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土匪 在那說著也不知怎么的就轉到了男女問題之上。王恒岳當即就說道:
“說到男女問題,免不得就又要說到中國傳統道德上了。中國雖然對女性有些苛刻,但也絕非不無道理。若全和洋人那樣,大庭廣眾之下男女摟摟抱抱,女人坦肩露胸,全無男女之防的話,那這個啊”
眾人相視一笑。
王恒岳也笑了一下:“國外那些女人,講究一個開放,和男人上床便如家常便飯,要放這么一個女人在身邊,那是大大不妥的,只怕我們也接受不了,這是外國人和中國人最大的區別了。我們國內有些女人老說著要婦女開放,于是開放得過了度,刁蠻任性,對男人非打即罵,似乎非如此不足以顯示女性權威一般。更有甚者,非但對此津津樂道,還要唆使周圍同伴皆是如此,可悲、可嘆。”
王恒岳的話已經非常清楚的表達了他的思想,他對女人什么“刁蠻任性,蠻不講理”的性格是大不以為然的,甚至大是厭惡。
“女人就是女人,恪守婦道那是天經地義。”張作霖很快接口道:“要是俺老張的婆娘也和外國娘們一般,老子非一槍甭了他不可!”
王慶露一邊笑道:“恒帥的話要是讓那些什么女權組織的人聽到了,只怕要引起一場軒然大波。”
“僅限此處,僅限此處。”王恒岳一笑:“咱們這也就是酒喝多了一說而已。不過這‘女德’二字,我以為是萬萬不可丟的”
這一頓酒喝了有三、四個小時的樣子,大部分的人都是清醒著來,醉著回去。
俞雷一直留到了最后,等到客人都走空了,王恒岳拿冷水洗了下臉:“東北、朝鮮那里安排得怎么樣了?”
“都已經安排好了。”俞雷平靜地道:“我特遣游擊第一大隊,正在聯絡東北各地土匪,對日本占領區進行襲擊。.....”
這話說的有些像繞口令。
王恒岳沉吟著道:“讓他們繼續在那堅持著,要把東北、朝鮮鬧得天翻地覆。吸引住日本人的注意力,一定要堅持到民國12年9年”
俞雷應了下來。
但他始終不明白的是,為什么恒帥對于日本的一切安排,都是圍繞著民國12年,也就是1923年來進行的,而且甚至連日子都說的那么清楚:
1923年的9月 “亂世英雄起四方,有槍便是草頭王。”
幅員遼闊的大東北。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中國版圖上偏居一隅。遠離中原,然而這里卻有著獨特的異域風情、豐富的自然物產資源、濃郁的民俗特色,成為自古傳說中的“化外之境”。
山海關,一道特殊屏障,界定著中原大地和關外這塊“化外之境”。
清朝初年。關東大地這塊“化外之境”,作為滿族的“龍興之地”一直被保護,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大舉進入關內,導致一段時間內東北人口劇減。
長期的禁關,非但沒有對關東大地有利的形成保護。隨著社會問題的凸顯,加之黃河泛濫,連年災禍,破產農民為了謀生。忍不住富饒的處女地的誘惑,不顧被懲罰的危險,開始大舉北遷,掀起歷史上出名的“闖關東”熱潮。
然而,恰恰是因為東北偏安一隅的緣故,統治者自認為安全的大后方,最后成了空虛的大后方,為未來埋下了禍根。社會治安就成了問題。隨著大批移民遷入、列強入侵之后,各自開墾。各地人馬不一,時間長了。不可避免的就會產生很多矛盾、摩擦,加之生活貧富差距的拉開,關系不斷惡化。另一方面,由于各種捐稅的壓力,正所謂,哪里有不平,哪里就會有反抗,一些窮苦人或者被壓迫的人為了生存,自發的組織起來,形成一個個團體,互相搶奪地盤,爭權奪利,加之兵力空虛,內憂外患,促使他們入山為賊,落草為寇,這就是最初土匪形成的根源。
土匪雖然看著表面風風光光,但也是特定時期的歷史產物,也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可以說土匪那是腦袋瓜子別在褲腰沿子上的兇險職業,人們不是被逼無奈還是不會走上這條不歸路的。
雖然說各地土匪猖獗肆虐,但終究還是行有行規,土匪也有土匪的規矩,并不完全向人們想象中的那種兇神惡煞。
對于土匪沒有統一的定義界定,按照不同的分類,有煙匪、林匪、山匪、兵匪等等;按人數的多寡有可以分為散匪、綠林、綹子以及各種幫會等等。
由于各地文化上的差異,對土匪的稱呼也各不相同,比如說在山東,叫土匪為“響馬”;在中原的河南、河北等地,稱呼土匪叫“老桿”。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時代的變遷,統一稱為“胡子”或“土匪”
“胡子”或者“紅胡子”,是東北人對土匪的特稱。
細說“胡子”的來歷,眾說不一。但主要有三種起源。
較為普遍的一種說法,是說從前有一家兄弟十八個,家里是非常的窮,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兒子大了都討不到媳婦,清一色的光棍兒,老媽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沒辦法,為了出路,對他們說:你們兄弟都出去謀生吧,一年后回來見我,看看你們都學了什么手藝、懂了哪些道理、長了哪些見識、能出息啥樣兒?
眾兄弟叩拜完老媽媽后,收拾完簡單的行囊就上路了。他們走了整整一年,看見的都是窮人窮、富人富、窮人多、富人少、窮人受凍挨餓、婦人卻是花天酒地,所到之處,處處都是不公平,到處都是苦難。于是,他們一商量,回到家,對老媽媽說:“這個天下,太不公平了。”
“這話咋講?”老娘問。
“窮人窮死,富人富死,天下就沒有窮苦人的出路。”
“那你們想咋辦?”
“世上什么行業都有,就是缺少一個殺富濟貧的行業!”兒子們說。
老娘一聽可嚇壞了:“這個你們可不能做,你們一殺人、一搶劫,別人早晚會認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們以后可怎么生活啊?”
“我們想好了,娘,我們都戴上面具,面具上再畫上胡子,插上一些毛,別人就認不出我們是誰了,這樣就安全了!”
就這樣,他們化好妝,出去殺富濟貧去了,這就是管土匪叫胡子的一種來由。后來,由于官府抓捕,他們也要各處飄蕩,常年累月的在山里野外,很少能剃頭刮臉,時間長了,一個個長發披散,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胡子”了。
在東北,還有人把土匪叫做“紅胡子”,尤其在吉林省,這也是有來歷的,相傳在清末年間,東北土匪一般都用土槍,平時槍口處堵一塞木,塞木上系著紅纓。當要射擊時便將塞木取出銜在口中,遠處望去就像紅色的胡子,所以人們稱土匪為“紅胡子”。對此還有一種說法是和俄羅斯人有關,在日俄戰爭期間,俄國老毛子經常越過邊界燒殺搶掠,尤其是哥薩克人,他們生性殘忍,經常到我國境內搶劫財物、殺人越貨、無惡不作,因為俄國人都留有大胡子,東北老百姓又管俄羅斯人叫“紅胡子”久而久之,中國的土匪也就跟著沾了胡子的光,胡子成為泛稱。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由于北方的土匪多嘯聚深山老林,為的是防止互相蠶食,或者防止政府和地方武裝清剿。隔斷時間出來打家劫舍一番,然后又在老巢揮霍,時間一長胡子長得長了,又沒有時間打理,另外,由于東北的天氣嚴寒,胡子長了還能起到保暖的作用,自然就都長著亂糟糟的長胡子,所以當地人一看這種長相的人就是土匪。見到都四處躲避,時間長了,“胡子”就成了土匪的別稱,盡管后來土匪也意識到這一點,拉了理發師入伙,讓匪友們能夠打理,注重公眾形象,以免打草驚蛇,但為時已晚,“胡子”的稱號就一直延續至今。
東北的年味兒是特別濃厚的,在舊社會,發展比較落后,生活極其困難,東北的冬天又特別的冷特別的漫長,每年秋收過后,沒有事兒干的人們就開始進入漫長的“貓冬”季節。
“貓冬”是東北方言,顧名思義,就是貓在家里不出去,以躲避冬天的寒冷。“貓”在東北土話有“躲藏”的意思,由于東北惡劣的氣候條件,冬天無事可做的人們就圍坐在熱炕頭,每天用火盤扒好火,男人打著紙牌,女人一邊嘮嗑兒,一邊做點兒針線活兒打發無聊的時光,小孩子則在炕上圍著大人們爬來爬去的嬉戲取鬧。
所以整個冬天最熱鬧的就數過年了,雖然那時候過年不能像現在一樣下館子,吃大餐,但過年了總可以吃幾頓白面餃子或者大米飯,飽飽口福,家境好些的還會添置幾件新衣服,增添不少喜氣,所以小孩兒盼,大人也盼望著。
時值社會動蕩,但是,過年還是馬虎不得的,歡歡喜喜,討個吉利,以圖明年一年能大吉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