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沉沉的天空,雪花飄舞,大地一片白色。
單調的色彩,讓戰爭中的兩大陣營的士兵們感到了壓抑,這一年的元旦節到來了,戰爭爆發前的元旦節,都是很熱鬧的。
戰爭已經進行到了第七個年頭,嚴格的算起來,差不多進行了六年的戰爭。
英法兩國已經打得非常虛弱了,如今戰場上的主力變成了美國大兵們。
同盟國也好不到哪里去,盡管他們有中國的物資援助,但是戰爭畢竟進行了快要滿六年了,他們也死了很多人,生產也遭到了較大的破壞。
兩大陣營此時都已是精疲力竭,只有一個美國還精力旺盛。
面對這一年的元旦節,兩大戰爭陣營都有些死氣沉沉的,節日氣氛非常低糜。
“市集上來了一批中國食品,還有水果,去晚了可就沒有了。”一個英國主婦提著籃子沖出了家門,一邊對鄰居大聲喊道。
“水果?賣嘎的,好久沒吃到水果了。”鄰居的主婦聽到了也連忙提上籃子沖出了家門。
在此時的英國,只要市集上出現一些生活物資,就馬上會遭到那些家庭主婦的瘋狂搶購。
這些英國女人的生活過得很是優渥。
平時他們不用做事,只是在家里主持家務,時不時三五成群的找點樂子,或者聚集在一起搞點女權運動。
只不過戰爭爆發后,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
每天的糧食供應除了土豆還是土豆。很多主婦一聽到土豆就快要吐了,有時候連土豆都還要限量。
當一大批中國食品運送到了英國時,幾乎整各發英國倫敦的家庭主婦們都被轟動了。他們成群結隊的沖向市場。
瘋狂的搶購馬上就拉開帷幕,市場上一片嗡嗡聲,不少家庭主婦在討價還價,不過很快她們就意識到,這是不講價的。
瘋狂的主婦們,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把這些食品都掃蕩一空。
此時的英國民眾手里,還是有不少錢的。
兩百年左右的全球大規模殖民。使這個國家的民眾積攢了不少的財富,盡管戰爭之中物價飆漲。
以及英國政府發行大量公債。
但是依舊有很多英國民眾身家豐厚,特別是那些家里的男人上戰場的家庭。沒個月都是有軍餉的。
不過在物質上卻有了較大的損失。
戰爭期間,大部分能夠用來進行戰爭的生活用品,都被工廠當廢品回收了,然后制造成了彈藥等物資用于戰爭。
這也意味著。戰后的英法。將出現一個短暫的市場繁榮。
中華民國此時已經開始加強普通物資出口,從而將英國佬手上的錢賺走。
相比之下,對于西方人是重大節日的元旦節,在中華民國卻是沒有多少節日氣氛,中華民國根本就不過這個節日。
中國的春節還有一個多月,人們還是忙著工作。
政府則忙著搞預算,并向民眾報告過去一年的建設成果。
中華民國這一年公布的國民生產總值,與之前公布的預計1200億炎黃幣又多了50億。搞了一個1250億炎黃幣的數據出來。
這個數據非常的…難以形容。
導致了一些人的高度困惑,王錫民是江蘇省的統計員。他看過今年的江蘇省國民生產總值的數據,這一年江蘇的國民生產總值已經達到了460億,其他省份的產值不可能那么低吧!
那為什么只有1250億呢?
或者是計算方法不同?
實際上這一年中華民國的生產總值已經突破2000億了,只不過中央的計算方式確實不同。
首先中央政府將那些無法轉化為戰爭能力的產業全都排除在外,只計算能夠形成戰爭潛能的產業產值。
最終得出了1250億的結果。
這一年中華民國的工業產值,算是和農業產值拉開了不少距離,這也意味著中華民國已經從農業國家發展到了工業國家的階段。
美國這一年的國民生產總值,也只有800億左右,多是軍用物資,內部建設的規模大大縮減。
就算是為了迷惑歐美白種人世界,此時中華民國公布出來的1250億炎黃幣的產值也已經成為世界上國民生產總值最高的國家了。
對于民眾來說,這個第一就讓他們很振奮了。至于到底是超過多少,他們暫時不關心。
那些經濟學家們,也有些困惑。
按理說中華民國此時的產值不可能這么低,要知道普通工人的工資就已經達到每月30元了。
年收入超過500元的工人也到處都是。
不過這個問題,也沒人去深究。不夸大數據,說明政府比較務實。
日本政府卻是看清楚了其中的問題,但他們也不會去到處宣揚,日本政府此時正忙著準備朝拜上國。
倭王大正對朝拜很是抵觸,每年都得朝拜一次,每年都得裝一次孫子。但不去不行,現在不裝孫子還能裝什么?
而且不僅要裝孫子,還要裝得最好。
歐美各國則不太清楚這個數據是否正確,但是中國今年1250億的國民產值,卻也讓他們有些震驚了。
這說明什么問題?
說明中國的工業規模已經和超過美國了,中華民國的工業規模,已經是世界第一了,已經超過歐洲工業總和了。
這讓歐美各國都產生了深深的憂慮,但這又能有什么辦法呢?
停止戰爭,然后一起打中國嗎?
那完全是不可能的。
歐洲離亞洲那么遠,能派多少兵力過去?過去完全就是送菜啊!面對崛起的中國。歐美是束手無策。
何況戰爭打到這樣的程度,雙方都死了那么多的人,還能抽調出多少兵力?
中華民國早已經立于不敗之地。
浮弱不堪的歐洲。早已不是中國的對手。
中華民國此時雖然在工業上取得了很驚人的成果,但畢竟缺乏一定的時間進行積淀,所以并不急于參加戰爭。
這也讓協約國徹底放心了。他們已經被中華民國耍了好多次了,每一次都被敲竹桿,特別是最后一次。
這也滿足了中華民國的胃口。
中華民國這一年的財政預算卻是寬裕到了極點,稅收就已經達到了180億,加上羅斯柴爾德財團的10億英鎊黃金。相當于是50億炎黃幣,其中政府拿走了30億,財團拿走了20億。
分贓過后。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這一年的財政預算達到了210億炎黃幣。
這么一大筆的稅收,大部分還是用在了基礎設施的建設上,軍費這一年為18億炎黃幣,還不到財政收入的10。
陸軍軍費為9億。海軍為6億。空軍3億,這些軍費主要還是是用在大型裝備的更新上。
這樣的軍費在歐美和平時期來說是非常驚人的。
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英國,每一次戰爭的花費都不會超過2億英鎊,而中華民國單是軍費就已經達到了3.5億英鎊的規模。
這個國家確實也太大了一些,自然不是英國能比的。
就算是18億元的軍費,還是不足以完成大型裝備的更換,畢竟中華民國的軍人數量超過500萬,光是訓練上每年就要花費不少錢。
中華民國的軍事訓練方面是比較大方的。也是比較燒錢的。在和平時期,不燒錢不足以支撐軍工業運轉。
燒點錢也不完全是壞事。
陸軍擴編后。戰斗力是有所下降的,需要通過訓練和人才培養把戰斗力重新提升上去才行。
海軍規模也擴大了好幾倍,自然也需要訓練出更多的合格水兵,也需要更多的優秀海軍軍官。
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急不來。
盡管軍費花得比較多一些,但是相比財政收入來說卻是不多,維持一定的軍事規模是非常必要的。
要想成為一個強盜國家,就要能打。
教育方面這一年投入了50億炎黃幣,中華民國的教育設施經過幾年來的不斷建設,已經搞得不錯了。
加上教育方面,也是收費制度的,盡管費用不坑,但起碼可以自給自足,學校收的學費都是統一上繳中央的,國家撥款主要是為了建設一些更高檔的教育設施。
上繳上來的學費,不算入國家稅收,同時也都將用于學校建設。相當于這50億撥款是額外的。
學校是哪不到錢的,這些錢都存在華夏中央銀行。
每個學校獲得撥款之后,要搞什么工程,都是財團負責設計、施工,要采購什么東西,也都是從財團手上買。
就連學校的伙食,也多是財團負責,除非是一些比較偏僻的學校,則讓學校自己采購伙食,家長可以進行監督。
由于全國的教育資源都是一個標準的,家長們只要記住標準,學校沒有做到就是肯定有問題。
因此這樣的制度下,教育經費不會有被貪污的情況,就算是被貪污,也只是貪污小錢。
財團自然不可能貪污這些教育經費,對于財團來說,鈔票就是廢紙而已。財團賺錢的意義所在,只是把發行出去的鈔票收回來。
有些領域,追求以更高的效率收回鈔票,甚至是用賭博的方式。但關乎教育、低收入群體消費這些領域,卻并不追求太高的效率,這是區分對待的。
學校教師的待遇也很高,福利也很好。當上了教師就是中產階級,因此教師也不會去貪污教育經費。
被查出來的后果是很嚴重的,沒必要為了那點錢而丟了待遇那么好的工作。
待遇高,要求要高。
中華民國的教育是很精細的模式。一個班級才十六個學生,因此對教師的數量也有較高的要求。
教師數量確實是比較缺乏,所以主要的科目。則用大教室。那些比較容易培養的教師,則在小班級上課。
隨著不斷的發展,中華民國的教師數量也是不斷上升的,教育質量也在不斷的提高。
這一年中華民國的學生數量已經上升到了6000萬人了,中華民國不僅是學生最多的國家,也是教育上投入最高的國家。
除了學生外,還建起了很多技術學校。大量普通工人開始轉變為技術工人。
其他的錢,則用于行政開支、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
其中各省各地區,又有自己的地區稅款。這些錢主要是投入到城市建設的項目當中。
各省經濟發展情況并不是很平衡,最發達的地區依舊是沿海各省,其中江蘇是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內陸省份,主要是發展內部制造業。也就是生產出來的工業產品主要是滿足內部市場的。
沿海省份。主要是發展那種進口原材料,生產出口產品,并兼顧一些內部市場的工業。
由于戰爭原因,如今中華民國的經濟正再向中亞地區傾斜,軍工業開始向中亞轉移,沿海地區也保留了不少軍工業。
沿海軍工業,主要是生產對外出口的軍火,以及海軍的軍工業。
當然。一旦全面戰爭爆發了,全國到處都將是軍工廠。民用工廠都將變成生產軍工品的工廠。
中華民國的發展中心就是東部沿海、西部邊疆。從南北來說,北方主要是重工業,南方是輕工業眾多,同時也有不少重工業。
總體來說,經濟是東部更加繁榮,南北則是南方更加繁榮。
中部地區則以湖北、四川為中心,向四面八方進行輻射,湖北工業規模已經變得愈加龐大。
人口則開始大量向城市匯聚,農村人口隨著農業機械化的展開而進一步減少。此時中華民國每一天都有幾十個自然村消失,并且自然村的小時速度還在加快。
不過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卻也沒有拉下,大量的農村基礎設施也被建設了起來。
這年頭的農村基礎設施無非就是道路、通水、通電,此時的農村并不貧窮,沒有什么工農剪刀差,有的則是一群農場主。
農改法頒布之后,全國修通了道路的農村地區,只要是符合機械化農業條件的,都開始了農業改革。
這更加減少了農民數量。
現在中華民國的農民這個詞匯已經逐漸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農場主’這個詞匯了。
其中大量土地被財團掌控,財團管理模式最為先進。
不過財團現在已經開始從農業土地上撤退了,因為隨著經濟發展愈加繁榮,民資手上錢不少。
民資可以投資農場,高價買走農場進行經營。
因為財團發現,管理大片的農業土地有些麻煩,全靠工人的話,確實比較麻煩,工人很多時候只是負責上工,經常出岔子。
這樣的情況下,還不如賣給民資經營這些農場。
畢竟在工業時代,農用土地已經不是太重要了,利潤首先比不上工業,特別是工資水平不斷上漲的情況下。
另外管理起來因為區域性跨越比較大,比較麻煩。
另外,這些農場也可以低買高賣,也可以當成股票、工廠這些東西一樣,經濟局勢好的時候賣出去,經銷蕭條的時候再買進來。
首先賣掉的就是那些條件不怎么樣的農場,那些農場一是離公路比較遠一些,二來可能是灌溉不是那么方便一些。
財團只保留那些優良的農用土地,其他中等的農用土地,也都被規劃成一個個農場然后賣出。
農場主買走土地后,生活用水可以打井,發電可以用發電機,油價盡管有上漲,但是工資上漲更快,反正油價那么便宜,發電機只是小意思。
有發電機,電力、自來水都不是問題,道路方面自己修一個唄!如果是從財團手里買農場,那么是有帶公路的。
農場主可以在農場里建一個大別墅,還可以鋪一個漂亮的草坪、花園,費用都是很低的。
農場主的收入情況是很不錯的,前提是沒有負債。
因為當前的科技水平所限,一個使用大型農機進行生產的農場主,一個人大概能夠完成兩千五百畝農場的種植任務,播種、收割的時候需要請兩個臨時工幫忙。
一個2500畝規模的農場,一般都是種植一季,如果政府有訂單,一年的收入平均能夠突破1000元,是普通工人收入的兩倍。
經營一個農場并不需要多少時間,甚至可以當成一個副業來搞。
作為計劃農業國家,這些機械化農場是否生產得看政府訂單,如果政府有訂單就生產,沒有訂單就撂荒。
同時因為農業土地越來越多,生產出的農產品如果太多賣不出去,所以從這一年開始,中華民國的糧食生產農用土地,變成了一年只生產一季,如中南半島地區的稻田,則一年生產兩季甚至是三季。
隨著機械化農業的規模不斷擴大,中南半島的稻田也將不再種植三季稻了。
農場一年只種一季,可以有效的保障土地的肥力。
如果沒有訂單的時候,政府會給與補貼,因此農場成為一個熱門投資項目,投資農場是穩賺不虧的。
如果是沒有負債的話,購買農場自然是不會虧本的。
但是如果是負債經營,那么經濟蕭條時一旦還不上貸款,破產時農場就是財團的了。
所以農場是會不斷洗牌的。
而隨著機械化農業的不斷發展,生產力還會進一步提高,就如后世的美國,一個農民可以經營五六千畝的農場。
所以經濟蕭條過后,農場在經過再一次洗牌之后,規模是會變大的。
而農業人口,也會進一步的減少。
農機方面,農場主購買農機是有政府補貼的,生產方面也有一定的補貼,但前提是要把農場經營好。
農業方面按照這個模式發展下去,會越來越發達。
當然,政府補貼農業得花不少錢,但是這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財團可以借錢給政府嘛!
政府還不起錢怎么辦?
還不起錢可以再借錢,如果說民眾消費目標缺乏的情況下,這時候財團可以讓政府加大稅收。
由于是政府下訂單生產農業產品,同時各農場主加入財團的農業辛佳迪模式,因此財團依舊掌控著整個國家所生產出的糧食。
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民。
財團盡管賣農場,但卻不會放棄對糧食的掌控。
中華民國的農業生產所需的勞動力越來越少,更多的勞動力則轉入工業生產當中。
機械化農業的出現,成本未必就比普通農業更低,其中主要還是農機制造成本問題。
但是就算農機成本更高,但也是有巨大好處的。
因為工業規模上去了。
農業在戰爭時期是不能轉化成戰爭潛力的,而制造農機的那一部分工業,戰爭期間卻可以轉化為戰爭潛力。
而且農業生產所需人口少了,更多的老大難公里投入到工業生產當中,戰爭潛力就更大了。
如果只是普及小型農機,那么確實更劃算,但是戰爭潛力卻不如搞大規模機械化農業。大規模機械化農業也存在著一些其他的問題,但在戰爭潛力面前,都被財團給無視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