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復仇(9)

  在漫長的積累和等待后,拿起武器反抗的人們終于走到幕前,和他們的騎兵老師蒙古軍隊決戰。而徐達和常遇春正是其中最為優秀的代表。

  現在,他們正面對著蒙古軍隊最勇猛的將領王保保。

  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一日,徐達率領明軍騎兵抵達太原城下,與回師救援的王保保軍對峙于太原城外。但由于兵力不如王保保,徐達始終沒有發動進攻,王保保不知對方葫蘆里賣的什么藥,自己及時趕到,徐達跑來偷襲太原的目的沒有得逞,但他居然不打也不撤,實在無法理解,于是他一時間也不敢動彈。

  十二月四日,常遇春經過三天的觀察和思考,對徐達說出了自己的意見:“我軍步兵未到達,如果只以現在這些騎兵與敵人對攻,只會增加自己的傷亡,不如選擇深夜偷襲敵營。”(我騎兵雖集,步卒未至,驟戰必多殺傷,夜劫之可得志)。

  這個意見毫無疑問是正確的,常遇春實在是一代名將,眼光獨到,判斷準確。似乎是天助徐達,就在這個時候,太原守將豁鼻馬派使者投降,并表示愿意充當內應(這應該算是個蒙奸)。

一切都預備好了,馬已喂好,刀已磨亮,只等晚上動手了  當天晚上,王保保沒有睡覺(算他運氣好),這個愛學習的人,此刻正坐于軍營之中秉燭夜讀兵書,突然聽見外面喊聲大作,他心知不妙,當機立斷,毅然決定逃跑,逃跑時頗為狼狽,光著一只腳跑出大營,匆忙騎上一匹馬,就飛奔出營。

  您問那十萬大軍怎么辦?連我的鞋都不要了,還要軍隊干什么?可見名將就是名將,懂得權衡利弊,畢竟自己的命最重要,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嘛。

  可那十萬大軍沒有了主帥,就像沒頭的蒼蠅,四萬人被殲滅,余者全部逃散,王保保在衛隊的保護下一口氣逃出上百里,可是常遇春并沒有放過他。

  常遇春深知除惡務盡的道理,連夜出擊,王保保叫苦不迭,邊逃邊戰,等他逃往大同時,他的身邊只剩下了十八名侍衛。而常遇春一口氣追擊到了忻州才撤回。

這是一場真正的殲滅戰,也是中原騎兵對蒙古騎兵的第一次大勝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勢如破竹  在攻克山西后,徐達帶領軍隊繼續進攻陜西,此時的陜西是由地主武裝李思齊和張良弼等人鎮守,中國歷史上,由于地形問題,大凡從山西進攻陜西,都是極為艱苦,難以攻下。從最初的秦國據守函谷關據六國,到后來的日本人侵略中國,拚了老命,卻始終無法踏入陜西一步。

  但這次情況不同。

  李思齊身經百戰,但他并不想打仗,他對元朝很難說有什么深厚的感情,他組織軍隊對抗起義軍,說到底不過是怕那些泥腿子搶了自家的糧食。所以當徐達軍進攻時,他一退再退,一直退到臨洮,感覺戲也演夠了,對元朝有了交代,就投降了。而張良弼和他的弟弟張良臣可謂是不識時務,先降后叛,堅守慶陽,后被徐達討平,終究沒有掀起什么大風浪。

  至此,陜西和山西平定,北方的大部地區落入了明軍之手,為后來與元的決戰做好了準備。

  新王朝對舊王朝都有趕盡殺絕的習慣,如南宋的殘余部隊逃到了厓山(今廣東新會),元朝軍隊還不放過,硬是把他們趕到了海上全部消滅。世易時移,現在輪到朱元璋了。

  元順帝不喜歡荒涼的上都(開平),想要回到大都(北京),朱元璋卻連上都也不想讓他呆了。

  洪武二年六月,常遇春出兵開始了北伐,但他沒有想到的是,這竟然是自己的最后一次出征。

  與他一同出征的是李文忠,兩人帶領八萬步兵,一萬騎兵開始了這次遠征。在常遇春那種特有的突襲攻擊方式下,元軍不堪一擊。北伐軍先攻錦州,擊敗元將江文清,后攻全寧,擊敗元丞相也速,軍隊絲毫不停,進攻大興州,擊敗元軍并擒獲元朝丞相脫火赤。

大熊貓文學    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