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525 議論紛紛

525議論紛紛  今天第三更,求推薦,求訂閱!

  和葛瑞列儂一樣,無數觀眾結束了首映的觀看之后,又選擇了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走進電影院之中。為了想明白電影之中的細節,也為了真正看懂這部電影,更為了品味電影的精彩。與此同時,各個影評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在網絡上蔓延了開來。

  “如果你以為這只是一部普通的懸疑片,一直等待著合理的解釋,給故事一個完美的結局。兇手,終究會水落石出的。那么,你就錯了。大多數懸疑電影都愛好故弄玄虛,過程曲折結尾卻又一個掀起的逆轉,但回頭一想,卻可以發現無數的漏洞。‘致命身份’卻不是如此。

  這部電影,是少數能夠欺騙觀眾達四次的片子。第一次大家都認為兇手是犯人;第二次兇手又成為了老板;第三次是人格揭示,讓所有人恍然大悟;第四次才明白兇手是孩子。更巧妙的是,它的第三次反轉其實是個幌子,目的是為第四次反轉做鋪墊和放煙霧。

  觀眾之中不乏推理愛好者,他們也許一開始會認為孩子是兇手。但是當劇情發展到孩子詐死,十重人格揭示——電影之中醫生錯過了最重要的第十一個人格,還有煽情訣別時刻,大部分人都已經派出了孩子的嫌疑。可偏偏,電影的末尾卻帶來了大逆轉。

  即使是大名鼎鼎的‘第六感’、‘搏擊俱樂部’、‘萬能鑰匙’也都只是在全片結尾出的一次反轉而已。但‘致命身份’卻用了四次反轉。為我們帶來了人格分裂全新詮釋的一部精彩影片,堪稱完美。

  沒有無用鏡頭,所有情節都有伏筆,所有伏筆都有深意,整體邏輯流暢,懸疑精彩可信。此片絕對是懸疑驚悚電影之中的經典之作!”

  威廉伍德沒有任何疑問,在“娛樂周刊”之上表達了對“致命身份”的喜愛。除了電影本身,威廉伍德對于埃文貝爾首次制作人的作品也談了自己的看法。

  “埃文站在制片人的立場之上,依舊延續了他作為演員時挑剔而個性的眼光。他選擇了如此一部處處可見精心設置的劇本。為所有人帶來了一次驚悚刺激的視覺旅行。然后在結尾之處不由拍手叫好。埃文的制作人首秀,讓人信服!”

  愿意觀看埃文貝爾支持者評論的,“娛樂周刊”會是首選,即使它不是專業的電影、音樂雜志;反之。希望看看對埃文貝爾指責的評論,大家都知道應該翻開“首映”。

  “這是一個瘋子的世界。”這是艾略特卡特對于“致命身份”電影評論的開篇語。

  “這根本就是一個無聊至極的劇本,當編劇腦海里再也搜刮不出任何新意的時候,他就選擇了如此愚蠢的方式來欺騙觀眾。

  懸疑電影,最重要的就是邏輯。當我們費盡心思去尋找本片的邏輯時,一句‘人格分裂’就將所有的思考、所有的疑惑解決了?不可能!這就是一個病態的劇本,開始時結構巧妙、環環相扣。可是到了后期無法將邏輯講述明白,就牽強附會地以人格分裂將所有事情一筆帶過。這根本就是為了懸念而懸念,為了推理而推理。

  也許有人會說,你沒有看懂這部電影所以才會抱怨。只有看懂的人才能夠了解這部電影的魅力。但事實上,這就是一部沒有邏輯沒有結構沒有中心思想可言的劇本。懸念加懸念,疑點加疑點,結果成為了一部大爛片。”

  艾略特卡特清晰地表達了他的立場,認為“致命身份”根本就是無法自圓其說,才編造出了人格分裂這個說法來進行遮掩。這一次,如同“死亡幻覺”、“改編劇本”一般,贊同艾略特卡特的評論算不上多。但也不少,這讓“首映”雜志頓時精神抖擻。

  至于埃文貝爾。艾略特卡特只用了一句話做總結,“根本找不到他在哪里。被暴雨淹沒了身影”,以此來形容埃文貝爾的表演沒有任何亮點可言,根本就在電影之中消失了。

  威廉伍德和艾略特卡特的爭論,其實代表了專業人士對于“致命身份”的兩種觀點。一部分專業人士認為,這是一部經典好片,將人格分裂大膽地實體化,以這種形式來挑戰法律道德的新底線;一部分專業人士則認為,故弄玄虛,卻自己無法解釋清楚,以一個薄弱的人格分裂進行解釋,反而讓電影看起來像是一群瘋子制作出來的產物。

  “致命身份”本就是劇本高于演員的電影,在其中,演員的表演空間很有限,更多是通過演員的角色塑造,將故事串聯起來,故事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有評論認為,超強的陣容讓電影的推進看起來流暢而舒適,值得信服;也有評論認為,制作人埃文貝爾完全糟蹋了如此強勁的陣容,讓所有演員淹沒在了故事之中,沒有辦法綻放出自己的光芒。

  對此,埃文貝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演員再出色,也是為了故事而服務的,因為角色是依托在故事之中而存在的,除了自傳電影。如果為了突出演員的表演光芒,而忽略故事的重要性,這反而會讓電影看起來就像是一團垃圾。

  媒體之上,關于“致命身份”的評論熱鬧非凡,支持者和反對者都竭盡全力地發表自己的看法。爭議,在很多時候會讓人煩惱,可是反過來思考的話,爭議就意味著熱點。“致命身份”只是一部投資七百萬的獨立電影,是十一工作室首次制作的電影。哥倫比亞影業公司在電影宣傳上的花費也并不多。但現在,因為埃文貝爾,因為強大陣容,媒體對電影本身投注了巨大的關注度。

  如果關注所帶來的,是一片贊揚聲,那自然好,可是觀眾難免會想估計是埃文貝爾聲勢正隆,大家大唱贊歌,效果可沒有想象那么出色。可是像現在這樣,媒體在網絡、報刊、雜志上對“致命身份”頻頻點評,意見各異,反而讓觀眾產生親自進入電影院觀看電影,然后做評斷的想法。爭議,為電影所帶來的,是熱點;埃文貝爾和一眾演員,為電影所帶來的,是號召觀眾進入電影院的動力。

  克里斯范朋克為了撰寫“致命身份”的影評,先后三次進入了電影院,他不僅為了看懂這部電影,這為了分析這部電影深處所代表的內涵,這是他的工作。

  “這是一部精彩的電影,精彩之處,不僅僅在于人格世界所發生的人格消滅過程,更在于這些人格所蘊藏的深意,還有人格死亡的順序所代表的意義。

  首先死亡的是過氣女明星卡洛琳,她是影射麥肯印象之中勢利自私的社會上層精英人物,其沒落的形象反應出麥肯成長過程中受到了這類人的迫害。所以,在汽車旅館之中,麥肯對認為金錢萬能的卡洛琳,第一個下手了。卡洛琳代表的是自卑,曾經驕傲的資本消失之后,只剩下妄自菲薄的內心,極度的心理失衡之后,表現的卻是缺乏的囂張跋扈。麥肯消滅了自卑之后,就沒有了廉恥和道德底線,也就沒有了所有的阻礙。

  其次死的是年輕丈夫路易斯,這是麥肯理想中的親生父親,然后在他的現實生活中并沒有留下太多影響,只是一個很模糊的形象。路易斯代表了自私。麥肯那因為自私而出走的父親,即使當初父母的結合是因為相愛,但最后也淪落成為不斷的哭泣和嘶喊,所以路易斯早早就消失了。

  第三個是犯人羅伯特,麥肯小時候看到了變態殺人才受刺激到心理扭曲了,所以代表了罪惡的羅伯特,成為了第三個目標。

  繼父喬治代表了懦弱。麥肯的真實生活中缺乏父愛,而母親又是妓女,于是他捏造了這樣一個繼父的形象,懦弱,卻最終因為救孩子而死。他無法給予麥肯需要的支持和幫助,他的懦弱成為了家庭不幸的開端。他第四個死亡。

  母親艾莉絲是麥肯心中理想的母親,有點強勢,也明確愛他,但卻因為早早出了車禍,而成為了麻木的代表。沒有驚恐,沒有安慰,沒有自救,艾莉絲就像是一個冰冷的世界,拒絕麥肯的加入。所以麥肯用雙手切斷了艾莉絲的呼吸。

  年輕妻子基妮也是理想母親形象,她更像是完美的母親,不同于艾莉絲的強勢卻冰冷,基妮脆弱悲傷,愿意為了孩子不顧一切,她甚至假裝懷孕只為了留下丈夫,在困難面前,她也是選擇先照顧孩子提姆西。但再完美,也終究無法給予更多了。麥肯心中對于現實中妓女母親的仇視,讓基妮成為了汽車爆炸的犧牲品。

  編劇邁克爾科尼對每一個人格都經過了精心的設置,他們反射著麥肯瑞夫內心不同的情緒,還有不同的罪惡。這些人格的消滅遵循了一定的規則:即生活在麥肯瑞夫內心留下的烙印,對他影響越淺的角色犧牲越早,相反則留到了最后,于是,就只剩下汽車旅館經理拉里、假警察羅德斯、前職警察艾德、妓女帕麗斯,還有被忽視的人格孩子提姆西。

  ‘致命身份’的出色,不在于電影的設置本身,而在于對十一個人格的精心雕琢,以及毀滅的先后順序,證實了生活對于人格分裂所造成的影響。我們不應該單純將這部電影看做是驚悚懸疑片,更應該肯定編劇對于邏輯、對于懸念、對于內涵的鉆研。”

  觀看了三遍電影,克里斯范朋克在“電影評論”上刊登的影評,雖然有所劇透,卻堪稱是觀看這部電影的必備手冊。

  爆發爆發,稍后還有一更,求訂閱!

大熊貓文學    大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