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國策(三)

  2021抗擊疫情標語:防疫道路千萬條,接種疫苗第一條!

一住筆÷趣♂樂  “看來,這個冬天,大秦又不得安寧了…”

  成武皇帝陛下輕喟了一聲,但眼睛卻是亮亮的,大秦這些年南征北戰,打下了老大疆土,但說滅國之戰者,卻還是當年景興皇帝時,揮兵入蜀,平滅蜀中的戰事。

  再者,攻滅西夏,乃大秦列祖列宗之夙愿,如果一戰功成,成武初年的功績,將使大秦所有先人,黯然失色。

  聽趙石謀劃周詳,成武皇帝又如何能不興奮?

  這一句,聽著好像有些無奈的意味在里面,但實際上,卻已經是同意了趙石所請…

  此時,種遂這里又開始敲定邊角,“滅夏之后,我大秦疆土已是連成一片,黃河以北,坐擁半壁江山,又據秦川,蜀中,河洛之地,根基牢固,進可攻,退可守,情勢將非是如今可比了。”

  方謙在旁邊想了想,他不諳軍事,不懂韜略,在戰事上,便也不愿插嘴什么,不過心中也有些澎湃,隱約更是覺得,今晚之夜話,與坐幾人,必將為后人所銘記,留名于青史之上。

  若不能多說兩句,顯出些崢嶸,實是有些遺憾。

  想到這個,方謙遂道:“既欲征西夏,那么吐蕃使者之事,怕是要有個決斷了。”

  皇帝陛下贊許的看了尚書大人一眼,點頭道:“愛卿所言極是,不過吐蕃使者狂妄,朕甚厭之…幾位愛卿覺得應怎么應對才好?”

  種遂隨即建言道:“吐蕃殘破,早已不復當年,各部聯軍。屢為歸義王所破。如今有求而來。卻還如此張狂不知所謂,微臣以為,當峻拒之,想來也翻不起多大的風浪。”

  這是典型的軍人思路,強硬而又直接,于外事上,并無多少益處,皇帝陛下將目光望向趙石。顯然,種遂的建議并不符合他的心意。

  至于方謙,也不用問了,中書議事多時,至今沒有定論,已經讓他有些失望和不耐。

  在此事上,趙石本不愿開口,在進退之道上的把握,他現在拿捏的還是很清楚的,當然。這也是基于他一直投身于軍旅。

  在戰事上,當仁不讓。但在百姓民生,卻只略略插手,而吐蕃來使之事,屬于使者往來,兩國相交的范疇,就像韃靼人來使,克烈部使節,來到大秦之后,到底會受到如何的接待,他都是一言不發。

  地盤打下來了,部族已經收服,應該怎么應對,那是朝廷文官們該想的,該做的,他又不是圣人,能夠面面俱到,顧量周全,那樣的話,還要朝臣們干什么?

  而且,插手太多,除了給自己平添煩惱之外,還會成為眾矢之的,武將,或許偶爾應該有著崢嶸不馴,但既無稱王稱霸之打算,就應該恪守些本份。

  戰爭,政局,外交,樣樣皆能,樣樣插手,最后的結果,很能要靠一場內亂來解決,那對于大秦來說,也許結果將是毀滅性的。

  不過皇帝陛下有意相詢,卻可以自述己見,至于合不合理,皇帝陛下自由考量,對于他來說,也不算逾越。

  趙石思量了一下,才帶著苦笑道:“陛下,臣乃武人,朝中那許多大臣,幾個區區吐蕃來使,又知吐蕃內情,怎會應對不了?哪里還用臣來說什么?”

  這樣的自謙,不光是成武皇帝心里很是舒坦,即便是方謙,也不自禁的露出些笑容出來…

  可見,再有著怎樣的功勛,大將軍還是難脫武人行列,文武之間的天然對立,也就無法消除干凈,而皇帝陛下再怎么信重,在其心底里,也是不愿這樣一個什么都要管一管,什么都要說一說的大將軍存在于朝堂之上的。

  皇帝,文臣,武將,自古以來的相處,便是這般,相互制約,相互掣肘,也可以相互協作,處理的好了,便是君明臣賢,建立一番基業出來,處理的不好,后果就很難預料了。

  “無妨,朕之前就說了,今夜咱們君臣對飲于愛卿府中,盡可暢所欲言,但有所得,朕自欣喜,但有所失,朕自不罪便是。”

  方謙適時道:“陛下有如此心胸,實乃臣等之幸也,而且,下官也想聽聽,于吐蕃之事上,大將軍有何見解呢…”

  種遂冷眼旁觀,便知曉,之前自己有些冒失了,心中有點后悔之余,卻也感慨萬端,長安之亂后,大將軍在進退之間,可是越發的純熟了,以其人權勢,都是如此,自己背后還有著種家,以后更應該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才是,可不能太過于狂妄了。

  而這個時候,趙石已經再無顧忌,微微拱手道:“既然如此,臣便說上幾句,至于對于不對,還請陛下斟酌。”

  “說來無妨。”

  “吐蕃之事,微臣只從府中幾個幕僚口中得知一二,先還不知真假,方才聽得陛下之言,到是覺得,應該相差不多才對。”

  這就又是撇清的手段了,隨即,趙石覺得火候也差不多了,便又接著道:“在微臣看來,吐蕃來使,讓人厭憎者,不過兩件事罷了。”

  “一個,就是想要讓我大秦助其重建吐蕃王庭,不知旁人怎么想,但以微臣之見,這是一件好事…”

  此言一出,成武皇帝睛一亮,身子前傾,聽的越發的專注仔細了,旁邊的方謙和種遂都有些訝然,但此時卻誰也不敢打斷趙石的話語。

  趙石則接著道:“據臣所知,吐蕃早已名存實亡久矣,而今遣來使臣,除了歸義王用兵得力之功外,怕是吐蕃跌經戰亂之后,已現一統之端倪了,不然的話,何來使臣之說…”

  “這般看來,重建王庭,乃吐蕃各部當務之急,但戰亂已久,又有歸義王陳兵在側,這才讓那些吐蕃首領們派使臣入秦,求得大秦助力罷了。”

  “至于說此議狂妄…也確實狂妄,以吐蕃如今情形,幾乎一舉可下,根本沒有與我大秦相談的資格,不過,換而言之,吐蕃使者如此妄言,想來是將我與當年盛唐相比了。”

  “盛唐時節,外使入唐,無論貢物如何,皆賞賜豐厚,禮遇有加,幾無所取,卻有厚賜,看似吃虧,卻也盡顯我中原大唐之慷慨博大,遂使四夷賓服,遠人不絕于途。”

  聽到這里,成武皇帝輕輕一拍桌案,恍然道了一聲,“原來,這些吐蕃使臣將我大秦想成了大唐…”

  話語中有著驚喜之意,漢唐盛世,魂牽夢縈,戰亂割據愈久,則愈加深入人心。

  種遂在旁邊也是喃喃道:“若真能與盛唐相比,大秦何其幸也。”

  方謙此時也拱手道:“大將軍此言,振聾發聵,我等所不及也。”

  趙石輕輕擺手,心道,這可不是我想到的,是人家南十八的功勞,現學現賣,著實有些慚愧。

  那邊成武皇帝已經緩過神來,輕嘆一聲,“不必如此,如今早已時過境遷,大唐之繁花勝景雖也惹人遐想,但大唐早已作古,而我大秦,畢竟不是大唐,而今,朕與愛卿們所要做的,就是建出一番不讓于前人的基業出來,不讓漢唐盛世專美于前而已。”

  這句話中的氣魄,著實讓人熱血沸騰。

  “陛下英明。”

  “陛下既有如此雄心壯志,臣等敢不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成武皇帝臉上露出笑容,“世人知之,不定要說朕狂妄呢,何來英明一說,好了,都坐下,大將軍的話還沒有說完呢…”

  片刻之后,趙石才又繼續道:“吐蕃閉塞,畏我兵威,將我與大唐并列,也在情理之間,也許將來,我大秦不會比漢唐差了,但如今,我大秦卻斷無法與盛唐相比,也正是錙銖必較的時候,吐蕃人此來,恐怕是來錯了。”

  “而吐蕃高地諸部既有一統之勢,那簡單的拒絕,恐怕就不合時宜了,吐蕃高地,氣候之惡劣,猶過于草原,地利之便,猶勝于西夏,如無低地之兵,怕我大秦也奈何不得它,但如今卻是不同…”

  “以微臣之見,此正是插手吐蕃高地之契機,重建吐蕃王庭,非是不能,但如何因利乘便,限吐蕃王權,以吐蕃之民而有之,卻是中書眾人之責了,微臣不敢多言…”

  此時,種遂終于問出了心中之疑問,“只是…為何不能如西夏般,一舉蕩之,留的久了,豈不養虎為患?”

  趙石當即搖頭,“吐蕃地域之廣,山川之險惡,非是西夏可比,將來或可用兵,但如今嘛…卻無法速戰速決,即便歸義王有我大秦傾力相助,最多,也只能占據些險要之地罷了,無法畢其功于一役,與西夏之情大異,不可同日而語。”

  威嚴的目光,讓種遂不敢多言,立即垂首道:“大將軍所言極是…”

大熊貓文學    將血