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百七十八章 榮辱不驚

  時間被無限的拉長了。

  短暫而漫長。

  對許多人來說,倫敦石油價格從34美元到30美元的幾分鐘時間,與30美元到34美元的幾天時間一樣漫長。

  雙方的交易員如同炮兵測距員似的,交錯的喊出最新數據。

  “倫敦30.20美元。”

  “倫敦下跌10美分。”

  “紐約30.50美元。”

  “東京30.30美元。”

  “倫敦!倫敦29.6美元。倫敦跌破30美元!”

  大廳內的交易員,極短暫的停了一下,短暫的幾乎令人無法察覺,這是一種奇妙的感覺,好像見證了一場戰役的終結。

  聽到29.6美元的報價,朱恩波頹然坐回椅子,渾身癱軟。i前的意氣風發全都看不見了。

  “朱處,銀行要求追加保證金,追加嗎?”副手盡職盡責,趴在朱恩波的耳邊大吼。不這樣不行,別墅已經吵的像是前線了。

  市場是最殘酷的環境,它不在乎你的理想,不在乎的憧憬,不在乎你的未來…悲壯和犧牲得不到任何的同情,只能一個人舔舐傷口。

  朱恩波是如此的自信“我是正確”的,因此,當崩盤來臨的時候,他也最早倒下了。

  這可不是過家家。這是2500萬美元的國儲資金,是國家的錢。換成én民幣,它的價值超過兩億,能買下一家數千人的國企。短短兩天,敗光了一家相當于大型企業的家底,這種錯誤怎么說都不過分!

  “朱處!”副手幾乎貼著朱恩波的耳朵在喊了:“再不追加保證金,就要被爆倉了。”

  朱恩波小眼睛顫動了一下,伴隨著長長的吐氣道:“追加吧。”

  他沒有太多的選擇,追加了保證金,還有翻本的機會,假如油價重新上漲,他仍然是2億美元的盤子。如果不追加保證金,就意味著實質損失的出現,損失500萬還是損失2500萬,有什么區別。他一個月的工資還不到1000塊人民幣,祖孫三代也還不清。

  副手讓他在文件上簽字,然后又跌跌撞撞的跑去找黃廳長其簽字。

  黃廳長也呆立在當場,望著國儲中心和大華的交易員像是嗑藥的小白鼠似的瘋狂奔走…然后,他的腦中回想起不久前對那四個年輕人說的話:“期貨市場風云變幻,只有少數人才能抓住機會。我年輕的時候,想都不敢想這樣的好事!”

  確實是風云變幻,卻不是好事!

  黃廳長認命似的在文件上簽字,像是簽了自己的病危通知書。

  國儲的賬上還有幾百萬美元的現金,原本很充沛的資金,此時卻變的捉襟見肘,也不知能支撐多久。

  岳政宇等四個年輕人還保持著適才的興奮,甚至有點不明白發生了什么――怎么兩分鐘前,大家還有說有笑的。兩分鐘后,就像是颶風過境了!

  看看滿地的資料和圖紙,看看這些家伙們吼叫的樣子!

  簡直像是動物園一樣!

  一名國儲的交易員,像是哄小孩似的,問四人組是否增加保證金。隨著他的解釋,四人的臉色由紅轉白,由白轉紅,再由紅轉青又轉黑…最終,高個兒年輕人一聲爆吼,無視眾位高官的存在,對那交易員飽以老拳。

  交易員鼻血長流,還得接著解釋:再不增加保證金,就什么都沒有了。50萬全沒了。增加保證金也不能保證50萬還在,只能吊著命,但如果繼續下跌,就要連50萬美元帶追加的保證金全數賠掉。

  十倍的杠桿,就有十倍的利潤,同樣有十倍的虧損。

  所謂艱難的決定,這就是了!

  廳內狼奔豚突,好似戰敗轉移的指揮部。

  蘇系重臣們們周圍眾星捧月的人消失了,說話湊趣的人消失了,看他們臉色的人也消失了他們中最年輕的都有超過20年的從政經歷了,一生中經歷了無數的大事小事。這種下屬無力顧及領導的場面,他們也曾經歷過。戰爭、重大災害,特殊案件、政治運動…但是,發生的如此迅速,如此劇烈的卻少之又少。

  大家不由的將目光轉向蘇城。

  只見蘇城穩坐釣魚臺,姿勢動作與油價下跌時并無二致,仿佛早就預料到了似的,不急不躁的完成手邊的工作,才寫了一張紙條,命人交給蘇振國。

  現場吵的要命,也不可能安靜。遞條子就是最適合的方式了。

  蘇振國有點老花眼了,讓秘書讀條子。

  后者捏著紙條,以盡可能大的聲音,對眾人道:“美聯社消息,美國總統布什批準動用美國戰略石油儲備。6億噸儲備,每天向市場投放112萬桶,首批投入500萬桶。”

  這就是蘇城等待的利空消息。

  大量的石油入場,加上沙特和阿聯酋的增產,意味著石油供應超過了石油產出,而且,明確的表達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態度。

  20美元的油價是西方經濟體的最佳線,太高會引起通脹,太低有害于技術進步,傷害到石油公司的利益。30美元是一條jing戒線,超過了它,經濟就會出現問題。

  35美元,則是一條高壓線,意味著第三次石油危機的到來。

  經過兩次石油危機以后,美國等西方國家再也不能承受第三次石油危機了。從大戰略的角度來講,美國寧可任由伊拉克占領科威特,也不愿引起新一輪的石油漲價。同時,蘇聯也越來越依賴石油外匯,以維持國內脆弱的經濟。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美國首先需要的是低油價,其次才是公平正義和科威特王室的賄賂。

  薩達姆正是看中了這兩點,才悍然發動了對科威特的入侵,并宣布將它改為“科威特省”。

  用馬后炮的態度來看,老薩簡直是失心瘋了才這么做,白白挨了一頓大揍。

  但在事前,薩達姆的戰略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自70年代以來,中東戰爭每次都會影響到石油價格,石油危機更是令西方國家苦不堪言,小小的科威特,滅國也就滅國了,美國難道真的“毫無利己,一心為人”?

  難道為了科威特,不惜造成第三次石油危機?當年的巴爾干火藥桶,也不過是一支手槍點燃的。現在的中東油罐子,又能安全到哪里去。

  誰能猜得到,美國竟然有耐心用5個月布局,從1990年8月,一直等到了1991年1月。

  最難得的是,5個月的布局,竟然真的讓他們消弭了戰爭帶來的石油供需壓力。

  估計除了布什和戈爾巴喬夫以外,無人能預料到此點。

  以結果論,這兩個人多半是姻親關系!真正“毫無利己,一心為人”的英雄都是隱藏在幕后的,比如說蘇聯。后人只見美國如何如何厲害,幾乎忘掉了蘇聯的奉獻jing神。伊拉克可是蘇聯前幾任領導人費盡心機插在中東的重要盟友。戈爾巴喬夫一句話不說的就給賣掉了。

  當然,連東德都可以放棄,伊拉克又算得了什么。

  總的來說,由于冷戰的結束,整個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都是混亂的。包括各國政治家和企業家在內,大家都在適應兩極世界向單極世界的轉變。

  海灣戰爭又將混亂給加劇了。

  身在這段時間,不同的人可以做出不同的錯誤判斷,能夠做出正確判斷的人,要么預知結果,要么是狗運連天。

  相比之下,前者當然沒有前者保險。

  在油價上升階段,蘇城就非常擔心記憶錯誤,或者是什么亂七八糟的蝴蝶效應。

  在油價真正下跌之前,每購買100萬桶石油,蘇城的心跳都會加快一些。

  3000多萬美元的商品,還是眼瞅著虧損購買的。哪怕明知道油價會跌,但面臨的卻是油價正在上漲的局面。每個小時都虧損數十萬乃至上百萬美元的狀態持續了整整兩天。

  蘇城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專注再專注了。

  紙條按照蘇東元,曹繼元、段遠光等人的順序,在蘇系重臣中傳遞。

  一會兒,曹繼元才完全消化了這個消息,喟嘆的拍拍大腦殼,道:“猜不透啊。不是說11號的時候,國際能關機構也投放了200多萬桶石油嗎?當時沒事,怎么美國投放了100多萬桶,就出事了?”

  他說的是蘇城和戴教授的討論。當時,蘇城就提出了美國戰略石油儲備向市場投放石油所產生的利空效應,戴教授就用國際能源機構的“投放”做反駁。

  確實,11號的消息根本是波瀾不驚,市場連1美元的變化都未出現。當時想來也是理所當然的,1990年全球每天要消費3750萬桶原油,其中美國就要消費1765萬桶,投放250萬桶的存貨,又有什么意義。

  偏偏是今天的消息,引來了山崩地裂的效果。

  段遠光是財政線上的人,遠遠的瞅著蘇城,道:“今天的事情,要讓我們深思對信息的分析啊,看起來好像相似的信息,卻產生了不一樣的效果…”

  幾個人齊齊點頭。

  經過今天的事情,他們也對海灣戰爭的種種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聯想。

  說的總是沒有做的有用。

  政策研究中心的專家教授,論點明晰論據清楚,也不能產生眼前的這等震撼。

  一個決定,數以億計的資金異位。一個閃念,數千萬人創造的價值消失在風中…再沒有比這樣的現實更明晰的論點,更清晰的論據了。

  蘇振國突然笑了起來,沒頭沒腦的道:“行了,看到這里,該知道的也都知道了,你們怎么想?”

  段遠光毫不猶豫的道:“榮辱不驚,能成大事。”

  “10億美元,已經是大事了。”曹繼元呵呵笑了,有趣的看看蘇東元,道:“我不反對。”

  “那就行了。”蘇振國長身而起,大笑:“該回去睡覺了。”

大熊貓文學    超級能源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