”
看了一會,身體再次一震,滿是不可思議的看向神農大帝:“你是說…是最中間的那部分?”
漩渦只有中心是空的,其他地方都沒有絲毫缺失,如果真要尋找缺少部分,也只有這點。
可…最中心,也就代表著最核心,天地六道居然是神界本源最核心的部分?
這…可能嗎?
“不錯,正是最中心的部分!”
神農大帝沒給他太多震驚的時間,再次說出了答案。
“這…”聶云嘴巴無法合攏。
說實話,實在太震驚了。
“最中心的部分,代表了最核心的位置,正因為如此,天地六道才能誕生你這樣逆天的人物!形成真正的完美界域!成就無上大帝!”
神農大帝滿是興奮和火熱。
“神界本源最核心的位置,不可能自己離開了吧,到底怎么回事?現在可以告訴我了嗎?”
強壓住心中的震撼,聶云問道。
既然是神界本源,經歷了無數紀元,肯定不可能無緣無故的掉下一塊,而且還是最核心的地方,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恐怕和眼前這個神農大帝有著脫不開的關系。
自己一進入神界,就聽說他在上個紀元,為了做某件事失蹤了,圣山中也發現了一些他留下的痕跡,要說和這個無關,打死都不相信。
“神界經歷過多次紀元,每一次都會崩塌,甚至連天道都會泯滅,這件事已經算不上什么秘密了吧!”
神農大帝看過來。
“嗯!”聶云點頭。
他早就聽普天大帝說過了,紀元過后,不但神界消失,天道都有可能滅亡。
“為了能活到下一個紀元,無數先賢們使用過各種各樣的方法,逃離帝隕浩劫、隱藏修為、改名換姓…也的確有人成功了,甚至活了好多紀元,但每一次到達紀元終點,對他們來說,都會是個新的開始,不管你活多久,不管你實力多強,在神界毀滅的時候,基本都是平等的!活再多紀元,手段再多,依舊也會泯滅!最多只比其他大帝,保命方法多一些而已!”
軒轅大帝沒有隱瞞,緩緩道。
他的語氣雖然很平淡,但聶云能從其中聽到無情的殘酷。
在神界毀滅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王侯將相、大帝主宰,浩劫一到,除非運氣特別好,否則都會死亡。
這就好像大海干枯,所有魚類都會死亡一樣,不管是鯨魚還是蝦米,都會遭到同樣命運,運氣好的,找到一個水坑棲身,或許能扛過干枯期,等到海水再次填滿,可…運氣不好呢?
這種水坑不是每次都能找到的!
所以,多紀元大帝之所以會在帝隕浩劫中瘋狂,正因為他們也知道,就算實力遠超其他大帝,也未必能夠活下去!
“因此,活著強者明白,想要真正掌控命運,不能一直靠運氣,畢竟這東西虛無縹緲,不可能一直伴隨你存在的!”
聶云暗暗點頭。
如果他活過了這個紀元,或者多活了好幾個紀元,肯定也會有此感受。
每到浩劫來臨之時,空有一身力量,卻不知道能不能活下來,這種感覺讓人絕望!
是一種生命不由自己控制的不甘。
想要不受神界毀滅法則的桎梏,活的更長久,命運有自己掌控,就必須尋找別的出路。
“于是…就有了圣山!”
軒轅大帝看過來:“圣山是無數活著的大能,集合了不知多少紀元的寶物,熔煉而成的,威力超過了帝境神兵,這點,你將之煉化就應該明白!”
“當時那些活著的大帝認為,圣山的級別超越了神界的天道,超越了能夠毀滅的法則,只要神界毀滅的時候,掌控著脫離神界,就應該能夠逃脫毀滅的厄運!”
“這就好像做了個盛滿水的容器,藏身其中,就算大海干枯了,靠著這點水,也能活著撐到海洋再次恢復!”
神農大帝苦笑:“想法雖然不錯,也切合實際,可惜…他們算錯了一件事!”
“算錯了一件事?”
聶云疑惑的看過來。
要是他經歷過好幾次紀元,想要繼續活下去,肯定也會想到這個辦法。
畢竟,和諾亞方舟一樣,是唯一的辦法。
而且…圣山現在還在,說明上個紀元并未毀滅,按理說不應該出錯啊,為何神農大帝這樣說?
“他們算錯的事是…”神農大帝搖著頭:“煉制出了圣山,卻可悲的是…無人能夠煉化!沒人能夠真正掌控!”
“無人能煉化?”
聶云一愣:“這不可能啊,很好煉化啊,我沒費太多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