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大早,蘇天成和孫承宗等人出發了,隊伍再次壯大了。
孫承宗性子有些急,早就要求家人,做好了準備,到定興縣找到鹿善繼之后,直接出發,前往南京城。留在高陽縣的,是孫承宗的大兒子一家。
臨行之前,孫承宗一再叮囑大兒子,要安分守己,要好好守著這個家,要好好龗的培養孫家的子弟,大概他也知龗道,自己的年紀大了,這一次離開了家鄉,不知龗道什么時候能夠回來,或許這一生,再也不能夠回到高陽縣了。
高陽縣距離定興縣不到兩百里地,兩個縣都屬于保定府管轄,所以說,孫承宗陪著蘇天成,到定興縣區,也不需要多長的時間。
隊伍里面有家眷,是不可能走得很快的,按照要求,蘇天成和孫承宗還要到京城去,拜見皇上之后,出發到江寧縣,孫承宗接到了圣旨,是必須到京城去謝恩的。
不到兩百里的距離,計龗劃是三天的時間。
孫承宗年紀大了,騎馬是不合適的,隊伍里面,有著好幾輛的馬車。
可孫承宗不服老,堅持要騎馬。
一天時間下來,蘇天成發現,孫承宗的身體的確很好,雖然已經是七十一歲的高齡,可做事情雷厲風行,關鍵是飲食很好,還能夠陪著喝酒。
騎馬更是不在話下,雖然說不用縱馬馳騁,但馬背上的顛簸,還是非常消耗體力的,看看孫承宗的表現,根本不在乎。
保定府緊靠著山西,這里的生活習慣,與南方是有所不同的。表現在飲食習慣上面,區別很是明顯,這里的主食是面食,包括煎餅、饅頭等,面條不是很多,一般的百姓家里。吃不起面條。
一天多的時間下來,蘇天成有些皺眉頭,想不到這種飲食的習慣,幾百年前就是這樣了,當初在山西平陽府城,他堅持吃大米,因為穿越之前,自己是南方人,這樣的飲食習慣。已經成為了條件反射,早餐吃面食是可以的,但中午晚上,頓頓都是面食,還是不適應。
對于保定府一帶,包括山西的情況,蘇天成都不是很熟悉。
當初穿越之后,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思考未來的道路,雖然也關心了一些地方上的情況。更多的時候,是從大的發展方向考慮的,沒有過于的注重細節,所以說,對于北方的民風民俗,他并非了如指掌。
一路上。孫承宗不斷的介紹情況,雖然是沿著官道前行的,但能夠看到不少的情況。
沿路看見的情況,令蘇天成的心情越來越沉重。
陜西、山西、山東、河南一帶的災荒,舉國皆知。概因為這些地方的流民,走投無路之下,投靠了流寇造反,以求能夠活命,山東一地,明軍嘩變,攻克登州,在朝廷中,造成了極大的震撼,令朱由檢不得不注重兵餉的問題。
這些情況,都是公開的,不過,在大家的印象里面,北直隸的情況還是不錯的,畢竟是靠近京城的,至少是能夠得到朝廷的特殊關照的。
但情況遠不是這樣。
保定府距離京城,不過三百里地左右,這點的距離,不算什么了,但一天多時間下來,蘇天成看見的情況,可以用滿目瘡痍來形容了。
這不過是十月,秋收過去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按說家家戶戶都還有糧食的,青黃不接的時間,應該是在開年之后的春季,可是從高陽縣到定興縣,沿途居然出現了流民。
不少的村莊,都能夠看見斷垣殘壁,好像是遭受過劫掠,爆發過戰爭一樣。
村里的情況也不好,很少能夠看見所謂的士紳富戶,大多是衣不蔽體的農民。
已經到了十月下旬,天氣開始冷了,在北方的表現,更加的明顯,蘇天成一行,已經開始穿著棉衣了,但沿途看見的老百姓和農戶,基本都還是破舊的單衣。
孫承宗介紹這些情況的時候,語氣里面,顯露出來了憤怒和無奈。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與后金的侵襲,有著直接的關系。
崇禎四年的大凌河之戰后,大明在遼東完全失去主動權,這一次的戰爭,也是后金千里奔襲的經典戰役,自此以后,后金的騷擾,變得愈發的頻繁,就是京城的附近,他們也是大搖大擺過來的。
后金騎兵的戰斗力,是很聞名的,也就是后來著名的八旗軍,每一旗軍隊,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前鋒,第二部分是驍騎,第三部分是護軍,每一部分將士的任務也是不同的,搏殺開始的時候,前鋒軍士身穿牢固的皮甲,裹得嚴嚴實實的,沖鋒在最前面,擾亂對方的陣型,打開突破口,驍騎軍士身穿輕甲,在先鋒營打開缺口的基礎上面,緊隨其后,以快速靈活的方式,沖入對方的陣營,展開廝殺,予以對手強有力的打擊,再一次擊垮對手的信心,護軍是八旗軍隊中,最為厲害的兵種了,他們是精銳,從全旗將士中間挑選出來,他們的任務,就是徹底擊垮對手,他們最龗后發起沖鋒,軍士的手里,都是手持橫刀,猶如秋風掃落葉一般,給予對手毀滅性的的打擊。
毫不夸張的說,在野外的征戰,大明軍隊,無法和后金的軍士較量。
后金的軍隊,也有自身的弱點,那就是攻城不在行,后金的軍隊,以騎兵為主,騎兵本來就是用來沖鋒的,不是攻城的,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漢人加入了后金的軍隊中,令后金軍隊的攻城拔寨能力,大大的增強了。
保定府一帶,深受后金騎兵侵襲之苦,這里的不少百姓,財物被搶奪,人被后金的軍士掠走,后金騎兵經過之處,到處都是廢墟。
可氣的是,大明朝的軍隊,只能夠眼睜睜的看著這些后金騎兵的囂張,無可奈何。野外作戰,他們遇龗見后金的騎兵,基本都是有去無回的。
蘇天成終于見到了傳說中的火路墩,或者稱之為邊墩。
這種火路墩,是邊兵特殊的存在,一般都建設在村鎮之間,每個火路墩的距離,并不是很遠,火路墩里面,駐扎著邊兵。
火路墩的直接領導,是設在府州的衛所。
因為后金的侵襲,北直隸、山西大同一帶,都成為了前線,明軍在與后金軍士的交鋒之中,屢遭敗績,已經到了談虎色變的程度。
邊軍的很大收入來源,依靠的是軍屯,若是不能夠屯田,邊兵就無法支持了,朝廷欠餉的事情,已經不算是什么新聞,時時刻刻都發生著,如今,就是這屯田,也無法養活諸多的邊兵,軍士逃亡和嘩變的事情,時時刻刻的發生著。
邊軍的土地,大都分布在村鎮,所以說,修建火路墩,很大的程度上面,是為了邊兵能夠很好龗的種田,能夠很好龗的養活自己。
但想象畢竟不是現實。
火路墩建的很是牢固,城墻一般都有十米以上的高度,可惜火路墩里面,只能夠住人,土地還是在外面,需要出龗去耕種,有些時候,到了收獲的季節,后金騎兵的小股部隊,前來騷擾,軍士只能夠躲在火路墩里面,眼睜睜的看著囂張的后金騎兵,搶走糧食,肆意的屠殺百姓,當然,他們不忘記點燃烽火,提醒其余的地方,后金騎兵來騷擾了。
火路墩建到了保定府一帶來了,這的確出乎了蘇天成的想象。
“大人,難道保定府一帶,也有火路墩嗎,這里距離京師如此之近,若是后金能夠隨意到這里來騷擾了,豈不是遼東一帶,我大明朝的軍隊,已經完全失去了優勢了。”
“蘇大人,情況比你說的還要糟糕啊,也難怪,你一直都是在南方,就算是以前,也是在山西的平陽府城,那里也是靠近南方的,你若是在大同呆上一陣子,就會知龗道,這已經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
說到這里,孫承宗的臉色沉下來了。
“大凌河兵敗,老夫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啊,若是我大明朝的軍隊能夠固守大凌河一帶,關寧錦防線就能夠更加的穩固,因為大凌河兵敗,遼東千里沃土,盡數丟失了,北直隸的屏障,也不是那么的牢固了,這些年,老夫一直都在自責,當初要是更加的重視一些,也不至于遭遇那么大的慘敗啊。”
“大人,已過之事,不提也罷。”
“不能這樣說啊,保定府一帶的百姓農戶,終日提心吊膽,朝不保夕,看見這些情況,老夫的心里就不好受,恨不能上陣殺敵啊。”
蘇天成內心嘀咕,要不是我蘇天成穿越了,你孫承宗老大人就真的要捐軀了,而且是在后金攻打高陽縣的時候捐軀的,當然,那是崇禎十一年的事情了。
保定府周圍的情況,令蘇天成有了緊迫感,他想不到,這里的情況,居然到了如此的地步,京師附近,都沒有安全保障了,難怪朱由檢時常要調兵勤王的。
這樣的情況,必須要快速做出來改變。
這種改變,不是嘴上說的那么簡單,必須要有銀子的支撐,就說自己看見的幾個“農民”,穿的破破爛爛的,一臉憔悴,要不是孫承宗介紹,根本不相信,這幾個人,居然是大明朝的邊兵,就這樣的軍隊,能夠抵抗強悍的后金騎兵了,那才是天大的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