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太后與石太太都非常熱情,前者看石明倫,后者看青云,都是怎么看怎么順眼,但兩位當事人都在裝壁花,從頭到尾,除了長輩問話時應一聲,用盡可能簡短的話回答完畢,幾乎就沒吭過聲。太后與石太太“熱情洋溢”地聊了一個時辰,也有些撐不住了。
太后心想:“明倫這么好龖的孩子,按理說青兒應該沒什么可挑剔的了,卻一直呆坐在旁,不知是跟我鬧脾氣,還是面皮薄不好意思?是了,他們從前原是相識的,今兒我與石太太擺明了要給他們相親,難怪青兒小姑娘家會臊了。這事兒本不該著急的,以后多見幾次就好了。”
石太太心里則在想:“明倫今兒怎的忽然拘謹起來?莫非是忌憚上頭坐的是姜娘娘?這孩子也真是多心,陳娘娘去世時,姜娘娘還未入宮呢,并沒有什么舊日恩怨,如今姜娘娘與皇上有意拉攏他,他怎么也該積極些。人家清河縣主是女孩兒,年紀輕,瞧今日這低眉順眼的樣兒,也知道是個面皮薄的,難不成還要人家小姑娘自個兒開口搭話不成?明倫真是不懂事!”
太后與石太太各有想法,抬眼對視了一下,不約而同地笑了。
太后說:“這天兒是越來越熱了,哀家總覺得比往年都要熱些,在屋里坐一小會兒,就渾身冒汗。可惜行宮一直沒修起來,否則就可以去避暑了。皇上說,國庫不豐。為君者應該節儉才是。這確實是正理,皇上懂事,哀家心里很是欣慰,哪怕是熱一點,也能忍受了。”
石太太忙道:“皇上賢明,體恤百姓,真乃國人之福。”她瞥了石明倫一眼,想要暗示他提一提錦東的涼爽天氣。清河縣主是在錦東住過的,這話題一但提起,就能跟縣主聊起來了。
可惜石明倫半點不知趣。居然道:“天氣炎熱。太后早已疲倦了,臣下母子還在打擾太后,實在是不應當。”
這話是要告退的意思了,石太太心里又氣又急。若不是在太后跟前。只怕早就教訓起兒子來了。但太后卻沒有生氣。她確實有些累了,只覺得石明倫又體貼又有眼色,還對她很關心。真是再好不過了。
太后一旦看哪個人順眼了,無論那人做什么,說什么,都會覺得他做得好,做得對,今日對石明倫也是如此。青云在旁一聽,就猜到了母親的想法,只覺得有些啼笑皆非。
太后很高興地接受了石家母子的辭別,還讓他們有空多進宮來坐坐,更提到過些天就是端午,屆時宮里會在宮城北面的后湖舉行龍舟賽,讓石家人一定要過去看熱鬧。
宮里的龍舟賽,每年都會邀請宗室近親、皇親國戚、王公大臣與朝中重臣及其家眷參加,石家即使在陳皇后在世時,也夠不上這個級別,更別說如今家中官位最高者,就是石明倫這個正三品的禁衛軍統領了。能得到太后的破格邀請,實在是件極有臉面的事,石太太高高興興地答應下來,又拉著兒子下跪謝了恩,方才辭別而去。
他們一走,青云就從座位上跳了起來,朝太后抱怨說:“母后,您明明說過不會未得我同意,就擅自定下我跟石明倫的婚事的,那今天這一遭又是怎么回事?!”
太后嗔道:“我哪里擅自定下你的婚事了?你說要跟明倫多相處相處,看是否與他相處得來,我這不是召他進宮,讓你們多見幾面么?我知道你不好意思見他母親,只是你們男未婚,女未嫁的,宮里又到處都是眼睛,若沒有我們兩個老婆子陪著,你們怎么好見面?如今這樣豈不更便宜?你們既能見了面,外人也挑不出什么錯來。只是你今兒未免太過拘謹了,這樣對坐著,也不跟明倫說話,你怎知道他合不合你心意?下回我再召他進宮時,你可千萬要把握好機會!”
青云聽得有些惱了:“母后!哪有您這樣的?難不成您還指望我跟他當著您和石太太的面談情說愛不成?!”
太后唬了一跳,不由得失笑道:“這話又從何說起?別叫人聽見了笑話。我可不沒有讓你們談情說愛的意思,只是讓你們有機會說說話,好讓你了解清楚他的性情為人,今后做了夫妻,也能相處得好些。”她還神秘兮兮地道,“他小時候在宮里再乖巧不過了,只是未免失于拘謹。加上他是陳皇后的外甥,我還真不好多跟他說話,也不清楚他性情如何。今兒一見,倒是難得的穩重,雖然沉默了些,但勝在老實,又忠心,論相貌與才干,更是一等一的!青兒,你若嫁給他為妻,這輩子就算有福了!”
青云卻不愿意聽這種話:“母后能見了他幾回?對他了解多少?只憑這匆匆一兩面的功夫,就覺得我嫁給他會幸福?那也太草率了些!我早就說過了,不能倉促定下親事,您也答應了給我一點時間的,怎么今兒卻改了主意?您這樣是不守信用!”
太后忙道:“母后沒有不守信用,只是給你一個和他相處的機會罷了,否則你哪里有法子跟他見面?不能見面,又不好與他通信,便是拖上兩三年,你也沒法知道他是不是良配,倒不如母后替你想法子。你就別鬧性子了,這關系到你一輩子的事,你且沉下心想想,他是不是個難得的好男子?”
青云承認石明倫是個難得的好男人,卻也沒打算因此嫁給他,于是便道:“他再好也沒用,我一看到他,就知道跟他沒有緣份,就算勉強成就了婚姻,也不過覺得快樂的。母后就別再提他的事了。”
太后卻不以為然:“你只見了他一面,心里又在生我的氣。才會這般想,等你多見他幾回,多知道一些他的好處,就不會這么想了。正好,端午時他會跟著石太太他們一道進宮,到時候你找個機會與他說說話。你與他本就相識,又長得好相貌,性情也好,他一定會喜歡你的!”
青云頓時滿懷希望地看著她:“那要是他不喜歡我呢?反正我也不喜歡他,這門親事就算了吧?”
“那怎么行?!”太后大驚小怪了。“他怎會不喜歡你?你是真正的金枝玉葉。相貌好,性子好,心地善良,能娶到你。對他的前程也有大大的好處。他憑什么挑剔你?我們不挑剔他就不錯了!”
青云簡直覺得頭痛了:“母后。您這樣根本就說不通嘛,我要跟他提前相處,是為了弄清楚跟他是否合得來。如果合不來,那就該早些將婚事作罷,以免日后成怨侶呀?如果我不喜歡他,他也不喜歡我,那為什么還要作親呢?”
太后擺擺手:“你們只是相處得少了,覺得生疏,多處處,多處處就好了。”
青云有些暴躁,太后犯了死心眼,完全朝她不愿意的方向去了。照太后的說法,她跟石明倫合不來,就多相處一下,遲早能合得來的——那如果還是合不來呢?那就再多相處一下。反正太后不接受他們一輩子也合不來的說法就是了。
青云想起了皇帝弟弟,有些不死心地拿他作擋箭牌:“皇上沒跟母后說什么嗎?關于石明倫的事?”
太后對此倒不以為然:“皇上只是覺得明倫行事有些不當罷了,明倫還年輕,犯些小過錯也是人之常情,等過幾年練歷得多了,也就好了。況且龔樂林也是先帝信任的臣子,明倫與龔樂林共事多年,見他家有難,便竭盡全力相助,不正意味著他是個重情重義之人么?這不是好事呀!”
青云捂著額頭,只覺得兩邊太陽穴一跳一跳地發疼。太后一旦鉆了牛角尖,可沒那么容易拐過彎來。她該怎么辦才好?
謝姑姑過來相請:“盧太嬪帶著靜安王前來請安,太后娘娘的意思是…”
太后忙道:“讓他們往西邊小花廳去,別在這里了,這邊兒熱,見外命婦還罷了,見宮里的人卻不必。我先回房換件衣裳,你打發個人過去陪一陪吧。”又問青云:“你要不要過去瞧你弟弟?”
盧太嬪從來就沒把青云放在眼里,她母子二人都不知道青云的身份,只當她是進宮打秋風的宗室女,當著太后的面,還有幾分笑,背了太后卻是愛理不理的。青云問明寶云不曾同來,也就沒興趣跟他們虛與委蛇了。
太后回了房,謝姑姑打發芙蕖去陪客,自個兒卻跟著青云進了后者的房間。
青云看出她有話要說,忙起身迎她進來:“姑姑有什么事么?”
“縣主,太后只是為你的婚事著急,你心里別怨她。”謝姑姑也不啰嗦,直接開門見山,“前些天南陽王妃進宮來時,提起宗室里有好些姑娘都找不到合適的人家,足有十多位超過十八歲的老姑娘,她們做長輩的看著心里著急,就想請太后出面,給這些宗室女兒們找人家。南陽王妃說得有理,太后推托不得,如今只能借口清江王的婚事未解決,暫時拖上些時日,遲早要答應下來的。到時候,京里差不多人家的子弟,但凡是平頭正臉,性情為人算不上不堪的,可就要被人定了去了!太后是擔心,縣主也是這個年紀,若再不定下來,將來就只能將就別人挑剩下的了!”
南陽王正是宗人府宗令,南陽王妃出面說的事,太后確實不好推辭的。青云這一兩年也常常聽人說起宗室女難嫁的說法,今兒在小宅里,李嬤嬤提起平郡王府旁支三太太過府跟溫郡王太妃說話,也提到前者的女兒年近二十也未能找到人家的事。青云可以理解太后的焦急,只是不能諒解她不顧自己的想法,強要自己接受她的安排嫁人。
謝姑姑聽了青云的話,也有些明白了,便勸她:“太后一時想左了,縣主若跟太后來硬的,只怕太后著惱,事情更不好辦!太后其實只是為縣主終身擔憂罷了,若縣主實在瞧不上石統領,不論是哪一家的子弟,也該先挑一個出來。只要有一個人讓太后安心,太后自然不會再逼縣主。只是有一點,縣主別怪奴婢多嘴,奴婢跟在太后身邊,這幾年也陸陸續續見過一些高門大戶家的子弟,真沒幾個能比得上石統領的。您與他又是舊識,瞧著也不象是厭惡他的模樣,為何就是不肯答應婚事呢?”
謝姑姑沒有等待青云的回答,就離開了,青云坐在屋里,卻是千言萬語在心中,偏一個字也說不出來。發了一會兒呆,她想起先前起的那個念頭,覺得還是要試一試的好。若石明倫自己也不愿意,興許兩人合計一下,能想出辦法來呢?
她現在雖然只是縣主,但依皇帝的意思,似乎是打算將來給她加封回公主位份上的,等她成了公主,無論外界的人怎么想,她的丈夫都要遵守駙馬的規矩,別說三品的實權武官,只怕連武職都做不成。石明倫身為軍中年青一代武將中的佼佼者,志存高遠,不可能心甘情愿地投置閑散。這門婚事對她而言是負擔,對他來說,又何嘗不是桎梏呢?說不定他比她還要熱切地想要攪黃這門婚事呢!
青云心里存了事,也不打算在宮里過夜了,跟宮人說了聲,連聲招呼也沒跟太后打,就急急忙忙地出了宮。回到小宅,她第一時間是叫了杏兒過來問:“李嬤嬤這會子是在屋里嗎?”
杏兒卻道:“嬤嬤這會子正有客呢。”
這倒有些出乎青云意料之外,不過不要緊,她可以等。她改而問杏兒:“先前叫你去做的事,你可辦了?”
杏兒點點頭:“奴婢試探過了,瞧李嬤嬤的意思,似乎是打算在縣主這邊養老的。她說,石家雖好,無奈石大爺并不是舊主,石家其他人又跟陳家沒什么關系,她若過去了,未免尷尬,還不如留在縣主的莊園上,好歹是先帝安排的。”
這么看來李嬤嬤還不算糊涂。青云心下一定,便交待杏兒:“等李嬤嬤的客人走了,你請她過來,就說我有事吩咐她,想讓她往石家跑一趟。”
杏兒怔了怔:“石家?可李嬤嬤這會子見的客人,正是石家來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