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三百八十)“航空制勝”的山本五十六

(三百八十)“航空制勝”的山本五十六  就在不久前,為了向全世界表明和平發展的決心和信守《華盛頓條約》,中國政府下令將在一戰時立下赫赫戰功的6艘“共和”級戰列艦和6艘“光榮”級戰列巡洋艦退役拆毀。消息一經傳出,中國朝野上下輿論大嘩,很多海軍將士和民間人士認為這是“自毀長城”之舉,更有學者將政府此舉同甲午戰爭前兩年清戶部尚書翁同龢為報私仇對北洋海軍的“釜底抽薪”暗算相比,表示堅決反對政府這一決議,同時還要求政府“重開談判,修改華約”。盡管中方和民間的反對聲不斷,但可能是因為財政上的壓力過大,中國政府還是堅持了原來“鑄劍為犁”的決定,削減海軍的議案在國會也以微弱的多數獲得通過。

  對于中國海軍的“自廢武功”,日本海軍和民間狂熱的軍國主義團體自然是欣喜若狂,但當時的山本五十六得知消息后卻表現得很是冷靜,他一開始擔心這是中國人為了欺騙全世界而放的煙霧彈,因為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日本,日本海軍早就起來殺政府大臣了,而中國海軍將士除了和民眾一起上街抗議外,根本沒有過分的舉動。但當他從歐洲以觀察員的身份前往中國,在上海造船廠看到已經拆掉了主炮塔的“光榮”號戰列巡洋艦時,才真的相信這個事實。

  但即便如此,山本五十六也知道,這并不意味著中國海軍會從此停步不前,屈居日本海軍之下,中國政府做出如此決定更多的是出于財政方面的困難,而以現在中國的工業發展速度和中國所擁有的豐富資源,用不了幾年。中國的財力稍稍充裕,再建造比“共和”級和“光榮”級更強大的軍艦也不是不可能。

  更何況,中國的背后,還有美國。

  哪怕如同井出謙治所說的,日本在中國海軍相對較弱時對中國開戰,日本海軍在擊敗中國海軍之后,還能有多少余力同強大的美國海軍作戰呢?

  井出謙治看出了山本五十六表情的異樣。他有些不甘心的問道:“山本君是不是認為,日本現在已經無法戰勝支那了?”

  “同支那開戰的最終結果。就是同米國開戰。”山本五十六說道,“我不認為日本同米國開戰是明智的選擇,但我并不認為日本無法戰勝米國。”

  聽了山本五十六的回答,井出謙治顯得有些興奮。

  “你認為日本怎樣做才能夠戰勝米國?”

  “被迫接受劣勢比例的帝國海軍想要同優勢的米國海軍作戰,一開始就只能以空襲的方式給與敵人一記痛擊。”山本五十六說道。

  “采用空襲的方式?”井出謙治大吃一驚。

  “對。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山本五十六看著井出謙治說道,“米國人寫的一本書,叫《空中國防論》,井出君聽說過沒有?”

  “我看過這本書的內容。”井出謙治點了點頭,說道。“里面的內容很有新意。”

  “不光是有新意,這本書提示了未來海戰的一種新的作戰方式。”山本五十六說道。

  1924年有一本叫《空中國防論》的書震撼了各界,作者是美國陸軍少將威廉米切爾。這本書里列出了一連串美軍的試驗數字來證明一個“通過空襲能擊沉所有的軍艦”這個結論。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的1922年,美國使用分來的德國戰利品潛水艇“U117”號,驅逐艦“U102”號。巡洋艦“法蘭克福”號和和美國自己的退役舊式戰列艦“阿拉巴馬”號、“新澤西”號和“弗吉尼亞”號進行了飛機轟炸試驗。實驗證明,不需要魚雷,僅僅用炸彈就能炸沉包括戰列艦在內的所有軍艦。

  這本書理所當然地引起了當時正在美國的山本五十六的注意。雖然以前山本五十六和好多日本海軍的軍官一樣,在骨子里仍然是個“大艦巨炮”論者。但這本書的內容卻讓山本五十六認識到了飛機在未來海戰中的巨大作用。這時的山本五十六,已經是一個真正的“航空主兵”論者了。

  “山本君的意思,是采用空襲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消滅敵人海軍的主力艦,改變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井出謙治的聲音里透著興奮之意。“我明白了!”

  “我只是一個軍人,我不怎么能夠理解那些高深的戰爭思想。我從不認為和米國開戰是一個聰明的選擇。但我也并不認為和米國開戰是一個禁忌。我在考慮對米戰略時從來不是從單純戰爭的角度出發,而是從具體戰斗方法或戰略的角度出發。”山本五十六很高興井出謙治能夠明白自己的意思。笑著點頭說道。

  “可現在我們應該怎么做?”井出謙治有些焦急地問道。

  “日本和米國開戰的日子不會很早,但也不會太晚,而在開戰之前,如何做到航空上的躍進才是最緊要的要務。”山本五十六抬頭看了看碧藍的天空,此時幾架雙翼飛機正快速的從他的頭頂飛過。

  現在的山本五十六,已經由“航空制勝”思想已經發展到了“航空第一”的高度。但每當他想起日本國內對航空事業的漠然態度,他便感到非常的孤獨與痛苦。

  “真不知這幫家伙在想些什么,難道非要在戰爭中吃了人家的虧才會覺醒嗎?如果再采取觀望的態度,我們在航空領域將被支那人和米國人遠遠地拋在后面!”山本五十六嘆息著說道。“唉,一想起這種現狀,我都不知道該說什么好才是!”

  聽了山本的話,井出謙治也無奈地嘆了口氣。

  井出謙治自己也深知這一點,以自己和山本五十六現在的地位,是根本無法在海軍當中推行發展海軍航空兵的計劃的。

  “對海軍來說,至為重要的也是謹慎自重,艱苦努力。當務之急就是無論如何也要迅速發展海上航空兵力。”山本五十六接著說道,“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大戰前的德國,如果再忍耐50年的話,它在現在就能同歐洲強國相匹敵,可惜的是,它沒有能夠忍耐。前車之覆。后車之鑒。今天我們日本帝國必須冷靜自重,積蓄力量。盛國強兵。盡管未來在倫敦的談判對日本來說很可能毫無勝利可言,但只要我們能清醒地意識到飛機作戰的威力,并使之付諸實施,將不愁擊敗支那和英米。”

  “是啊,日本帝國之國力較之米國確有天壤之別。日本帝國是到了該謹慎自重、發奮圖強的時候了。”井出謙治贊同地說道。

  多少年以后,同樣在“五十鈴”號巡洋艦上的日本海軍少佐三和義勇在日記里記下了眼前這看似不起眼的一幕,當時的他并不知道,日本海軍的航空時代,就此拉開帷幕。

  后來,三和義勇在其《回憶山本元帥》一書中曾談到了山本五十六第二次赴美期間在“航空制勝”思想方面的發展情況。三和在書中說:“山本武官一直以敏銳的目光注視著美國航空事業的發展。當時。美國航空界正試圖飛越大西洋。不久林德伯格終于達到了這一目的,被世人稱為航空業上的壯舉,從而震動了世界。接著伯德也飛越了一次,雖然他沒能按原來預定的時間和地點著陸。但事實上也基本獲得成功。但令人遺憾的是,日本航空界的技術水平較之美國明顯落后,根本無法與之相提并論。因此山本命我全面了解和研究美國航空界的這一新動向,并要求拿出比較接近實際的觀點和意見。經深入地調查和研究之后,我認識到:做這種跨越海洋長距離的飛行,按儀表飛行和實施天體導航是至關重要的。美國早已注意到了這一點,而且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制工作。伯德在飛越大西洋的過程中,就應用了這種先進的飛機導航設備。然而。在日本,海軍航空界仍墨守英國‘圣培爾’飛行團的舊規。完全依靠飛行員的直觀感覺…我并未顧忌這些,還是草擬了一份報告。呈送給了山本武官。我有意在報告中強調:日本海軍航空兵如不擺脫飛行中完全依賴飛行員的直觀感覺的舊框框,轉而注重研究和使用導航儀器的話,將勢必陷于絕境。為此,我還提出了進行這一新的航空技術改革所應采取的各種措施。山本看過這份報告后說:‘很有道理,我完全同意。報告暫留在我這里,我打算進行一些修改。’他著重修改了結論部分,使言詞更加具有說服力,理由更加充分。我看過他修改的內容后,深深感到,山本對這種導航設備性能的認識非常深刻,對日本學習這種先進技術的意義比我看得更為深遠。然后,山本武官令我將報告發往國內,后來,它被刊登在了海軍內部發行的月報上。”

  正如三和義勇所言,此時的山本五十六,已經對于航空兵在未來戰場的作用更加深信不移了。山本五十六在美國的工作非常勤奮,他經常工作到深夜一、二點鐘,有時甚至通宵達旦地研究航空知識。他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他“航空制勝”的思想在這一階段更加趨于成熟。1927年,山本五十六讀到了美國人米切爾所著的《空中國防論》一書,該書具體地介紹了二十年代中期,航空部隊在美國的發展,以及航空力量在海戰中將占據主導地位的思想已經開始在美國海軍中引起足夠重視的事實。該書的問世在美國的軍事評論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同時,它也觸動了山本五十六的神經,他深切地感到,發展日本海軍航空兵已經是一件非常緊迫的事情,如果日本海軍還不能意識到其重要性,那么,日本與美國在未來戰爭中的實力差距將進一步被拉大。由于《華盛頓條約》主要規定了主力艦的造艦標準,而對非主力艦并沒有加以限制。華盛頓會議之后,后來又在日內瓦召開了各國裁減海軍軍備會議,主要討論限制非主力艦問題。然而由于各方心懷鬼胎,日內瓦會議毫無結果。為確定各巡洋艦以下輔助艦的比例,打擊競爭對手。英國首相麥克唐納赴美與美國總統胡佛磋商,決定未來在倫敦召開海軍裁軍會議。山本五十六五十六得知這一消息后,陷入了沉思之中。海軍裁軍問題在日本是一個很復雜的政治問題。許多日本人都不贊成華盛頓會議所確定的造艦比例,因為這個比例以法律的形式承認了日本在海軍方面對美英的劣勢地位,是日本的恥辱,因此堅決要求修改這一比例,在輔助艦上則堅決要求對英美的優勢地位。然而。作為一名敏于思考的軍官,山本五十六卻清楚地知道。正是這個比例把日本建造主力艦的經費省了下來,使日本能夠進行秘密的海軍發展計劃,建造最新式的航空母艦。山本五十六認為,未來的海戰將有賴于這種軍艦,而非各國正趨之若鶩地建造的大型戰列艦。日本應避免同經濟實力雄厚的美國在建造戰列艦方面進行耗資巨大的競爭。而應該繼續發展非正統的武器,特別是飛機,它可以保證日本必要時打一場進攻性的戰爭。

  1928年3月,山本五十六結束了在美國的海軍武官生涯,回到了日本,他先是出任巡洋艦“五十鈴”號艦長。緊接著又調任“蒼龍”號航空母艦艦長。山本五十六由此得以按照自己的計劃開始精心打造日本海軍航空兵。

  而日本海軍航空兵的建立,則離不開德國人的幫助。

  日本海軍在實現除了潛水艇以外的艦艇國產化的時候得到了英國人的巨大幫助,但在航空兵器的發展上卻是得到了德國人的大力支持。日美關系的惡化使日本無法從英國繼續得到軍事技術的支援,連一直接受日本造船留學生的格林尼治大學從1923年以后都停止了接收日本留學生。但這些并沒有難到日本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日本派出了由加藤寬治帶領的赴德國調查團到德國考察,加藤寬治回國后得出的結論是“德國在軍事工業技術水平已經超過了英國”,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由于國際聯盟對德國的軍備限制使得德國人采取了把軍事技術轉移到日本和蘇聯進行技術儲備的方法來和英美偷偷地對著干,這樣做的結果是后來德國重整軍備時并沒有遇上什么大不了的困難,反而使蘇聯和日本叨了德國人的光,各自有了一支強大的空軍。

  在日德航空工業合作上一個很重要的人物是弗里德里希哈克。哈克本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占領青島時被作為戰俘關到福岡的戰俘營的,后來因為查清哈克戰前曾經擔任過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的顧問而被釋放并且給與了在日本的居留權。戰爭結束后。哈克成立了一個“舒茨因哈克商會”,專門負責向日本轉讓德國的技術。日本海軍駐柏林辦事處在設立過程中也得到了他的幫助。

  但是哈克在整個日德合作過程中最早接觸的卻是山本五十六。山本五十六雖然在日本因為其哈佛的學歷和駐美武官的經歷以及反對和美國開戰而有時被誤認為是“親美派”,其實山本五十六首先是一個日本海軍軍人。對美國社會的一些好感并不會影響到他對整個日本海軍發展戰略及尋求支持這種發展戰略的力量的努力。

  日本海軍從一開始就存在著親德派,但在山本權兵衛和伏見宮博恭王的年代,這種親德勢力還只是一種思潮,這種思潮能夠得勢是依賴于日本海軍和德國海軍越來越緊密的技術交流,而這種技術交流的最大推動人就是山本五十六。

  日本和德國在航空工業上的合作最早是通過民間商社進行的。當時的日本主要飛機制造廠家都從某特定的德國廠家招聘技術人員,象“愛知航空機“(即后來的”愛知機械工業株式會社“)從“亨克爾”公司,“三菱”從“容克”,“川崎”從“道尼爾”都招聘了大量技術人員。象后來日本航空史上著名的“零”式戰斗機離開了“三菱”公司從“容克”引進的杜拉鋁更是無從談起。

  哈克后來拜訪了作為倫敦海軍裁軍會議預備會議交涉的日本代表在談判破裂后正準備回國的山本五十六,那時他已經官至海軍少將了,正是在山本五十六的直接參與下,德國“亨克爾”公司向日本轉讓了俯沖轟炸機技術,后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海軍航空兵的一系列奇襲作戰時發揮了重大作用的“九九”式艦上爆擊機就是根據“亨克爾”提供的技術開發的。

大熊貓文學    高科技軍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