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等人抱拳施禮,慨然道,“大都督英明,末將等欽佩之至!”
對于張瑄鎮定從容天衣無縫的謀劃和猶如神來之筆的戰略戰術,郭子儀等人確實是非常驚嘆。郭子儀心里暗暗一嘆,凝望著張瑄,臉上的敬畏之色越來越重。
蘇扈冬明艷的臉蛋上浮動著復雜的光彩,微微有些漲紅。她怎么也想不通,張瑄這樣一個她眼里的書呆子和酸秀才,又從無領軍作戰的實戰經驗,這腦子里哪里來的這般奇計妙策,一路進軍算無遺策,信手拈來,若有神助。
具體的軍隊指揮上,張瑄沒有插手,放權給了郭子儀。但在大方向上,全由他一人掌控。他對于戰機的把握、對于形勢的判斷,可謂是妙到毫厘,令人驚嘆。
難道這便是天才嗎?蘇扈冬心里暗暗道,忍不住又掃了張瑄一眼。
郭子儀猶豫了一會,輕輕道,“大都督莫不是最終想要拿下邏些城?”
張瑄微笑不語。
雷萬春興奮地一拍桌案,大聲道,“大都督,我軍若是能攻克吐蕃王庭,就相當于是滅了吐蕃全國…一想起我軍即將他奶奶的進邏些城喝酒吃肉,某家就忍不住想開懷大笑!”
“大都督,若是我軍攻下邏些城,還請大都督恩準,讓末將搶幾個吐蕃小娘皮回家當暖床的小妾!”
雷萬春粗獷地大笑著,南霽云等諸將知道雷萬春為人粗魯,也不以為怪,隨意笑了起來。
郭子儀也笑著,臉上卻是閃過一絲奇光。
若是按照張瑄的謀劃,唐軍機動靈活,奇襲邏些城,占領邏些城也不是不可能的。當然,只能是暫時的占領,不可能長期守得住。
張瑄哈哈一笑,手指著雷萬春笑罵道,“你這廝好不知羞!我軍乃是正義之師、威武之師、仁義之師,突襲吐蕃意在護我大唐邊境安定,豈能在吐蕃人這里當起山大王?你要小妾,本帥回到靈州,賜你兩名便是!”
“在吐蕃,任何人不許亂來。傳本帥軍令,凡在吐蕃境內婦女者,殺無赦!”
借著這個話茬,張瑄再次重申了一條軍紀。他的聲音嚴肅,眾將也都肅然應諾。雷萬春有些尷尬地摸著頭,嘿嘿傻笑著,“大都督,某家就是開個玩笑而已,俺可不敢冒犯大都督的軍紀!”
這一路行來,張瑄立下三條軍規,一不準吐蕃婦女,二不準妄殺吐蕃百姓,三不準擄掠吐蕃人口。
總之,吐蕃人的糧食可以搶奪,村寨可以燒毀,牛羊馬匹可以宰殺,但吐蕃百姓不能隨便殺。若有負隅頑抗者,例外。
這甚至讓郭子儀等將領覺得有些太過了,就連蘇扈冬都覺得張瑄有些古板教條了,太過書生氣。
唐軍進攻吐蕃,長驅直入,縱然有軍卒搶個吐蕃女人什么的,也不算啥。可張瑄卻堅決不允許,一開始還有軍卒違犯,在斬殺了幾個之后,就無人再去撞張瑄的槍口了。
“我們是大唐軍馬,天朝上國禮儀之邦,不是強盜。這一點,本帥已經再三重申,希望諸位嚴令屬下,不得違犯。若有人膽敢以身試法,休怪本帥翻臉無情。”
張瑄揮了揮手,旋即主動轉過了話題去,“至于邏些城——雖然本帥也很想去吐蕃王庭看一看,但條件卻不成熟。以我軍兵力和戰斗力,拿下邏些城沒有問題,但肯定要付出一定的代價。這種代價,是本帥所不愿意承受的。”
“本帥率三萬兵馬出征吐蕃,來日,希望將這三萬兵馬原原本本地帶回大唐去。我不希望我軍兒郎,無謂犧牲在這異國他鄉的土地上!”
“本帥有個十六字訣,請諸位牢記,這便是我軍在吐蕃行軍作戰的主旨:行無定規,靈活機動,集中力量,一擊便退!”
“行軍路線無一定之規,務必要做到靈活機動,戰則集中力量爭取必勝,而戰后則迅速撤退,讓吐蕃軍馬摸不準我軍的真正動向。”張瑄說著,嘴角浮起一絲古怪的笑容來,“本帥希望能牽著吐蕃人的鼻子走,讓吐蕃人疲于奔命!”
“大都督高瞻遠矚,兵法如神,末將等自愧不如!”郭子儀等人再次躬身拜道,張瑄哈哈笑著,“爾等就不必再拍本帥的馬屁——總而言之,這一次,我軍此次不在于殲滅多少吐蕃軍卒,也不在于占領多少座吐蕃城池,而在于襲擾,攪亂吐蕃局勢。”
四更時分,唐軍飽餐已畢,繞行改道飛速奔襲納木些城。
這一突然改道,就直接讓夾擊唐軍的吐蕃兵馬撲了個空。
經過一個晝夜的急行軍,第三日的凌晨,張瑄率軍達到位于邏些城西面的納木些城。納木些城只有不足兩千守軍,守衛著這座軍事重鎮和糧草補給基地。
吐蕃人根本就沒有想到,張瑄的目的竟然不是邏些城而是納木些。
數萬唐軍漫山遍野而來,喊殺震天,守衛納木些的兩千吐蕃軍驚慌喪膽之下,不敢應戰,竟然棄城而去。不過,在退兵時,放火燒城,企圖將糧草輜重什么的焚毀,以免被唐軍所用。
但唐軍來得急也突然,吐蕃兵馬反應遲緩,盡管縱火,卻沒有來得及形成太大的火勢,就被唐軍撲滅,搶出了不少糧草給養和軍事裝備。
唐軍攻陷納木些城,獲得充足的糧草給養。待追擊的吐蕃軍馬以及吐蕃各地兵馬得到消息,飛速向納木些城夾擊而來,張瑄毅然命大軍果斷放棄納木些,向南挺進,做出了一副進攻邏些城的陣勢。
三萬多唐軍說多不太多,說少也不算少。如此刻意為之,聲勢之浩大,讓吐蕃人心驚膽戰。邏些城的吐蕃權貴,更是亂成一團,很多權貴甚至攜家帶口,紛紛逃離邏些城。
這倒是給赤柱的奪權創造了條件。
就在張瑄攻陷納木些城的第三日,赤柱就鴆殺吐蕃贊普,在權臣東則布的擁護下,登臨吐蕃王位,同時號令全國,要求吞并河珧一線的吐蕃剩余兩萬五千軍馬急速回師吐蕃,增援邏些城。
赤柱放出了狠話,要集聚全國之力將張瑄這三萬唐軍困死在吐蕃,不殺張瑄,不能消他心底之恨!
河珧一線吐蕃軍馬悄然撤離河珧,回師邏些城。而另外一路吐蕃兵馬在抵達納木些獲得一座廢墟之城后,繼續沿著張瑄兵進的方向追擊時,張瑄卻已經率軍再次折返回頭,與追擊來的吐蕃軍馬走了一條“平行線”,奔襲百余里,拿下與納木些城在一條直線上的、位于邏些城東北方向的另外一座軍屯要塞契林錯。
契林錯淪陷,吐蕃兵馬震驚失色,不得不調轉方向再追唐軍,吐蕃軍馬來來回回消耗體力,軍卒苦不堪言,怨聲載道。
這個時候,張瑄已經率軍深入吐蕃境內長達一月有余。時間進入了天寶十二載的九月上旬,初秋之季。
而張瑄這個名字在吐蕃,聲威赫赫,幾乎成了傳說中魔鬼的代名詞,讓吐蕃軍民不寒而栗心驚膽戰。
吐蕃三路兵馬包圍契林錯,照舊撲空,唐軍失去了蹤跡。盡管吐蕃分兵四處追擊,但這三萬多唐軍似乎就銷聲匿跡,蹤跡難尋了。
在此之前的八月份,張瑄率隴朔兵馬在青海一線以少勝多、大敗吐蕃來犯之敵的重大捷報已經傳入長安,這場輝煌的勝利震動整個大唐,極大地刺激起了大唐百姓天朝上邦的國民自信心。
那是八月十一日的上午,陽光明媚。
十余匹隴朔軍騎風塵仆仆縱馬疾馳進了長安城,穿過朱雀大街,高舉軍報朗聲高呼,“隴朔戰報,鄯城大捷!”
“鄯城大捷,張大都督率軍殲滅吐蕃軍馬兩萬四千人!”
平靜的長安城頓時沸騰起來,張瑄這個隴朔大都督和戰爭功臣的名字再次被提起,成為朝野上下軍民官民津津樂道的熱門話題。
李亨聞報狂喜,當即召集文武眾臣在興慶宮的明德殿接見了隴朔軍報來使。
這報捷的軍使劉凱只是一個小小的軍中校尉,奉封常清的命令向長安報捷,根本沒有想到,他竟然有機會站立在金鑾殿上,當著文武朝臣的面,向監國太子殿下當面奏報。
劉凱有些緊張敬畏地從朝臣班列中走過,噗通一聲跪倒在殿上不敢抬頭。
李亨微微一笑,“汝不必緊張,且向本宮奏報。”
“是,殿下。”
“七月二十八日,張大都督率隴朔兵馬四萬于來犯吐蕃大軍決戰于鄯城之外,我軍以少勝多,以傷亡數千人的極小代價,斬首兩萬四千余人,俘虜數千人!青海全線光復失地!…”
李亨猛然一拍龍案,大喝道,“好!如此大捷,大漲我大唐威勢,隴朔軍馬為大唐立下大功!本宮且來問你,張大都督如今大軍可曾班師回靈州?”
“回殿下的話,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