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軍閥章節列表(三百二十七)居安思危(三百二十七)居安思危 “其實不光是這里,在咱們的廠子里,德國工人也有不少的說。”李燭塵說道,“咱們的工人和他們一起操作,也能學到不少的東西。”
“讓外國工人做工同時授藝,也是那位部長大人的主意。”范旭東笑著點了點頭,“他好象很早就開始這么干了,所受益者,也并非咱們‘永久黃’一家。”
“去職工小學看看吧。”范旭東說道,“聽說現在就給娃娃們開了化學課?”
“也不算什么化學課,孩子們現在還太小,不能給他們塞太多的東西。”李燭塵笑著說道,“無非是一些提高孩子們學習化學興趣的課程,讓他們先大體上有個印象而已。”
“走,咱們也去聽聽吧。”范旭東笑著說道,和李燭塵一起向遠處的職工校園區走去。
當二人來到一間教室的時候,一位梳著短發的青年女教師正一邊翻動著掛在黑板上的彩色圖冊,一邊給孩子們做著講解。
“…大家要知道,動物世界里,有不少可愛的動物,也有‘化學武器’。”
“不光是我們人類戰爭有化學戰爭,動物界里,同樣也有化學戰爭。許多動物擁有諸如毒液、麻醉液、腐蝕液、粘結液之類的‘化學武器’,經常展開一幕又一幕生死存亡的斗爭。”
“一般大家比較熟悉的是,毒蛇、毒蝎子、毒蛙、毒蜘蛛等能夠分泌毒液,以此作為武器,用于進攻或防衛。它們分泌的毒液一般含有神經毒和血液毒兩種類型。第一種作用于對手的中樞神經,使其心臟停止跳動,后者則經過對手的血液循環系統破壞其組織,最終使其喪命。象在非洲就有一種毒蜂,蜂王一旦發現可以進攻的目標,就發出一種具有特殊氣味的化學物質,命令全軍反擊,即使是老虎、獅子也難逃性命。還有一種黃蜂,毒液含有‘報警信息素’,可通過空氣傳播給巢里的蜂群。若有人打死一只黃蜂,能激怒5米外的巢中的黃蜂飛來,有時幾只黃蜂就能殺死對蜂毒過敏的人。”
“這是放屁蟲(孩子們的大笑聲響了起來),它是善跑的昆蟲,也是制造和使用化學武器的能手。當他受到攻擊時,能立即讓體內腺體分泌的化學物質的‘燃燒室’,進行化學反應,生成滾燙的腐蝕液,在它的腹部尖端有一個可以轉動的‘炮塔’,能夠把腐蝕液準確地噴到追擊者身上,而且在追擊的同時發出令人吃驚的咔塔咔塔聲,使追擊者不知所措慌忙逃走。”
“很多同學應該熟悉這種動物——對,同學們說的很對,它叫黃鼠狼,俗稱‘黃皮子’,黃鼠狼體內貯有奇臭難聞的丁硫醇,當它遇到敵害襲擊時,就放出含丁硫醇的屁,敵害招架不住,它便趁機逃跑。”
“象這種黑尾鹿,在遇到敵害時常常會釋放香味來迷惑對手。”
“別小看這些小小的蝴蝶,它們也有化學武器。這是燕尾鳳蝶,它能利用化學武器實施集體防御。它有一對鮮紅色或桔色的觸角,位于緊挨頭部的后面。在正常情況下,觸角隱藏在囊里,受攻擊時會突然伸出,噴出一股極臭的脂肪酸分泌液。一群燕尾鳳蝶在一起飛舞時,只要外圍有一只受到sāo擾,這個群落就會同時,在四周形成一圈化學煙霧,能夠有較地抗擊來犯者。”
“這是白蟻,別看它雖然不大,可是它卻有多種化學防衛手段。首..發其中有一種叫注射法,即在咬傷對手的同時,向其傷口注入毒素或抗凝油,使之中毒或流血不止而死亡。大白蟻或軍白蟻用的就是這種方法。第二種是刷毒法,利用其上唇演變而成的‘油漆刷子’,將油狀毒液刷在對手身上,使之無法脫身中毒死亡。第三種則是噴膠法,這種膠與松樹脂相似,內含粘結劑、刺激劑和毒液,對手粘上此膠后動彈不得,只好束手待斃。”
“制造和使用化學武器,需要消耗能量。有的動物為了‘節省開支’,干脆依靠竊取別的動植物的成果來武器自己。比如,大樺斑蝶毛蟲吃了馬利筋屬植物,會把其中的毒物積累在體內,從而保護它從小直到羽化成蝶不被食肉動物吞食。”
“猴子、野豬等動物中的領袖能夠發出使其它雄性動物臣服的氣味,只要聞到這種氣味,即使沒有見面也馬上服服貼貼,不敢‘亂說亂動’。”
“這種動物叫做貂熊,它發現小動物時便立即撒尿,用尿在地上劃一個大圈,被圈中的動物便如同中了邪法一般,費盡全力也難逃出‘禁圈’。更讓人驚奇的是,當貂熊在圈中捕食小動物時,圈外兇猛的豹和狼等,竟也不敢跨入‘禁圈’去爭奪。貂熊的尿液氣味使某些動物聞之發暈、發怵。”
“有些動物的噴液竟然含有濃度高達百分之二十的甲酸。還有一種蟑螂,能催淚性毒氣。而有一些蛾、甲蟲、千足蟲,具有制造劇毒物質氰化氫的本領,還有一些昆蟲會酮、酚之類刺激性物質,進行自衛。”
“在海洋魚類當中,章魚受到攻擊時能噴出墨汁,魷魚能噴出發光液體,借此來迷惑天敵,自己則趁機逃之夭夭。這些也都屬于化學防衛范疇。最有趣的是,因為魚的嗅覺極為靈敏,有些比獵犬強千倍,很容易嗅出它們害怕或厭惡的氣味。”
“這是在海洋深處生存的海蝸牛,它能吐出一種含鹽酸和硫酸的混合物唾液,別說動物肌體,就是滴在巖石上也會使之冒煙氣化。因此,海中動物包括鯨、鯊、鱷都不敢去惹海蝸牛。”
“象這只河豚,它的內臟帶有劇毒,還能排出帶有劇毒的魚卵。河豚毒的毒性比化學毒品氰化鈉大一百二十倍。倘若海里的其它動物吞食了它或它的卵,會很快神經麻木中毒死亡。所以大家要注意,不要去吃河豚。”
“象這只小小的比目魚,也能排泄出一種rǔ白色毒性極強的液體。鯊魚盡管兇猛無比,但一沾上這種液體,嘴巴就像中了魔似的立即僵硬,成了名副其實的紙老虎…”
聽著這妙趣橫生的化學啟蒙課,范旭東和李燭塵禁不住相視一笑,他們沒有打擾教室里的師生們,而是悄悄的離開了。
而差不多與此同時,在天津大學的一間大教室里,也在上著一堂和化學武器有關的課,但其內容則和“永久黃”職工小學里所講的內容大相徑庭。
“…化學有毒物質用于戰爭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意義上的化學武器卻出現在本世紀初。化學武器是一種大規模殺傷破壞性武器,與普通常規武器不同。它具有劇毒性、空氣流動性、中毒途徑多等特點和巨大的殺傷威力,有特殊的軍事價值。因此,從它誕生的一刻起,就不斷地在戰爭中使用,與戰爭結下了不解之緣。此次歐戰后期,戰場上幾乎到處都充斥著化學武器的影子,并在戰爭中發揮很大作用。”
“眾所周知,化學武器被視為邪惡的不人道的武器,歷來為國際社會所禁止,制定的有關公約不下10個。但是為達到戰爭或戰役目的,戰爭的一方或雙方往往是不顧世界輿論的譴責tǐng而走險。”
“雖然國際上簽訂了禁止使用化學武器的公約,但化學武器是被徹底銷毀,退出戰爭舞臺呢?還是繼續發展并仍在戰爭中使用?現在還不好說,我們只能拭目以待。我們熱切希望一個沒有化學武器的世界,但同時也不應該放松警惕,而是應該加緊做好防護準備。”
“因為化學武器本身的特殊性,加上其技術性很強,人們也許對它了解得并不多。從今天開始,我將比較系統地介紹化學武器的產生、發展到逐步成熟的過程,描述化學武器的種類、性能以及在戰爭中的使用情況,并對化學武器的未來發展趨勢作了預測,力求使大家對化學武器有一個全面真實的認識。”
“我先講講化學武器的由來。”
“萬能、慷慨的大自然賜予人類以智慧,這使人類接受了無數文明進步的啟蒙,創造多少燦爛的文化,人類得以延續和發展,但與此同時人類也接受了許多邪惡的啟蒙,制造戰爭,互相殘殺,使人類處于毀滅的邊緣。”
“武器是戰爭必不可少的工具,戰爭在發展,殺人的武器也在不斷演變,曾幾何時,在紛繁復雜的武器家族中誕生了一種隨風而動、殺人無形的‘毒魔’,這就是化學武器。”
“化學武器是利用各種毒劑對人員及其它生物不同的毒害作用,進行大規模殺傷的武器。說白了就是以毒攻敵。其實在古代戰爭中早已有之,人類應用有毒物質由來已久。”
“人類使用有毒物質最初是為了謀生,早在數千年前,人類用燃燒未干的木材、濕草所產生的濃煙攻擊野獸,依靠濃煙的刺激作用,將逃避于深穴巖洞中的野獸熏出,然后獵取為食。后來,人們則將這種煙攻野獸的辦法,用于兩軍爭戰之中。”
“在我國遠古時代,為爭奪中原大地,曾展開過一場文明與野蠻的大較量。象征文明的南方炎、黃部落聯盟與代表野蠻的北方的蚩尤部落經過連年征戰,最后在涿鹿之野進行了轟轟烈烈的大決戰,正當雙方撕殺得難解難分,蚩尤布起漫天大霧,黃帝的軍士盡皆為之所迷,頓時陣腳大亂,傷亡慘重,后幸黃帝坐指南車指明方位,才挽回敗局。這也許是人類有史記載得最早的‘毒氣戰’。”
“公元前559年,晉、齊、魯、宋等13國組成聲勢浩大的聯合軍團,共同討伐秦國,并連克秦軍。為扭轉不利態勢,秦軍在徑河上游投放毒藥,污染水源,致使晉、魯等隊因飲用河水而造成大量人馬中毒,被迫退兵。”
“又如在公元225年,諸葛亮率領蜀軍南征,七縱七擒,徹底降服南方部落首領孟獲,取得重大勝利。其中在二擒孟獲橫渡金沙江過程中,軍士見水淺,從竹筏上跳入水中,結果紛紛倒下,口鼻出血而死。后找當地人詢問,乃知是由于原始森林落葉腐爛,加上云南五六月份高溫潮濕蒸發出瘴氣,江水受到嚴重污染所致。對方也就是利用這種自然條件作為防御敵人之用。”
“為了增加毒物的殺傷威力,公元1000年,有個叫唐福的,把他所制的毒藥煙球獻給朝廷。毒藥煙球有點象雛形的毒劑彈,球內裝砒霜、巴豆之類毒物,燃燒后煙霧彌漫,能使敵人中毒,削弱戰斗力。宋初《武經總要》里,不僅描述了這種武器,而且還記下了當時的配方:其火藥成分為焰硝30兩、硫磺15兩、木炭5兩;其它成分為巴豆、砒霜、狼毒、桐油、瀝青、黃蠟、竹茹等10種。”
“到了遼金的時候,為了攻擊高墻堅壘后的敵人,又有人想出用鐵罐裝上有毒燃料點燃后投擲敵方的方法,迫使守軍就范。”
“在西方,大約是公元前600年的古希臘,斯巴達人在與雅典人的戰爭中首創了‘希臘火’。如在公元前431至404年,他們在派婁邦尼亞的戰役中,把摻雜硫磺和蘸有瀝青的木片,在雅典人所占的普拉塔與戴菜兩城下燃燒,強烈的帶有刺激味的有毒煙霧飄向城內,使守軍深受其苦,但又無計可施。公元前428年,在攻擊潑拉堆城時,他們使用同樣的方法,在城墻外面,順著風向的一方,堆了象城墻一樣高的巨大的樹枝堆,澆了許多瀝青和硫磺,點燃焚燒,猛烈的火焰、濃煙和窒息的氣體,吹入城內。城內守軍驚慌失措,人心大亂。不料風向突然轉變,雷雨交加,斯巴達人攻擊不成,只好撤退,潑拉堆城因而得救。4年以后,斯巴達人卷土重來,還是用同一種方法,在順風時把濃煙吹出,結果大獲全勝,把雅典人驅逐出城,并且占領了這個地方。這便是‘吹放法’使用毒氣的最早記載。”
“公元660年,東羅馬帝國對‘希臘火’加以改良,用石油、瀝青、樹脂和硫磺配制成易燃性液體,用這種液體浸漬樹枝或麻絮,裝入金屬制桶內投出,或從管子里出來。戰斗時,把這種裝有液體的金屬器具點燃后,用投石機投入敵人之中,造成漫延燃燒,產生窒息作用,削弱敵人的力量,東羅馬帝國靠這種武器曾屢次擊退回教軍隊的侵犯。一直到十字軍東征時,這種武器仍具有強大的威力。后來此種戰法逐漸傳入西方各地。400年后,撤拉層人曾在埃及用此法對付圣路易的士兵。此外,在美國南北戰爭也采用過此法。16世紀末,法國皇太子妃的異教徒審問官,曾用窒息的煙對付優更諾教徒的窯洞。”
“16世紀以后,人們開始有意識地研制這種兵不血刃而能克敵制勝的有毒煙霧,使之不斷規范化,成為部隊在戰場上經常使用的真正的武器。大約在1570年,奧地利騎士法伊德維爾福馮森夫騰貝格建議,把砷煙彈用于對土耳其人的戰斗。這種彈投入敵人軍營后,燃燒時產生的砷蒸氣,可使軍營中的敵人中毒。1600年前后,在著名的醫生、自然科學家菲阿拉謹梯所著的《秘方節略》一書中,記載著一種由硫磺、松節油、人糞、人血等蒸餾而得的油,此油氣味很強烈,若將其投入堡壘內,無人能在其中停留。”
“1654年,米蘭人達梯羅,又發明一種類似毒煙云的火藥,用它點燃后散布出可憎的煙及有害的惡臭,使遭襲者不能參加戰斗,甚至死亡。法國工程師,曾在對克內他的戰爭中,把這種裝料的手榴彈用于對付敵方地道,取得了特殊的效果。1660年,在奧斯納布呂克出版的一本關于炮兵的書中,印有過去稱為‘飛球’的縱火手榴彈的圖樣。這種手榴彈的裝藥是砷、銻和硫磺。著名醫生,化學家和工藝學家格勞貝爾也設計過一種分室裝填硝酸和松節油的炮彈,爆炸時放出對眼睛有強烈刺激的煙霧,把敵人‘熏跑’。”
“人類在這方面可以說進行了很多探索,但是由于當時科技水平的限制,不可能有根本性的突破。”古代戰爭中應用毒物是一個逐步發展的歷史過程。從開始時的熏煙加上毒物,到逐漸添加瀝青乃至砷、硫磺等一些天然的有毒化學物質;從原地使用到逐漸向與火藥混合投擲使用轉變,一步步得以進化,但這些最多還只是化學武器的萌芽。化學武器真正大規模的出現在戰場上是在本次歐戰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