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九零二章 南風 (中)

  廣義上的呂宋共有七千個島嶼,可以分婁三大部分,北部的呂宋島,中部的米沙郊群島,和南部的棉蘭老島。與人口稠密、經濟文化都很發達的中南半島不同。這里人口稀少,文明程度也很低,在明國人、西班牙人接踵而來之前,其最發達的呂宋島,也不過處于奴隸城邦階段,米沙部、棉蘭老島上的土著甚至處于原始社會階段。

  擊敗了西班牙人之后,南洋公司用了十年時間,完成了對大呂宋全境的征服,但是人口的遷徙和開發,還僅限于呂宋島和米沙部,對于密布原始森林的棉蘭老島,并沒有被劃入呂宋總督府下轄的六府四十縣中。

  自從呂宋國王絕嗣后,呂宋總督府便成為了這里的最高統治機構,對于北京朝廷來說,這里實在太遠太微不足道了,因此這里開府建牙十年,都沒有更換過總督,如果不是有沈默的,這里甚至連最基本的文官系統都配不上。不過野生有野生的好處,可以無拘無束,肆無忌憚的進行規劃…設計。呂宋島被分為三大區,馬尼拉和玳瑁府作為商業貿易區,以加工出口、服務業為支柱。北方丘陵山地地帶是工礦區,以礦業為支柱產業,南部和中西部的平原地帶是農業區,以種植園經濟為主,種植甘蔗、水稻、煙草、蕉麻等。因為米沙部也主要是種植園,所以沈默的考察,只在呂宋本島展開,便可以一覽全貌了。

  離開馬尼拉十天后,沈默來到了位于呂宋島中部的珠江府,這個地區以平原為主,種植園經濟僅次于馬尼拉附近的長江府。行在大路上,只見兩旁盡是稻田和甘蔗種植園,走上個把鐘頭,就會看到一座客家圍屋樣式的土樓,矗立在綠色植物的海洋中那是東南總督府為移民們建造的住宅。

  之所以選擇這種防御式的住宅樣式是從呂宋的實際情形出發。

  在大規模移民以前,整個呂宋島上,除了幾個馬尼拉附近的城邦之外,盡是一片莽荒。哪怕是開發二十年之后,仍存留有大片原始森林,蟲蛇出沒,野獸甚多。而且因為種植園經濟的特點,使移民們不能結城而居,住得十分分散,很容易遭到仇視華人的土著襲擊。總督府和南洋公司的軍隊也不可能時時駐守在每一個移民點所以如何保證移民的安全,就成了關系到成敗的頭等大事。

  在住來書信中,看到這個問題后,沈默馬上想到了,當年在贅南剿匪時,令他印象深刻的客家圍屋。惡劣的生存環境迫使家客家人極其重視防御,他們將住宅建造成一座易守難攻的設防城市,聚族而居。

  土樓內有水井、糧倉、畜圈等生活設施,使客家人獲得了足夠的安全保障。他也曾經親眼目睹過這些大型的防御建筑,是如何在官軍的猛攻下巍然不動的,因此提議東南總督府,可以為移民建造這樣的住宅。

  而這種防御性良好、且有利于增進族群凝聚力的小聚居式住宅,一經出現,便受到了移民們的歡迎,十余年時間呂宋境內已經建立起一萬多座這樣的圍屋。可以說,客家圍屋是種植園經濟,乃至移民成功的關鍵因素。

  這天日落之前,隊伍抵達了距離珠江府城八十里的一處圍屋村寨,打前站的侍衛已經先一步與這里的居民做好了溝通,當知道大部隊自帶了草料和干糧,只需要為貴人提供一些熱水和食物后,村長十分高興的打開寨門,歡迎沈默一行的到來。

  只有到了近處,才會發現這些不起眼的土樓其實異常高大雄偉,足有四層之高。

  這種功用的建筑,防御性肯定被首先考慮底層和二層均不辟外窗,三層開一條窄縫四層大窗上,加設了敵臺,可以居高臨下的射擊。唯一的薄弱點是入口,但沈默接著天光細細打量,看到硬木厚門上包貼了鐵皮,門后可以用橫杠抵固,門上置防火水柜,如果沒有紅衣大炮,是很難攻破的。足以保障居民們的安全。

  這個寨子里一共有三十多戶,四百多口華人,還有充作侍女的四十五名土著fù女。除了收獲的季節,這里難得來什么人,一下子像過節一樣熱鬧起來。按照村長的吩咐,居民們開始生火,為這一千多人準備熱水,孩子們則跑到外面,好奇的打量著這些外來人,和他們肩上的火槍。

  村長讓男人們安置大部隊,他則請沈默上到軒敝的四樓。

  洗漱更衣之后,在客廳稍坐,喝了杯宅子里自制的熱可可,沈默感覺身上暖和多了。

  這時皮膚微黑的侍女,端上香氣撲鼻的燒雞、烤鵝、盹肉、甚至還有一只烤rǔ豬。就這樣,村長還一個勁兒的說招待不周。沈默雖然不喜葷腥,但客隨主便,還是表達了誠摯的謝意,欣然與村長和幾位老人,一起享用這頓豐盛的晚宴。

  雖然對肉食敬謝不敏,但沈默很喜歡他們自釀的甘蔗酒。尤其是數年陳釀,有一股獨特的,無與倫比的口味,喝了半天沈默才嘗出來,原來是朗姆酒的味道。

  酒桌上是消除陌生感的最佳地點,加上沈默強大的親和力,酒過三巡,便和桌上人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當然對于第一代移民來說,見到新朋友必然要帶著驕傲,談起他們篳路藍縷的創業過程。

  與陳老栓那一代自發的移民不同,這個村寨的居民都是由南洋公司在廣東招募而來。老人們對南洋公司天花亂墜的詞仍然記憶猶新,好像只要來到呂宋,每個人都能變成良田千頃的大地主,無須耕作和勞苦就能變成大富翁一般。他們一半是被這種極具yòu惑力的宣傳吸引,一半也是因為匪患,因為官府橫征暴斂實在過不下去了,呆在國內也得背井離鄉,還不如下南洋碰碰運氣呢。

  事實上,在南洋歸化的最初十年中,八成以上的移民都是福建和廣東人,因為兩個省份多山地,可以耕種的面積少得可憐,巨大的人口壓力,使許多人不得不另謀生路。在風險巨大的移民中,只有這些本就快活不下去的移民,才會損失的最少,得到的最多。

  沈默在內閣時,曾經與進京述職的廣東巡撫談起此事,巡撫抱怨“這種像傳染病一樣的移民狂潮”表示無法理解閩粵人蜂擁到呂宋開荒的現象。

  沈默對他說:,所謂荒涼都是相對而言的。對閩粵山區的民眾來說,呂宋的土地算不上荒涼。”但是據卑職所知,那些移民過去的人,大都僅夠吃喝,并沒有像宣傳中那樣暴富。”萬事開頭難么”沈默一句話讓巡撫無地自容道:“之所以溫飽的生活,就能使他們背井離鄉,是因為在本鄉,他們連溫飽都無法得到。,這位巡撫述職之后,便被內調,一位想得開的同僚接任他的位置。

實事求是的說,這一代集體移民面臨的困難,比陳老栓那一代要小  很多,首先從生存率上,南洋公司為了避免珍貴的移民枉死,嚴格限制了移民船的乘坐人數,并配備了醫生,幾乎杜絕了航行途中的死亡。移民抵達呂宋后,也會先有一個月的適應時間,再分配到各府去。這使移民一年內的因病死亡率,只有一百三十二比一,無論是與從前還是與歐洲的移民相比,都絕對堪稱奇跡。

  南洋公司還會幫助新移民們,度過從踏上這片土地,到第一次獲得農業豐收之間的困難時期,提供給他們必要的物資和技術指導,還要教他們學會如何在遠離城市的種植園中保護自己…當然這一切都是有償的,但可以用往后十年的收成分期付款。

  不過別人的幫助只能算是外力,要想把一片荒原變成植株茂密的種植園,還是得靠年復一年的辛勤勞動。他們先是引水渠、種水稻,解決了吃飯問題后,開始嘗試著種煙草,因為這種作物最簡單,見效也最快。然而在七年后,種植了煙草的土地退化嚴重,使他們不得不改種另一種高利潤的經濟作物一甘蔗。

  但是甘蔗園的勞動之繁重,是一般人承受不了的,他們雖然也仿效別人用了一些土著勞工,但自身也沒有脫離勞動。年復一年的辛勤勞動,年復一年的豐厚收獲,使遠離家鄉愁苦已經煙消云散,人們也因長年辛苦農作而曬黑了臉龐,但是歡樂總是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他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本月來書小說推薦榜小說分類排行榜

大熊貓文學    官居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