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03章:不斷提高的國民產值

  六千字大章!一萬二更完!求各種票!

  此時江渝的財團與歐美財團有本質上的差別,江渝的軍閥寡頭財團的發展是以提高國家戰爭潛力,以確保二戰中能打贏的民族財團。

  羅斯柴爾德財團和美國財團則不一樣了,他們沒有國家觀念,猶太人是沒有國家的,怎么會有國家觀念呢?

  所以羅斯柴爾德財團玩的把戲,只是不斷聚斂財富,然后用更多的錢,聚斂更多的財富。

  僅僅只是為了錢。

  為了錢,羅斯柴爾德財團可以讓歐洲陷入這種殘酷的消耗戰當中,所以財團對于提高戰爭潛力什么的,沒有太大的意識。

  國家雖然有這樣的意識,但是財富被財團所大量集中,此時的歐美財團還沒有發展到后世那種瘋狂以軍備來賺錢的程度。

  不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了他們很大的啟發。

  于是羅斯柴爾德財團幻想著在歐洲再復制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戰,而美國財團和容克財團則想到了通過從上消滅羅斯柴爾德財團的方式來瓦解這個世界金融霸主。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三大財團都希望進行的。

  羅斯柴爾德財團希望復制一戰,美國財團也希望復制一戰,同時希望掙脫羅斯柴爾德財團的掌控。德國容克財團則希望通過一場戰爭而崛起。

  結果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后,羅斯柴爾德財團就悲劇了,容克財團通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意識到羅斯柴爾德財團是不可能支持德國獲勝的,于是把支撐羅斯柴爾德財團體系的猶太人宰了許多。

  而羅斯柴爾德財團在歐洲大陸的資產被沒收充公,于是損失慘重。

  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后,美國財團成功掙脫了羅斯柴爾德財團的掌控,德國容克財團雖然損失大部分成員。但是卻讓他們成了夢寐以求的寡頭財團,同時容克財團在戰敗前早已把財富轉移走了,戰后通過那些財富迅速的重新崛起。

  這是一個資本掌控世界的時代,幾乎大部分戰爭和所有大戰都有資本的影子。

  如果僅僅以國家來理解世界格局,那是十分片面的。

  只有以統治利益的高度去理解世界資本格局,才能真正把握好世界局勢與各國心態。

  與江渝的軍閥寡頭財團相似的是德國容克財團,德國容克財團也是建立在主體民族之上的一個財團。

  不過德國容克財團的股東太多了,江渝也成德國容克財團的一員。

  首先江渝的岳父是德意志銀行的大股東,江渝自己在德國成立的遠華集團也已經成為為容克財團當中的一部分,此時的遠華集團已經成為了德國最大的飛機制造商、汽車制造商、發動機制造商、電氣制造商等等。

  遠華集團經過十年的發展。十年前還只是新興產業的領域,此時已經大部分被遠華集團所壟斷。

  這種以建立在民族體系上的財團是最恐怖的,所以江渝并不愿意看到德國贏得這場戰爭。

  至于什么過河拆橋什么的。江渝并不愿意去考慮那么多道義上的問題,因為世界上各個民族就像是一個雨林,別人長高了你就吸收不到陽光,民族之間,只有裸的利益考慮。

  而且從道義上來說。德國只是借了人給中國,并且提供了一些貸款而已。

  技術方面都只是交換罷了。

  最重要的技術還是江渝自己研究出來的。

  現在中國對德國進行援助,已經很對得起德國佬了。而且德國佬可是主導了八國聯軍侵華,德國佬也是侵略中國的列強之一。

  認真算起來,中國完全沒必要援助德國佬。

  當然現在對德國佬的援助,也是出于中國自身的利益考慮。

  1917年6月間。中國北方的夏收開始了。

  這一年中國北方種植了大片的麥田,而且基本上完成了農業機械化生產,北方的農業人口大部分都成了工業人口。

  大量的麥田收獲了大量的小麥。只見聯合收割機忙碌的在廣袤的麥田上收割著金燦燦的麥子。

  脫粒后的小麥直接吐入邊上的汽車上,然后汽車將小麥運入面粉加工廠進行加工。

  農業生產效率高得嚇人。

  隨著大型小麥聯合收割機的普及后,一個人就能夠完成幾千人的工作量。不過也有很多是小型的收割機,那些收割機的收割效率更低,但也能完成幾百人才能完成的收割活動。

  北方的農業耕地。基本上完成了辛迪加模式。

  其中最大的地主就是財團,其次就是那些加入辛迪加組織的中、小地主。同時也有自耕農加入了這個組織。

  加入了這個辛迪加組織后,耕地則由財團的農墾公司負責經營了。

  從播種到收割,都是財團用農業機械完成。

  然后每年把收益算一下,按照耕地畝數和耕地等級來分配生產利益,但扣除一下農業稅,以及農機費之后,一畝地也分不到太多錢,也就跟租地差不多,但是收入會比租地多一些。

  只不過,這些土地的經營權都已經交給農墾公司了。

  這些土地,變相的等于是財團的了。

  大量的糧食產出,保障了中國大量人口轉移成為工業人口的糧食供應,不過北方的糧食生產主要集中在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關中平原、河西走廊這幾個商品糧供應基地。

  不過華北地區的棉花種植面積卻是不斷增長,因為種植棉花的效益很高,這主要是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

  此時的中國有10的耕地被用于種植棉花,相比歷史上民國時期的13低了一些,但是棉花種植面積卻是多了許多,因為中國的版圖變大了很多。

  北方的糧食產量實際上并沒有南方來得高。

  中國人的主食是大米,面食南北都有吃,南方吃面食主要是做餃子、包子,早餐吃饅頭之類的。

  南方的大米產量年年增長。不僅畝產超過了小麥,而且一年普遍能夠種植二季稻,廣東地區的農業生產則因為有了拖拉機之后,三季稻的種植成為了可能。

  除此之外,中國南方已經不是傳統的南方了,中國瘋狂向南擴張七千里疆域,東南亞只剩下一個緬甸和馬來西亞未被納入管轄范圍。

  東南亞的糧食產量就很高了。

  特別是越南、暹羅,暹羅在臣服稱臣之前就已經在大量出口大米了。越南也是一個魚米之鄉,后世的越南由于得到了中國的雜交水稻,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國家。

  瘋狂的增長了9.2億畝園地、耕地之后。中國的農業資源已經比較充足了,糧食生產根本不是問題。

  因此在棉花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上開始不斷增加。

  除了本土種植了很多棉花外,中國資本進入了俄國的中亞細亞地區。在那里租下了大片的土地。

  那里也就是后世的哈薩克斯坦地區,那里有優厚的棉花生長環境,和新疆地區是差不多的。

  哈薩克斯坦有比新疆面積更大得多的棉花種植土地,同時棉花質量也很高。

  但由于受戰爭影響,哈薩克斯斯坦的棉花產量卻是連年下降。直到中國資本進入哈薩克斯坦之后才有了改變。

  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此時在哈薩克斯坦租用土地的價格非常低廉,因為俄國經濟開始變得非常不景氣。

  各種生產都在萎縮。

  因為土地沒有人種了,大量勞動力被抽調到前線打仗去了。

  限制的土地自然租不出什么好價錢。

  就連哈薩克斯坦人的棉花也賣不出什么好價錢,因為紡織廠也停工了很多。中國在哈薩克斯坦買棉花,是以關稅為理由把價格壓低。而有沒有競爭對手和中國搶購棉花,中國商人買到棉花后通過收買俄國關稅人員,這些棉花基本上都是以免稅的方式運回國內的。

  同時中國在1917年從海外買到的棉花是越來越多了。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美國也參戰了。美國商船也被用于向歐洲運輸兵力、物資,美國商船也被擊沉了很多。

  這造成了世界各地的海運基本上處于半癱瘓的狀態。

  歐洲人沒辦法將那些殖民地的原材料全部運回國內,于是這就偏于了中國,隨著德國獲得了中國海軍的大半潛艇,外加中國還在幫助德國建造潛艇。使得無限制潛艇戰更加兇猛。

  像鐵礦、棉花這些中國缺乏的原材料,很多都運不到歐洲。美國人也沒有足夠的商船去運。

  價格隨著無限制潛艇戰的持續開展而不斷下降。

  因為很多原材料已經在港口的倉庫里堆積很久了,越來越多的商人按照中國商人開出的價格把原材料賣了中國。

  這是個意外之喜。

  更加意外之喜的是,無限制潛艇戰使得美國連加拿大、南美市場都有些兼顧不了了,加拿大和南美市場出現了不小的商品需求缺口。

  江渝的軍閥財團抓住這個機會,開始把商品賣到了加拿大和南美市場,同時把南美的原材料運回中國。

  而在印度、緬甸、馬來西亞、澳大利亞、中東和非洲,這些地區的市場則被中國大量占據。

  之前因為地中海航線沒有被阻斷,這一區域的很多原材料還是被運往了歐洲,只有中國資本投資的原材料產地才把原材料運回了中國。

  隨著德國的潛艇大量開進地中海,立竿見影的起到了效果。

  協約國在地中海的確防備松懈,1917年7月就被擊沉了近50萬噸商船,大量物資沉入大海。

  其中不少還是從中國進口的物資,還沒運到歐洲就沉入海底了。

  對于中國商船來說有兩大禁區,那就是北大西洋和地中海,如今中國商船是絕對不去那兩大海域的,不管你出多少運費,都不去。

  非洲地區的原材料也很難運往歐洲,南非地區的原材料也是大量運到了中國。

  沿海地區的工廠開始增多。

  沿海地區的工廠主要是出口型的工廠。或者是處理鐵礦石的鋼鐵廠,鋼鐵是不出口的,中國住出口附加值更高的鋼鐵制品。

  棉花、鐵礦石這是中國目前最需求的原材料,也因為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徹底的放開手腳,以及美國陷入戰爭,使得中國獲得了更多的原材料,也獲得了更加龐大的海外市場。

  原材料緊缺的問題正在解決,而糧食緊缺的問題在16年就基本解決了,而且還有不少可以出口的糧食。

  到了1917年,糧食則是大量出口了。而且出口的糧食價格開始越來越便宜,使得很多國家都不種糧食了,開始改吃中國糧食。而把土地拿去種植經濟作物去了。

  如果有一天中國突然提高糧食出口價格,同時增加經濟作物產量,那么那些國家就得損失一大把錢了。

  這就是農業安全問題。

  不過這個時代的人們普遍沒有什么農業安全意識。

  哄抬價格是財團出手很頻繁的一種斂財方式,農產品價格就是哄抬的主要對象之一。

  中國對世界農產品的控制能力是越來越強了,越來越多的農產品定價權開始掌握在中國手上。

  其中大豆定價權毫無懸念的抓在了手上。

  東北大豆種植面積連年增長。占國際大豆出口份額的98的程度,而剩下的那2的國際市場大豆的產地也逐漸被中國所控制。

  這就是壟斷!

  當你不種這玩意時,我可以直接哄抬價格。同時這一年在國內市場降低大豆價格,使本土大豆制品生產企業擁有價格優勢。

  等你大規模種了這玩意,我又壓低市場價格,然后虧死你。

  但由于北美洲和南美洲的面積比較大。亞洲地區很多農產品還是沒辦法抓住定價權,只能說形成半壁江山。

  中國的工廠卻是在大量開發那些農產品的深加工產品,后世就連地瓜都能開發出兩三千種產品。大豆的產品方法前景也很廣闊。

  這使中國的食品產業的產品數量開始不斷的增長,很多味道很不錯的產品,被加上精美的包裝,出口到海外市場充當‘高端食品’,為此還大受歡迎。甚至很多國家的富裕群體都感覺中國食品包裝精美、味道好,價格貴符合他們的檔次。

  實際上很多食品在中國本土的價格很便宜實惠。是一中平民百姓都能享受到的東西。

  技術就等于財富,歷史上宋朝之所以富裕,就是因為大量的海外貿易,宋朝的半壁江山本身就沒有什么資源,靠的就是先進的技術。

  此時中國版圖大了,但同樣也在靠技術吃飯。

  在農業方面不僅出口糧食,還進行一些深加工,開發各種農業產品。

  由于江渝是穿越者,腦子里的網絡有能搜索那些農產品所能開發的各種產品,加上研究經費充足,使得中國的食品加工業的新產品讓歐美人應接不暇。

  同時此時中國食品加工業正在不斷的開發民間美食,成立了一個專門向海外出口高附加值美食的‘美食出口組織’。

  盡管相比飛機大炮來說不算什么,但蚊子肉也是肉啊!而且蚊子肉就是積少成多的。

  這能讓中國擁有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還能賺到不少外匯,還能夠在世界各國的衣食足行都充滿‘中國特色’。

  中國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有大量的創新性產品,中國服裝,中國食品,中國汽車,還有許許多多的生活用品,都是走技術創新路線,這些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大殺四方,西方人為此招架得手忙腳亂。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深入,基本上無從招架了。

  在中國勢力范圍內的市場,基本上全是國產貨。歐美商品基本被徹底掃出中國勢力范圍之內。

  歐美商品基本上已經看不到了。

  這首先是嚴密關稅保護下的原因,也有中國民族資本家這些手里掌握著大量財富的群體始終都按照商會規定不買洋貨你的原因。

  昔日叱咤上海灘的那十多萬買辦商人,已成了昨日黃花,大部分都是轉行了,少數不信邪的在采購了美國產品之后,也虧得褲襠都賠進去了,倒成了茶余飯后的大笑話。

  在北方基本完成了農業機械化的中國。開始在南方展開了農改和機械化推廣。

  南方的商品糧基地主要有漢江平原、江西平原,西南地區則是四川平原為商品糧基地,漢中平原也是一個商品糧基地,不過比較小。

  南方山區比較多,不適合糧食大規模生產,能生產的地方則進行機械化。

  由于中國打下了東南亞大片土地,以越南、中南省、暹羅的糧食產量,就足夠滿足中國自身的糧食所需了。

  不過糧食出口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誰掌控了糧食就掌控了人民。

  只要你聽話,我就給你糧食。幫你鞏固統治。

  你不聽話,制裁你!

  后世歐美國家就是這么搞的。

  因為糧食比較容易生產,而且能夠用機械化進行生產。所以中國要多生產,讓其他國家去生產那些經濟作物,那些經濟作物大部分是沒辦法用機械化來生產的,同時生產出來了還得有加工能力。

  但那些小國家并沒有加工能力。

  所以中國出口糧食是很劃算的,因為很多經濟作物沒辦法機械化生產。國民個人產值提高不上去,所以不劃算。

  中國自身發展的經濟作物必須是產值比較高的那種。

  讓其他國家放棄種植糧食也很簡單,中國的糧食在機械化生產的模式下,生產成本是十分低廉的,特別是在這個油價低廉的時代。

  就算是油價高漲的時代,中華民國的糧食同樣也可以用很低廉的價格出口。因為油價高了,本身高油價的利益是被財團所攫取的,盡管農機耗油的成本看似上去了。但實際上并沒有上漲,隨著煉油工業的不斷提高,以及農機越造越大,生產成本實際上是越來越低的。

  中國作為剛從滿足自身糧食供應的國家發展成糧食出口國家,糧食出口能力還是需要進一步提高的。在南方推廣農業機械化是很有必要的。

  特別是在目前大力發展工業的情況下,需要更多的人口來完成國家建設。這就得讓南方的勞動力大量的從土地中解脫出來,以讓他們去從事工業勞動。

  總體的說,就是盡量提高每一個國民的個人勞動產值,從而匯聚成一片海洋,將整個國家的產值提高上去。

  那些勞動產值比較低的產業該淘汰的就淘汰掉,然后施舍給朝鮮、越南、暹羅、日本這些藩國發展。

  表面上是施舍,但工廠還是中國開設的,只不過是中國在這些藩國身上賺取人口紅利罷了。

  等到了中國有能力壓榨世界各國的時候,那么恭喜你,你升級了!作為跟隨中華民國的第一批小弟,可以獲得更高級一些的產業了,那些垃圾產業讓其他國家去搞就好了,你將被當作宣傳典型來樹立了。

  中國的海洋運輸業此時提高了不少國民生產總值,更大的集裝箱商船,目前世界上的商船普遍都是一萬噸級的,高級一點的差不多兩萬噸級。中國已經有了三萬噸級的,而且還是用集裝箱的。

  一船下來能運輸大量的貨物,比四艘一萬噸級的商船運輸的貨物都要多一些。

  同時所需的船員也更少了。

  效率提高了,人員減少了,船員的個人生產力就上去了,一個人拿兩個人的工資,財團還是有大量的利潤。

  中國這一年的漁船也是越造越多,越造越高級。

  大型拖網船被大量制造出來,為的就是掃蕩公海的漁業資源,同時增加民族肉類供應量。

  拖網船上有冷藏室儲存捕撈上的水產,還有的是在船上就直接加工成罐頭等產品。

  還有捕鯨船之類的漁船,也造了不少。

  此時歐洲的捕鯨業基本上全面癱瘓,德國已經不在乎什么誤擊了,但凡是北大西洋和地中海的船只,管你是商船還是漁船,都是一枚魚雷或者幾顆炮彈過去。

  中國捕鯨業卻發展的很是迅速,16年中國捕殺了五千多頭鯨魚,17年的捕鯨數量則在迅速上升,前兩個季度就捕撈了八千多頭鯨魚。

  在物產不斷增加,國民財富分配還算公平的中國,老百姓的日子確實是前所未有的好過。

  習慣了滿清時代努力生存的中國老百姓,如今已經沒有什么生活壓力了,而且物資供應不斷的增加,價格也在不斷的下降,這讓那些原本處于社會底層的百姓感受到了無比的幸福。

  國民產值則在大量先進技術的普及下不斷增長,此時的中國正在逐步的脫離靠人口紅利來堆經濟的低級層次了。(下载本书请进入ha18.com或者搜索“书名+哈十八”)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查找本書!

大熊貓文學    民國第一軍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