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劉海燕準備好了早餐,對劉江燕說潘寶山昨晚回來了,打電話讓他過來吃飯。
劉江燕被昨夜劉海燕的樣子驚了一身汗,起到了排病毒的奇效,感冒已經好了許多,精神見好。
“寶山回來了?”劉江燕實在是沒想到,“我怎么不知道?”
“昨晚他直接過來接你,看你睡著了就沒喊。”劉海燕道,“而且他也喝多了,一身酒氣,就自個回去睡了。”
“哦。”劉江燕點著頭,歡快地打電話給潘寶山。但不巧的是,潘寶山被李大炮請去吃狗不理包子,剛出家門。
一頓早飯原本無所謂,但劉江燕想見潘寶山一面,想跟他談談劉海燕的事,便問他中午回不回來吃飯。
潘寶山一聽就感覺到劉江燕有事,“怎么江燕,有事要說?”
“有點。”劉江燕道,“你要沒時間就算了,反正也不著急。”
“今天肯定有時間,等會去夾林,事情辦利索了就中午回來,要不就是下午來,晚上也不回市里。”
“那就晚上回來說吧,你那邊辦事別急,省得出差錯。”劉江燕道,“晚上我做你最喜歡喝的墨魚湯。”
潘寶山喜歡喝墨魚湯,還是有一次在酒桌上嘗到了味道。劉江燕知道后,專門學了如何做。僅就這一點,潘寶山很是滿足,他覺得特別幸福,很感嘆自己運氣好能找到這么個好老婆。可愈是這樣想,潘寶山就愈覺得有點對不住劉江燕,因為他在外面有歹事,有一個鄧如美,還有一個沈欣麗,想想心里就很不得勁。
不過有些事僅有自責感是不夠的,還不足以遏制事態的發展。潘寶山也清楚,起碼現在來看,他沒法斬斷和鄧如美、沈欣麗之間的那層關系。
事不過三。
最后潘寶山還是用這句話來安慰自己,這一生就碰三個女人了,絕對沒有下不為例。至于劉海燕,只是猥瑣地想想而已。
有這么堅定的想法,潘寶山有種解脫感。當然,他也覺得自己有點厚顏無恥,不能因為出的軌道少就能獲得良心上的安慰和別人原諒。但是,有些事已是不可更改的事實,沒法改變存在性,所以只能是最大程度地將就一下。
潘寶山每次想到這些事的時候總是很出神,現在就是這樣。來到狗不理包子店,他夾著個包子舉在嘴邊,半天就是不張嘴。
“不喜歡吃包子?”李大炮問。
“哦,不,喜歡。”潘寶山咬了一大口,“我在想今天去夾林的事。”
“有麻煩?”
“沒有。”潘寶山恍然道,“以前看到夾林鄉文化站有個盆景不錯,我讓人去看能不能找到。”
“盆景啊。”李大炮哈地一笑,“鄉文化站能有什么好盆景,我給你找幾盆去!”
“你有地方?”潘寶山一樂。
“就咱們局里。”李大炮小聲道,“以前鐘新義當局長的時候,裝模作樣要擺點文化氣息,大大小小的盆景弄了不少,從幾千到幾萬甚至是十幾萬的都有。”
“好弄么?”
“那還不隨便搬。”李大炮道,“解如華上臺后,把那些個玩意都堆到會議室去了,多得都礙手腳。”
“那行,你給我弄一盆。”潘寶山道,“不要大的,盆景嘛,小點好,可以放在臺前桌上的。”
這事一敲定,潘寶山興頭就來了,吃完包子就催李大炮趕緊去辦。李大炮當然要當回事,還特地找了個懂農藝的人一起,揀好的挑。
事情交給李大炮辦,潘寶山很放心,他只管樂悠悠地去夾林。
其實這次去夾林也沒什么事,本來主要就是為了看伏廣波能不能找到盆景。現在盆景的問題解決了,去不去無所謂,不過想想順便去看一下新村建設進度也還是有必要的,剛好也跟老王他們點一下提拔的事。
點提拔的事,說白了就是擺功受恩,做過了并不好。像魷魚和姜玲,那兩人就不用說了,他們會從李大炮和黃開建那里獲得消息。老王是要說一下的,以前就跟他講過,他應該老早就盼了,早點說一下讓他吃個定心丸。
老王還是很有數的,他知道潘寶山說過的會兌現,并不怎么著急。但不急是不急,聽到潘寶山說王法泰那邊已經排上日程后,仍舊好好激動了一把。潘寶山讓老王別太激動,年齡大了要穩住,要不激出個毛病來可不劃算。
剛說完,伏廣波找了過來,面色焦急。潘寶山一看就知道,肯定是沒找到盆景。
“沒找著吧?”潘寶山笑道,“沒事,我讓人另外找了一盆。”
伏廣波顯得很忐忑,“不過我找到了株蘭花,根據我初步的判斷,大概能值兩萬。”
“喲,淘到寶貝了嘛。”潘寶山笑道,“不過現在暫且用不著,你先留著,或者說先照看著,等下次要用的時候再跟你說。”
伏廣波見潘寶山說得實誠,便點頭應下。
“好,那就這樣,我去找王三奎說點事,等中午一起吃個飯。”潘寶山說完就前往綜治辦。
老王跟在后頭送過去,出門就對潘寶山說:“中午吃飯我八成上不了桌,現在鄉里都按市領導的規格來接待你,我是陪不上去的。”
“什么陪不陪得上去,咱們還說那些?”潘寶山道,“我跟鄭金萍他們講,讓你也到場,而且你也是準鄉人大主席團副主席了,怎么就不能上桌?”
“那,那到時再說吧。”老王得意地笑了,“這話說起來,我還有點不好意思。”
“第一次聽起來不好意思,第二次就習以為常了。”潘寶山腳步沒停,說話間就拐到了鄉大院中心路,恰好碰到了鄭金萍。
鄭金萍立刻跟見著親人一樣撲向潘寶山,“哎呀潘市長,你啥時來的?”
“就剛剛。”潘寶山呵呵兩聲,“正要找王三奎,看看搬遷說服工作做得如何了,現在已經是五月下旬,新村搬遷工作也該著手了,該抓緊的要抓緊。”
“都在忙活著呢!”鄭金萍道,“前兩天就已經開始全面動員了,眼下都在著手做些準備工作。王三奎盯得緊,一直在現場督促。”
“嗯,那很好。”潘寶山點點頭,“咱們去看看,感受一下群眾的熱情怎樣。”
“群眾的熱情…”鄭金萍道,“大部分還是很好的,但仍有一小部分有怨言。”
“多少年的生活習慣和觀念,一下子轉變過來的確不容易。”潘寶山道,“猛然間要換個生活環境,難免會產生些不適應,心理上有抵觸也可以理解,有點牢騷也正常。”
“是,是有點牢騷,但搬遷還是都認同的。”鄭金萍道,“反正自從曹學茂事件之后,沒有人說不愿意搬遷。”
“那就好。”潘寶山道,“觀念有時候需要強制扭轉,等村民們都搬到新村,感受到新的生活便利時會慢慢認同的。”
“對,是要慢慢認同。”鄭金萍點著頭附笑應答。
“鄭鄉長別只顧著說了,還是去現場看看。”潘寶山說完徑自轉身。
鄭金萍立刻跟了上去。
路上,鄭金萍就跟王三奎聯系,說潘寶山馬上要到大陡嶺村去視察。王三奎說好,他正在家里收拾東西,馬上到村頭迎接。
王三奎行動很快,潘寶山趕到的時候,他已經洗凈手臉在村口等了,“潘市長,去大隊部坐坐吧。”
“大隊部就不去了,去你家看看。”潘寶山笑道,“已經開始收拾了?”
“整理整理,打打包。”王三奎邊在前頭帶路,邊憨笑道:“過幾天搬的時候一股腦就辦了,要起個帶頭作用嘛。”
“嗯。”潘寶山點點頭,對鄭金萍道:“以前制訂的獎勵措施要兌現,積極主動的要有獎勵,多少不作規定,但一定要有所體現。”
“都有具體措施。”鄭金萍道,“潘鄉長你當初提的建議我們都采納了。”
正說著話,前面的王三奎對路上的幾個孩子吼了起來,“滾一邊去,瞎吊竄個啥,撞著人我把你們扔豬圈去!”說完,抬腳就踢他們的屁股,把他們趕跑開去。
潘寶山聽了呵呵一笑,對王三奎道:“看來你這性子還沒改到位,像剛才那樣說話做事可不行,有份。”
王三奎嘿嘿笑了,不好意思地說道:“里面也有我家的娃子,他們可頑皮得很,差點就上房揭瓦了,對他們不嚴點不行。”
“再嚴厲也要注意方式。”潘寶山小聲道,“我已經跟縣委組織部打過招呼了,很快就要把你調到縣綜治辦去,所以說從現在起就要更加注意形象問題了。當然,現在較以前相比,你已經有很大改觀,但以后要再接再厲。”
王三奎聽到說要調他到縣里工作,頓時傻得不行,張大嘴巴老半天說不出話來。最后還是在鄭金萍的催促下才回過神,“哦哦”地對潘寶山點著頭,說往后一定會注意,堅決養成好習慣,展現出好形象。
說完,王三奎加快腳步繼續帶路,很快就到了他家。
家院里,剛才被王三奎趕跑的那幾個孩子也在,正翻騰堆在院中間等待打包的東西。
“媽了個…”王三奎一瞪眼就要罵,不過剛說出這三個字就收住口,霍地露出一個笑容,和聲道:“小朋友,都到外面玩去,上面來領導了,不要在這里折騰好不好?”
孩子們“嗷”地一聲跑了,扔下手里的東西滿天飛。
一本老書,落到了潘寶山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