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802章 幫蘇聯逆天續命并非不可能

  眾所周知,勃列日涅夫執政后期,蘇聯的經濟形勢已經變得非常嚴峻。

  在工業、農業、畜牧業、交通、卓、消費品生產等等許多方面,蘇聯的經濟發展速度已下降到幾乎臨近停頓的邊緣。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經濟增長方式長期敝不變,而制約經濟增長方式改變的主要原因是蘇聯傳統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從與安德羅波夫的深談中,楊衛平能清晰地感受到,安德羅波夫深深明白,蘇聯的社會體制如果再不進行變革,這個體制本身將面臨滅頂之災。

  所以,安德羅波夫十分重視體制,尤其是經濟體制的改革。他反復強調生產力的深刻質變和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完善不僅迫在眉睫,而且勢在必行。這是客觀需要,不是能以任何個人意愿為轉移的。無法繞過,也沒法回避。只有綜合地全面改進管理體制,改革經濟機制,才能充分地利用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所具有的優越性。

  也正是基于這種思維,安德羅波夫才會對楊衛平提出的“東聯版tpp”一拍即合,并欣然決定拿蘇聯遠東地區來作為試點。

  與此同時,安德羅波夫還在蘇聯部分地區進行了三個方面的改革嘗試。

  首先,為了使勞動者的利益與農業生產的最終成果相聯系,解決農業中存在的尖銳問題,推動農業生產發展,安德羅波夫大膽地推行農業信集體和家庭承包制、在蘇共中.央政.治.局和全蘇農業會議分別作出決議,決定在集體農莊和國營農承廣泛推行集體承包制和家庭承包制。

  承包組織與農莊、農暢訂合同,建立經濟核算關系,對承包者按最終實際產品數量和質量實行集體包工獎勵勞動報酬制⌒包組織擁有決定生產業務問題的自主權⌒包組織按自愿原則建立,領導人經奄產生。

  由于安德羅波夫采取了較為有力的措施,1983年蘇聯農村集體承包組織發展迅速。截止1985年6月,承包作業組織和承包家庭虛的總數翻了好幾番,達到357000個,承包的耕地面積9000多萬公頃。占全國公有耕地總面積的35以上。

  在勞動和資金消耗更少的情況下,承包單位比未承包單位的產量高出2030,勞動生產率亦提高2030↓集體承包制外,自1983年6月開始在蘇聯個別地區還出現了家庭承包制形式,農莊、農敞過把牲畜、土地固痘給農民,向農民提供貸款、機械、肥料等方法,與農民簽訂農產品交售合同。

  家庭承包虛的出現,不僅大大精減了農莊、農場的管理人員,而且大大地提高了產生效益。真理報對這種新興農業模式給予了高度的贊揚和肯定∑這種家庭主承包制是公有經濟的一種形式,屬于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范圍、著重強調家庭承包責任制所蘊藏的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巨大潛力,能把全民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有機地結合起來。

  其次,在工業和建筑業中推廣和完善承包作業隊。作業隊作為一種勞動組織形式,在勃列日涅夫時期已在建筑行業中試行,但效果不理想。安德羅波夫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和教訓,將這種組織形式更進一步完善后大力向全蘇范圍推廣。

  蘇共中.央于1983年6月頒布了勞動集體法,制定了作業隊的章程法規。同年12月。蘇共中.央又作出了關于在工業中進一步發展勞動組織與勞動激勵的作業隊形式并提高其效率的決議。隨后,部長會議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截止1985年9月底∥加承包作業隊的人數占全蘇工業工人總數的80,建筑業中也有75的工人參加了承包組織。

  部分作業隊作為一個獨立經濟核算單位同企業簽訂了承包合同,按合同規定的最終產品的數量、質量取得相應的勞動報酬。節約的工資基金也由作業隊支配。

  90以上的作業隊作主一種勞動組織形式,實行節約額提成或其它獎勵辦法,很大程度上充分地調動了職工們的生產積極性。一部分先進的工業作業隊的勞動生產率平圴每年可增長12左右,比采取該種形式前減少工時損失近三分之二。

  另外。安德羅波夫還下決心更進一步地擴大國營和集體企業的自主權。

  勃列日涅無執政后期,關于體制改革的決議雖然也強調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來自上級領導的干預和限制仍然非常多。為此,安德羅波夫在1983年7月25日促成蘇共中.央和部長會議通過了關于擴大工業生產聯合公司企業在計劃和經濟活動中的權利及加強其他成果所負責任的補充措施的決議。

  該決議決定減少給企業下達的計劃指標數量,提高合同作用∩用一碧眼固定不變的經濟定額,擴大企業在基金使用和物質鼓勵方面的權力;政.府部門對企業的考核,將從按合同規定的產品品種、品質、供貨期限、完成產品銷售額計劃以及新產品生產和利潤增長等方面進行,工資和物質鼓勵基金撒于生產的最終成果。

  同時,企業有權獨立自主地使用生產發展基金、社會文化設施、賺建設基金以及一部分科技發展基金。企業行政部門經與工會協商后,有權使用節約下來的工資基金給工作較好的工作人員發放附加工資。所有這一切無疑極大程度地調動了企業和個人的生產積極性。

  雖然說楊衛平來蘇聯的日子不長,但從卡列妮婭提供的各類情報資料,以及與安德羅波夫的交談,楊衛平很欣慰地看到了老安同志在強化勞動紀律、整頓社會秩序、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等方面業已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總之,一切違法違紀行為“都成了安德羅波夫斗爭的對象”。也正因為這樣,使得安德羅波夫在蘇聯人民心目中名聲大振。社會各階層對他寄于厚望,這中間有軍人、工人、農民、也有知識分子。

  人們普遍萌發了希望甚至信念:他們并非注定要在貧瘠的政治生活中無止境地茍且度日,他們可以獲得更加美好的東西。而安德羅波夫自己則把采取的各種措施看作“是對廣大人民群眾深切期望的回報”。

  1983年蘇聯工業生產總值超額完成了年度計劃,扭轉了多年來增長速度不斷下降和完不成計劃的狀況;農業生產也有較大的發展,農業總產值比1982年增長了10;整個國民經濟的效率指標也有了很大改善,社會勞動生產率增長了4.5。

  1984年蘇聯的gdp較之1983年又增長了8.2,職工和農民的工資、勞動報酬較去年同比增長了20,市場供應更是有了明顯的改善。遠東地區生產銷售的糧油食品、牙膏、牙刷、毛巾、床單、羽絨服、鞋帽、彩電、冰箱、收錄機、錄相機、隨身聽、洗衣機、洗衣粉、洗發水、護發素等等類日常用品基本能滿足全蘇范圍的需求,甚至還有少量出口。

  基于這種可喜的局面,楊衛平對安德羅波夫接下來的“全面深化推動蘇聯經濟體制改革”舉措還是比較持樂觀態度的。因為老安同志已經贏得了蘇聯人民的民心和民意。

  至于安德羅波夫能否在與蘇聯傳統保守派勢力的斗爭中取得最終的勝利,這就不是楊衛平所能左右得了的了。

  楊衛平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代表東聯,從精神上、道義上來力挺老安同志,但絕對不會犯大忌去插手干涉蘇聯的內政。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楊衛平此次訪蘇,也是對安德羅波夫穩定執政權力的一種聲援。

  走到這一步,只要蘇聯的經濟增長繼續敝下去,哪怕增長速度慢一點,蘇聯的國家經濟絕對不會在1991年崩盤↓非這期間蘇聯發生重大的政.變,有人推翻了安德羅波夫領導的蘇共中.央,讓蘇聯又重新回到歷史的軌道。

  不過,就眼下來看,楊衛平覺得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還是相當小的。而且以安德羅波夫目前的身體降狀態,只要不發生什么意外,他再活上十年二十年問題基本不大。

  再說了,有了楊衛平揭穿了美帝“星球大戰計劃”包藏的禍心,蘇聯沒再想歷史上的那樣“窮兵黷武”全力以赴地研究天基定向能武器之類太空軍事技術。而是根據楊衛平提出一些建議,有瘍性地在電磁、激光、高能粒子、微波等尖端科技的基揣科下功夫。

  至于“北斗導航”全球定位系統的研發,楊衛平“很不厚道”地沒打算帶著蘇聯人民一起玩。畢竟這玩意屬于未來高科技戰爭的最強殺手锏,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卻不可無。任何時候,還是給自己適當的留點底牌比較靠譜。

  [三五]

大熊貓文學    重生之動力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