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沒什么事情,金三就鼓搗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通過時間回朔,金三已經把那蛋殼陶高腳杯的歷史傳承了解了個遍,見識了幾千年的風霜雨雪,里面當然有不少東西讓他感興趣。
這幾天四眼猴很忙,很多瑣碎的事情,金三全部交給他去辦,像買電腦,還有一些其他東西,金三看他對買東西情有獨鐘,索性所有采購事務,就全交給了他。
一連忙了幾天,很多東西才找齊,特別是金三需要的陶藝設備,金三要燒制黑陶,本來還打算把村里的那窯口修修使用,他一說自己的想法,就被四眼猴嘲笑了起來。
最后他從市里買來了電窯,順便連拉坯機,泥扳機,陶泥等東西也買了了不少,前幾年淘吧盛行,有個腦殘的二貨,買了一批制陶設備,打算在小縣城里開淘吧,結果賠了個底朝天。
要是金三不買他的設備,這些東西也只能放在倉庫里發霉,本來金三只要電窯和拉胚機就行,結果四眼猴給他弄來了全套設備,總共才花了八萬塊錢。
要是買新的電窯,只是這電窯就要八萬多,而這電窯的溫度能夠達到兩千度,燒制瓷器都可以了,更不要說燒制陶器了。
得到了電窯和拉胚機,金三就忙活開了,他從村西頭的一條小河故道里挖來了河泥,根據他得到的一些畫面中介紹的工藝,先把河泥處理了,等得到了制作黑陶的合格河泥,他才開始制造毛坯。
黑陶的燒成溫度達1000度左右,黑陶有細泥、泥質和夾砂三種,其中以細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紙”的美稱。
金三找到的就是細泥,他要做就做蛋殼陶,不過找這種河泥可不簡單,但事情往往就是這樣,就是因為金三知道自己村里有這種河泥,他才會買下蛋殼陶高柄杯,打算燒制蛋殼陶,要是沒有村西小河故道里的細泥,金三也不會明生生燒制蛋殼陶的念頭。
在北辛文化時期,東夷人已開始制作陶器,到大汶口——龍山文化時期已全面、準確地掌握了陶土的選擇、成型、燒制等一系列極為復雜的過程,制作出多種極具藝術美感的陶器。
特別是這一時期出現的薄如紙、明如鏡、黑如漆的蛋殼陶,制作之精美,技術之高超,在整個中華史前文化中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
除利用天然粘土外,東夷人還使用了高嶺土作原料,曾燒制了少量表里很白凈的陶,為原始瓷器的出現做了最初的嘗試。
造型復雜的蛋殼陶高柄杯,分為幾個部分完成,以現在金三的手藝,肯定是做不好的,索性金三只是制作最簡單的陶碗。
他每天除了吃飯練功就是玩泥巴,不光他玩,他還拉了對這有興趣的金虎金鱗兩兄弟來,讓他們每天圍著一個拉胚機不斷轉悠。
金三雙手靈活,神識敏銳,也許是達到了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境界,讓他學習或是記憶都有了明顯的提高,這讓他制作薄如紙的陶碗,更加得心應手。
拉胚機的轉速他控制自如,只是有了三天,他已經制作出薄如紙的陶碗,現在只要燒紙一次,看看燒紙的效果就好,只要陶泥合格,他相信燒制出蛋殼陶碗還是不難的。
等能夠控制陶泥的厚薄,以金三的神識敏銳,一個個精致的陶碗就出現在他的手中,這種黑陶的陶土經過淘洗,輪制,胎壁厚僅0.5-1毫米,再經打磨,燒成漆黑光亮,才有“蛋殼陶”之稱。
其中很多手中自作過程,都有驚人的技巧,金三要是沒有看過遠古流傳下來的燒制黑陶過程,他是絕對沒法燒制出蛋殼陶的。
他得的的視頻,里面不光有整個制陶過程,里面還有些對話,已經被他揣摩出大半,因為他看到的畫面里,有老制陶師傅帶徒弟的畫面。
通過一遍遍的觀摩視頻,就好像遠古時代的老藝人,在親自教授金三燒制蛋殼陶一樣,要是這樣他還學不會,那他可真是笨蛋了。
四千多年前的蛋殼陶,以素面磨光的最多,帶紋飾的較少,有弦紋、劃紋、鏤孔等幾種。
黑陶采用輪制,器形渾圓工整,造型優美,裝飾精巧,具有"黑,薄,光,紐"的藝術特點。
金三試著用電窯燒制了幾次,但效果都不好,每次開窯,金三都期待非常,可燒制出來的蛋殼陶,除了器型和圖片中的蛋殼陶碗相同,光澤和顏色就差遠了。
接連燒制了三次,每次金三都很用心,后來他制作的陶碗,都刻上了精美的紋飾,最后燒制出來的蛋殼陶碗也很漂亮,也達到了薄如紙的境界,可就是沒法達到黑如漆。
最后,金三只能把失敗歸結到了陶泥上,除了這個他真不知道那里做錯了,工藝,器型,哪一道他都是根據視頻上來做的,一連燒制了十幾次,每次都是相同的黑色,可就是打不到他買到的那蛋殼陶高柄杯的黑如漆。
四眼猴走進金三的臥室,就看到金三在那里長噓短嘆,看到桌子上那精美的小碗,上面還紋刻這一些花紋,看起來非常漂亮。
四眼猴拿起來,感覺就好像沒有重量似的,輕飄飄的,他感嘆的道:“真漂亮,還這么薄,老大,你是怎么做的啊?這技藝從那學的?不會也是從牢里學到的吧?”
“從這里,還能從哪里。”
“電影里?老大你還真是天才。”
前幾天四眼猴就看到了這些電影,可上面的人說的話他根本聽不懂,而且畫面不連貫,畫質也不好,所以他只是看了幾段,發現沒有什么意思,也就沒有關注。
現在聽到金三居然從這些老電影中學會了制作陶碗,這樣的小陶碗價格可不便宜,他可是知道,金三買的那高腳杯花了一萬六千塊錢,這要是自己能做了,那他還養螞蚱干什么,燒這東西就行了,每天不用多了,做個十個八個的就行了。
想到這里,四眼猴認真看起來電腦中的畫面,看了一會四眼猴疑惑的道:“老大,你這不是燒制的很成功嗎?”
“看顏色。”
“沒什么不同啊?”
“你色盲啊?黑如漆,你看我這個像黑漆嗎?”
“哎?還真是,你看那出窯以后的小碗,還真是像油漆的一樣,不過那些人干什么那么麻煩,每次開窯居然還要淋水,但是他們為什么這么慢啊,不是想偷懶吧?”
“開窯?淋水?”
金三仔細看著整個開窯的過程,淋水也是一種技術?
金三很快就找出了原因,黑陶是在器物燒成的最后一個階段,從窯頂徐徐加水,使木炭熄滅產生濃煙,并有意讓煙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器。
怪不得他燒制的黑陶,顏色怎么也不如古人燒制的好,原來是這個原因。
黑陶,也許是它的工藝偏于繁瑣復雜,或是傳播區域太小,致使這種技術失傳。
歷史上,較彩陶燒制技術更先進的黑陶,出現在彩陶之后,黑陶制作工藝的繁復先進。
當時,館陶的先人,已掌握了先進的封窯技術,讓彌漫在窯中的濃煙,通過科學的滲碳原理,將煙中的碳粒滲入坯體而呈黑色,黑陶制作工藝一定得通過“熏陶”成品、成性的過程。
原來燒制黑陶使用的陶泥,是黃河的恩賜,黃河中大量優質粘土的沉積,為館陶制陶業的興盛奠定了基礎。
現在王元使用的河泥,應該不比黃河泥差,只要改進一下窯就好了。
想到就做,根據蛋殼陶高柄杯的遠古記憶,金三花了一天的時間,在祖宅的東面,壘起了一座小型窯口,這座窯完全按照古代窯口建造,只不過被金三縮小了不少。
金三建窯的時候,四眼猴已經買來了大量木炭,這次金三制作了十幾個陶碗,兩件蛋殼陶高柄杯,還有一些像茶壺的東西,這東西金三只是在視頻中見過,也不知道現代怎么稱呼,由于不好做,金三只是試驗這做了一個。
花費了一天的功夫,湊夠放置木炭,點火,封窯,開窯,當拿出精美的蛋殼陶的時候,金三才算放下心來。
他首先拿出來的就是那兩只蛋殼陶高柄杯,與那件真品對比,除了沒有了歷史的滄桑,其他地方玩去一樣。
幾件黑陶叩之有鳴玉之聲,富墨玉之美,泛青銅之光,做工細膩考究,形意豐富統一,古樸典雅,奇麗華貴,一看就不是凡品。
“老大,這東西能賣出去嗎?”
“賣出去?”金三沒有反應過來,下意識的道。
“對啊,不賣我們造這個干什么?”
“賣,怎么會不賣,但不是這樣賣出去,你看這兩件高柄杯和我們買的那個有什么不同。”
“不同?沒什么不同啊,除了我們新燒制的這兩個新了點以外,就沒有什么不同了。”
“四眼猴你行啊?這還沒有不同?不同就是我們這兩個太新,新的東西可不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